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开,离那个武汉爸爸远一点!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王耳朵先生 Author 我是王耳朵
失去孩子的第10天,那个武汉妈妈走上24楼一跃而下。
从昨天到今天,许多关注此事的朋友,一直催我说点什么。
我确确实实有太多想说的。
那个孩子,才6岁,才一年级,不过是中午课间玩耍,却被校园里行驶的车辆碾过。
孩子妈妈赶到医院时,他已经瞳孔放大,面目全非。
可就因为这妈妈年轻、体面,那些在网上围观的人,从上到下打量她,说她炒作,说她唯利是图,说她用孩子讹钱。
一个本就在承受摧心之痛的母亲,被彻底推向了深渊。
但一切依然没有停止,几条今天出现的消息让我不寒而栗:
他们又在盯着死去孩子的爸爸。
他们说,接连失去妻儿的男人也跟着跳楼了,因为受不了打击。
发现他并没有自杀,而是因为伤心过度被担架送到医院后。
他们又说,他已经濒临崩溃了。
采访他的发小,打听他的现状,把他的悲伤做成话题顶上热搜引人观看。
被谴责后词条已删除
光赏玩他的伤口还不够,还要揣测他的一切。
他们说,他过不了多久肯定就找新欢了。
他们还说,估计就是他把妻子推下去的。
话筒、镜头、键盘,对准了孩子妈妈,现在又转向了爸爸。
围观、揣测、恶意,瞄向了孩子妈妈,现在又盯准了爸爸。
我想说的那些,如今全部变成一句话:
请所有人离这个爸爸远一点,我说的是所有人!
01
悲剧始料未及。
5月23日,那个6岁的孩子,就因为蹲了一下,在校园里开车的老师,就从他的身上碾了过去,还行驶了近十米。
孩子妈妈接到电话就从公司赶来,穿着上班要求的套装,还戴着工牌。
她去医院,去学校,去孩子出事的地方。
她气,她悲,她痛孩子最后时刻的痛:
“从小碰个皮都哭得哇哇叫,他该有多无助啊?”
十月怀胎辛苦六年养到现在的孩子,送进信任的学校里,一眨眼,没了。
哪个当妈的不摧心剖肝地痛?
但她撑着,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逼自己去做。
她发现撞人后司机甚至没有下车查看,她告诉所有人孩子其实被碾压了两次,她要求肇事老师公开道歉。
她想给死去的孩子讨一个公道,她不能让儿子不明不白地没了。
但她的露面、她的发声、她的勇敢坚强,让键盘侠如饿兽一样围了上来。
他们盯着她的体面看,越看越觉得,这位妈妈太完美了,压根不像一个痛失爱子的母亲。
怎么能不蓬头垢面,哭天喊地,抓心挠肝?
他们不在乎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只在乎她从上到下穿了什么。
不在乎这是一个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
只觉得有钱,会穿,估计不是好人。
他们根本不知道网传的260万赔偿到底是不是真的。
就说她为孩子维权、讨公道,就是想讹人,拿孩子命换钱。
他们见她那么努力地为孩子奔波,只觉得她真会闹,不依不饶。
无非是想把事情无限搞大,赚眼球,赚流量,以后好当网红,搞直播带货。
他们看不到,她表面平静的眼睛里压抑着巨大的哀伤。
他们不会懂,那些执着的努力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最后的呵护。
丧子第10天,她跟着孩子去了。
一部分网暴她的人被封号了。
那又怎样呢?
有哪一滴水,会承认是自己造成了洪灾?
有哪一颗雪花,会觉得是自己造成了雪崩?
02
昨天孩子妈妈刚被报道坠楼,今天同样的围观又向孩子爸爸扑去。
咀嚼他的悲伤,咂摸他的崩溃,又编排他的“阴谋”。
说他发财了,说他能拿多少万,说他可以再娶再生。
我真的拜托所有人,放过他吧。
不管你是路人,网友,媒体,大V,如果不能实打实地帮上什么忙,就离他远点吧。
为什么对肇事者,我们可以不在意他的经历和想法,甚至还可以心疼,但对受害者,却无比好奇他们是不是撕心裂肺了,是不是活不下去了?
接连失去妻儿,怎么可能不痛?
再看看《漫长的季节》里的王响就知道了,儿子莫名其妙淹死,妻子悲痛欲绝跟着上吊。
他去派出所销户,儿子的身份证被剪去一角,老婆的身份证也被剪去一角。
他怔怔地愣着,哭不出来,人已经木了。
他走上铁轨,躺了下去,想让火车也将他带走。
朋友骂他,想敲醒他:
“谁家不死个人啊?我老伴也走了我还不活了?”
他说:“你老伴是七老八十,死在床上,那叫寿终正寝。我儿子,二十多岁,死在水里,我能不痛吗?”
孩子6岁,死在校园里,死在车轮下,能不痛吗?
妻子相伴多年,从高楼坠下,被舆论推下,能不心碎吗?
孩子妈妈之前经受的所有痛苦,他同样受着,并且变成了两倍。
如果不能安慰,别在一旁啧啧咂嘴,也是一种起码的良心。
03
这个男人,我说如果:
他压抑情绪,会有人说他不伤心不难过很可疑。
他放声痛哭,会有人说他装模作样在演戏。
他为妻子孩子讨公道,会有人说他赚流量、换利益。
他今后打起精神好好生活,也会有人说他忘了老婆儿子,果然无情。
当你把眼睛盯向一个人,他不管做什么,都是错的。
但热闹看罢,一个普通人内心的海啸,又有谁真正在乎。
去世孩子的妈妈已经在围观下窒息,请别让一个遭受双重打击的爸爸再被淹没。
一起悲剧发生后,很重要的,是避免下一场悲剧的发生。
人家的墙都要倒了,不能扶一把的话,起码不要去推,行吗?
04
冷静点,我对自己说。
小学生校园内被撞身亡,这件事从头到尾,我们该关注的是妈妈的打扮、爸爸的反应吗?
绝对不是。
我们该去问的,难道不是“学校为什么没有人车分流”?
事发校园有地下车库,但有家长表示,“我们接孩子的时候,经常有车子从学校大门开出来”。
学校大门前有4个石墩,但摆放间距很大,可供私家车通行。
事情发生之后,现场石墩才被挪动紧凑了,车辆才无法从大门进出。
我们该好奇的,难道不是“为什么当时没有采取急救措施”?
肇事老师是四年级的一位班主任,当天车上还有另外两位老师,3人是要一起外出参加培训。
第一次撞倒孩子后,拖行了5米,司机没有下车查看,又往前开。
出事后校医来了,车上老师下来了,但没有人对孩子采取任何急救措施。
9分钟后,急救人员到达,但孩子已丧失神志、双肺呼吸音消失、心率为0。
我们该关注的,难道不是“这个案件要怎么赔、怎么罚、怎么再避免悲剧”?
肇事的老师被免职了、刑拘了,校长和分管副校长也免职了。
但一个孩子送了命。
疏忽大意的老师,没有对进入校园车辆作明确要求的学校,该怎么弥补这个家庭的痛?
今后汽车进校园的现象,该怎么去管理?
真这么重视事故、心疼孩子,就去拷问该负责的人。
而不是在每一次悲剧发生时,都把镜头怼到受害者、受害者家属脸上。
恨不得放大看看,别人脸上的泪珠是不是够大,别人的伤心到底是真是假。
重庆坠亡姐弟妈妈陈美霖视频下的评论
最后,孩子妈妈已经被推向了深渊,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只剩爸爸一人。
放过他吧。
有时候,围观也能作恶,低眉即是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