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9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道学研究 | 稿约启事

老子研究院 川大老子研究院 2019-05-29

稿约启事


为发掘道学的文化遗产和启迪创造思维,为现代人类的健康生存服务,《道学研究》特设立以下栏目:(1)易学之道;(2)老庄新解;(3)医学养生;(4)道门思想;(5)经典发微;(6)三教关系;(7)洞天名胜;(8)道门建筑;(9)道门考古;(10)道教艺术;(11)道教文学;(12)科仪研究,等等。


本刊为半年刊,18开本(纸张规格:787x960,1/16),每期180页左右。本刊注重学术性、知识性、科学性的统一,力求雅俗共赏。欢迎专家学者赐稿,来稿一经录用刊登,即致稿酬。本刊所有文章均为作者研究成果,不代表编辑部观点。


来稿规范:论文题目、内容提要、关键词、作者简介(以上均要求中英文)、通讯地址、参考文献等项内容均应书写清楚,论文字数一般控制在12000字以内为宜。引文务必核对原书。参考文献置于篇末,以括号[1][2]为系列标记。“参考文献”指作者引文所注的出处,一律放文末,文中设序号[1] ,文献说明统一置文末,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页码置于文中序号之后,例:[1](P12)。 “参考文献”也指虽未直接引述别人的话、但参考了别人著作和论文的意思,应在段中或段末设序号[1],并在文末注明。本项与第2项不必分列,交叉排序即可。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此种情况可以不注明页码。同一参考文献多次被引用,文末只标一个序号,文中应多次出现同一序号,在文中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所引文献的不同页码或篇名。文末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1.著作

[序号] 作者.书名[标识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1]詹石窗.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6.

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毛选、邓选以及《鲁迅全集》、《朱光潜全集》等每一卷设一个序号。


2.译著

[序号] 国名或地区 (用圆括号) 原作者.书名[标识码].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1](英)霭理士. 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 北京: 商务印务馆,1997.


3.古典文献

文史古籍类引文后加序号,再加圆括号,内加注书名、篇名或页码。例如:

文中 “……孔子独立郭东门。”[1](《史记•孔子世家》)

文末 [1] 司马迁. 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文中 圣人是“百世之师”[1] (《孟之•尽心下》)

文末 [1]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文中 韦应物的诗秀丽警策,如“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1](《春游南亭》)

文末  [1] 书江州集[A].四库全书[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文中  “视其户口和课之多寡,增减之”[1](《金史•选举志》)

文末  [1] 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论文集

[序号]编者. 书名[标识码].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

[1] 伍蠡甫.西方论文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论文集中特别标出其中某一文献

[序号]其中某一文献的著者.某一文献题名[A]. 论文集编者.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 出版单位,出版年.

[1]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5.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篇名[标识码].刊名,年,(期).

[1] 詹石窗.道教人格完善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哲学研究,2006, (4).


6.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 篇名[标识码].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7.外文文献

要求外文文献所表达的信息和中文文献一样多,但文献类型标识码可以不标出。

[1] Mansfield,R.S. The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and Discovery,

Chicago: Nelson-Hall, 1981.

[2] Sternberg,R.T.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3] Yong,L.S. Managing Creative People. Journal of Create Behavior,

1994, 28(1).

说明:1.外文文献一定要用外文原文,切忌用中文叙述外文,如“牛津大学出版社,某某书,多少页”等等。2.英文书名、杂志名用斜体,或画线标出。


8、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联系方式


赐稿请使用电脑文本,通过电子邮件发送word文稿,并另寄精心校对的打印稿。文末请附录详尽的个人联系方式,包括电话、通讯地址和银行开户名、开户行支行名及账号或者微信号,以便编辑部邮寄样刊和转账稿费。


地   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哲学系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邮   编:361005

联系人:黄永锋

邮    箱:xueyeweilu@163.com



附录:格式示例


 中英文文章题目、作者、内容提要、关键词、作者简介格式

 


《道枢》及其养生思想考析


黄 永 锋


内容提要本文对道教养生典籍《道枢》作者生平、成书背景、成书时间、版本源流、养生思想等问题作了较系统细致的探究。作者认为:《道枢》由福建晋江人曾慥编撰于1151年前后;该书的出现与宋代道教发展状况以及曾慥本人的阅历密切相关;《道枢》不同版本在卷数、篇数、文字方面有差异;《道枢》养生主导思想是兼容并用。


关键词:曾慥;《道枢》;养生


作者简介:黄永锋,男,1976年生,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道教文化与当代社会、道教养生学、道教与中国古代科技。


 

Textual Research into Daoshu and Its Health-preserving Ideology


HUANG Yong-feng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ly thorough systematic exploration into Daoshu, an ancient Daoism book on health-preserving, expounding the author’s life, its creation background and tim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ts editions, and the ideology of health preserving. Daoshu was compiled around 1151 by Zeng Zao from Jinjiang of Fujian Province. Its appearance is closely ti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aoism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o Zeng Zao’s own experiences; its editions vary in the number of volumes, the number of chapters as well as in characters; and its guiding ideology of health preserving is all-embracement.


Key words:Zeng Zao; Daoshu; health preserving

About the author:HUANG Yongfeng, male, born in 1976, a professor and doctoral tutor of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of Xiamen University,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s: Daoism culture and temperary society,Daoism medical science,Daoism and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任何经营性媒体(报刊、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连结、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获权转载者需注明出处。否则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欢迎各位提供稿件及给予建议,邮箱:scdxlzyjy@163.com

       欢迎访问寰球正道网www.globaldaoism.com

欢迎关注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