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董啸 | 想跟清军搞统战——南明君臣的幼稚病

2018-04-03 董啸 搜历史

本       文       约      3000       字


阅       读       需       要


min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明成祖即位后定都北京,号称“天子守国门”。主要是为了压制蒙古残余势力。然而北京城毕竟距离边境非常近,又无险可守,有明一代,多次遭遇蒙古诸部和后金的围攻。不过朱棣为了子孙后代计,还创造性地将明王朝的政府机构在南京做了一个ghost备份。是为“两京制”。“留都”南京完整地保留了六部、都察院、五府和内廷的太监体系,各种职司一应俱全。南京朝廷的官员级别和北京同职官员相同,主要管理南直隶(南京周边14个府、州,因不设行省,直接由朝廷管理。这里是明王朝最富庶的地方)的相应事务。

甲申三月二十九,大顺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王朝的北京政权覆灭。此后,朱棣为子孙设定的政权备份发挥了关机重启的作用——政府部门齐备,缺的就是个皇帝而已。

崇祯皇帝

找皇帝这事儿好办,朱家藩王多得是。一番勾心斗角之后,五月初一,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出任监国。这一天恰是吴三桂引多尔衮入北京的同日。半个月后,朱由崧正式即皇帝位,改次年为弘光元年。是为南明肇始。

明亡清兴六十年,多方势力搅作一团。南明朝廷建立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对于弘光君臣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确定到底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当时的情况和三国时期有些类似——南明、大顺、满清三足鼎立,作为军事实力最弱势的一方,弘光朝廷根本做不到以一敌二,所以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联虏平寇”,要么“联寇平虏”。

然而其实这个两难问题是不存在的,在弘光君臣的选项里根本没有“联寇平虏”——崇祯皇帝用自己的死取消了这个选项。正统的明王朝亡于农民军之手,无论从道理还是感情上,南明政权都不可能和大顺政权携手抗清。

清军入关是倾尽家底的,时人记载多尔衮进行了总动员,“男子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但是清军总共也就十万余众,击败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多尔衮对于下一步的战略颇为迟疑。诸王贝勒也分成两派,部分人认为满洲兵将倾巢而出,后方保障未必能支撑战争的进展,提议趁着形势一片大好,应该“大肆屠戮”,抢夺人口财产,然后“留置诸王以镇燕都”,清军主力回师沈阳,或者退保山海关。

多尔衮朝服像

然而多尔衮有着明清代际最优秀的战略眼光,他不同意小富即安的短视做法。因为皇太极曾经说过:“若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已经取得的利益,无疑要最大化。但是,占据并迁都北京之后,应该如何进取,却不得其法:是进略江淮,还是划江而治?抑或一同天下?多尔衮心中也并无定数。张怡《謏闻续笔》云:清军进入北京后为崇祯帝举哀三日,随即令汉族官民剃发改制。“剃发令下,有言其不便者曰:‘南人剃发,不得归。远近闻风惊畏,非一统之策也。’九王(即多尔衮)曰:‘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

多尔衮犹疑的机会主义态度,给弘光朝廷造成了错觉。执政的史可法、马士英辈提出了“联虏平寇”的战略方针。面对亘古未有的复杂局面,这些读书人不免要向古人寻求智慧。所以《资治通鉴》是史书,也是施政参考书。

史可法的幕僚姚康曾经写过一本书,名为《太白剑》。这本书的内容乃就《新唐书·黄巢传》逐段评论,为执政者出谋划策,指出唐末剿灭黄巢并非只靠自家兵将,引入沙陀人李克用方才克功。书名《太白剑》,乃是依据“黄石(公)之书亡秦,太白之剑亡巢”的说法。

清军战斗力强悍,数十年间无数次击败明军。所以当李自成羽翼渐丰,已有朝臣边将试图借清军剿灭农民军的设想。杨嗣昌任兵部尚书、大学士的时候,意图改变两面受敌的状态,向朝廷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建议。不过当时他并未想“借剿”,而是意欲通过厚给财帛,开展互市这种方式和满清达成和平协议,从而集中精力扑灭农民军。再回过头来对付关外的敌人。

《李自成进北京》 伍必端、陆鸿年 绘

崇祯活着的时候不是没考虑和满清议和的问题,明清之间也并非没有达成和平之可能。松锦之战大败,明朝辽东野战军基本全军覆没。崇祯暗中派兵部尚书陈新甲尝试与清方议和,孰料陈新甲大意泄密,引得朝廷哗然。一向刚愎自用的崇祯就把责任往陈新甲头上一推,将其斩首弃市。辽东和议之事,自此杜绝了可能性。事实上,这也是断送明朝江山的一个战略上的大失误。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击败李自成占领北京。弘光朝廷初立,对于当时形势并不十分清楚。还以为吴三桂当真借清兵为崇祯报仇,君臣一片欢腾。甲申五月二十八,朱由崧下旨加封吴三桂为蓟国公,并“给诰券、禄米,发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差官赍送。”


没过几天,史可法上书称:“近辽镇吴三桂杀贼十余万,追至晋界而还。或云假虏以破贼,或云借虏以成功,音信杳然,未审孰是?然以理筹度,此时畿辅之间必为虏有。但虏既能杀贼,即是为我复仇。予以义名,因其顺势,先国仇之大,而特宥前辜;借兵力之强,而尽歼丑类,亦今日不得不然之数也。”

此时天下大乱,清军只占领了京畿附近,主要进军方向是向西追击农民军。山东河南至江淮大片土地顿成势力真空区。在“联虏平寇”的错误战略指导下,南明朝廷唯恐刺激清军,畏缩不前,并不敢派军队北上填补这片空白。

六月间,多尔衮发布文告说:“深痛尔明朝嫡胤无遗,势孤难立,用移我大清宅此北土。厉兵秣马,必歼丑类,以靖万邦。非有富天下之心,实为救中国之计。咨尔河北、河南、江淮诸勋旧大臣、节钺将吏及布衣豪杰之怀忠慕义者,或世受国恩,或新膺主眷,或自矢从王,皆怀故国之悲,孰无雪耻之愿?予皆不吝封爵,特予旌扬。其有不忘明室,辅立贤藩,戮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当通和讲好,不负本朝,彼怀继绝之恩,此惇睦邻之义。”

多尔衮这篇新闻通稿大有讲究,看起来像是想给南明朝廷吃颗定心丸,因为他明确表示要“通和讲好”,要与江左的南明政权实现“睦邻”友好关系云云。不过多尔衮还是不忘恐吓战战兢兢的南明君臣,在同一篇文告里他又说,如果江左政权不听话或者阳奉阴违,满洲大兵就将挥军南下,“俟予克定三秦,即移师南讨,殪彼鲸鲵,必无遗种。”

弘光朝廷也不乏有识之士,七月上旬,朝廷召集群臣讨论派遣使臣同清方联络事宜。兵科给事中陈子龙就明确表示反对,他在给朱由崧的奏章中指出,朝廷大佬们只看到“唐人用回纥之师”平定安史之乱的成功经验,但唐“联虏平寇”的成功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中国自有信臣精卒如李、郭之将,朔方、陇右之兵而后可。”如果自身实力不过硬,只想着借异族之力,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反面教材——“如宋人借金以灭辽,借元以灭金,则益其疾耳。”

这种清醒之言,根本入不了弘光朝廷主政者的耳朵,他们满脑子还是“联虏平寇”的幻想。妄图以卑辞厚币求得偏安的局面。然而随着农民军的溃败,以及降清汉官的谋划,多尔衮已经改变了对南明政权的态度。

七月二十八,多尔衮致书史可法,先是声言北京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也。“贼毁明朝之庙主,辱及先人。我国家不惮征缮之劳,悉索敝赋,代为雪耻。孝子仁人,当如何感恩图报?”复恐吓南明朝廷取消帝号投降,如果不从,就要拉着大顺军一起出兵:“今若拥号称尊,便是天有二日,俨为劲敌。予将简西行之锐,转旆东征;且拟释彼重诛,命为前导。”

多尔衮可不是说着玩儿的。弘光元年,清军在击溃李自成之后,分三路进攻南明。数月间,便下诸州县,弘光皇帝匆忙出逃至芜湖投奔黄得功,结果黄得功部下兵将密谋降清,绑缚了弘光帝献给多铎。后押往北京,翌年被清军处死。时年四十岁。

朱由崧出逃,《多铎得胜图》(局部)

所谓联虏平寇,却变成弘光朝廷引火自焚的导火索,至此成为笑谈。



值班主编 | 曲飞   值班编辑 | 小窗   主播 | 夏晴朗

这是第 149 篇文章

- END -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