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9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书评 | 道学精华 文化典藏——专家评述《中国道教思想史》

转载 川大老子研究院 2021-02-06

编者按

《道学精华 文化典藏——专家评述〈中国道教思想史〉》原载于《光明日报》2010年5月11日第11版(专版)。若要查看原文,请点击左下角链接前往阅读。若要引用,请核对当期报纸,以原文为准。



《中国道教思想史简介》



道教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道教依然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构成中显示出独有的生命力,我国从“ 六五规划”开始即确立了《中国道教史》为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在《中国道教史》完成问世之后,国家又把《中国道教思想史》作为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予以扶植,这是我国文化战略上的重要举措。

 

《中国道教思想史》是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道教思想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该书的最大创新是开拓了道教思想研究的新领域,深入追溯道教的思想渊源,梳理了道教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脉络,阐明了道教思想的历史影响,并从当代社会的视角审视道教思想内涵和价值。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成果“ 填补了道教思想通史研究的学术空白,是我国道教学术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道教思想史》主编卿希泰是我国道教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现任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先后编撰《中国道教史》、《中国道教》、《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外宗教概论》以及《道教文化新探》、《刍荛集》、《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等著作10多种;副主编詹石窗系我国著名中年道教研究专家,现任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百年道学精华集成”等十多个课题。《中国道教思想史》的写作汇聚了全国一批道教研究专家,其中既有年过80的老学者,也有30多岁至50余岁的中青年学者。



一部填补空白的高水平学术论著

——评《中国道教思想史》

 

吕锡琛教授

中南大学宗教研究中心主任


道教是在中国土地上萌发、形成并兴盛发展起来的本土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开展道教文化研究,这是全面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汲取其思想精华为当代人们的文化生活服务的需要。


鉴于道教在中国社会中的特殊作用,海外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自20世纪初以来就注重道教研究,他们在这方面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一系列可观的成果,例如撰写道教书目索引,翻译道教主要经典,探索道教的历史和社会作用等等。无论是法国、德国,还是荷兰、日本,道教研究越来越成为汉学中的热门领域。在中国大陆,尽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道教研究曾经颇受冷落,甚至一度成为禁区,但自1978年以来,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以道教为研究对象的许多研究机构陆续建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把道教作为重点课题纳入其中。在此基础上,一批道教研究专著相继问世,其中既有像《中国道教史》这样的道教通史论著,也有像《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这样的道教理论著作,更有不少对道教进行专题研究的作品。据笔者所知,三十多年来,国内有关道教研究的专著和博士学位论文至少有千种以上。不过,系统而全面论述道教思想发展的通史性著作,则非《中国道教思想史》莫属。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认为该书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重大价值。


《中国道教思想史》凡四卷,200多万字。该书由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卿希泰先生任主编,中年道教研究专家、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詹石窗教授任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从《后记》等有关介绍可知,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至“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重大项目成果、国家985工程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该书完稿耗时整整12年,足以说明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完成一个重大项目之艰辛。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功夫不负有心人”,而《中国道教思想史》的打磨已经超过十年,作者的耐心和细致可想而知。在学风浮躁之今日,这种对学术的执着与严谨态度令人敬佩!


著名历史学家、道教研究专家蒙文通先生在言及道教史编写的时候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晚周以来之道家,虽不必为道教,然自魏、晋而后,老、庄诸书入道教,后之道徒莫不宗之,而为道教哲学精义之所在,又安可舍老、庄而言道教。顾道教在中国已近二千年,注老、庄者亦蜂起猬集,一如儒家历代之宗仲尼而注《五经》,其间旨义之同异不可胜究,而言道教史者每混然不分,未能表见各宗各家之面目。”按照蒙先生的看法,道教文化体系与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道家思想更是道教的重要源头。因此,撰写道教史应该充分注意其思想内涵。这说明,即使是一般的道教史也是不能离开思想内涵之探讨的。不过,从具体内容看,道教史与道教思想史毕竟是道教文化研究中的两个不同分支,彼此不能相互替代。基于此等认识,《中国道教思想史》的编纂者紧紧围绕“思想”二字组织提纲,谋篇布局。


该书《导论》开宗明义地表明:“在人类生活中,思想是多方面的,并且逐渐丰富起来,形成众多的领域,宗教思想即是其中一个重要领域。作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并且被国际汉学界所关注的道教当然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因此,道教思想史本来就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分支,它是以‘道’的基本信仰为核心、以延年益寿和羽化登仙为理想目标而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观念体系及其发展变迁、社会作用的历史。”这段话可以说是全书的纲领,体现了编纂者不仅把道教思想放在中国思想史的历史长河中予以整体观照,而且充分注意到道教自身的思想特质,既抓住了道教文化体系的核心,也表达了道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言而喻,思想史写作不仅要围绕“思想”的主轴,而且必须体现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国道教思想史》的成功就在于能够从中国社会的特定文化背景出发,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作出严格的文献筛选,并且通过层层剖析,揭示道教思想在不同时期的面貌和演变轨迹。作者首先从渊源的追溯入手,论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理念与道教的密切关系,进而考察汉魏以来至当代道教围绕修道成仙主题所展开的宇宙认知、时空模式、生命本源、天人关系、人格修养等论域。从其章节的安排可以看出,该书的历史分期既注意了朝代更替的界限,也充分考虑到道派自身演进的事实。鉴于北宋之后新道教派别纷起的情况,该书不像一般中国通史那样将南北宋合在一起论述,而是将南北宋分开,以隋唐五代北宋为一段,而南宋金元至明代中叶为一段。这种分期既符合道教组织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面貌,也体现了道教思想的历史演进情形。南宋开始,随着净明道、太一道,真大道教、全真道的兴起,道教思想发生了较大的嬗变和发展,它与儒、佛二教在思想上的相互交融倾向更为明显。该书在这方面花了不少篇幅予以阐述,既表现了作者独到的“史识”,也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感。


众所周知,道教思想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在因应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从这个角度看,道教思想史乃是在道教视野下进行特定理论思考的社会观念史,它是介于道教社会史与道教哲学史之间的概念”。基于这些认识,《中国道教思想史》在界定其研究范围时提出了“道教社会”的概念,这是颇为新颖的。在“道教社会”这一概念下,作者将思想诠释与具体的组织方式、生存方式、管理方式联系起来,以透视其原初精神,避免了生硬或单向、表层的评判,给人以丰厚感和实在感。



引证翔实,剖析深入

——《中国道教思想史》的文献功夫

 

刘仲宇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道教文化研究的一大难处是史料问题。所谓“难”并非指没有文献,而是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种经书,如何甄别,如何取舍,如何发掘其中的思想内涵。


从陆修静的《三洞经书目录》来看,早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便非常重视理论体系建设,各种撰著陆续问世。到了唐朝,道门之中著书立说更蔚然成风。基于传承与发展的需要,崇道皇帝唐玄宗诏令编纂《三洞琼纲》,汇聚当时行世的一大批经典文献,依据“三洞”法度,编辑成“藏”。唐代以后,先后又有几次关于道教经书的大规模集成、编纂活动,例如宋代的《万寿正和道藏》、金代的《大金玄都宝藏》、明代的《正统道藏》与《万历续道藏》等。由此可见,道教的经典文献是相当丰富的。对于研究工作来说,文献丰富当然可以提供方便,但往往也造成了新的困惑。由于种种原因,收入历代“道藏”中的经典文献有相当一批是时代不明、作者难辨的,这是研究者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思想史的角度看,众多经典文献大多是阐述养生、术数、斋醮科仪等,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而其思想观念则往往相对隐潜,不便直接取用,这是难题之二。


《中国道教思想史》的可贵在于撰著者不仅敢于迎难而上,而且能够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审慎的求实态度,对引述的各种文献史料进行考证与辨析。例如对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一书的思想论述,《中国道教思想史》首先回顾了我国学界前辈汤用彤、蒙文通等人的考证成果,然后再根据《后汉书》、《云笈七籤》等书的引证或论述,明确其时代与卷帙构成,这就为阐发思想的工作落实了文献的可靠性问题。再如对《周易参同契》的分析,《中国道教思想史》撰著者仔细审度了葛洪《神仙传》关于《周易参同契》作者的描述以及历代注疏《周易参同契》的序跋,并且查证今人陈国符、王明考证,进而考察《周易参同契》文本,发掘蕴含其中的作者信息,推断其著作时代。撰著者将外证史料与文本解读相结合,体现了扎实的文献功夫和层层追踪的逻辑进程。


由于时代跨度大,牵涉的思想领域广阔,《中国道教思想史》引证的文献史料是不拘一格的。除了收入《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藏外道书》等道教大丛书的经典文献之外,《中国道教思想史》撰著者也注意到其他各种历史文献,这其中既包括《二十五史》、《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丛书集成初编》、《四部丛刊》等诸多非道教丛书中的“论道”书籍,也包括敦煌遗书中的道教文献以及地下发掘的各种书牍等。与道教大丛书中的文献相比,其他丛书或地下发掘的书牍文献更需要一番谨慎评估,才能使用。在这方面,《中国道教思想史》撰著者也颇费苦心。例如对晋代灵宝派“天书观”及其度人济世思想的分析,除了引证《正统道藏》中的《太上灵宝五符序》之外,撰著者还根据Anna Seidel和Seidel等西方学者的研究线索,考察了汉代流行的纬书以及敦煌抄本《灵宝经目》以及《众篇序经》等,再根据北周时期《无上秘要》的引证,确定其道派归属,分析灵宝派天书观的渊源与思想特色,这就使该项思想论述具有多重证据的支撑。


在海内外学者比较关注的一些疑难课题上,《中国道教思想史》在论及时更是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文献追溯和考察。例如对南朝陆修静“三洞”思想的分析,撰著者以陈国符、潘雨廷先生的相关论述为切入点,再查证日本学者福井康顺、吉冈义丰、小林正美、大渊忍尔以及法国汉学家马伯乐(Henri Maspero)、美国学者柏夷(Stepher R.Bokenkamp)在这个问题上的相关论述,而后对照陶弘景《真诰》以及《太上正一法文经》等书关于“三洞”的描述,撰著者还注意到法国学者、日本学者通过敦煌文书P.2861号和P.2256号的拼合与研究,大体恢复了长久佚失的陆修静《灵宝经目》原状的成果。在对三洞由来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全面查考的前提下,撰著者指出刘宋陆修静总括而成的三洞学说,在道教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后世道门人士将陆修静三洞学说的思想,概括提炼而称之为道教“三洞宗元”,由此道教构建起以“三洞宗元”为信仰的经教体系。道教的经法宗元于三洞,三洞成为道教经教体系的基础。由于涉猎的经籍众多,并且有海内外学者的论述为基础,《中国道教思想史》有关“三洞”的思想内涵以及历史作用的分析便显得颇为在理。


文献是思想的重要载体,要准确把握思想的历史脉络,没有扎实的文献基础,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目标的。在这一点上,《中国道教思想史》撰著者可谓具有自觉意识,所以能够立论有据,言之成理。



高屋建瓴,独具匠心

——《中国道教思想史》谋篇布局的特色

 

郑志明教授

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


由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卿希泰先生担任主编、詹石窗教授担任副主编的《中国道教思想史》四卷本经过12年的打磨,现在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继《中国道教史》四卷本问世以来我国道教文化研究领域又一标志性成果,可喜可贺。


作为一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学术论著,《中国道教思想史》的丰富内容和逻辑论证体系反映了该书谋篇布局的独到运思艺术,作者以高屋建瓴的手法,对绵延1800多年的道教思想进行系统阐述,独具匠心地考察了道教在不同时期的思想主张,展示了波澜壮阔、多彩多姿的漫长历史画卷。


经纬古今,把握全局,这是《中国道教思想史》谋篇布局的恢宏气势。大凡艺术创作或者学术论著都必须有整体把握精神,才能获得真正成功,《中国道教思想史》的作者是精通此道的,所以我们翻开该书,从目录上就可以感受到那种纵横驰骋的开阔视野。该书以“导论”为统领,建构六编三十八章。在导论中,作者首先对道教思想史的命题缘起、研究对象、发展脉络、基本特点、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进行提纲挈领的阐述。接着的各编以时代先后为序,分别论述道教思想渊源、汉魏两晋南北朝的道教思想、隋唐至北宋的道教思想、南宋金元至明代中叶的道教思想、明代中叶以来的道教思想。最后,该书探讨道教思想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这样的布局展示了一个“工”字形的结构,如果说“导论”与最后一编恰如“工”字的上下两横,那么,依据历史先后顺序对道教思想面貌进行阐述的主体部分就像“工”字的中间一竖,这也像地球仪上的“经线”,由南而北,由北而南,南北贯通,首尾衔接。抓住这条基本线索,进一步拓展阅读,我们会看到,该书在确立编序之后,又对每一时期道教的主要经典以及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展开讨论,例如第二编第五章考察《太平经》的道教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周易参同契》的发展变化观与内外丹思想、《想尔注》对《老子》的解读和宗教化、早期正一道上章与斋法的济度思想,这样的论题就像地球仪上的“纬线”,它们与“经线”相互交错,展示了古今道教思想的复杂网络结构。


以史带论,井然有序,这是《中国道教思想史》谋篇布局的构筑技巧。作为一个门类的通史性论著,《中国道教思想史》必须展示道教思想的发展脉络,这是确定无疑的,唯有对发展脉络有详实的阐述,才能让读者了解道教思想的由来与变迁。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该书以大量的史实来说明道教如何围绕“延年益寿、羽化登仙”的理想目标,回答世俗问题,总结修炼经验,进行理论建构。当然,《中国道教思想史》并非只是停留于史实的描述,更不是堆彻层积资料,而是以史实为基础,让思想回归于特定社会,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从而显示其历史与现实的价值。例如第二编第八章,作者首先介绍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的科学思维方法,紧接着考察葛洪的金丹理论与思想、陶弘景的道教科技成就及思想。不论是科学思维方法的概要介绍,还是对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两位著名道教学者的讨论,作者都注意从其科技活动与著述中发掘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的道教思想。通过有关观察、实验等活动的陈述,作者以综合的笔调指出:“魏晋时期以葛洪为代表的道教金丹家从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知识中受到启发,得出物质运动变化是自然界的必然规律,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尤为可贵的是,道教金丹家深信可以运用实验手段等人工方法来制造新的物质,这一科学思想对于推动古代科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像这样通过史实引证再进行评估的段落安排,几乎贯穿于全书所有章节,由于观点是从史实出发而自然得出的,该书的论述便具有一种层层递进的秩序感,体现了作者谋篇布局的自然构筑技巧。


提炼升华,画龙点睛,这是《中国道教思想史》谋篇布局的运思境界。仔细琢磨一下章节结构,我们还会看到,该书作者对于各章名称以及章内的小标题是经过仔细推敲而确定的,因此具有“题眼”的结构功能。顾名思义,所谓“题眼”也就是论题的眼睛,无论是著作还是论文,在谋篇布局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设定“题眼”。就构成来讲,“题眼”可大可小,大的题眼一般就在编目上;小的题眼则在章节中。然而,只有“题眼”还是不够的,如果没有“画龙点睛”的功夫,就不能让那上下飞腾的龙真正活跃起来,可见设置了“题眼”之后还必须“点睛”。所谓“点睛”,说到底,就是对各级标题进行语言的提炼,使之升华而透射出勃勃生机。在这方面,《中国道教思想史》是下了功夫的。该书经常使用“段首概括”的结构手法,让读者一目了然地掌握论述的要点。例如“导论”在言及道教思想特点的时候将之概括为六个方面:强烈的生命意识贯穿于道教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道教思想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修道成仙实践性;以“天人合一”为精神核心的止恶扬善伦理观成为道教修行的思想导向;思想的广泛包容性与时代性;民族整体意识与无量救度精神相呼应;神仙体系的多重结构与整合统一。这样的概括无疑具有“点睛之笔”的作用,因为其中每个特点都通过一个段首标题来表达,而每个标题之中又都有亮点,像第一个标题中的“生命意识”、第二个标题中的“修道成仙实践性”、第三个标题中的“止恶扬善伦理观”等等以其语词合成的方式展示出一种特殊性来,这就使得文章具有灵气而跃动起来。


就思想的表达而言,谋篇布局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能否有熟练的谋篇布局,这既关系到一部著作的整体结构,也会影响到各个章节的局部完善。因为整体与局部只是相对而言的,所以《中国道教思想史》一方面注意全书的整体结构安排,另一方面则重视具体章节内各个层次的前后呼应,这是该书编纂者高超的谋篇布局艺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大器晚成,锐意创新

——《中国道教思想史》读后

 

刘固盛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还在多年以前,笔者就得知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卿希泰先生与其高足詹石窗教授组织一批专家学者正在编纂《中国道教思想史》;但一直没有该书“杀青”的消息。今年春季,邮局寄来了厚厚一包书,打开一看,呈现在眼前的即是让人盼望已久的《中国道教思想史》。这部学术著作花费整整12年时间才付梓,其工作之艰辛可想而知。


老子《道德经》有言:“大器晚成。”《中国道教思想史》四卷本,洋洋洒洒200多万字,在中国学术史上是可以称作大器了。既然是大器,就意味着可能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与加工,因此“晚成”也是势之当然。


从成书的实际情况来讲,我们说《中国道教思想史》“晚成”,这不仅表示经历流程之长久、所付心血之巨大,而且意味着严谨、规范和创新。


严谨与规范,这是任何一种科学著述的基本要求,自然科学如此,人文社会科学也不例外。一般地说,“严谨”既指态度上的严肃谨慎,也指思想上的严密周到。引申到学术研究上来,严谨则意味着材料的真实、结构的合理、逻辑的绵密。至于“规范”一词,在不同领域虽有不同解释,但最为核心的精神就是指行为或者作业合乎一定的模式。就具体的创作过程与成果的表述而言,严谨与规范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严谨的态度必然要求行为与作业合乎规范;另一方面,合乎规范也一定体现为处理问题的严谨态度。在这个问题上,《中国道教思想史》的编纂者不仅充分重视,而且落实于具体的研究中。无论在写作行文表达上,还是在史料处理和引证注释上,该书都非常注重按照规范行事,体现出了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在第一卷开篇,编纂者特别制定了一个《凡例》,对该书引述的一些重要丛书进行说明,并规定了引证注释的细节处理方式。《凡例》的制定,使所有参加编纂的作者有了可以共同遵循的体式,全书引文及注释都遵循这个《凡例》,从而避免了由于表述上的差异而可能引起的混乱,使得该书在形式上达到了相对完善。


当然,以“大器”来形容《中国道教思想史》,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该书许多方面都透射出锐意创新的精神光辉。该书超越了以往那种个案式的、专题式的或断代的研究范式,用四卷六篇三十八章的宏大篇幅,综合采取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解释学、符号学、文化哲学等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汉代以来直至当代道教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方位叙述与深入分析,充分揭示出了中国道教思想的多元创造与时代特征。同时,该书在研究视角上开新,如《导论》指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不能局限于精英系列,而应该是比较宽广的。一方面,必须充分意识到精英思想对于全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一般社会民众的观念、心态、追求等。基于这样的认知,《中国道教思想史》认为:道教精英思想与一般信众的观念虽然有别,但彼此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道教思想史不仅要梳理和概括不同时期的道教精英思想,也应该注意那些以往曾经被忽略的非精英思想,尤其是民间道教的思想。由于在研究对象上放开了视野,《中国道教思想史》的内容就显得丰富而多样。例如第六编第三十七章中,从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汉族民间宗教以及明清小说三个层面看道教思想的历史影响,这都是从非精英角度出发对道教思想状况的阐述,这样做既可以彰显道教思想流布、演变的复杂局面,也可以展示道教思想的多重载体。


对学术史上少有人问津的领域进行开拓和深入研究,这是一种标志性的创新。在这方面,《中国道教思想史》着力甚多。例如在探讨思想渊源时,以往的同类论著基本上不谈兵家与术数学在道教思想建构中的作用,而《中国道教思想史》则分别用一节的篇幅予以阐述。又如劝善问题,以往的道教思想研究著述也是比较忽略的,而《中国道教思想史》则把劝善思想作为一条基本线索,考察了魏晋至民国时期道门主要劝善书的思想内涵,追溯其历史背景和社会影响;再如道教科技思想,这是道教思想研究中的难点,但也是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正因为其难,所以研究者少,《中国道教思想史》则加以了高度重视,用相当大的篇幅对各个时代的道教医学思想、历算思想、农学思想、天文物理思想等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可谓发前人之所未发,充分体现了该书编纂者在这方面的自觉意识和创新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看,对那些前人已经涉猎的领域、课题进行新的诠释或者更为深入的内涵发掘,同样是一种创新。在这方面,《中国道教思想史》也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关于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这是许多学者都论及的,相关的论文相当之多,但相比较可以发现,以往的论著缺乏对《太平经》的家庭伦理、生态伦理进行系统论述,《中国道教思想史》则在这两个侧面做了深入探讨,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又如道教的生命关怀思想,这是道教最为宝贵的一种思想资源,《中国道教思想史》从总结魏晋南北朝道经的生命意识、分析唐代道教重玄学对生命的体悟到探讨道教在现代社会对生命超越的关照,把道教思想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贯通起来,从而有助于对道教的现代性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至于斋醮科仪、符箓法术以及众多文学作品所蕴含的道教思想,也是以往学者们虽已注意但用力不够的,《中国道教思想史》在每一编中都设有专章予以论述,表现了该书编纂者宽广的学术视野与高瞻远瞩的哲理睿智。


总而言之,《中国道教思想史》在许多层面上都大胆开拓,勇于探索,正所谓“大器晚成,锐意创新”,由此实现了中国道教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突破。


       任何经营性媒体(报刊、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连结、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获权转载者需注明出处。否则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欢迎各位分享信息及给予建议,邮箱scdxlzyjy@163.com

        欢迎访问寰球正道网 www.globaldaoism.com


欢迎关注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