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祭先烈·康辉敬读】胜败不在生死,比的是谁的骨气更刚强!
倒下的是躯体,树起的是丰碑。清明时节祭先烈,让我们通过特别策划《声祭先烈》,聆听家国情怀,传承民族精神。
今天请听中央电视台主播康辉《祭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马本斋烈士》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半身铜像
声祭清明
祭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马本斋烈士:
日军大举入侵,国民党却叫嚣攘外必先安内,他写下七言绝句:风云多变山河愁,雁叫霜天又一秋;空有满腹男儿志,不尽苍浪付东流;
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组建回民支队,屡建奇功,被授予“打不烂,拖不垮,攻无不克的铁军”;
敌人丧心病狂,母亲大义赴死,留给儿子这样几句嘱托:人活,要活得有脸有面;人死,要死得像模像样!胜败不在生死,比的是谁的骨气更刚强。儿子也向母亲写下誓言:“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连年征战,操劳过度,1944年他不幸倒下了,可他留给回民支队、留给全中国人民的英雄精神永远无法磨灭!
-----中央电视台康辉敬读
马本斋之子马国超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东墓区,拂面的微风卷起空气中的湿润,带起一阵泥土的芬芳。马本斋的墓碑前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拿着扫帚掸去墓地上的尘土,又献上一束鲜花。他就是马本斋烈士的儿子——马国超。在墓前他久久驻足,陷入回忆之中。
马国超:名字是我父亲起的,叫做马国超,国超反过来就是就是超级大国,咱们中国有一天会超过外国的,那么现在来讲应该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现在强起来,尤其现习主席领导之下,我们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马国超说,他能从当时一个不懂事的孩童成长为现在共和国少将,凭的是对祖国的忠诚、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这是奶奶以身殉国的坚定信念,这是父亲对他耳提面命的教导,也是对家风耳濡目染的传承。
记者宋肖肖(右)采访马国超
马国超:我母亲带着我四岁到他病房去看他,当时他就问我,他说:“昨天教了你两个字,你学会了没有?”我说:“我学会了!”他拿个纸让我写,我写了,歪歪扭扭的写不好,写了“中国”两个字,我父亲当时就讲了,他说:“咱们的祖国就叫中国,将来呢你长大之后要像孝敬父母一样来孝敬咱们的中国。”
马本斋
后来,马国超子承父业进入军事学院学习,在教科书中,马国超看到了父亲的事迹。1942年,日军开始进行“五一”大扫荡。回民支队奉命掩护主力部队撤入太行山,任务完成了,但回民支队却陷入了敌人“铁壁合围”的包围圈中。三千人的回民支队面对近十万人的敌军包围。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直接开战将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河北献县马本斋纪念馆馆长 哈光洁:敌众我寡,再一个敌人有机械化部队,当时马本斋也看到这个情况以后,它自个儿就想:回民支队这支有生力量一定要保住!
马本斋命令部队进入高庄、纪庄村找胡同、门洞隐蔽。兵不卸甲,马不解鞍,随时准备作战,只要敌人枪声一响,就不要再等命令,立即向敌人来的方向突围。经过长达4个小时的浴血苦战,回民支队戳穿了日军合围的“口袋”底,跨过阜景公路,连夜向盐山县一带转移,终于摆脱了敌人。
回民支队老战士 王文进:一打前面的敌人打倒了,后来一吹冲锋号,我们端着枪也冲上去了,前面敌人死了,后边的敌人就跑,我们就追,跟敌军混在一块,拼了刺刀了,打了七里地拼了四个小时,上午10点钟拼到下午2点钟。
回民支队也付出了抗战以来最惨重的伤亡。现在在河北省阜城县东郊的密林深处,掩映着一座“本斋纪念园”,就是为了缅怀回民支队高庄突围战的旧址。英明录墙上专门有一块区域镌刻着在战斗中牺牲的回民支队战士的名字。
马国超:牺牲了81个,最终突围成功,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那么现在咱们那个军事学院的教科书里边专门有这么一课,就是说是:这种情况下怎么突围成功的?作为一个战例来讲的。
建国后,马本斋的家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改名为“本斋村”。村北建起了一座马本斋纪念馆。
马本斋纪念馆工作人员 赵文岭:这就是当时马本斋安葬时候那个架子,人民对马本斋有无限深厚的感情,所以说高抬的时候把这四根杠子都加长了,所以说他有上百人都能举起来,历史上对于回民安葬,这是最高最高的礼仪。
省会小学生清明节前夕来祭拜马本斋烈士
在这样一个共同的日子里,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河北献县本斋村、河北阜城县本斋纪念园、山东省莘县张鲁回族镇;两省四地的人民都以自己的方式缅怀这位抗日英烈、回族英雄马本斋和他带领的回民支队。
马国超携缅怀团祭扫马本斋
来源:河北综合广播
记者:宋肖肖
编辑:海坡
主编:刘磊、晓明
监制:朱湘鹤、刘新艳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