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好音乐的终极追求是什么丨光音读书会郝博老师课程指南

音乐之光 音乐之光Muselit 2020-08-24



“所有美好音乐的终极追求

就是影响人类的灵魂,

是人类的荣耀和灵魂的重生。”

——郝博


光音读书会课程介绍

《DK古典音乐大百科》读书计划

郝博老师课程指南

    导读:光音读书会的第一本书《DK古典音乐大百科》,将会持续六个月,对这本书而言,六个月不是太长了,而是太短了。在结束了王安琪老师的八次音乐基础与乐器基础课程后,读书会将开始为期五个月的作曲家与作品导赏,课程将按照音乐史的分期次序(也是这本书的次序)稳步进行。这种导赏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如果想到我们的课程老师都是具有演奏、演唱实践经验,演而优则讲,或许更能满足大家对音乐专业的需求——因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往期不能脱离音乐实践经验,音乐之光所期待的,也就是希望光音读书会的诸位老师,能够在讲解音乐知识的同时,能够把知识融汇到自己的长期音乐实践经验之中,这是鲜活的,也是具体的。那么,本周开始,我们将迎来杭州爱乐乐团驻团钢琴家郝博老师,为我们讲解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音乐的课程部分。



郝博老师简介


    旅美青年钢琴家郝博老师现为杭州爱乐乐团驻团钢琴演奏家,美国波士顿大学钢琴演奏博士,辽宁省营口市“打造中国乐器之都”宣传大使。郝博老师出生在辽宁省营口市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母亲的启蒙下,4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登台演出。2002年进入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于崔育勤教授。2007年曾师从于周铿、汤培华夫妇。200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著名钢琴家杜泰航教授。2012年他获得了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高额奖学金,前往美国波士顿跟随著名华裔钢琴家陈宏宽先生攻读硕士学位。随后在波士顿大学音乐学院攻读钢琴演奏博士学位,师从系主任美籍以色列钢琴家波阿兹·沙龙教授。

    郝博曾在奥地利Allegro Vivo国际音乐节大奖赛中荣获特别奖。2012年1月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十三届亚洲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上荣获专业组银奖(金奖空缺),并受到波兰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委会主席Andrzej Jasinski的高度赞赏。郝博的演奏足迹遍布欧洲、美洲、亚洲多个国家,作为独奏家受第24届2018美国波多黎各庞塞国际音乐节邀请演出独奏与重奏音乐会。曾随杭州爱乐乐团赴中东欧五国及2018韩国釜山MARU国际音乐节演出。他也曾在北京、杭州、沈阳、青岛、郑州、成都、重庆等多个城市举办巡回音乐会,并与波兰室内乐乐团、杭州爱乐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中国少年交响乐团、青岛音乐厅交响乐团成功合作。2017年6月他与杭州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巴赫全套勃兰登堡协奏曲。近年来,郝博也积极地参与钢琴教育工作,包括在重庆首届钢琴夏令营担任指导教师,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考级评委。


郝博老师演奏视频


郝博与杭爱演绎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号


    作品简介:勃兰登堡《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号,BWV1046,F大调,主奏乐器为两把圆号加三支单簧管。这首协奏曲是整套作品中气势较为宏伟的一首,因为除了弦乐队外,巴赫为它加入了为数不少的管乐器以及特殊的高音小提琴。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前面已经谈到过的第四乐章小步舞曲。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如果把小步舞曲前移到第三乐章的位置,那就和后来古典交响曲的典型乐章结构完全一致了!作品的第一乐章由全体合奏开始,展现出明亮、欢快的情调(所以很多人一听到《勃兰登堡协奏曲》的唱片就立刻被它吸引);第二柔板乐章则转向沉思、伤感的情绪;第三乐章则又重现欢腾、热闹的场景;随后的小步舞曲则带有回旋曲的形式,成为整部作品极富特色的尾声。据说巴赫自己对于这首第一号是非常钟情的,其中的素材曾多次被运用在他的合唱作品中。


郝博与青岛交响乐团演绎《黄河钢琴协奏曲》


   作品简介:《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1970年5月1日,由李德伦担任指挥,钢琴家殷承宗与中央乐团在北京民族宫剧院首演了《黄河钢琴协奏曲》。这部钢琴协奏曲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融了入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不仅在当时的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因为其史诗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较有影响力的一首中国协奏曲。



郝博老师课程简介



    郝博老师所要为大家讲解的是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为主)与巴洛克时期音乐。早期音乐可以追溯公元5世纪到15世纪,在这近千年的西方音乐发展历程几乎都是从宗教影响开始的,从圣咏到多声部音乐都在作为主要音乐歌颂上帝与宗教的神圣。人类的灵魂最终从宗教思想的音乐中释放出来。直到具有创造力的巴洛克时期,欧洲大大小小的宫廷皇室对音乐的多样性大量需求促进了百花齐放的伟大时代。在经过了文艺复兴时期最终到达了早期音乐的鼎盛时期。大量音乐家用尽毕生甚至世代攀登创作高峰,留下了经典的不朽之作!” 

    郝博老师说:“所有美好音乐的终极追求就是影响人类的灵魂,是人类的荣耀和灵魂的重生。” 具体到这门读书会课程,郝博老师会通过讲解八位作曲家及其作品,带我们追溯西方古典音乐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加全面欣赏与理解西方古典音乐。下面就是郝博老师课程所涉及的八位作曲家简介,我们特别为大家选择了音频,以及提升了这些作曲家在《DK古典音乐大百科》上的页码:

01




《DK古典音乐大百科》第54页
威廉·伯德(William Byrd,1543—1623)是英国最后一位杰出的天主教音乐作曲家。他幼年接受教育时正是天主教教义盛行的的玛丽一世统治时期(1553—1558),之后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英国又恢复了圣公会的国教地位。在这个时期,很多天主教徒都遭到迫害,作为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的伯德虽然在那时算得上英国顶尖的、也是领袖级的作曲家,也因此过着一种双重的生活。威廉·伯德众多作品中以键盘乐的成就最高,其中大键琴曲有两个著名的曲集《为内维尔夫人而作的音乐手册》(My Ladye Nevells Booke)和《少女时代》(Parthenia)。这里是他的《G大调幻想曲》Fantasyin G Major。





02





《DK古典音乐大百科》第58页
斯韦林克(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 1562-1621)是一个地道的荷兰人,出生于阿姆斯特丹,在阿姆斯特丹成为城市教堂的管风琴师,最后去世于阿姆斯特丹。荷兰人视他为民族的骄傲,他的雕像和巴赫、贝多芬并立在阿姆斯特丹皇家管弦乐厅的门口。斯韦林克影响了整个北德意志的管风琴家,后来北德的管风琴大师,不是出自他的门下,就是和他的学生很有渊源,他的学生施赛因和施赛特把斯韦林克的管风琴圣咏进一步发展,确立了管风琴在路德教仪式中的地位,而舍德曼则把他的幻想曲与圣咏结合。斯韦林克之后的150年左右的德国管风琴音乐都收到他的影响,特别是巴赫的作品。来看这个纪录片:

《管风琴的历史:从斯韦林克到巴赫》






03





《DK古典音乐大百科》第67页
奥兰多·吉本斯(Orlando Gibbons,1583—1625),英国文艺复兴晚期作曲家,先后任职于剑桥国王学院、皇家小教堂和西敏寺。在宗教赞歌、礼拜仪式用乐之外,他创作了大量牧歌、键盘乐作品以及维奥尔琴幻想曲,皆是风格优美精致的珠玉之作。以上三位作曲家,是郝博老师课程中,大家较为陌生的作曲家,也都是文艺复兴时期,或者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转折时期的作曲家。这三位作曲家可谓独具特色,其中古尔德特别喜欢演奏威廉·伯德与奥兰多·吉本斯。他曾说:两位早于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北部的大师,虽然都呈现出不朽的、英国式的温和保守,但总体而言,吉本斯比较内向(如马勒),伯德热情如火(如理查德·施特劳斯)。来听古尔德演奏的一首吉本斯作品:《索尔兹伯里君主的帕凡舞曲和加亚尔德舞曲》





04





《DK古典音乐大百科》第75页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是知名作曲家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的第六个孩子(大家务必注意区分两个斯卡拉蒂,特别是照片,两个人样貌一看就是亲生的)。他被誉为“古奏鸣曲式之父”,为古奏鸣曲式的定型起了很大作用。如今很多作曲家都非常热衷演奏斯卡拉蒂,他的奏鸣曲也在不断被人发现,目前已经超过555首,来听傅聪先生演奏的这首D.斯卡拉蒂《C大调奏鸣曲》:





05






《DK古典音乐大百科》第76页


弗郎索瓦·库普兰(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 法国作曲家、键盘乐器演奏家。库普兰是法国键盘音乐之父,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的艺术家。后来的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和拉威尔,都给予他像圣人一般的赞誉,称他具有“法国音乐气质的最纯粹和最典型的表现”。这里要注意,因为他跟自己的伯父重名库普兰一般被人称作“大库普兰”。库普兰作为键盘乐大师,最具影响的作品其实是倾其毕生精力而创作的《羽管键琴曲集》 。这套曲集共4卷,总数有230余首作品。第二组曲的终曲为著名的《蝴蝶》,在鲜明的转调中表现蝴蝶飞舞。第四组曲的终曲为《闹钟》,第九组曲的第八曲为《飘动的发带》,第十三组曲的第二曲为《芦苇》,第十四组曲的第一曲为《恋爱中的黄莺》。库普兰的这套《羽管键琴集》不仅对巴赫的键盘音乐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也是德彪西等后来现代印象派音乐的先驱。来听库普兰的《蜜蜂》:





06





《DK古典音乐大百科》第79页


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1683-1764)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音乐理论家。拉莫50岁才走上戏剧音乐创作的道路,他的戏剧音乐包括法国这一时期的各种体裁样式;他于1722年发表和声学教程,奠定了近代和声学理论。作为法国巴洛克晚期作曲家,今天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的大键琴音乐,但拉莫在当时也是出名的音乐理论家和歌剧作曲家。来听这首拉莫的《加沃特与五个变奏》





07





《DK古典音乐大百科》第84-86页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andel,1685年-1759),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生于德国哈勒,学成于意大利,成名于英国伦敦。他的创作体裁体现了巴洛克时期的特点:声乐与器乐并重。这里只是提一下他的键盘创作成就。亨德尔的音乐中被忽视的一个部分是他的键盘音乐。这些音乐大部分是为他在伦敦的邻居、好友德拉妮(Mrs Delany)夫人所作.《键盘乐组曲》的第一卷中还包括有他为羽管键琴而作的八首小品,1720年出版于伦敦。这是亨德尔在得到皇室出版优惠后出版的第一部器乐作品。时隔十三年后,《键盘乐组曲》第二卷才得以与第一卷一并出版。这些组曲将一些小型乐曲、通常是阿莱曼德、库朗特、萨拉班的与吉格等舞曲集于一身,在十六世纪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舞曲的改编颇为盛行。而亨德尔通常省略一个或多个“标准”的舞曲,并以较为自由的方式处理组区中各个乐章。如今亨德尔的键盘作品越来越被人重视,我们来听古尔德演奏的亨德尔《第一键盘组曲》,共有四个乐章组成:





08





《DK古典音乐大百科》第88-93页



关于巴赫的键盘作品,这里无非具体介绍,因为实在过于浩瀚!所以音乐之光也非常好奇,郝博老师会如何讲解这个部分。我们这里不妨来介绍一下巴赫画像中的谱子是什么?1747年,巴赫被承认为数学与音乐同一社会(Correspondierde Societät der Muscialischen Wissenschaften)的第十四位会员,为了纪念这件事,巴赫出版了本曲的早先版本,并由Haussmann(Elias Gottlob Haussmann,也有Haußmann)为巴赫画了这副著名的肖像画,画中巴赫手持那首六声部三重赋格(canon triplex a 6 voci,BWV 1076)的手写稿——此画不仅常常被用来作为哥德堡变奏曲唱片封面,而且手稿上的六声部三重赋格其实是以哥德堡为基础而作的卡农(Canons on the Goldberg ground, BWV1087)中第十三首的早期版本,后者从名字上也可见一斑,是巴赫晚期一部以哥德堡变奏曲中咏叹调低音部的前八个音符为基础而作十四首卡农形式变奏曲。我们来听一下这两个作品:



 


郝博老师课程表




光音读书会往期相关链接


如何全面聆听西方经典音乐?

为何要阅读古典音乐鉴赏指南?

《古典音乐大百科》的科学阅读指南

读书计划第一期《DK古典音乐大百科》


光音读书会课程列表



王安琪老师课程歌单(一)(二)(三)











一本DK古典音乐大百科

六期古典音乐导师专栏

四十八集原创精彩讲解内容

等待您的加入与


光音读书计划推荐以下人士参与:

  音乐专业人士   加入古典社群参与互动交流

  古典乐迷小白   跟着光音导师指引推荐聆听

  欧洲音乐文化爱好者   图文并茂分分钟穿越

  琴童家长  陪孩子在听读的生活方式里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