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应整齐划一

监管之声 2022-06-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干在基层 Author DLTYWQ

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应整齐划一,注重标准化建设


写这篇文章,大抵有无病呻吟的意思在里面,因为对于这样一个宏观性的上层建筑而言,草民之言充其量就是妄谈!但目前各地市场监管的改革虽然尘埃落定,但是横向上却有五花八门的味道在里面,纵向上越往上分工越细甚至人更多,倒金字塔结构问题越来越凸显……基层分局所疲于奔命,县市局见子打子不成体统,执法打假武功偏废……对于一名老市管人而言,这个当时作为一生事业为之奋斗的初心理想成为了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尽管是抱怨牢骚,也想一吐为快!

之前我曾说:基层市场监管面临人少事多责大家穷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当时这个观点是在价格法修订过程中向上级领导额外汇报的一个话题,汇报之时上级领导也表明这是在很多地方听到的共同的基层声音!后来在实际工作中又遇到了更多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工作安排部署非常头疼,见子打子现象突出,机关病的病症十分明显!在与其他县市局交流过程中,更是发现这个系统的改革花样迭出。作为原质监的一员,我不仅在想:这个系统是管标准的部门,为何自身的体系都不是特别的standard?为什么会是五花八门各有不同呢?

从纵向比来看:总局29+2的建构,不包含直属单位。各省的摆布倒是大体一致,当然也还有三家分设的地区,但是省级层面大多有30多个处室,比如云南30+2,河南27+2,广东27+1,这些都可以在各省局门户网站上查得到!仔细看这些处室的组织架构,基本上沿用了以前三大部门的框架体系,所不同的是将原三大部门的架构加总而已。州市一级很好地沿革了省局的版本和模式,其内设科室体量大致与省局相同,基本形成了一对一的模式,省市级也都加挂了知识产权局的牌子。这个设置,基本还算保留和传承了原三大部门重点职能职责,为市场监管同频共振奠定了良好基础。

改革到了县一级,对照上级的模板实在没法改下去了,什么原因呢?没人啊……总不可能也对应设置30多个股室吧!一个县局,大一点的100多号人,小一点的几十号人,如果也设置30个股室与上对应,那基层分局所就无人可安了!于是改革到了县级局,创新的举措也相应层出不穷。以笔者所在地为例,从横向比:我所在地级市一共11个县份,大的层面改革就有3个模样(也不敢说花样了),9个市场监督管理局,1个商务与市场监督管理局,1个城市与市场监督管理局……

这是大的层面的改革,光从字面意思上各位看官就可以知晓其中的道道,再到内设科室,多者近20个,小的6个,一个市11个县好像不再一个频道上,这跟未改革合并之前完全是两个套路。如果搜索一下其他省份的县级局设置,也有质量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等之类的称呼!当然,之所以改革呈现现在的局面,很大一个原因在于这次改革是自下而上的改革,先改基层改县局,县局改得差不多了,总结提炼一下改市局,市局改完又改省局!改来改去,在省局摆定之后,已然没有人再来回头看看原先改完的县局。

原先的模式很单纯,我打过个比方,三家未合并之前,州局就是我们的爹妈,省局就是我们的外公外婆,有事了我们找爹妈找外公外婆。改革下划到地方后,我们的爹妈变成了党委政府,但是省州市局已然不是我们的外公外婆了,是指导老师,是巡查督察!而且由于基层改革的模式不一我们对应的职能职责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们处于基层末梢,插进去的一脚、党委政府的抽调借调以及地方中心重点工作已然让县级局疲于应付和奔命。

这不仅让基层感慨——这个系统是管理标准化的部门啊!计量和标准是基础的基础,是这个系统的根基所在啊!但是我们自身与标准相去甚远而且有愈走愈远的趋势!我们从机制体制上目前有很多的创新举措,我们基层力量配备已不能满足工作量的需要和专业化的需求,基层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各地方的五花八门就是对我们这个系统标准化职能职责的一种负面回应啊?这个时候,是不是需要自上而下理一理?是不是需要逐级逐层摆定一下呢?不整齐划一,不步调一致,又何来同频共振呢?

相关文章




监管之声


本号推送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转载为了免费传播和分享,本号对转载内容真实性不予负责、文章观点仅供参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