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8.郦波讲解丨崔颢《黄鹤楼》:思绪飞旋 青春盛唐

国学雨滴 2021-11-17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注释】

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

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乘:驾。

去:离开。

空:只。

返:通返,返回。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悠悠:飘荡的样子。

川:平原。

历历:清楚可数。

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

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乡关:故乡。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武昌蛇山峰岭之上,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相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距今已有1780多年历史。当时,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此楼以瞭望。到了唐朝,黄鹤楼的军事性质逐渐弱化,演变成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都会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崔颢,今河南开封人,盛唐诗人。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旧唐书》曾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相提并论。可惜他好饮酒和赌博,早年以宫廷诗为主,情志浮艳,导致仕途浮沉,终不得志。后来,他游览山川,经历边塞,视野大开,临老却转性了,诗风也变得雄浑自然。《黄鹤楼》就是他晚期的作品。

这首诗以充满遐想的“仙人骑鹤”故事开头,给黄鹤楼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神话色彩。可惜仙风道骨的昔人已经离去,一个“空”字,暗示了诗人心里对这座富于传说的黄鹤楼的憧憬和看见空楼时的怅然若失。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楼头目送,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二句,由遐想回到现实,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时分,最容易生出旖旎的愁思。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水雾江烟,一面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诗作以一“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也暗合了开篇时的怅然若失。

这首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令人叹为观止。诗人的风采与秉性亦随诗篇的展开跃然纸上,乡愁情怀的抒发也没有愁苦万分,而是波澜壮阔、豪迈昂扬,因此这首诗不仅成为崔颢的传世之作,也奠定了他的一世诗名。

话说崔颢来了一趟黄鹤楼,登高望远,心有所动,写了一首感怀诗,放在那儿,也没有大不了的。只不过时隔许久,李白也来了。黄鹤楼立刻风生水起,骤起波澜。因为崔颢的这首诗竟然使诗仙李白大伤脑筋,面对美景,诗兴全无,不得不遗憾地叹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话说得无比勉强和无奈。以李白的文名,“哲匠敛手,无作而去”,甘于屈于人下,实在少有。听说,李白后来并不服气,在游览金陵的凤凰台和鹦鹉洲时,专门仿照崔颢的《黄鹤楼》,写了《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2首诗,引来后世许多评论大家的点评。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国学雨滴

免费收听更多国学经典

往期回顾

郦波:49王湾《次北固山下》

郦波:50王之涣《登鹳雀楼》

郦波:51王翰《凉州词》

郦波:52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郦波:53李颀《古从军行》

郦波:54高适《燕歌行》(上)

郦波:55高适《燕歌行》(下)

郦波:5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