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理想工作是什么?进大厂?做白领?进体制内有一个铁饭碗?很多人可能从小就被教育,学历是找工作的敲门砖。考上更好的学校,拥有更高的学历,或许才能找到一份轻松光鲜的工作。但在应届毕业生数量接连突破历史新高的当下,当找工作回归现实,年轻人才发现本科学历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于是有些人试着在招聘网站把本科学历改低,改成专科或高中后发现,在需求差不多的情况下,低学历找工作有另一番景象。
学历改成高中后收到几十个面试邀请低学历找工作更容易?
一位刚毕业不久的00后大学生表示,自己7月初就开始找工作了,大部分工作都不适合自己,想去的工作大多有工作经验的要求,投了几百份简历基本都是已读不回,主动发消息的HR更是寥寥无几。他表示自己对工作的要求并不高,如果工作强度不大,一个月3000元工资也可以接受。他甚至想好了进厂做普工,但是就连这类工作本科毕业的他也没找到。“每天醒来都第一时间打开招聘软件,看有没有人找自己,结果一个主动打招呼的都没有......销售的岗位很多,但我真的不喜欢。”他坦言这个结果让他觉得有些丢脸,读了这么多年书居然连工作都找不到!于是一气之下,他把自己简历里的最高学历改为了高中。没想到第二天打开招聘软件,竟有数十条HR发来打招呼信息,他惊呆了。当他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到了社交平台,评论区收获了一大片共鸣。有网友回复说,“用高中学历找工作后,已经收到两份offer,一个是酒店前台,一个是推广。工作内容都不复杂,薪资也不高。一般来说,十八线小县城用本科学历找工作回复率更高。但之前用本科学历去投人事、行政岗位,都没人搭理,现在反而比以前有更多回复,关键是工资都差不多”。他的帖子发出后评论点赞量很高,短时间内就登上了平台热搜。不少人恍然发现,靠降低学历才能得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在这个大家都谈学历内卷的时代,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有人迫不得已降低学历找工作,也有人主动放弃学历选择“体力活”。从奶茶店员到摆地摊,年轻人的“轻体力活”遍布各行各业。2022年年底,一个叫“轻体力活探索联盟”的豆瓣小组悄悄诞生,一年不到,小组人数已接近6万人。一群厌倦了白领生活的年轻人,想靠着体力找一份工作谋生,逃离格子间。
985文科女硕士,进入新东方学习烹饪,过上了每天早起早睡、颠勺炒菜的规律生活。看着自己切出的接近透明的萝卜片,突然就有了一种把生活握在手里的实在感。31岁985硕士毕业生@小菠萝,选择从大厂裸辞,去花店上班,每天学习插花、打花束、清扫花店、接待客人。赚的少了,但是购物欲也降低了,不再随意消费,不买无用的东西,而是更加珍惜自己本来拥有的一切。
不想要拼死努力,跟同龄人卷个没完没了——小菠萝表示,人生不是一场考试,非要拿满分,能拿个60分也很不错了。
对此,19楼APP网友在评论区各抒己见。有人觉得,年轻的时候就倾向于做体力活,年龄越大会越难生存。也有人经历过辛苦的兼职,更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学历和工作机会。有人说,现在本科生已经不稀奇,甚至硕士博士都常见,关键还是在于个人能力。如果能够吃苦耐劳,赚钱的方式有很多很多……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对不同学历的毕业生群体而言,困境的程度稍有不同。本科生的处境最为尴尬:对学历门槛要求高的岗位,本科生往往不如硕博生吃香;对实际操作要求高的岗位,本科生又没有大专生来得技能对口。因此,夹缝生存的本科生,获得Offer的比例同时低于硕博和大专毕业生。本科生难找工作,也是人才市场供需错配的具体体现:白领工作供大于需,导致学历内卷;而蓝领工作需求旺盛,却供给不足。这也就造成了本科生两头不讨好的现状。同时,本科生内部也有一条明晰的鄙视链:双一流>普通一本>普通二本。处在夹缝中的夹缝里,二本毕业生也是收获Offer比例最少的应届毕业生群体。那么群体心态转变后,大学生就业方向有哪些新趋势呢?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3年相比往届,单位就业的比例又上涨了7.2个百分点。相应的,选择自由职业的比例从18.6%下降到了13.3%。暂无具体就业打算的毕业生比例也上涨了3个百分点(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并不包含在内)。求职的年轻人里,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求稳。而最稳不过体制内。但如今,考公的独木桥也在变得越来越窄:2023年国考总报名人数突破250万,相比去年增长了50万人,同比增长25%,达到了近十年之最,资格过审平均竞争比为60.5:1,最大竞争比超5800比1。 同时,有更多毕业生转向了处在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的国企:相对民企,国企有更高的稳定性和保障;但相对体制内,国企的进入门槛又低一些——但也低不到哪儿去:2023届毕业生中,有将近一半期望进入国企,这个比例相比往届稳步增长。可想而知,今年想要进入国企的应届生,将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民企的吸引力正在持续下降。尤其是房地产、文化传媒等下行行业,期望进入的毕业生比例都明显减少。虽然短期内震荡不断,但互联网仍然是薪资与前景最看好的行业,应届生对IT行业的期望也相对稍有回暖。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得益于今年开始的经济复苏,想进入制造业的毕业生也有比较明显的增长。政策利好下,也有更多毕业生对环保行业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