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企业内控是如何盯上人、刨出事、决定是否移送公安的

付中 转型Media人 2022-04-15
上一期的《梳理88件市场公关受贿案,6成人只收现金为何仍被查?》,为很多人关注这期,“转型Media人”采访了曾在北京某检察院从事多年反贪工作的某大型企业内控部门负责人,揭秘了内控部门是如何开展工作,刨出事揪出人的。以下为访谈实录——

01


内控是如何发现违法犯罪线索的?





企业内控,主要靠审计部门和法务部门。随着企业对反腐工作的重视,很多知名企业专门设置了纪检部门,如阿里的“廉政合规部”、腾讯的“审计监察反舞弊调查组”、百度的“道德委员会”、京东的“内控合规部”、美团的“重案六组”等,职责都相当于国企的纪委。

 

企业发现员工贪腐受贿,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审计部门发现问题,直接交给纪检部门;二是纪检部门接到举报后进行调查。举报途径一般有举报信箱、举报电话、信件、邮件等方式,有的企业还专门设置了内网举报窗口。

 

一般来说,集团接到的举报信息更多。尽管很多企业,在集团下边还有很多下属公司,但集团的举报信息一般都会多过子公司。即便下属公司有自己的举报途径,很多人还是更愿意直接举报到集团。

 

企业接到的举报信息中,一般以举报企业中高层的居多。尤其是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他们手中有具体的权力,举报多集中在这样层级的人里面。至于执行层的员工,被举报的相对较少。

02


内控是如何调查、认定事实的





如今,随着大企业对反腐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公安局经侦人员、检察院原来的反贪侦查员以及纪委工作人员,都加入到企业内控队伍中。从侦查的专业度上说,他们显然更有优势。如果说劣势,就是他们刚来的时候不了解企业的具体业务。某些情况下,不了解业务,容易造成误判。

 

内控人员认定事实,认定方式基本如同经侦、反贪、纪委人员认定违法犯罪。书证,肯定是更重要的证据。内控人员首先会通过调阅材料,了解举报内容是否属实,核实业务的执行过程。

 

但很多案件,如同侦查社会上的经济犯罪案件、职务犯罪案件一样,对人的调查和对书证物证的取证,是交叉进行、相辅相成的。

 

走访了解也非常重要,主要是走访责任人周边的人和责任人本人。至于说会不会故意跳开责任人不聊,一般来说,没有特殊的原因,是不会的。

 

内控人员需要了解整体情况。比如工作是怎么整体开展的,怎么决策的,怎么进行的,谁在里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以便厘清责任人问题和每个责任人起到什么作用,为后续处理奠定基础。


企业内部的贪腐受贿违法犯罪,往往一个人的作用不行,一个举报大多能牵扯出几个人或者多个人。多数情况下,是存在制度流程上的原因的。

 

规模大的企业,层级很分明。对高层级的人员进行调查,是需要向上级请示的。比如调查总监级人员,就要向总裁或副总裁请示。在国企,纪委是垂直部门,纪委在调查比自己层级高的人的时候,要向高一级的纪委请示。

03


揪出了事,移不移交公安如何定?





企业内部查出来的案子,有的直接移送给了公安机关,也有的只做了内部处理,如开除、永不录用、退缴资金等。

 

那么,哪些案子移送公安,哪些内部消化呢?一般来说,纪检部门会根据具体情节、严重程度以及责任人态度,综合进行评估。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独立的评估标准。

 

企业纪检部门对一个案子的查处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对事实明确的案子,用时会非常短。只要不是重大事件、现行犯,调查期间,责任人的职务是正常履行的,直到事实调查清楚为止。






“转型Media人”,一位资深媒体人和一位资深HR联手打造的公号。以媒体从业经历为纽带,打造一个可以收获新知和人际的平台。欢迎加入我们的社群!



欢迎扫码关注

微信号|xiaoxiaojiayou6666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