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体制内新人:“上进心太强”不是好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叶子君的小门道 Author 勤奋的叶子君

从“做事”的角度来说,上进心强,当然是好事。

新人刚进单位,什么业务知识技能啥也不懂,白纸一张。

而上进心强的人,容不下这种局面,他们不允许自己落后。会逼着自己赶紧吸收学习,努力适应环境,以达到工作要求。

与之相对的是得过且过的“躺平者”,混一天是一天,工作随便干干得了。

时间一长,前者跟后者的差距就拉开了,前者已经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后者还在原地踏步,这不会那不会。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进心强”是我们进步的良药,是督促我们往前进的力量。

但,从“做人”的角度来说,上进心过于强烈,却不是好事。

首先,你过于上进,正是说明很在乎。而这种在乎,会让你在职场中患得患失,无法接受低回报低反馈的结局。

比如到了年底评优时,那些躺平的、平时干得不咋样的得到了优秀。

而你上进了一年、拼命了一年,啥也没捞着,会不会产生强烈的心理不平衡,以至于在工作中流露出强烈的情绪,再也找不到曾经的动力?

比如过了几年,有的人提拔了,而你还在原地踏步,你会不会对单位失望透顶,突然看破红尘,什么动力也没有了?

打个比方,就像一个过分“鸡娃”的妈妈,辞去工作每天陪着娃学习,如果娃最后连高中都考不上,她的那种失望透顶,一定是比职场妈妈要强烈上百倍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强烈建议你,在一开始就做好心理建设,不要对职场反馈给予过高的期望值。
简单说来就是——尽人事,听天命。顺其自然。
“付出就一定会有等量回报”这句话,在体制内职场很难实现。

其次,过于上进,可能会在某些职场环境中导致你格格不入,引发嫉妒和不满。
如果你所在的环境并不卷,大家都习惯了慢节奏和舒适自在,而你作为新人,一来就打破了这种节奏,会发生什么事?
试想,人人都6点下班,你非要一个人干到11点,那大家自然会觉得你破坏了规则,你自然也会成为那个不受欢迎的人。
(点击前往:从忙单位调到闲单位后,我怎么就成了新同事一致排挤的“奋斗逼”?
在职场,学会做事之前,先要学会做人。
没有人愿意自己被比下去,一旦成为众矢之的,失去了口碑和人缘,一切工作成就和领导的认可也就显得苍白了。
因此在这种环境中,你当然可以上进,但要注意别太冒进和突出,默默进步低调做事是更好的方式。
最后,上进心过于强烈,有可能会导致你打破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最后得不偿失。
我们在知乎上,经常看到一些孕妇或新妈妈的吐槽,说老公是个工作狂,只想加班,不跟自己一起照顾孩子管家。
同理,也有男性抱怨,说女性一天扑在工作上,完全没有一点贤妻良母的模样,太冷漠没有人情味。
作为社会动物,人的社会性是工作,通过工作来获得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以及自我认同度。这一点当然不可少。
但是,别忘了人首先要是一个“人”,一个有情感需求的高级动物。
对我们来说,工作是为了更好生活,绝不应是生活的全部。
如果因为强烈的上进心,让心里的天平向工作倾斜过多,忽略了身边最亲密的人,势必会造成危机和困扰,最终后院失火,也还是会影响工作,最后得不偿失。

说一个很直观的感受:
在叶子君身边(本单位、朋友圈、亲戚圈里),那些过于工作狂、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家人较为冷漠和付出少的人,没有一个是婚姻幸福、跟子女亲近的。
更有甚者,因为多年来一心扑在工作上,婚是早就离了的。父母临终前最后一面都没见着,子女也一直记恨成长过程中的缺席,在成年后几近断绝往来。
奋斗了一辈子,最后落了个孤苦伶仃。这样的状态,取得再大的进步、当再大的官,又有什么幸福可言呢?
综上,有上进心是好事,但在职场进步,不能光有强烈上进心,而要讲究策略,讲究一个度,讲究一个平衡。
凡事过犹不及。
(叶子君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END—
叶子君微信
进读者交流群,发发牢骚充充电
(原有微信号还在,不必重复添加)

往期精彩文章

那些爱占小便宜的鸡贼同事,我是这么收拾的:奇招,很有用!

体制内,美丽也能算是一种资源吗?

体制内降薪,最先受影响的是哪些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