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万没想到,这1700万人,正在被“游戏技术”所改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桌子的生活观 Author 桌子先生

“视线之外”的精彩

在中国,已经有超过了9.5亿人拥有智能手机,相当于每10个人就有7个人在使用。


同时,全国约有1700万视障人群,相当于每80个人里可能就有1位。


当我们网上冲浪、码字畅聊、出门导航、扫码支付......享受智能手机带给我们的诸多便利时,你有没有想过:


面对这么一块光滑的屏幕,视障人士该怎么使用?


视障群体远超出我们想象的数量,但为什么我们在街上极少见到他们独自出行?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对于视障人士,很多人可能会下意识地遗憾,觉得他们能做的太少了、他们有太多生活的可能性无法充分享受......


其实不然。


依靠双耳和指尖,他们正在过出无数个精彩的人生。


在网络上,有这样一位悄悄走红的视障人士——郑锐,他的眼睛仅有弱光感。



他向人们展示了自己如何利用无障碍功能熟练地操作智能手机,甚至点外卖、发红包...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测评城市里各处的无障碍设施的“盲探”,无论是大街小巷的盲道,还是公共场所的电梯,他都会前去“探索”一番。

他会用手指触摸每一处电梯上的无障碍设施,测评它们的楼层按钮旁是否有盲文,电梯内是否有语音播报等等。


平时,他还会向粉丝们分享视障人士的出行经验。

比如有人说盲人没办法乘坐扶手电梯,郑锐就用视频展示出了自己乘坐地铁里的扶手电梯时的经验:

他们会先靠听觉辨认传送带的位置,再用手去触摸扶手来确认电梯的方向,最后再用脚掌一前一后地站上去。


这个方法既安全又实用,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和肯定。


这些全部由他自己拍摄的视频,让他成为了拥有十几万粉丝的视频博主,许多网友亲切地称呼他是“城市纠错者”。

在成为视频博主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做的事情,能够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帮助。

独立、充实的日常生活之外,他们还探索和享受着广泛的兴趣爱好。

比如视力仅0.1的周富贵,就是一位涉猎广泛的视障人士。


他养了一只叫“玉米”的小猫,自学了摄影,最近还迷上了3D打印。


撸猫时的快感,相机快门回弹的刹那,抚摸3D打印物品棱角时的触感,都成了他闲散日子里的小确幸。


另一位全盲的96年小伙沈广荣,则是一位“爆裂鼓手”。


作为beyond乐队的铁杆粉丝,沈广荣敲得一手好架子鼓,还带着自己的乐队去过酒吧驻唱,享受着自己抚摸鼓槌和敲击镲片的每一个瞬间。


你很难想象到,视障人士还可以把日子过得如此精彩。 

更令人意外的是,上面这三位视障人士,还都是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的无障碍开发工程师和无障碍体验专家,有着多年的无障碍领域软件开发经验。

作为程序员,他们打代码从不需要屏幕,只需要一块键盘,一些辅助装置,就能和普通程序员一样完成各种繁杂的工作。

比如首个由视障人士开发,并成功在苹果应用商店上架的产品“掌中世界”,就是周富贵的作品。

还有目前已经拥有超过1000名玩家的视障人士“吃鸡”游戏——《爆裂都市》,其实也是由沈广荣在工作之余一行一行“敲”出来的。


从这三位视障人士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精彩。

虽然他们无法享受这个世界的斑斓色彩,但却依然可以凭着触觉与听觉,在黑暗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光。

关注到他们三位的故事,是因为看到了微纪录片《科技有光,触见世界》。

但,我想说的是,在他们精彩的生活背后,还有更多我们看不见的视障人士,他们在外出时,可能还面临着许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困难。

比如平时外出,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可以看着地图走,视障人士却只能依靠语音导航。

但地图软件的语音,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有时候,在“偏航”一段时间之后才做出提醒,这为视障群体带来了极大不便。


又比如坐公交时,我们可以通过站牌辨别站点,但嘈杂的环境中视障人士只依靠听觉却很难做到,因为语音播报也会在人声鼎沸的场景里变得难以听清,很容易让他们错过车、坐过站。


在这些场景里,你会发现,很多智能手机的无障碍功能虽然对视障人士有一定的帮助,但实际使用起来,还是有很多的不方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街道上很少能见到视障群体的原因。

所以,让视障人士们能够享受科技发展的便利,更便捷地走上街头,依然是我们需要努力的重要方向。

来自游戏世界的“礼物”

你可能想象不到,帮助视障人士改善这些问题的技术,是来自于游戏。

腾讯游戏的MTGPA团队,正在将源自于《和平精英》的触觉反馈技术,应用于信息无障碍领域实际问题的解决。

跟市面上普遍依赖于视障人士听觉的无障碍技术不同,MTGPA团队的触觉反馈技术,聚焦的是视障人士感受世界的另一个重要手段——触觉。


在《和平精英》里,MTGPA团队用这项技术结合游戏场景,设计出了高达200多种振动效果。

开枪时的后坐力、驾驶载具时马达的轰鸣、周围敌人的脚步声,都可以通过振动的方式反馈到玩家手上。


而且,技术团队还建立了完整的触觉反馈技术生态,确保玩家用各种设备进行游戏时感受到的振动效果都能达到相同。

这个细节看似简单,它的背后,却是MTGPA团队沟通了行业内各大主流厂商一起建立出的技术标准,“含金量”特别高。

而这些振动设计,在游戏里也确实大大提高了玩家的代入感,受到了玩家的一致好评。

在游戏领域逐渐成熟后,经过多次对视障和听障人群的调研以及技术研究,技术团队发现,触觉反馈技术的潜力远不止于游戏。

既然振动可以在游戏世界中让玩家们获得更沉浸丰富的体验,那么在现实世界中,有没有可能也能帮助视障人士生活得更好一点?

抱着这样的想法,团队开始了潜心研究,也希望能得到视障人群的真实反馈。

去年10月,在腾讯志愿者协会组织的“残障人群交流会”上, MTGPA 团队拿出技术方案邀请到了视障用户进行体验。

体验反馈不错,视障用户们普遍反映“触觉反馈比起听觉来得更快,更直接”。

这次测试,带给了团队充足的信心和动力,于是他们正式开启了服务于视障人群的研发项目。

光是纸上谈兵当然不够,为了发掘触觉反馈技术的更多潜力,更加了解视障人士们的真实需求,他们也与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发起了合作,开始了更多实践。

有时,团队成员们会自己上阵体验视障人群的生活,比如闭眼用手机,戴着眼罩走盲道等等,亲历过这一切后的他们,也都把自己的感受融入进了技术的研发中。


我们之前提到的郑锐、周富贵和沈广荣,也对振动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亲身体验,并从视障者和无障碍专家的身份出发,给予了使用感的充分肯定。


在研究过程中,有一位来自成都的视障用户,特别“热心”。

在接触触觉反馈技术后,他几乎每隔几天,就要找团队成员们了解研发的进度。

不仅如此,他还总是询问自己有没有可以帮得上忙的地方,需不需要自己帮助测试,来提出更多的改进建议......

他的期待,其实也正是许多视障朋友们的心声。

毕竟,一旦触觉反馈技术能够落地,就可以助力他们开启更加精彩的人生。

视障朋友们的关切和期待,也成为了MTGPA团队坚持下去的动力。他们对触觉反馈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真正在为了视障人士们的需要而做出的努力。

几个月前,在各方的努力下,这套脱胎于游戏的技术,终于有了初步的成果。

首先,是触觉反馈技术接入了腾讯地图无障碍模式下的偏移角矫正功能。

接入触觉反馈技术之后,如果视障人士走“歪”了超过30度,那么手机便会通过两次短振,用触觉的方式来提醒他们注意偏航。


而在回到正确的角度上之后,手机又会通过一次长振动,告知他们已经“重回正轨”。

这样的触觉反馈非常直观、及时,而且即便是在嘈杂的环境里,也不会受到影响,体现了振动提示相比于语音提示的优势和对它良好的补充性。

同样的振动技术,也被用在了公共交通的提醒上。

有了触觉反馈技术之后,无论公交车还是地铁,都会有不同的振动模式帮助用户知道自己想等的车次有没有到站,或是要在什么时候下车。


其次,触觉反馈技术,还可以帮助视障用户解决语音播报密码的尴尬。

以往他们想要在智能手机上输入密码之类的数字,基本都要依靠语音朗读来协助。

但是,如果他们身处超市、医院、饭店这样的公共场合时,手机播报密码的方式就很容易泄露隐私,极不方便。

所以,触觉反馈技术也接入了输入法,它可以用不同振动效果定位按键位置,不必依赖语音朗读功能,就能做到快速准确输入,保护了视障群体的隐私。


不止于目前已有的研发成果——让游戏技术更好地帮到障碍人群,他们还一直在路上。

就在前段时间,腾讯游戏宣布:将触觉反馈技术在信息无障碍领域中获得的相关专利,将以免费开放许可的形式授权给行业。

这还是游戏技术相关专利,第一次跨界应用于无障碍领域。


也就是说,在不远的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行业和厂商能一起将这项技术用在更多公益场景。

在纪录片里,团队成员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并没有多伟大的抱负,想要改变世界,但只要一想到有一群人真的在期待着我们给他们一个更好的体验,就会想着无论怎么样也要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

当科技能够关注到被忽略的弱势群体,一步步改善他们的体验,帮助他们更方便地生活时,它就不再只是冷冰冰的代码,而是带着温暖与人情味的“礼物”。

人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

看完MTGPA团队的故事,我既真实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科技的温度”,也感叹于这些年游戏技术的高速发展。

原来,游戏也可以不只是游戏,而是可以在公益维度有更多领域的跨界应用,甚至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价值。

随着触觉反馈技术的落地,随着专利的开放,将会有越来越多来自游戏内外的前沿技术被运用到公益事业中去。

到那时,视障人群的未来,乃至于我们的未来,也将会越来越变得令人期待。

在微纪录片的结尾,三位视障专家也分别在镜头前,说出了自己期望的未来。

郑锐说,他希望通过触觉反馈技术,未来能让视障群体和常人反应速度一样快。


沈广荣说,他希望视障人群能在不同领域就业。


周富贵说,他希望有一天,他们不会再被打上“特殊”的标签。


虽然他们的愿望不同,但本质上,其实都离不开“平等”两个字。

我愿意相信,当更多像MTGPA团队一样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帮助视障人群生活得更好的行列中来;

当我们每一个人都对他们再多一点关注和了解......这些愿望,就能够成为现实。

我愿意相信,科学技术的不停发展、信息时代的滚滚向前,最终都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不会抛下任何一个人。

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科技所带来的美好和便利。




贾樟柯说过一句话:不能因为整个国家都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

所幸的是,在我们这个社会几乎所有人都在快速向前奔跑时,依然有一些人,正守在那些走得慢的人身边,陪伴着他们,一起向着更加公平、美好的未来前进。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是什么,摧毁了北大方正和海航集团?

  2. 孟晚舟罕见回母校演讲:读书万卷,咖啡千杯

  3. 反对一切职场PUA!人大本科+清华法学硕士 因被律所辞退而跳楼

  4. 东莞万人电子厂停业,原来这才是俞敏洪的保命法则…

  5. 缘尽!蔚来退出合资公司

  6. 刚刚!员工长期工资5000元以下被查了!2022年,这样发工资将严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