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0人讲述失败、被骗、逃离、坚守,哪句话击中了你?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深燃 Author 深燃团队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整理 | 黎明 魏婕 唐亚华 金玙璠 苏琦
编辑 | 魏佳



2020年,你过得怎么样?
 
在这一年即将结束之际,深燃编辑部推出年终策划“100人的2020”,用5篇文章记录了100位普通人在2020年的100种人生。
 
有20位创业者,在2020年关闭了亲手创办的公司。有的人在半年里见了100多家投资机构和无数个人投资者,还是没能救回已经经营17年的公司;有的人亏损上千万,遣散团队的那天,大家没有煽情,反而劝他是时候放过自己。
 
有人抱憾离场,也有人绝地求生。20位创业者讲述了将公司从破产边缘拉回来的故事,他们在没风的地方找太阳,在绝望的时候咬牙坚持。冲过2020年,他们说,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魔幻的2020,骗子们也在变本加厉。20位普通人讲述了自己没能躲过的套路:遭遇杀猪盘,3天被骗近7万;掉入“热心网友”的陷阱,背上70万债务……这些血泪教训提醒我们,投资、理财、交友、职场,每一件小事,都可能隐藏着一个骗局。
 
这一年,关于互联网的讨论,从之前的创新、包容、多元,逐渐变为996、PUA、内卷,20位不甘心继续当螺丝钉的互联网人讲述了自己的逃离故事。开线下店、考公务员、去国企,换一种活法,让他们看到了久违的夕阳。
 
当然,也有20位互联网人选择了坚持。即便行业经历了从狂热到祛魅的过程,他们仍然相信,互联网能带给他们远超同龄人的机遇和财富。只要坚持坐在牌桌,就有成功的机会。
 
这一系列文章发出后,全网累计阅读量已达上千万次。很多粉丝留言说,读着他人的故事,就像在看着自己。
 
以下是“100人的2020”精编浓缩版,新的一年即将开启,愿我们依然能保持对生活的勇气。
 
 

再见,我亲手创办的公司

点击图片可阅读全文

@牛吉颜 创业者是可敬的,也是可悲的。
 
@王子 我不想年纪轻轻就找一份月收入万八千的工作,想先闯一闯。
 
@陈昊 在我每次变卖一些家产支撑公司的时候,都觉得又有了点信心,到最后真的啥都卖不动了。没钱了,那一刻就开始崩塌了。
 
@李曦 我当时犯的错,大概和许多一腔热血的学生是一样的——只想着能做成什么事,而没有考虑人心险恶。
 
@塞亚 如果你没有一些频繁的动作,行业就会把你遗忘,就是这么残酷。
 
@知冬 我跟他说等你东山再起,记得把钱给我就可以了,我不可能去找一个已经伤痕累累的人要钱。
 
@徐隆 他们劝我去当程序员,但我知道回不去了,技术迭代太快,我只能是创业一条道走到黑了。
 
@张铭 疫情期间我没法发全额工资,不少形象好、有才艺的老师就转去做直播了,毕竟他们还要生活。
 
@陈浮昔 我还是喜欢创业的状态,能更自由的安排自己的时间。
 
@白松 影视行业的人,一个个穿的光鲜亮丽的,实际上兜里比脸还干净。
 
@Anne 创业不能只拿投资人的钱,要不然就没有那种绝地反击的决心。
 
@许墨闻 生意好的时候,每天有进账,会掩盖一些水面下的分歧,一旦面临困境,问题就会被放大。我低估了这个行业,也低估了人。
 
@刘一旸 我选的几个项目太偏向个性化服务了,女性创业很容易找小而美的东西,但是不赚钱。
 
@王明 刚开始充满雄心壮志想做个平台,想做一个1000亿美金的生意,现在想想都觉得汗颜。
 
@孟奇 2020年最大的感受?能活着就很不错了。
 
@Will 做出关停决定的时候,全公司上下没有一个反对的声音,那一刻我真的非常怀疑自己。
 
@Ben 局势摆在这里,大家也都清楚,公司的生死已经不是由人来决定的了。
 
@谢阳 关店那天,在这家店留下的开心和不愉快都像放电影似的过了一遍。
 
@林殊 创业失败,最愧对的是我的父母,以我的学历和资历,可以在医院做临床医生,受人尊敬,但我力排众难,出来创业,和合伙人两年不领一分钱。
 
@海涛 我也曾纸醉金迷,在当地洗衣行业内名噪一时。但今年,我差点一无所有。现在我重新开始做干洗行业,虽然借了不少钱,但至少回归了这种在生意上忙碌的状态。
 

绝地求生,我的公司熬过来了

点击图片可阅读全文

@Rany 我带着仅剩的几个小伙伴点灯熬油做计划,突然间就会有人崩溃,问做计划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梁潇 原本家里不管我创业,但今年我母亲让我好好找工作上班。
 
@夏丽 我觉得创业者的精神就是这样,如果今天没有人扫地你就去扫,如果今天没有人做销售你就去卖产品,要做到全能。
 
@海文 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产品不好,但就是不挣钱,商业就是这么残酷。
 
@王勉 如果中间不投入了,相当于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你只能花漫长的时间和巨额的资本去赌明天。
 
@杨斌 我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血糖升高,住院都没时间,后来撑不住了,每天上午去医院,下午回剧组。
 
@高倩 这一年昏天黑地,好像过了好几辈子一样,永远也盼不来天亮的感觉。我跟员工们说,没事就别来,我连自己都快养不起了。
 
@叶均 HR说,有P2P从业经验的,一概不招聘,因为要么脑子有问题,要么人品有问题。
 
@张谦 一个老好人没有办法统领团队,一个太仗义的人不适合理财,这两个错误我都犯了。
 
@Jeffrey 你再努力打工,明年买房换车的也只有你的老板。我不想未来35岁还去面试,我只能靠这行起飞。
 
@钟炎烈 我们公司困难到创始团队只领一块钱工资,到后面我们一天有2万多收入。
 
@老王 当创业者不再关注模式和梦想,而是开始关注现金流,就说明这家公司,真的变成了一家公司,而非模式创新的一场赌博。
 
@Jack 创业永远没有想明白的时候,如果真的想创业就去做吧,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好了。
 
@Arkay 这一年,在北京的同行朋友少了很多,他们要么转行了,要么回老家了,太多人没坚持住,身边一下子就冷清了。
 
@李岚峰 我一度怀疑自己的创业选择是否正确,每晚都睡不着觉,每天都在焦虑,万一项目黄了怎么办?
 
@Leon 创业一年多公司一直烧钱,女朋友说她看不到未来。我们本来养了两只猫,她走的时候带走了一只,剩下的这只猫很孤独。
 
@柒月 之前退费的那个孩子,回北京过生日时,他妈妈问他想要什么生日礼物,他说的竟然是想回来上课。
 
@徐项飞  我们一帮在工厂车间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人,站在镜头前根本不知道说什么,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后来我们练出来了,还有人让我去给他们讲课,教直播带货。
 
@李柳 投入了八百万,只能继续熬。指望春节档几部大片补贴,不然明年就没得熬了。
 
@思祺 原本是看好国家对云南特产的扶持号召才来的这里,但项目做了4年, 当地企业主的思维还是没有转变过来。
 

这一年,我没能躲过套路

点击图片可阅读全文

@张新民 当我充值金额越大,返还的利润就更多,我有点上头了,可等我充值的金额上万,就突然无法提现了。这些抓的都是人性贪婪的弱点。

@刘明 他说我可以帮你垫付两万块。当我真真实实地看到两万块钱的银行转账时,所有的警惕都放下了,我开始向朋友们借钱充值,最终搭进去70多万。
 
@王磊 我因为着急赚钱去做了刷单,结果被刷单公司骗了,然后为了刷单借了网贷,又背上了负债。人生好像一步错步步错。
 
@虹虹 我想赚快钱,一个平时跟我很好的微商姐妹,开始劝我把钱借给放高利贷的,他们给我十个点利息。但他们放出去的贷没收回来,我的本金全泡汤了。
 
@玖乐 我不甘心,加钱做完第一单,第二单就变成本金需要4000元,到第三单变成8000元,我以为只要我不断加钱,就能把本金要回。没想到,我有多贪,骗子就有多黑。

@木南 投资方一味追求业绩,本来我们是一家以运营为主的公司,被投资方逼成了一个销售公司。最终我解散了团队,背了100多万外债。

@王丽丽 交了19800元,合同都没来得及看,就签了。两次直播,一个进店用户都没有。

@高杉 现金流不足,找小额贷款公司借了钱,原本我设想直播带货产品卖出去我就能还上。现在我被MCN公司套了一回,三四个月不走货,一下子就离死不远了。

@刘通 成为合伙人需要先交代理费,我交了近十万拿下了几个区域,后来发现产品没法用,加盟的还是一家外部代理公司。官司打了一年,我们还是败诉了。
 
@佐蚂 为了要回1.4万的尾款,我催了16个月,还是一分钱也没拿到,才发现甲方和他名下的公司已经被法院强制执行了。
 
@张楚 本来我说了星期六搬,结果房东急着把家具都搬去亲戚家出租,星期五就把我的床给拆了,当时就有种无家可归的感觉。租房不要年付。

@徐锋 11月底,P2P平台彻底被清退。这意味着,我的钱也要不回来了。

@荀历 双11还在大肆促销,11月30号就毫无征兆地破产了,这不是圈钱吗?
 
@仲鸣 既不复课也不退费,疫情不能成为骗子的保护伞。
 
@老祝 从一开始,这个团队的“初心”更像是追风口、拉融资圈钱。我以后不会因为是熟人推荐的项目就掉以轻心,忽略了对企业的尽调和分析。
 
@张家明 疫情好转,他们开始接正常的活了,我又被劝退了。特别尴尬的是,又只有我一个人走。
 
@小米莉 在没有收到一分钱的情况下,我把价值20多万的素材一并发过去了。结果校庆过后,她突然说,你们最后没有完成宣传片,只能付30%的钱。
 
@斐鹿 一个月只发2000块,光房租就1500元。算上被拖欠的6万元工资和找家人要的4万,我负债10万,还搭进去了一年的青春。

@小雨 他一直让我跪着,打我耳光,拿针扎我,还不让我哭。那天晚上我感到一种死亡的恐惧。未来我不会相信任何男人。

@殷乐 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5家投资方像约好了一样,突然间用种种方式跟我表明,“这个项目不参与了”。
 

我为什么逃离互联网?

点击图片可阅读全文

@Grace 如果我是一名普通员工,肯定选择在家陪孩子甚至直接辞职,但我是项目负责人,没办法请假。出差四天,家里1岁的孩子整整烧了四天。
 
@米菲 CEO问部门负责人:“你们组每天工作时长是多少”,负责人答“大概11个小时”,CEO轻描淡写地说,“还可以再长一点”。
 
@杨昭 大型的足球赛事,版权到哪家公司,我们这群做视频剪辑的人会组团到这家公司,同事还是同事,领导还做领导,新人挤不进核心圈子。
 
@张涵 前一天忙到深夜,第二天也要8:30前赶到公司,作息长期紊乱,体重从120斤飙到160斤。
 
@Doris 老板娘妈妈体检我全程陪同,可当我亲妈得了肿瘤需要手术的时候,我只请半天事假,却被无情拒绝了。
 
@李士行 在大厂里,很多小伙伴忘了生活是什么,忘了努力的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裴子期 在大公司工作三年,做的事情本质上没有升级,我意识到在互联网圈里学到的东西,对创业帮助没那么大。
 
@嘉仪 我在快40岁的时候,突然开始惶恐,这样再拼三年,收入和职位差不多就到天花板了。
 
@华华 去年11月,我甲状腺查出来有恶性肿瘤,必须得做手术。医生说,是压力日积月累导致的。
 
@余磊 接下来三年,我不会再考虑互联网项目,现在各大互联网领域都有霸主,创业者很难撬动。
 
@林祺 我发现,同事们最努力的时刻,就是挑别人的错、找别人的茬,为了少犯错,大家能不做就不做。
 
@小明 离开互联网公司后,得到的是更自由的生活状态,现在不用担心加班,也不用交磨人的工作日报。
 
@张伟 回老家后,我开始考虑攒钱买房,考虑结婚。而这样的计划,原来放在北京,我是想也不敢想的。
 
@如如 生活才是第一位的,我不指望自己能挣太多钱,就是需要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然后好好生活。
 
@李亮 住着老破小、生活工作两点一线,公司有加班文化,我在北京工作一年多,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冰山 互联网需要的是年轻人,雷军算是最早一批互联网人,但是你让他现在到一线,他也玩不转。
 
@小鱼儿 原本以为,在老家才能过真正的生活——日子可以过得轻松一些,但我发现,没钱到哪儿都没有生活。
 
@王非 我加班到凌晨12点,累得不行准备回去,发现95后同事们正准备去蹦迪,我意识到,我跟他们的生活已经不在一个轨道上了。
 
@橙橙 我本身是个很温和的人,但为了工作,需要经常和同事吵架。公司上线新栏目,我作为运营,压力大到一想到第二天去上班都会紧张。
 
@佳伟 公司的喜,跟我没有太大关系,但公司一旦业绩不好,我们整个大组将会第一个感受到。
 

2020很难,我们还在坚持

点击图片可阅读全文

@致远 接连创过三次业,每次都是辛辛苦苦赚100万,第二年又把所有都搭进去,又要从0赚起,不断循环。但我现在也不怕失去,反正我是光脚来的。
 
@王飞 互联网创业者越来越难了,我们就像在草原上打猎的猎人,早上去能打到肥硕的小野猪,中午去至少能打到大肥兔,我们傍晚才到,只能看到剩下的小耗子,而且还不多。
 
@天乔 行业竞争过于激烈,有很多人愿意牺牲健康和人性的需求来保住职位。做到中高层尚且如此,普通员工被动淘汰的一天终会到来。
 
@周周 一个做互联网贷款的朋友甚至因为损失惨重自杀了,我从此立誓,不做互联网金融。
 
@李书心 和原本计划结婚的男朋友彻底分手、被父母家暴、大伯去世,今年我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反正也没有生活,我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事业方面,变成007,随时在线。
 
@张建富 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把一部分产品运到美国亚马逊做线上销售,当时是美国、欧洲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催火了线上电商。我们在亚马逊上的货被抢购一空。
 
@安传东 公司垮不垮,在一定程度上是看创始人愿不愿意坚持。
 
@Jacky  疫情教会了我,凡事慢一点、稳一点,或许更快。
 
@裘梦媛 在线教育后面的五年有两个大趋势:一个是巨头林立,中小型企业被整合;另一个是线下市场依旧分散发展,区域化和下沉路线有机会。
 
@曹林全 过去我有一种赌徒心态,总想抓一手好牌,胡一把大的,但现在我觉得只要能一直坐在牌桌上就行,只要活得够久,就一定有机会翻盘。
 
@王国毓 疫情期间我们立刻停止所有前期研发、投入的动作,按照当时的形势,到今年5月份,公司现金流就会全部断掉。
 
@朱英 我对互联网创业没有执念,遵守的准则是,一旦出现亏损就解散。
 
@姚芳兵 我白天跟大家有说有笑,晚上只能一个人发愁:公司发不出工资怎么办,加盟商撂挑子怎么办。
 
@王崔 菜市场是高频刚需的场景,所以巨头会进入,但水族行业不是,巨头看不上,传统从业者又不懂互联网,正好有机会给我们这类垂直领域的创业者。
 
@纪伟国 疫情期间,一款健康打卡的产品从设计到上线只花了7小时,那时候太充实了,过不过年也没什么区别,“干就完了”。
 
@小胖 做好一部影视项目真的太难了,其中有很多不确定性,能把主创团队搭建好,熬到开机,就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
 
@阿泽 互联网行业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批量制造财富、改变普通人命运的行业。虽然后移动互联网时代,风口、创新的机会少了,但我依然保持乐观。
 
@孙嘉 公司刚转型就遇上了疫情,当时因为没法点外卖,我就在办公室给员工做了两个月的饭。
 
@博博 2016年是单口喜剧行业最黯淡的一年,一个月能办一场演出就不错了。即使最难的时候,我也告诉自己,大不了我去干别的,挣点钱,然后回来继续干喜剧。
 
@徐锋 我想保持自己的立场,并记录整个产业链的变化。这样十年之后,有人翻看我的视频时,能够知道,当时有这么一个人,做过这样的内容。无论世界十年之后变得更好或更坏,至少我们曾经抗争过。

*题图来源于Pexels。



昨日回顾:点击下方可看

  1. 学霸君是怎么倒下的?

  2. 2020的最后一天,我发觉自己就是那个感染新冠被流调的北京中年…

  3. 2020年的崩溃瞬间,看到第几个你哭了?

  4. 一个身价66亿的80后富豪,崩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