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伯格与格什温的网球情缘丨《西方音乐400年》课程导赏
《西方音乐400年》课程导赏
纪念作曲家勋伯格
雅尔维(Järvi)谈勋伯格
1933年,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年9月13日-1951年7月13日)移民美国,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他和他的家人搬到了好莱坞。在音乐方面,他寻找新的声音,也收了新的学生——其中一位是具有传奇色彩的约翰·凯奇(John Milton Cage Jr.,1912年9月5日-1992年8月12日)。然后他遇到了一个真正的电影明星: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1898年9月26日-1937年7月11日),他以自己的方式完全活出了本真的自我,一位天才音乐家。他们成为了朋友,并且一起打网球。
l’émigré, jouait au ping-pong.
Partenaire présumé :
George Gershwin.
Quel est le moderne ?
(Ph. Felix Khuner)
苏姆库和维姆霍夫谈勋伯格与格什温
苏姆库(Somuncu):是的,有一些比赛!乔治·格什温对阵阿诺德·勋伯格。十二音体系音乐对流行音乐对开端。最棒的是,他们每周在一起打网球。当勋伯格因为帝国的政治不得不移民时,他和美国的其他许多人一样。突然之间他们互相认识了,然后每周在一起打网球。是的,理论家对实践家。
维姆霍夫(Wemhoff):一位创作了《蓝色狂想曲》的娱乐音乐家和发明了十二音体系的音乐家,后者曾说过艺术要在音乐中寻找,但另一方面,音乐不再是简单地取悦自我。打了个平手。不是吗?
莱布雷希特谈勋伯格与格什温
1935年,勋伯格穷困潦倒地流落到安逸的好莱坞,没有人敢直呼其名。他吸引了一些大牌仰慕者,比如卓别林和格什温。格什温和勋伯格一样热爱绘画和网球,他还为勋伯格画过一幅方脸肖像。勋伯格在网球场上从不服输,如果遇到挑战,他会像麦肯罗一样狠摔球拍。
格什温央求勋伯格给自己上课,勋伯格说:“我只会让你成为一个二流勋伯格,而你已经是一流的格什温了。”格什温期盼能够写出“一些简单的东西”,像一首莫扎特弦乐四重奏那样,“我不是个简单的人。”勋伯格说。他的不近人情令可能的诠释者望而却步。“我很乐意为无法演奏的作品名单再添一笔,”他指的是1940年的《小提琴协奏曲》。“我希望协奏曲难一些,也希望人的小手指更长。我可以等。”费城首演之夜,许多听众离席而去。
经由美国钢琴家和作曲家奥斯卡·黎凡特(Oscar Levant)牵线,格什温邀请勋伯格到他家的“苗圃”打球。之后两位作曲家的串门变得愈发频繁起来。
不过这并非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从1910年代起,格什温就熟知勋伯格的音乐。他长期对现代音乐感兴趣,乐此不疲地学习包括“十二音”在内的新作曲技法。其中一位老师向他介绍勋伯格的创作理念与和声,特别是“半音模进法”(Stufenreichtum),即用尽可能多的半音音程变化以丰富和声。格什温后来把这种技法运用于《蓝色狂想曲》《F大调钢琴协奏曲》《波吉与贝丝》,以及歌曲“Do It Again”和“Nice Work If You Can Get It”。
不过,格什温当时这些才气逼人的、结合古典与爵士风的前卫音乐小品并没有得到主流音乐界足够的严肃对待。但勋伯格支持并喜爱他的音乐,曾尝试说服犹太裔德国指挥家奥托·克莱佩勒(Otto Klemperer)与洛杉矶爱乐指挥格什温的作品,未果。一直到格什温去世后,克莱佩勒才在好莱坞露天剧场指挥了格什温纪念音乐会。
1928年4月,两位作曲家曾在波兰见过一次。后来格什温成为勋伯格来美的资助者之一。1934年,勋伯格在纽约的犹太音乐机构演讲,格什温亲自朗读了自己的欢迎辞。1936年,来到洛杉矶两个月,格什温便考虑是否向勋伯格学作曲,但立即被后者拒绝,“我只会让你成为另一个‘差劲的勋伯格’,而你已是一个‘出色的格什温’。”不做师生,还是可以做球友和知己。当两人站在网球场两端,虽然年龄差距悬殊——格什温38岁,勋伯格62岁,但实力差距还不算太大。(这个部分作者陈思圆,原载《橄榄古典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