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劲松 郑琼洁│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内涵与路径
作者简介:
曹劲松,南京市社科联、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研究员;
郑琼洁,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研究员。
内容提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的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鲜明的实践特征。现代化城市实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具有经验探索、理论提升、发展带动的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是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文明各要素协调共进为主轴的社会创造过程,凝聚着党领导人民共建美好生活、追求人类理想社会的强大力量。立足于城市文明体各要素协同共进这一主轴,可以从增强产业支撑力、发展驱动力、文化引领力、社会协同力和生态持续力五个维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内涵,探索城市现代化的经验。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具体内涵,在推进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从实践主体、实践目标、实践动能和实践载体四个维度,进一步聚焦城市实践的具体原则,有助于城市更好地担起引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使命。从城市实践的具体内涵要求出发,重点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创造力、文化影响力、社会和谐力和环境吸引力五个方面,深化实践路径的技术再造和方法创新,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走深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打牢坚实的城市基础。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城市实践 内涵 原则 路径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联重大应用课题“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南京样本研究”(编号:2023WTA-021)。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总体目标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等作出了系统阐述,这一理论创新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现代化城市实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具有经验探索、理论提升、发展带动的重要意义。因此,准确理解城市现代化实践的科学内涵,正确把握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原则,持续拓展城市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不仅是城市现代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成为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点和动能所在,同时也是以现代城市文明发展成果来标识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14亿多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在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平均在80%以上。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86%,中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1.2%。中国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其城市发展带动的人口城镇化规模的数量也十分巨大。因而,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在国家现代化全局中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城市现代化既是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显著标志,也是带动整体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全新事业,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套用,必须依靠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才能稳步向前推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中,城市现代化实践在探索新经验、丰富新理论、带动新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中共二十大报告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制定了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以及未来五年开局起步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城市现代化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高质量发展实践,需要结合城市的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和社会人文环境等加以具体推进,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总结新经验,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规律的认识,担当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同时,通过城市现代化实践探索,不断从城市实践规律中找出区域现代化的共性规律,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使顶层设计愈益优化和完善,实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中国城市数量多、人口规模大,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超过百座,城市现代化实践存在许多需要破解的难题。由于中国地域范围广大,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等差异明显,经济社会发展客观上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不同类型的城市现代化面临矛盾和挑战也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在城市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加以探索,形成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总结好取得发展成效的新经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高质量发展,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一方面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可以在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排头兵的先锋作用,将实践探索的成熟经验分享给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加以借鉴,提供发展样板,进而提高城市现代化的整体效能;另一方面,处于区域中心地位的城市可以凭借自身的首位度和影响力,将成功发展的新经验转化为更加强大的发展新动能,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和整体区域的现代化步伐,形成区域现代化的城市引擎。同时,不同类型城市现代化的实践探索,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样态,实现城市现代化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在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经济基础、社会条件、文化传承、生态环境和世界格局下,党领导人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所开创和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既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奋斗实践的深刻总结,又是对正在进行的新时代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理论概括,体现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进程的理论自觉和趋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战略安排等进行了科学概括,为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基本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构建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城市现代化实践是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展开的,需要将理论指引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通过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一步步加以实现。城市现代化实践每前进一步,理论总结就会跟进一步,把城市现代化实践中取得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进而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追求真理、进行理论创新的步伐就永不停息。城市现代化实践会面临很多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会存在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精准施策、克难奋进,不断推进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城市现代化理论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需要在城市实践的进程中不断加以总结、积累和提升,进而为丰富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贡献力量。
城市是产业和人口的聚集空间,也是公共资源的集聚区,有着相对扎实的产业基础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健全,是区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构成了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支点。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为增强国内大循环提供内生动力,又为扩大国内国际双循环创造条件,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实践是伴随着人口城镇化进程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城市人口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不断提升城市的经济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客观上形成人口规模巨大的城市化,需要合理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形成以大带小、大中小城市组团发展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实现区域现代化多中心多层级的空间布局与协同发展。城市现代化实践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实践,对于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区域现代化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城市探索,既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又凸显城市文明进步的时代内涵。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现代化城市实践需要突出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经济支撑、发展带动、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和生态友好五个方面的作用,构建充满活力和秩序的城市文明样态。因而,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是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文明各要素协调共进为主轴的社会创造过程,凝聚着党领导人民共建美好生活、追求人类理想社会的强大力量。立足于城市文明体各要素协同共进这一主轴,可以从增强产业支撑力、发展驱动力、文化引领力、社会协同力和生态持续力五个维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内涵,探索城市现代化的经验。
经济发展为人们提供物质条件和财富积累,构成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前提。产业支撑力是城市在社会生产链条上所具有的能力和价值,体现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竞争力。城市作为人口和社会生产的集聚地,在现代化进程中需要不断提升产业支撑力,着力构建完整、高效、创新的产业体系,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品牌。一方面要注重已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增强城市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城市的产业支撑力,要立足城市自身的发展基础、地理区位和名品特色,推动产业差异定位、错位竞争和集群发展,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经济职能演变协同机制。对于区域中心城市来说,要通过产业能级的提升,突出高端服务引领,集聚拓展总部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创新引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组织能力。同时,要引导和支持中小城市夯实产业基础,鼓励引进产业创新资源,加快专业服务发展,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基地,筑牢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经济根基。发挥好中心城市、平台企业和优势项目作用,推动创新能力共享、促进数据资源对接、强化供应链协同,形成相邻区域联动协作、区域内部节点支撑的产业集聚模式。
在科技引领社会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创新驱动成为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和发展指向所在。城市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必须解决好自身的发展动力问题。发展驱动力是城市依托教育、科研、人才等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动能,体现了城市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作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城市现代化,需要不断增强发展驱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城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要加强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造就各类人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地,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驱动模式;另一方面,要统筹城市创新要素、企业产业需求和研发平台载体,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发挥市场空间、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加强与高校院所、中介服务、行业组织等沟通联系,构建以市场为导向、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城市要着力优化布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壮大科技成果评估、经纪和运营专业力量,通过建立精准、开放、柔性的引才育才机制,提高人才实际贡献度。同时,持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产权清晰的创新成果共享机制、科学适度的风险保障机制和公平严肃的信用约束机制,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支持探索、宽容失败的城市创新创业氛围。
文化繁荣发展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引导社会价值追求、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城市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机生命体,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在根本上体现为文化引领力和创造力。文化引领力是城市在文脉传承与时代创造、文化传播与交流互鉴等方面具有的创新力和影响力,体现了城市的文化魅力和软实力。城市作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文化中心,需要不断增强文化引领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树立文化自信的同时,努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一方面要激发城市主体的文化创造活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打造具有城市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及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另一方面,要培育和塑造现代城市精神,推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向同行,提高广大市民科学和人文素养,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和常态化,展现城市的道德温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城市的开放包容和多元融合,增进城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文明互鉴。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是个体意志的结果,而是社会群体共同意志努力和协同实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城市现代化本身就是人的现代化,需要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到城市文明的建设中来,在社会创造的共同实践中提升自我素养、塑造现代人格。社会协同力是城市在完善公共服务、提高居民收入、提升治理效能、保持社会稳定和繁荣等方面的综合治理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体现了城市的民生福祉和社会向心力。城市文明作为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和示范,需要不断增强社会协同力,在城市现代化实践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导和鼓励广大市民共同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一方面要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协调,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域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由于技术变革、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等因素带来广泛影响,城市间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空间组织形态加速形成,要通过增强城市间的社会协同力和一体化进程,促进都市圈、城市群的共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机组成,必须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整体进程的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前进的道路上,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具体内涵,在推进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从实践主体、实践目标、实践动能和实践载体四个维度,进一步聚焦城市实践的具体原则,有助于城市更好地担起引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政治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必须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强党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方位领导。坚持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领导,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力量转化为城市现代化实践的强劲动能,自觉贯彻落实到城市高质量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领导是凝聚人民力量的根本所在,是城市实践主体团结一心形成奋进合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伟业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城市党的各级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治理中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市民在城市现代化的实践中创造新业绩、展现新风貌、建设新文明。
人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人的现代化构成了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和最具创造力的因子,同时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目标所在,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强调“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实现人民利益、增强人民幸福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向着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奋进。城市现代化将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具体实践原则,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目标的引领性,对于充分激发广大市民的主人翁意识,推进城市现代化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体实践,形成强大的内聚力和持续的创造力,起着鲜明的导向作用。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持续增强城市的创造活力,是实现强国目标的动能所在。城市有着良好的教育基础布局,既是科技研发与创新实践的中心,也是各类人才的集聚地,创新驱动发展优势明显,区域发展带动作用突出。将增强创造活力作为城市现代化实践的具体原则,是从根本上将城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优势发挥出来,强化城市实践动能的积蓄与塑造,为城市现代化进程提供持久动力和人才供给。城市现代化要结合各自的城市功能定位,形成良好的教育条件、科研环境、人才培育及成长机制,在为人才集聚和创新提供政策激励与社会保障、强化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一体化布局的同时,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不断提升城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科学实践,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掌握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在大胆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不断取得的发展成效持续拓宽城市现代化实践路径。从城市实践的具体内涵要求出发,重点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创造力、文化影响力、社会和谐力和环境吸引力五个方面,深化实践路径的技术再造和方法创新,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走深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打牢坚实的城市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创造力。一是集聚创新资源,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集聚优质科技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原创性、引领性、支撑性的科技成果。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服务。二是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智慧城市。加大数字新基建投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提升数字化水平。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设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智慧应用场景,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区域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合作,打造创新型城市群。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在区域内实现科技资源共享、项目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应用等。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科技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拓展科技交流、人才引进、产业对接等渠道。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支撑力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和素质水平,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一是坚持教育优质发展,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教育体制机制,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养创新创造型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推动科技与教育、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社会协同发展。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建设,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新型学科体系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千人计划等重大工程。加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打造国际人才合作共同体。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城市主体现代化实践的根本力量所在。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培育主体的文化自信和现代精神是发挥人们实践能动性的关键。要持续增强城市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培育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怀、敢于担当和创新进取的时代新人,增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激发全体人民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法治观教育,培养全体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坚定文化自信,培育中华文化传承者和弘扬者。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和弘扬,坚定全体人民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加强城市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文明互学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坚定自立自强,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人格和精神品质。注重主体创新意识的社会化育成,着力提高人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鼓励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着力塑造城市的创造精神,以勇于开拓的实践勇气和追求卓越的价值创造,为城市现代化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大的精神创造动能。
社会和谐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重要内涵。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有序,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一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加强乡镇(街道)党(工)委对基层政权建设的领导,赋予乡镇(街道)更多的管理权、协调权、执法权和应急处置权,强化其对涉及本区域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参与权和建议权。二是健全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增强基层民主活力。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注重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探索建立社会公众列席乡镇(街道)有关会议制度。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推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三是完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增强社会调节能力,提高群众满意度。健全乡镇(街道)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机制和心理疏导服务机制。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方式作用,及时就地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推进城乡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系统完善、层次分明、衔接配套、科学适用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加快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社区管理服务平台,重点发展社区“一老一小”和助残服务。
[责任编辑:侯祥鹏]
为适应微信阅读,内容有所删减,原文见《现代经济探讨》2023年第1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徐晓明│科创企业融资创新机理及路径探析——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和硅谷银行事件视角
《现代经济探讨》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月刊,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国研网信息来源期刊。
本刊唯一指定投稿邮箱:mer6666@vip.163.com
关注我获得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