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雨丨李清照15:再嫁风波(完)

国学雨滴 2021-03-01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第十五讲

李清照再嫁风波

以前我们讲到过李清照个性爱好中的几大方面,好赌、好酒还兼好色。如果说好赌也好、好色也好、都还在理学容忍的范畴。比如说她虽然好赌,倒并没有组织过市井无赖聚众赌博,没有造成大规模的社会危害。她也风流可只限于夫妻之间的闺房私密。虽然私密不小心走漏了风声,但夫妻间再怎么卿卿我我,也没碍着别人什么事谈不上有伤风化。可李清照的晚年还真干了件很有伤风化的事,这件事要摆在今天实在算不了什么,不就是再嫁吗?今天中国人见面不问你吃饭了吗?而是这么问,你离婚了吗?结婚、离婚、再婚这根本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何况寡妇失业的找个男人依靠人之常情。可在宋代男人续弦是天经地义。比如说苏轼他就娶了三任正妻,大家都觉得很正常,男人再婚是为了延续香火,女人再婚可就是耐不住寂寞,是要遭白眼的。不幸这种遭白眼的事,还真让李清照赶上了。话说到这里我们还得补充说明一下宋代理学对自然人性的钳制。


举个例子,这件事发生在北宋第五个皇帝宋英宗身上,宋英宗是个短命皇帝只做了四年皇位,还没来得及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来得及闹出北宋历史上的一个大笑话,那就是著名的濮议之争。什么叫濮议之争?原来宋英宗并不是先皇帝宋仁宗的亲生儿子,宋英宗死的时候没有亲生儿子可以继承皇位,所以认堂兄弟濮王的儿子赵宗实为养子,给他赐名赵曙立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宋英宗。


英宗即位之后,照例是要给自己的父亲追加尊号,可宋朝是个特殊的朝代,它最大的特殊就是理学盛行。理学对人的本性的禁锢,那可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说理学家提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教训女人们宁可饿死也要从一而终绝对不能再嫁。这是因为什么呢?理学强调明名分。说白了就是里子不如面子重要,名分是摆在第一位的。宋英宗一即位就面临了这个名分的问题。既然自己名义上成了宋仁宗的儿子,那么应该怎么称呼自己的亲生父亲濮王呢?是叫爹还是叫伯父?宋英宗脑袋想破了都没想明白。叫爹吧自己有两个爹。两个爹的身份又不能平起平坐。这关系就搞得有点不清不白,叫伯父吧,他明明是自己的亲爹。实在想不通了,英宗只好把难题扔给大臣去解决。这下可是扔了炸药包了,宋朝大臣们真枪实刀的仗不敢打,打嘴巴仗可是谁也不服输。于是乎朝廷大臣分为两派展开激烈辩论。一派说应该叫伯父;一派说应该叫爹。一个简单的称呼问题成了朝廷的头等大事,连西夏人入侵这样的军国大事都丢在一边没人去管,最后还是有欧阳修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请太后下诏让英宗尊亲爹为先皇。而英宗又假惺惺的谦让一番说,能叫爹就可以了,就不用再上皇帝的尊号了。争论了一年多的名分问题,终于以宋英宗最终决定叫自己的亲爹为爹而结束。里子面子都有了两全其美。这大概就是宋英宗当了四年皇帝中遇到的最大的一件事了。


宋代人留下的资料言之凿凿说李清照晚节不保,老都老了还不安分嫁了个小人。还大闹了一场离婚官司,简直把她老公赵明诚的脸都丢尽了。这样一说,李清照的铁杆粉丝们不乐意了。所以,明清以后,粉丝们纷纷揭竿而起,找出各种莫须有的证据,千方百计想为自己的偶像辩诬。说她肯定会坚守清白,不可能做出这等辱没家风的丑事来。其实这种辩诬又是何必呢?不管是宋代人言之凿凿的骂李清照晚节不保,还是明清人为李清照辩诬,说她不可能改嫁,骨子里都是封建思想、大男子主义在作怪。难道一个孤寡女人在家就是丑事就必须要遮遮掩掩见不得阳光?再说了就算在宋代理学盛行的时候。有人再嫁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唐琬跟陆游离婚后不也再嫁了吗?


人们对李清照如此苛刻,说白了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她的忠实粉丝刻意要维护心目中偶像的神圣和清白。另一方面是那些道学家们,本来就对李清照的狂傲、叛逆、清高、自负很不满意,再加上某些人阴暗的嫉妒心理作怪,就把个绝代才女描绘成了一个风流荡妇。实际上李清照既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也更不是风流淫逸的荡妇,她只是一个真实的女人,一个有血有肉渴望爱与被爱的女人。她才貌双全,可是又没有让才貌掩盖了她的真诚和善良,对世界的执著追求,对大是大非的爱憎分明。太平盛世的时候她不在乎物质享受,一心扑在金石考古与文学创作的事业上,兵荒马乱的时候,她胸怀大义始终怀着一颗恢复中原回归国土的爱国热忱。这样的一个女人有没有再嫁,有没有离婚,难道应该成为她高贵人格中的污点吗?我觉得是那些骂她的人,鄙视她的人,自己心里的污点没有洗干净吧。如果说李清照也犯过错,那么错的并不是她的离婚再嫁,错只错在她看错了人,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上了一个居心叵测的小人的当。


事情发生在绍兴二年。这一年李清照来到了杭州,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这个张汝舟粗看来也生的是风流倜傥彬彬有礼,而且对李清照还关怀备至。独自经历了几年颠沛流离,李清照已经尝尽了人生的悲凉苦痛,在步入老年的时候突然得到一个男人真心的关怀,对于向来多愁善感,感情丰富的李清照来说也不免为之感动了。况且这时候的李清照已经病得是有气无力,哪里还分得清男人的真实面目。再加上他的弟弟李迒也是一个实在人,看到姐姐这样可怜痛苦,也相信了张汝舟的巧舌如簧,于是在还没有认清张汝舟的真实意图的情况下,李清照就被他骗入了婚姻之中。结婚不久,张汝舟卑鄙小人的面目就日渐显露出来,并且越来越丑恶。


原来以李清照在当时的才名,再加上出身于诗礼簪缨世家,是已故丞相赵挺之的儿媳妇儿,丈夫赵明诚又是有名的金石收藏家,人家就想当然地以为她手里值钱的宝贝肯定不少,就冲着这点子和才名和财名,张汝舟就蓄谋要把李清照骗到手。说不定就冲当时李清照病得奄奄一息,他就只等着娶过门以后好接受遗产,等着天上掉馅饼呢。李清照怎么能想得到对她来说人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张汝舟真正想要的是李清照手里的那些宝贝。可是结婚之后双方都发现这场婚姻是一个大大的骗局。


在李清照看来张汝舟市井无赖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原来他的官也是靠耍手段骗来的。原来宋朝有个规定,举子考到一定次数取得了相应的资格,就可以授予官职。这张汝舟本来没什么才学,他的官职是靠妄增举数骗来的。也就是谎报了考试的次数。这在当时可就是欺君之罪。而张汝舟这方面也是大呼上当,他原先打的如意算盘是娶了一个李清照,同时就娶进来大批稀世珍宝,可先别说李清照手头的收藏品早就所剩无几,就算是有以李清照的顽强个性,又怎么可能把赵明诚和他一辈子积累的心血,拱手让给这么一个骗子小人。于是张汝舟原形毕露,先还只是对李清照冷眼相对,发展到后来甚至开始对年老病弱的李清照拳脚相加。


李清照这位绝代才女做出了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决定——离婚


这个决定可不是一般人就能做的,宋代有一条很恶劣的法律,男人休妻很容易找个理由就能把老婆打发回娘家不管死活。可是女人要是想反过来告丈夫,那么即使证据确凿诉讼成功,女人自己也要到监狱里面蹲两年。在这件离婚诉讼案中,李清照再一次显示了她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因为在当时,一个女人如果以家庭暴力为理由导致要跟丈夫离婚,说出去不但没人相信,退一万步讲就算有人相信,也最多是给一点廉价的同情,离婚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不但不可能成功,反而还可能会被反咬一口。因此李清照聪明的来了个地轻就重,以张汝舟妄增举数为由告他一个欺君之罪。这罪名可大了,再加上证据确凿,连宋高宗都亲自过问案件。最终张汝舟是被削去了官职流放柳州,李清照离婚成功。


这段让李清照毁了一世名节的婚姻,仅仅持续了100天。而根据宋代的法律,李清照即使胜诉因为告的是丈夫,也因此而锒铛入狱。好在不幸中的万幸是,赵明诚生前的一位远房亲戚当时在南宋朝廷做翰林学士的綦崈礼向李清照伸出了援手。綦崈礼当时很得宋高宗信任,因此李清照在牢房里只待了九天就别放了出来。出狱后李清照专门写了本素材来自微信公众号丁中广祥封信《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对他表示感谢。在这封信中李清照解释自己是不幸误中奸人的圈套,因为当时已经病得连牛和蚂蚁都分不清,棺材已经准备好只等着入土了,哪里还能分辨得出好人坏人,不得已被张汝舟连哄带骗“强以同归”,实在是被逼着嫁给那个小人的。


在信中,李清照悲凉的描述这段婚姻说自己是“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才。”意思说我已经是一个日薄西山的老妇人,却不得已被骗着嫁给这样的一个土匪市侩。她自己非常清楚,这样一折腾自己难免名声败裂,不但没脸再见丈夫生前在朝廷中的同事,甚至将来也“难逃万世之讥”。但即便如此也决不能忍辱偷生,李清照的性格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尽管离婚的诉讼风波几乎耗尽了李清照最后的力量,但是李清照并没有被一己的悲惨命运彻底打倒,就在这种凄凉潦倒的处境当中,她仍然密切关注着国事的安危。


离婚后的第二年,刚刚喘过气来的赵构终于良心发现,准备派人去金国探望一下北狩的父亲和哥哥。顺便看看是不是能够跟金人沟通一下,谈谈求和的条件。当时金国被看作是虎狼之地,人人避之惟恐不及,有几个胆大的敢出使金国?这个时候北宋著名宰相韩琦的曾孙韩肖胄,自告奋勇承担了冒险出使金国的重任。沉浸在悲凉中的李清照一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精神大振。甚至忘记了个人苦痛,将满腹的心酸和苦泪化作了笔下的豪情壮志。


李清照的爷爷和父亲都出自韩琦的门下,因为近年来家道沦落,李清照自称已经“不敢望韩公之车尘”。但是即便是在晚年的贫病交加中,她仍然为韩肖胄出使金国的消息而激动。在送给韩肖胄的诗当中,她写下了这样令人心酸却又豪气冲天的句子:“闾阎嫠妇亦何知,沥血投书干记室。夷虏从来性虎狼,不虞预备庸何伤。”“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李清照这时只不过是一个流落民间的寡妇,却偏偏以血泪写成了诗句为韩公壮行,提醒他出使途中既要防范敌人的虎狼本性,又希望他能不辱使命,殷切盼望着朝廷收复山河,挽救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可谓字字血泪句句肺腑。在后来写的《打马赋》一文中她还留下过这样的句子:“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她多么向往能做一个花木兰那样的英雄,女扮男装披上战袍呼吁将士、百姓们一起打过淮水去,恢复中原。要知道当时秦桧之流横行朝中,谁人敢斗胆言兵?可是一个老妇人却如此敢作敢当。


难怪后人要叹息:“庙堂只有和戎策,惭愧深闺打马图。“这些高居庙堂贪生怕死的文臣武将们在一个深闺的文弱女子面前,难道不应该感到惭愧感到羞耻吗?可惜的是虚弱的南宋朝廷,没有让李清照殷切的盼望成为现实。就在韩肖胄出使金国的第二年,金兵又大举南侵,赵构又开始狼狈逃窜,而李清照也不得不逃往金华。奔波流徙的日子里,李清照在浙江度过了最后的岁月,在这期间她不但完成了丈夫未竟的事业《金石录》的编撰工作,并且还将之刊行于世,上表朝廷。


李清照具体卒于何年没有确凿的文献可考,但她晚年流落江湖的困窘和坚强,确是可以想见的。是的,江南的风光旖旎,也许并不输给北方的壮丽河山,可是这个时候的李清照心里已经积聚了太多太多的悲哀和忧愁。挚爱的国家山河破碎,“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挚爱的亲人,天人永隔,那堪永夜,明月空床,一代传奇才女只能在风俗殊异的异地他乡,寄托自己飘零的晚年,纵使才华未老,也只能化作哽咽的泪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的一生结束了。可我们心中的李清照还一直活着。那个曾经用了一生的时间寻寻觅觅的女子。无论她寻寻觅觅的是人间的真爱、是理想的桃源、是事业的辉煌还是个性的自由,无论她是叛逆的、坚强的、还是柔弱的、无助的,我只想给心目中永远的李清照送上两个字。这两个字不是才华、不是美貌、不是豪放、不是婉约,而是——执著。


结束语:


李清照这位男权时代的异类佳人,她用了一生的时间,在如铜墙铁壁般束缚着女性的男权社会中,替女人冲开了一条血路,用女人自己的声音,在男人书写的历史上,发出了震撼人心的最强音。


查看合集请在公众号中回复“杨雨讲李清照

特别推荐

1:听书《蛙》合集

2:听书《秦腔》合集

3:听书《抉择》合集

4:听书《推拿》合集

5:听书《芙蓉镇》合集

6:听书《钟鼓楼》合集

7:听书《尘埃落定》合集

8:听书《历史的天空》合集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国学雨滴

免费收听更多国学经典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