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立明说砚二:千年修得砚作田

房立明 四海书院USA 2020-01-31

明嘉万年间,有位大才子,也是位营养学家,名叫高濂,有点像我们书院的高翔老师。他在其大作《遵生八笺》中云,砚为文人最要之具,这话可以商榷,但砚确是最早产生的文具。黄帝是人文初祖,想必是要用砚的,所以苏易简《文房四谱》记载:昔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海焉,其上蒃文曰“帝鸿氏之研",不论是否子虚,该算是在案最早的砚了。



然而后来发现那还不是最早的,能见到的最早实物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出于姜塞遗址的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700年。应该是用来研磨颜料,在陶器上绘纹所用。类似的器具时有发现,多是用一块平面或有凹的石片,配合一个研石来磨碎矿物颜料。然而砚既称“即墨侯”,不生墨何生砚?故而这个称法每受质疑。



早至殷商甲骨,乃至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都有墨色的书画痕迹。然而都还不是我们所言之墨,而是天然石墨一类。真正意义上,我们说的“墨”,是指人工制墨,应该是在西周开始出现。据明代朱常淓《述古书法纂》载,周宣王时“刑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而最早的实物,是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的墨与砚,从同时所出的竹简看来,字径不足半公分,墨色细腻。用笔用墨都已十分成熟,其肇始应远远早于这个时期,西周之说应该是靠谱的。


砚的进化该是和墨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据邢夷的传说,早期的墨是用烟料和以米粥,调成糊,再做成饼状墨丸,后来进步到用动物胶来作粘合剂。使用时需使一块研石,在砚面上磨碎使用,写字时要"舔笔和墨",有几分像画画时调颜料。这样的做法一直延续到西汉时期。有趣的是,我曾在耶鲁大学的博物馆见过西方的研磨器,出土于罗马政权和萨珊王朝争夺下的杜拉欧罗普斯。这个王朝与西汉大约同一时期,所用的研磨器竟然与秦汉出土的如出一辙。




至东汉后期,始有较大墨锭出现,墨的形状开始多样,有了墨模的出现。除传统的丸、枚,渐渐出现了螺、笏、挺、锭等量词,墨开始有了体量感。此时不得不提的是这位有恐高症的大书法家,韦诞韦仲将。他将扶风和隃糜等地的秦岭松烟,用细绢筛好,以好胶浸于梣皮汁中,配以鸡蛋清,真珠沙,麝香等料,轻胶三万杵,做出的墨被称一点如漆。韦诞为明帝书高匾,惊惧得一日头白,但对自己自豪的东西也略不谦虚,称只有用仲将墨、张芝笔和左伯纸才能写出好字。这恐怕是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文房三宝了,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


 
自有了便于手持的墨锭,历史终于摆脱了那块臼杵般的研石,而可以直接在砚面上研磨。以使用方式的改变,使得砚台开始了决定性的进化。东汉魏晋的砚台以三足的陶砚和青瓷砚为主,多见圆形砚,后来出现多足以至圈足辟雍式,兼有山形或者龟形。而在北朝,开始出现方形有足石雕砚。此时的砚式,几乎都有相同特点,一是多三足,便于在不平整处安放;二是卓然高立,便于执卷而书时蘸墨使用;三是轻便,砚下有足中空也便于手持移动。


 
唐代是一个起居习惯产生巨大变化的朝代,这个也直接影响了砚台的发展。在隋至唐代早期,主要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式样,以轻质的陶砚与青瓷有足砚为主,以及小巧的石质砚,轻巧有足的箕形砚发展成为一大主流。到唐后期,几案渐高,胡床,椅,桌渐渐进入文人生活,砚的种类也开始增加,高足砚式渐渐式微,墙足中空乃至无足的风字砚,抄手砚开始出现。

 

此外,当时对砚石的重新审视,也是砚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相比起粗疏的陶制和青瓷砚面,致密细腻的石砚才能做到所谓的"存墨不涸",“泮之即净”,"发墨而不损毫"。故而一经兴起便势不可当,很快取代了其他砚料,而一技独秀,成为主流。而寻找优良的砚石料,也成为了以后历久不息的努力。石质砚中,青州红丝石,歙州龙尾石,端州斧柯石都被大量开采,成为唐代的三大名石。


李肇在史书《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说明唐开元时期端砚已经极为流行了。宋人李之彦在《砚谱》中言:李后主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之冠。此处的龙尾石砚便是歙砚,出于江西婺源龙尾山,因治归歙州故名。后人有笔记记载,因端溪砚材涸竭,始在龙尾山取石。我想原因未必如此,在南唐时,传统制墨的陕西秦岭,河北易州,以及取砚材的山东青州,广东端州都已不在治下。文采风流的南唐李氏,只好着眼于辖下的歙州了,故不唯龙尾砚成了贡御之物,徽歙很快成了兼供四宝的重地。



我最心仪的洮砚来得较晚,一说洮砚唐代已成三大名砚之一,此说可疑。最被引用的,是柳公权关于洮砚的记载,首见于清王世贞《委宛余编》所载,“柳公权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未见唐人记载,故以其孤证不作采信。当时洮砚产区在唐与吐蕃之间反复易手,难以形成开采规模。但不排除少量洮砚进入内地,比如这个被断为五代的箕斗型洮砚,如果断代准确,应该是所知最早的实物证据。

 

至宋代以后,文人习惯了垂足高坐,也有了专门的书画桌案,砚台不必时常挪移,故而砚的体形也逐渐增大,形制日趋多样。有宋一代,文人地位较高,生活相对优裕,以较高的热情参与了砚的设计,砚式种类大增,文化性愈受青眼,与功能性开始并重。在保持了砚之为砚的功能外,文人自己的使用习惯,胸怀志向,意趣风情等,都有了相当恣肆的表达。


高濂的《遵生八笺》记录了高似孙的《砚笺》诸式,列了近五十种砚式。高似孙是方志学家和目录学家,所列这些砚式大都可以在宋明古砚实物中找到证据。

 


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大将军王韶为孤立西夏,取河湟洮岷诸边,纳洮砚产地入宋境,洮砚开始进入中原。苏东坡,黄庭坚,张耒等都有唱和,赵希鹄《洞天清录集》说: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不过宋代国势不稳,边域不宁,赵老的记载也多半道听途说,含混不清。直待明代,吐蕃已定,洮砚才真正形成有规模的,由土司负责的采集。


 

至此,各大名石砚都已重彩亮相。后由明至清,石不厌精,工不厌细,从素砚,到抒怀的人物造像,山水薄意,兰亭园雕,再到适合摆设装饰的透雕和高浮雕,不作赘述。


 
大抵砚台的魅力,如同一支古曲,以其历史沉淀,积古推新,故而耐得起品玩。砚台的演化伴随着制墨工艺的进步,起居习惯的变化,以及文化审美的嬗变。如图是一例从箕形砚到抄手砚的演变过程,脉络应该是相当清晰的。从唐初的浑园凹底,到中后期的折腰起边,后来墙边逐渐峻拔,砚形趋于方正,砚面由淌池而渐平,最终砚堂与砚池分开,成了今天的太史砚式。






往期精彩回顾
立明说砚一:好觅佳砚闲试墨
心系好字,四海为家——我院艺术总监陈勇设计的四海公号海报新出炉
诊所来了病人黄庭坚 | 刘心




没看够?

长按二维码关注“四海书院USA”微信公号

更多好文在等着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