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9月2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书讯 | 郭勇著《川剧演出史》

郭勇 川大老子研究院 2021-09-20


出版资讯

书名:《川剧演出史》

作者:郭勇

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版次:2018年2月第1版

ISBN:  978-7-5579-0273-5



作者简介

郭勇,男, 1964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2011年被评为研究员。现任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志•川剧志》副主编、《四川省志•文化艺术志》副主编等。2007年,作为被中组部选派的第四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赴中央戏剧学院研修一年。2010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第八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从事戏剧戏曲、地方史志、宗教学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国家西部项目《川剧演出史》。合作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合作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参加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志•四川卷》编修工作,被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授予个人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二等奖。完成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6年度国家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剧种发展史•第五章四川藏戏》;主持完成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文化部重点课题《中国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四川地方戏曲现状调查》;先后合作撰写《四川大学史稿•华西协合大学》《川剧精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暨临床医学院史稿》《保护与振兴:21世纪川剧发展》等著作,分别获四川省第十三、十四、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省部级二等奖。主要论文有《“礼乐政教”之下的传统戏曲》《从华西协合大学看中国文化在教会学校中的地位》《晚清四川戏曲改良的历史还原》《戏曲活化石”质疑》等。



内容简介

中华戏曲文化的源远流长,多样戏曲形态的和而不同,以及地方戏曲的各美其美,以川剧为重要代表之一的地方剧种将为之提供典型而客观的例证。

川剧是在中华戏曲源流和体系之下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具有广泛的民众性和鲜明的地域性,积累并保存下了丰富的文明记忆和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川剧在当代的存续性有着坚实的民众基础,与之同时它的濒危性也日益突出。

郭勇教授所著《川剧演出史》,既是一部川剧剧种史,又是第一部专门从演出视角进行川剧历史研究的著作。它以年代为顺序,对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川剧演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研究,展现了川剧艺术的历史、现实和前景,总结了川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全书30余万字,分为绪论、正文、附录、图片专页四个部分。正文四章,分别对应川剧演出历史的四个时期:“第一章 在地化之路:花部雅部走四川”,“第二章 本剧化之路:新四川下的移步换形”,“第三章 近代化之路:祛旧立新的改良戏曲”,“第四章 新兴川剧之路:对复兴的求索与实践”。



目录


前记  4


绪论  6

  • 一、释名与缘起  6

    (一)川剧释名  7

    (二)川剧释义  12

    (三)研究缘起  15

  • 二、范式与内容  19

    (一)共生与集成  19

    (二)内容与界定  24

  • 三、资料概览  26



第一章 在地化之路:花部雅部走四川  30

  • 第一节 发轫之始:同文同风与戏曲本原  30

    一、中华戏曲发展的同步性与差异性  30

    二、汉地社会中戏曲的本原之道  33

  • 第二节 百废更新:戏场与戏台  41

    一、戏场文化与分类定位  41

    二、制式戏场的运用与分析  47

    三、四川戏场的遗存与复苏  56

  • 第三节 代传不辍:川伶与川班  67

    一、伶界与伶官  67

    二、伶人与班目  75

  • 第四节 根在民间:戏俗与戏局  81

    一、观演活动的定型化:化戏入俗  82

    二、戏曲风尚的变异性:同风异俗  84

  • 结语:川剧起源小论  87



第二章 本剧化之路:新四川下的移步换形  90

  • 第一节 同台之路:戏场的共生  91

    一、“九宫十八庙"戏场之极盛  91

    二、宗祠戏场的草创  103

    三、私家戏场的驻留  106

    四、边区戏场与省外川馆  108

  • 第二节 同业之路:戏业的增变  112

    一、梨园共神与太子菩萨  112

    二、川剧伶界与立宗开派  114

    三、班社竞胜与生存法则  124

  • 第三节 百流聚川:艺文的演绎  138

    一、戏文的在地流转与舞台呈现  138

    二、演出流程与演出仪式  142

    三、特技绝技的运用  147

  • 第四节 同风异俗:戏俗的分合  151

    一、四川方言与川剧河道  152

    二、公共民俗与报赛演剧  159

    三、社会与人生礼俗:宴剧、罚戏与丧戏  166

  • 结语:新四川与新四川戏小论  169



第三章 近代化之路:祛旧立新的改良戏曲  171

  • 第一节 改良戏曲与社会控制  171

    一、四川戏曲改良的滥觞  172

    二、改良戏曲与改良川戏  176

    三、社会控制与“检查干涉”181

  • 第二节 庙台的坍塌与戏园的登场  192

    一、废庙兴学与戏场之殇  193

    二、新式戏园的创制  195

  • 第三节 戏业及其衍生业  203

    一、伶界的发达与文明  203

    二、戏班林立、科社继起  215

    三、戏装制作与戏本印售  221

  • 第四节 艺术集成与川剧光彩  223

    一、戏目的淬新与创造  224

    二、艺术表现与舞台效果  229

    三、四河归宗与五腔合一  236

  • 第五节 正俗与易俗下的戏曲新风  239

    一、报赛演剧的消弭  239

    二、戏园女座之争  242

  • 结语:戏曲改良与川剧小论  245



第四章 新兴川剧之路:对复兴的求索与实践  248

  • 第一节 本色与复兴:川剧的时代定位与兼收并蓄  248

    一、川剧的自我定位与自我扬弃  249

    二、新兴川剧的社会意识与民族精神  258

    三、排斥还是包容:与“他者"的对话  263

  • 第二节 集合与更新:川剧行业的日新又新  268

    一、梨园新风与新生世代  268

    二、剧社与戏院  272

    三、新型教育团体  281

  • 第三节 矫正与引导:政府管控与社会风尚  283

    一、戏剧检查与戏场维持  283

    二、新旧交集的祀神演剧  287

  • 总结:根在传统 活在民众 永续未来  290



附录  292

  • 一、大事年表  292

  • 二、文献辑录  295



前记 | 郭勇


成都锦江之滨的南岸,古有“三台点兵"遗址,传说为武侯南征的点将台之一。这里还是“万里之行始于此矣"的典故所在,也是杜诗“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码头所在。五代有宫苑“中园",宋时陆游曾游此,记叙“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多梅花,百余年古木",形成梅林花海,香风十里。明清时期,这里为成都士民临水题吟、春秋两季修禊之地,有“南台秋禊图"传世。清末,中西合璧的华西协合大学于此建校,得名华西坝。

 

蜗居华西坝、陋室南台路,睹物生景、点滴在心头:三台遗址巳泯,中园湮灭,尚余南台古路;东吴船帆无踪,码头空寂,清流贯穿东西;两岸高楼林立,梅苑无存,清风明月常在;华西校名,一变再变,四川名校在兹在斯。

 

自秦汉以来,川西因锦水之利,得以连通东吴、与中原人文相通;近代以后,成都因西学东渐,得以沟通中外、与世界文明大同。山水与人文相通,人文与风气相合,风气与时代相契,凡是关于蜀地文化之学术研究,固当以斯土、斯民、斯邦为境遇关照和终极关怀。

 

关于川剧艺术,固然深刻地蕴含着巴蜀文明、民族传统的宏大记忆,但真正难以忘怀、真正感动自己的,往往可能是关于自己与她的一个个片段、一次次邂逅、一场场际遇,从当初“吓坏人的锣鼓”“听不懂的唱腔"“不符历史的服装"……三十年前走出望江校门以来,经历了外在和内在的纷繁、疲惫和困扰,当走过以后,留存下来的最多至深的还是领悟和感动,可以说,有幸于今、有乐于业、有得于学。记得五年前的一个冬天,和两位年轻同事到北京呈报遗产项目的申报文本,这次是川剧正式作为推荐项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持续二三十个日日夜夜,北京正下着雪,当全部文本、光盘呈报上去的时候,那种完全“崩溃"和完成“解放”的感觉,至今难以忘怀。

 

所谓逝者如斯,任何试图挽留的、不舍的,终究会在眼前、会从手中流失,“望帝春心托杜鹃” “一片冰心在玉壶",如果我们保存住一片“冰心"、坚守住那一片“春心",就是在行一份功德,成一份圆满,作一件事业。古人所言,立德、立言、立行,显然,这绝不是个人所能企及、余生所能达成的,但是这样的意志始终在激励着当今的文化人、川剧人,在这一片被外界视为鸡肋的、小众的、边缘的领域,有志、有为,且必为传统文化立德、立言、立行,为巴蜀的“文化之心"川剧立德、立言、立行,这就是本书的出发点和落足处。

 

对川剧演出史的研究,于2009年经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审批后正式立项,并拨付了专项科研经费,2013年又得到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的专门支助,从国家的层面确认了这一项目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因所担负的职责及其诸多事物的原因,只能挤推上班前、事务后的有限时间,借点周末、假日之空闲,釆集数据、发掘档案、梳理文献、走访故旧、实地考察,冷暖在心、甘苦自知。得益于四川大学历史系的本科训练、中央戏剧学院“西部之光"的访学经历,以及三十余年的工作历练和实践经历,加之多年从事地方史志研究,与夫人共同著述有近代高等教育、基督教的论著,故能采用与前人不同的切入角度、思维方式、叙述方法,既是学院派式的,也是“江湖流”似的。本项目在2016年经过国家专家的评审鉴定,获得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办公室的结项。

 

自从进入五十知天命以来,明显深刻地体会到愈加频繁地送别前辈长辈仙逝的悲怆,他们中有学问垂范的大师,有耳提面命的名家,有至亲挚爱的长辈,昔日的音容笑貌,当日的言传身教,追思不忘、铭刻在心。戏曲业界、川剧梨园,既注重师承门户,讲究长幼有序,又有“亦师亦友"的情怀,甚至“人对了",髦耋之年也会下驾以“兄弟伙"相呼,博学广闻、讲道传法的老师傅,有品有味、艺学深厚的老先生,肝胆相照、相互砥砺的同门同道,不问出处、相见如故的乡贤耆老,每每推杯让盏、高歌入云之季,学界、艺坛、世道的奇闻、秘闻、妙论、怪论,娓娓道来,岂不快哉。

 

偶尔与家妻对目相望,看到的不只是具沧桑感的眼纹和鬓发,更多的是眼神中那温暖的信任和依靠,当我们向着老年迈步的时候,双方依门在家的长辈、父母行路也更加蹒跚,同时,青春年少的娃娃些也在长大起来、懂事之中,这就是人生的付出与担当、奉献和收获。

 

本著作得以出版,非一己之力、一家之私,实当答谢众多传道授业的先生大家,扶持关怀的良师益友,默默关注的亲友家人,并谨此向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辞书出版社的关心和支持致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