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彭 | 一分钟干掉一架日本飞机,中苏联手的武汉“二一八”空战
本 文 约 3700 字
阅 读 需 要
8 min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战争是一项技术活。近代以来,咱中国人打的几次反侵略战争,都是遭遇了可怕的“降维打击”。
鸦片战争时,咱们使用的是大刀长矛配以少量土枪,英军拿的可是“洋枪洋炮”;甲午战争时,咱们紧跟时代潮流,购买了洋枪洋炮铁甲舰,但指挥系统和后勤保障还是传统的,训练比较差,可日军经过军事革新,已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近代化军队。等到抗日战争时,表面上中国军队经历了北伐战争和军阀混战,洋枪洋炮终于是过关了,但是,日本人已经有了完整的海陆空立体作战体系和比较强大的军工生产体系,能够批量生产坦克、飞机、大炮,中国军队还是平面化作战,军事工业比较初级,只能生产部分轻武器,重武器则只能花钱从外国购买。实际上,这种差距依旧是一种“降维打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航空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空中力量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空军渐成标配,进一步形成了海陆空立体化作战模式。西方大国和日本这些先进的工业化的国家还积极研发、生产新型战斗机和轰炸机。虽然中国也勉强组成了空军,但飞机全部从外国购买,就是配件也难以自己生产。
全面抗战爆发之初的1937年8月14日,日本开始封锁中国海岸,切断中国的军火供应,以往与中国政府有军火生意往来的西方国家,比如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等,先后取消了与中方签订军购合同。按照中国当时的军工水平,生产步枪、机枪还行,再高级点就困难了,尤其是飞机这种高科技,根本就玩不转。之前攒的一点家底,经头几个月的激战,很正常地消耗干净。因此,日军的海上封锁导致中国空军很快失去了战斗力。日本人掰着指头数,知道中国空军已经基本打光了,就更加肆无忌惮在中国天空上撒野。
当时,在主要工业国家中,只有苏联和中国之间有漫长的边境线,是日本人不可能封锁的。日本狼子野心,与苏联有过节,所以苏联也担心日本人在中国之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所以有动力给予中国军事支援。
从抗日战争爆发到德国入侵苏联之前,中国方面从苏联购买飞机1285架,包括战斗机777架,CB中程轰炸机328架,ДB远程轰炸机30架,TB-3重型轰炸机50架和教练机100架。此外,还有大量中国自己生产不了的发动机、航空弹药、油料和航材等物资。中国空军很快就装备了苏联援助的两款主力战斗机型——伊-15、伊-16战机,两款苏制战机特点比较突出,单个作战恐怕难以与日军的九六式舰载战斗机抗衡,但如果双机配合则足以与日军一战。被称作“黄雀”的伊-15式战斗机是一种双翼机,固定式的起落架,速度一般,但机动性能强,装备了四挺机枪,火力猛,日军的九六式战斗机有两挺大口径机关枪,射程远,但射速不如伊-15的7.6毫米“什卡兹”机枪,在空中缠斗时伊-15更胜一筹。被称作“燕子”的伊-16单翼机配备了在当时比较现代化的收放式起落架,速度上远超九六式,若与伊-15混编作战,效果极佳。
除了军火上的支援外据统计,苏联还真刀真枪的支援了中国抗战。据统计,从1937年10月到1941年底,苏联以空军志愿队名义,总共派遣了3665人参战,包括1091名飞行员和2000余名机械师、工程师。苏联援助的轰炸机全部由苏联飞行员驾驶,从阿拉木图起飞经新疆迪化(乌鲁木齐)、哈密飞到兰州;或从伊尔库斯克起飞经蒙古到兰州。这两条航线上,基础设施极差,既缺少机场,又无导航,开辟航线十分艰险;歼击机则分解开,通过汽车运送至新疆,再装配起来。苏联专家还在新疆和甘肃帮助中国建立了航空供应站、飞机修配厂、航空学校和训练基地。
正是在苏联的支援下,到1938年初,中国空军重新组建了3个飞行大队,规模最大的第一飞行队和第三飞行队都是在苏联提供的飞机和武器装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第二飞行大队的战机是战争爆发前从美、法、英、意等国家购买的存货,勉强拼凑起来的。在苏联的援助之下,中国空军恢复了元气。这是日本人始料未及的变化。
按照日军的作战规划,攻占南京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被视为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因此在1938年2月18日,日本空军就准备轰炸武汉。结果,日本空军这一次吃了大亏。当日12时许,日本海军12架轰炸机,在26架新型战斗机的护航之下,从南京、芜湖机场起飞,在安徽和江西交界处集结后,直扑武汉。中国空军已经准备就绪,19架伊-15和10架伊-16战机分别从汉口、孝感机场升空拦截。
这是中苏混编作战后的第一次空战尝试。此战,苏联和中国一方,将伊-15、伊-16联手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伊-15战斗机的特性是灵活,所以我们就利用这种灵活的特性和日机空中缠斗。日本飞行员原以为日本的九六式战斗机已经很灵活了,但他们遇到伊-15后才发现在机动性上有差距。这场空战中,被击落的12架日军飞机,差不多都是伊-15击落的。伊-16的任务在作战空域的更高空待命,抓住时机就俯冲一把,让日本飞行员如芒在背,更主要的是,等到日本战斗机被伊-15缠斗一阵油料不足、准备撤退时,伊-16负责追击,发挥伊-16的速度优势,把日本飞行员打得没一点脾气。这种战术被苏联专家总结为“双机空战”,有时候,利用伊-16的速度优势,先起飞拦截日本飞机,等到伊-15赶赴战场与日本飞机进行缠斗,效果也很不错。
“二一八”空战历时12分钟,总计击落日本战机12架,平均一分钟干掉一架,给日本人造成了沉重一击。此次日本空袭编队指挥官金子隆司的座机也被击毁。中国空军损失了5架飞机。
日军原以为经第一阶段的打击,中国空军已经丧失了战斗力。毕竟,中国海岸线已经被封锁,中国自己又不可能造新的飞机,之前的家底有多少,日方是心知肚明。但是,苏联的大规模援助,让中国空军再次有了与日本人抗衡的能力。
战后,武汉上空维持了短暂的寂静局面。日本空军除了在汉口、孝感一代侦察外,只有夜间的小规模偷袭,极少有成规模的机群飞进武汉。4月20日,中国空军击落一架日本侦察机,截获重要情报——4月29日是日本天皇裕仁的诞辰日,日本海军航空队计划在这天空袭武汉,为天皇献礼。果然,日本海军第二联合航空队的九六式舰载战斗机和日本陆航的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合计45架,再次大举来犯,目标是汉口的空军基地、汉阳兵工厂等重要军事目标。早有准备的中国空军第三、第四、第五大队的19架伊-15式战斗机和苏联志愿航空队的45架战斗机提前占据有利高度,准备痛击来犯之敌。
当时身为中国空军顾问的未来飞虎队之父陈纳德建议,先派伊-15与日方的战斗机缠斗,把战斗机与轰炸机群分离,让战斗机群在武汉上空消耗掉大量汽油,在武汉以东30英里处设伏——苏联志愿航空队的飞机切断日本飞机的后路。
14时30分许,日本轰炸机群在武汉上空,遭到伊-15突然攻击,两架轰炸机第一时间就被击毁,日本战斗机群仓促应战,希望凭借数量优势驱散伊-15的队形。9架伊-15则发挥灵活的优势,与护航的战斗机群作战,成功将日方的轰炸机与战斗机群分割。日本轰炸阵脚大乱,胡乱丢下炸弹准备撤退。但伊-15穷追猛打,一架又一架的轰炸机被击毁。日军战斗机也无心恋战,仓皇退却。正当他们庆幸撤离了武汉上空时,苏联空军志愿队迎面杀到,此时的日本战斗机油料已经见底,不敢再战,只能逃命。经过30分钟的拼杀,日机被击落了21架,损失了飞行员50名,还有2名跳伞后被俘虏。中国空军损失飞机12架,4名飞行员牺牲,苏联志愿航空队损失飞机2架。日本方面这次又被打得很痛,此后一个多月,不敢再进犯武汉。
四二九空战 作者:梁又铭
一个月后的5月31日,日军再犯武汉。苏联志愿航空队“正义之剑”大队的21架伊-15和10架伊-16驱逐机立即升空迎战。中国空军第三大队的4架伊-15、第四大队的8架伊-15和6架伊-16部署在2400米高空,协同作战,苏联和中国一方展开了一张立体纵深的大网。日本飞行员见势不妙,掉头东逃。经过30分钟的战斗,中、苏混合编队总共击落敌机14架,我方仅损失2架,还有一架是因为机械故障造成失速坠落的。
武汉上空三次较大规模的空中较量,日军都吃了亏。苏联志愿航空队和中国空军协同作战,让日本人心有余悸。抗日战争爆发的头三个月,中国空军几乎覆灭。当获得了苏联援助后,中国空军一度辉煌起来。
苏联方面的援助了全套苏式空军装备,还把苏联的空中作战体系以及训练方法,移植到了中国。但是,中国航空工业依旧是十分落后的,不但无力自己生产先进的战机,就是维修都很困难。
拥有研发和生产能力的日本空军逐步加强实力,到1940年7月15日,日本完成了零式飞机的试飞,9月13日的璧山空战是中国空军第一次与零式战斗机交手,中国空军被击落13架,迫降11架,剩余10架撤退到川中遂宁机场。从此苏联援助的伊-15、伊-16再也无力与日本最新的零式战斗机抗衡。与此同时,欧洲局势发生变化,德军在西线大获全胜,让苏联十分忧虑。为避免两线作战,苏联志愿航空队分批撤走。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很快正式宣布停止对中国的援助。
中国空军在武汉上空的辉煌到此结束,中国空军又陷入了打一架少一架的困境。虽然中国空军接收了苏联志愿航空队剩下的一批飞机,但零配件供应断了,这批飞机很快就不能起飞。实际上,中国飞行员内心很清楚,即使能飞,也是先进的日本飞机的活靶子。万幸的是世界局势瞬息万变,苏联停止援助后的几个月,日本人偷袭了珍珠港,把美国人拖入了这场战争,这才有了后来的飞虎队。1942年之后,美国生产的更先进的飞机即将大批运抵中国战场,装备了美国的P40、P51之后,中国空军再一次回到战场。
- 推荐阅读 -
值班主编 | 曲飞 值班编辑 | 小窗 主播 | 夏晴朗
这是第 105 篇文章
- END -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