梵华说印度(61):中印困惑的思考之一:视野
中国与印度无疑是彼此最为重要的陆上邻国之一。在东方文明的悠久历史中,华夏文明和印度文明分别引领了东亚和南亚的发展,并在2000多年前就建立起了两大文明的交流,并保持了友好的往来直到现代。
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崭新的大国在国际大变局的新秩序中涅槃重生,两股新兴的力量却在喜马拉雅山的相遇之地产生了矛盾,并意想不到地进一步演化成武装冲突。这使得中印两个古老文明的千年友好轨迹发生了令人无比惋惜的巨大转折,对中印两个国家的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都无法摆脱边境问题的阴霾。不论是中印官方的往来,还是中印民间的互动,我们似乎都对彼此困惑不已,心中的隔阂超越了珠穆朗玛,中国与印度仿佛是最迷茫的近邻。
(尼赫鲁的一意孤行,贻害无穷)
在印度工作与生活的十几年中,经历了中印关系的起起伏伏,看到了印度社会的形形色色,听到了不同人群的纷纷扬扬,不禁让我常常思考中印困惑背后的原因,中印反差背后的逻辑,因此形成了一些个人心得,陆续整理分享。
不论是在印度或是中国,中印边界问题都是我身边最容易被谈起来的话题,也是思想碰撞最为激烈的话题,这正说明了中印边界问题对两国关系的重要性,牵动着政府、社会、商业、人文等方方面面。2017年的洞朗对峙和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将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地呈现在世人面前,面对印度莫迪政府咄咄逼人的强硬激进举措,中国政府却表现出了退避三舍般的极大克制。中印两国截然不同的应对态度有很多微观的细分原因,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则反映出了两国政府迥乎不同的视野。
视野的递归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国家之间的交往,背后都遵循着朴素的自然规律。我们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归纳演绎法”其实也适用人类社会问题的思考。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矛盾,在某个视野下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终极一战不可避免,而在另一个更高远的视野下,又会显得是那么的无足轻重,极其幼稚!
不同视野下的矛盾问题的递进与归纳,我有着比较有趣的切身经历:
在我的家乡江苏淮安,小时候那里还很贫弱,那时的市区也很小,叫淮阴市,而几十里外的淮安县虽说是淮安文化的荣耀发源地、周总理的故乡,但是市区的很多人常常看不起淮安县的人,两个地区的人时常会有矛盾。
当淮阴市人和淮安县人离开了淮安,来到了苏北的其他兄弟城市,如徐州、盐城、连云港,同异乡人打交道的时候。淮阴市人和淮安县人的矛盾就几乎没有了,大家都称呼自己是“总理的家乡人”。
江苏的苏南(长江以南)和苏北(长江以北)经济发展差别很大。在很多苏南人的眼中,或许苏北的几个城市名字都说不大清楚,反正都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在这样的氛围中,淮阴人与苏北其他城市人的界限就模糊了,大家都称自己是“苏北人”。
当江苏人走向全中国的时候,苏北和苏南的标签也逐步淡化了,在外地,我们都是“江苏老乡”。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逐步变得强盛,中国人也更多的走向了全世界。记得早年在印度的中国人非常稀少的时候,在异国他乡碰到一个中国人都是令人非常激动的事情。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印度海德拉巴的中国人都聚集到我的住处,一起无比激动的观看奥运会开幕式,当歌唱祖国的童音唱起,当雄壮的国歌奏响,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我们都饱含热泪,此时,不管是江苏人或是江西人,不论是山东人或是山西人,我们都是“中国人”。
总结:
可见,随着个体视野的扩大,活动层次的递进,其意识与觉悟也将升级,对较低层级的问题将更加包容,低层次的矛盾在更高视野下或许就会自动湮灭。
中印之外的视野
上述递进的进一步延伸,就涉及到中印之外更加广阔的视野是什么?显然,中印(亚洲)< 世界 < 宇宙。那么,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中印能否相逢一笑泯恩仇?
站在世界的视野中,亚洲的东方文明和欧美的西方文明共同主导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东方文明的两个杰出代表——中国与印度,曾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处于发展的前列,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随着大航海时代与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文明迅速崛起,并在近代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力量。以欧美为核心的西方文明,被包装成为“民主的典范”和“自由的灯塔”,占据了意识形态的高地,在发展了自身的同时,却让亚非拉陷入了水深火热,东方文明陷入了沉寂,黯淡无光。历史的沧海桑田,中国和印度在经历了近代百年的屈辱与奴役之后,终于迎来各自的独立与新生。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两个国家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重新成为世界瞩目的力量,东方文明的复兴看到了希望。站在世界的视野,中国和印度是领导亚洲走向东方文明复兴的两个核心力量,两个文明古国“和同发展”的哲学思想也是东方文明指导人类走向正确发展轨迹的宝贵精神财富。肩负着复兴东方文明,团结亚洲,走向世界这样伟大使命的中国和印度,理应具有大局意识,以东方智慧妥善的通过协商解决内部矛盾,携手轻装前行。
(东方文明的复兴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的阶梯)
让我们不妨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把视野投向浩瀚的宇宙,看看站在宇宙的视角,中印的关系又算什么呢?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异想天开,无稽之谈,其实不然。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在对未知与未来的不懈追求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归纳演绎的阶梯一步一步前进的。中印边界问题,放在十年的时间尺度上,对印度是座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喜马拉雅山;可是放在人类百年的时间尺度上,印度人似乎早已遗忘一百多年前英国殖民统治者对印度人民反英大起义的残酷镇压;放在千年的时间尺度上,印度人对自己曾经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几乎都已经毫无感觉。而百年甚或千年,在宇宙的视角都是弹指一挥间,中印边界的包袱,百年之后或许就是无足轻重,千年之后或许根本不值一提。中印边界问题,放在“人类大同”的远大理想面前,放在人类迈向星辰大海的宏伟目标面前,更加显得微不足道。
站在上帝视野思考未来,我觉得好莱坞的编剧们已经通过杰出的想象力给我们呈现了许多精彩的作品。电影《2012》中,当人类面临全球毁灭性灾难之时,世界各国政府携手合作,打造了末日方舟;电影《遗忘战境/Oblivion》中,当人类开始探索土星之际,世界各国联合制造了“奥德赛”号宇宙飞船;热门美剧《太空无垠/The Expanse》中,当人类已经殖民火星和小行星带之后,地球上已经没有国家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地球联合国,展开与火星共和国与小行星带殖民点之间的太空版三国演义;等等。这些影视剧情不是凭空臆想,而是人们基于现实对未来的合理推测与预期。过去,好莱坞科幻片中很多设想已经变成了今天的现实,人类不论是面对足以毁灭地球的天灾,还是移民其他行星的星际开拓,甚至极端情形下遭遇外星生命的入侵,人类都将因共同的利益而联合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热门美剧《The Expanse》的太阳系版三国演义中,地球人类是一个整体概念)
可见,在宇宙的视野下,人类共同命运的重要性将远远超越国与国之间的嫌隙。在人类生存危机和走向太空的历史挑战与机遇面前,中印之间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呢?这次新冠疫情给人类带来的警示,还不够深刻吗?
东方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印度人民党执政政府之所以在目前中印边界问题上咄咄逼人,我认为是因为受制于印度民主选举制度,印度执政党的视野只能聚焦印度国内的执政地位。在印度经济增长乏力,又突然遭遇新冠疫情冲击的现实窘迫下,印度未来几年的经济已经很难给选民交上满意的答卷,而操纵推高中印边界矛盾来制造民族主义情绪,是印度人民党的极其擅长的政治手段,有利于推卸经济责任,争取选票。此外,这不仅能够与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遥相呼应,为印度执政党创造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也能够迎合国内外军火供应商和代理人的需求,在艰难的经济形势下,让捉襟见肘的政府资源更多的流入少数利益集团,而不是注入恢复经济基本面的急需中。美国与这些利益集团对印度政党选举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的政治体系结构使得中国政府可以根据国家的长远战略来制定具体的施政政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的目标是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求,带领人民走向小康。为此,中国政府当时的视野是“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不折腾,对外韬光养晦,才使得中国在短短的40年中从一穷二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国在综合国力强大的基础上,我们的东方文化底蕴自然会让我们的视野延伸到全球,深入到太空,着眼于全人类,思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的视野已经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将造福全人类)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是远大的理想,其实现过程注定不是平坦的康庄大道,在迈向理想的征途中,东方文明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东方文明的团结与合作将有力的推进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我想,中国是非常期望印度能够理解这样的宏伟蓝图,携手走向东方文明的复兴之路的。这也是为什么即便中印边界虽然紧张,印度国内排华情绪高涨,我们依然不断真诚呼吁“把分歧摆到双边关系的适当位置,通过对话协商加以妥善管控和解决,不让分歧上升为争端。”(2020年10月13日,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孙卫东大使在“纪念柯棣华大夫诞辰110周年视频座谈会”上讲话)的原因。
(孙卫东大使在纪念柯棣华诞辰110周年视频座谈会上殷切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中印分歧)
历史的期望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加证明了在人类公共危机面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视野是无比正确的。其实印度的领导人也是无比睿智的精英,他们也深谙国际关系的大局,但是各种局限性使得他们无法做出对国家对人民最有利的选择;印度民间也有很多德才兼备的智者,印度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大师,被誉为“印度圣哲”的室利·阿罗频多(Sri Aurobindo)早在印度独立前就开始思考“人类大同”的精神哲学,并在联合国与印度政府的支持下于1968年在印度的本地治里开始了实践“人类大同”的“黎明之城”(Auroville, 或The City of Dawn)的试验项目,可惜这些正义的呼声却淹没在别有用心媒体的危言耸听中,未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不知印度莫迪总理在黎明之城是否悟到“人类大同”的真谛?)
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印度人民党的执政视野,改变印度媒体的舆论导向。我很期望印度能够出现像前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这样的杰出领袖,不仅能够果断地放下历史的包袱,同苏联、波兰等国家建立合作与信任关系,而且能够真诚地放下虚荣的高傲,赢得对手的尊重。这样的领袖必将成就伟业,必定青史留名。虽然我们暂时还不太可能看到这样的印度领袖横空出世,但是我们依然满怀希望,因为我们知道“中印大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正义的方向,历史的必然。
很感触泰戈尔在1924年访华期间发自内心的宣言:“新时代已经来到了,就站在我们的门前,等着我们去欢迎。我们不能够再让她久候了。让我们,中国和印度,联合起来吧;让欢迎伟大时代的歌声从中国和印度响起来吧!让我们两个国家把欢迎的灯点起来,迎上前去吧!如果由于逆风说不定谁的灯会被吹灭,那就让我们互相帮助吧;说不定谁会晕倒,那就让另外一个把他唤醒吧。”
期待伟大的印度兄弟早日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