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考古回放丨水泉子墓群
一、墓群概况
水泉子墓群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西北的红山窑乡水泉子村西北 39 千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 38°23′01″,东经 101°37′16″,海拔高度 2294 米(图一)。
为配合国家西气东输建设项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 2008 年 8 〜 10 月、2012 年 10 〜 12 月对永昌县红山窑乡水泉子村汉墓群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其中,2008 年清理墓葬 15 座,2012 年清理墓葬 16 座。两个年度发掘的 31 座墓葬,从形制上可分为四种,土坑墓 1 座、竖穴土坑木椁墓 27 座、土洞墓 1 座、砖室墓 2 座。出土了大量遗物,收获颇丰,为认识研究河西地区两汉时期墓葬演变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材料(图二)。
二、墓葬形制
土坑墓 1 座,墓向 355°。墓葬开口线距地表深 0.3 米。墓葬平面呈长方形,墓中未见人骨。出土器物有铜器、铁器、漆器、钱币等。主要有铜镜 1 枚、铁带钩 1 件、五铢 1 枚。
土洞墓 1 座,墓向 355°。由封土、墓道、墓室等组成。地表残存丘形封土,带斜坡墓道。墓室平面为长方形,长 3.6、宽2.1、深 1.6 米。墓葬被盗,顶部坍塌,结构不明。墓底低于墓道,墓门处存一土台阶。不见随葬品。人骨 2 具,位置散乱,葬式不祥。砖室墓共 2 座,均为单室砖墓,被盗严重。砖室墓的营造是先挖长斜坡墓道,然后在墓道顶端掏挖土洞,最后再在土洞内砌砖室。
2008年清理墓葬M4,墓向180°,封土呈丘状,长方形斜坡墓道,墓室平面为长方形,券顶(图三)。墓道顶端近墓门处,有意识地用大量石块封堵。无甬道,墓门直接开于墓室前壁。墓门起单 层券,已残,仅见两侧的砖结构。墓门残高 1.5、宽 1.63 米,两侧砖残高 1.15 米。墓室长 3.2、宽 1.63 米,用青灰色长条砖砌成。两侧壁平直,条砖横平错缝而砌。顶部以子母砖扣合起券。墓底不铺砖,后壁砖面被毁,暴露出地层土。三具木棺仅存残痕,两具平行纵向置于后部,另一具横置于墓门前。由于木棺已毁,其细部结构无从得知。葬式亦不明。随葬品集中放置在墓门内两侧。均为陶器,陶灶 1 组、陶器盖 2 件。
竖穴土坑木椁墓 27 座,地表保存封土,部分墓葬无墓道,部分墓葬在竖穴土坑墓圹的前部正中开设了长方形斜坡墓道,有的还在墓道与墓圹间加一个过洞。墓道靠近墓圹处往往堆置大块砾石,加以封堵。
墓室营建方法上,均先挖长方形竖穴墓圹,再在墓圹内搭建椁室。多为单椁单室(图四),个别墓由主室及外藏椁构成。椁室由底板、侧壁板、后挡板、盖板组成。椁室入口处均作封门状,用竖板插堵,其外以砾石封堵。另外,个别墓葬在土圹两侧壁上掏挖出凹槽,其中立木柱,以支撑加固椁室,如 2012 年清理的 M8(图五、六)。椁室底板用数块方木板横向铺砌,侧壁板纵向垒砌,接头处多用套榫连接。盖板多以圆木或半圆木横向铺盖。
墓葬可分单人葬、异穴合葬与同穴合葬三类。同穴合葬按墓道有、无,又分先后下葬入殓的与二次迁葬一同下葬入殓两类。异穴合葬墓在同一封土下,构筑两个墓圹,两墓圹大小相当、走向一致。两墓圹以隔梁相隔,隔梁宽 0.3 〜 0.5 米,显示出两者关系紧密(图七)。其椁室形制亦相似。
葬具为木棺,材质多为松木。木棺有双棺、单棺,个别墓无棺。大部分木棺保存较好。双棺均并列置于木椁后部,两棺间隙较小,有的紧靠在一起。单人葬木棺多置于椁室一侧。木棺由底板、侧板、两端挡板及盖板等组成。棺板薄厚不等,未发现棺钉,应采用榫卯结构。棺上或棺底多裹有席子,少量墓葬棺底亦铺有草木灰。个别棺板上还发现有铭旌残迹。
葬式多为仰身直肢,另有部分二次扰乱葬。部分尸骨头端有木枕,脸部罩有覆面。墓葬普遍随葬有羊、鸡等动物肢骨,并撒有谷、麻等粮食作物。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漆器、木器、铜器、丝织品等。一般置于棺前,偶见置于棺侧的。
三、出土遗物
2008 年清理墓葬 15 座,出土陶器、铜器、木器、漆器、木简、丝织品等各类器物约 123 件(组)。2012 年共计出土遗物约 265 件。
陶器数量较多,有随葬品的墓中均见,各墓数量1〜10件不等,最常见的为3〜5件。
器物放置位置有一定规律,陶器主要放在棺外靠近椁前壁一端的空处;漆器有的放置于棺外,有的置于棺内;钱币多散置于棺上;部分棺上放置小型动物骨骼。
陶器大部分为泥质黑灰陶,另有部分泥质彩绘陶、夹砂红褐陶。器物组合为罐、壶、瓮、盆、钵、鬲等。罐分双耳罐、单耳罐、无耳罐等几类,其中无耳罐数量较多。双耳罐为泥质灰陶,个别彩绘(图八)。单耳罐为夹砂红褐陶、泥质灰陶。无耳罐为泥质灰陶,分为圆鼓腹罐、垂腹罐、广肩罐、圜底罐等几型,还见彩绘罐(图九)。
壶类主要是盘口壶,多为黑灰色陶,颈分长、短,圆鼓腹或下腹斜收,上腹部装饰有衔环铺首,圈足(图一○至一二)。
瓮为泥质灰陶,分直口、侈口、敛口三型。
熏炉为泥质彩绘陶。整体呈“豆”形,器盖与器身以子母口扣合。通体先敷以白色陶衣,其上以红彩勾勒三角纹,内涂红,以素面三角状浅槽间隔,个别发现三角状镂孔。窄带纹将器表分十等份(图一三)。
灶由灶面、灶身、灶门、火眼、烟墙等组成。灶面为半圆形,素面或边缘饰网格纹,甑与灶共出,但并不相连。
出土的铜器数量较少,有铜盆、铜镜(图一四)、铜环、泡钉及盖弓帽、当卢(图一五)、衔镳等车马饰件。
钱币主要为五铢,多锈蚀不清。
随葬漆器情况较为普遍,但多保存较差,可辨器形有盒、奁(图一六)、案、盘(图一七)、耳杯、碗、箸等,个别器物底部还书写有文字(图一八)。木器数量较多,有木梳、木篦、木俑等。人物俑刮削出人形,面部与服饰用墨线勾勒,部分施以彩绘。男俑,头戴介帻,身穿长衣,右衽。左手置于腰间,右手垂立一侧(图一九)。女俑,垂发呈三角形,身穿深衣,右衽。下巴微颔,双手垂立至两侧(图二○)。丝织品主要出土于棺内。经初步整理,计有麻、绢、纱、锦、绵等。尚能识别的物品有布枕、布囊、丝履、麻鞋(图二一)等。
覆棺铭旌保存差,绘画以细线勾绘,平涂色彩,用色为褐、黑、白三种。如 2012 年清理的 M8 所出铭旌,所绘形象怒目圆睁,面目狰狞,舌头伸出下垂至胸间。上身裸露,双臂折弯至 90°,双手执一物。下半身似穿一短裤,两腿分开(图二二)。
两个年度的发掘均出土了一定数量的木简。2008 年木简集中放置于 M5 的木棺内,因受坍塌的椁盖板和棺盖挤压而受损,另外由于墓地地下水位较高,墓室十分潮湿,出土时木简多残断。较为完整者有 700 多枚(段),连同残损严重的残片共计约 1400 枚(段)。与木简同时出土的还有墨、砚等书写工具。木简内容一部分为七言本《苍颉篇》(图二三),另一部分为日书(图二四)。其中还发现“本始二年”简一枚(图二五)。
2012 年出土木简置于 M8 北侧木棺盖板之上,出土时简册已散乱失次,部分残片散落于两棺之间。木简为松木材质,保存状况很差。现存断简及碎片共 174 个编号,经过整理缀合,可以确定原简册由 35 枚简札构成。这批木简内容为历谱,因出土一枚“五凤二年”纪年简(公元前 56 年),故确定为“五凤二年”历谱(图二六)。
四、学术价值
据调查及发掘知,水泉子墓群面积较大,分布集中,在现连霍高速公路东西两侧均分布有大量墓葬。2003 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西气东输一线建设工程中发掘了 98座汉墓,加上 2008、2012 年两次发掘的 31 座墓,表明此处是一规模较大的墓葬群。从已清理的情况看,竖穴木椁墓为主要类型,大部分墓葬带有斜坡墓道,值得注意的是,在墓道与墓室间存有一过洞,过洞内填大量的石块,起封堵作用,而石块之后为木椁的前壁,多采用竖立的木板插堵。以双人合葬墓为主,葬式多见仰身直肢。壶、罐为主要的陶器组合;灶面半圆形,甑(釜)与灶分体而制。
中原地区,西汉昭、宣时期,夫妻同穴合葬已逐渐成为主要的埋葬形式。王莽前后,墓中随葬品不论瘗死者人数多寡,陶器往往只有一套。水泉子木椁墓大多为夫妻合葬于一木椁中,与上述西汉晚期墓特征相同。随葬陶器也只有一套,且陶器形制以汉式为主,无论器形、制法都同于中原汉墓。考虑到中原地区墓葬形制传至河西需要一定的时间,推测水泉子木椁墓年代为西汉末至东汉早、中期。东汉时期,中原地区砖室墓替代了土洞墓、木椁墓,这种新的墓葬结构也被河西地区所吸收,券顶砖室单室墓,长斜坡墓道,多人合葬,均符合东汉中期墓葬特点,所以水泉子砖室墓的年代应为东汉中期以后。
竖穴木椁墓是先秦以来中原地区较为常见的墓葬形制,西汉时期仍然流行,并有向西北地区传播的趋势,到了西汉晚期、东汉时期,中原地区以新的空心砖墓、小砖墓等形式代替了传统的木椁墓。而木椁墓在西北地区西汉至东汉时期还是主要的墓葬形式,如青海上孙家寨汉晋墓群中的汉墓、内蒙古南部地区汉墓等。从目前公布的资料看,甘肃地区仅在兰州兰工坪 [1] 、古浪黑松驿 [2] 发现不足 10 座木椁墓。此次发掘丰富了甘肃地区汉代木椁墓的资料,为明确汉代木椁墓在甘肃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从水泉子墓葬看,河西的墓葬形制存在一定的演变,从竖穴木椁墓、土洞墓向砖室墓发展,这种发展变化
也是受到中原墓葬形制的影响,是在汉王朝开拓西北地区的大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显现了汉文化及其葬俗对河西的影响。
水泉子汉墓出土的木简是永昌县境内第一次出土木简,也是甘肃省近年来在简牍文物方面的又一次重要收获。该批木简日书数量较多,内容相对丰富,应是迄今为止出土汉代日书数量较多的一次,对于秦汉数术的研究将产生较大影响。“五凤二年”历谱对我们认识古代历日的编册、秦汉时期日者之术与历家历法的逐步合流等文化现象,都具有启发意义。
永昌地处丝绸之路要冲,历史悠久,境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发现众多遗址,主要有鸳鸯池、毛卜喇、水磨关、二坝、乱墩子滩等,大多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也有少量的齐家文化遗存。之后汉晋、南北朝、唐宋等时期也发现了大量文化遗存,如乱墩子汉墓群、汉长城、北周圣容寺石窟及御山瑞像石刻等,显示了永昌悠久的文化面貌。此次发掘不仅丰富了河西地区汉墓的资料,也为了解永昌当地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参考文献
[1]蒲朝绂:《兰州汉代墓葬》,《西北史地》1992 年第 2 期。
[2]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甘肃古浪峡黑松驿董家台汉代木椁墓清理概况》,《文物参考资料》1955 年第 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