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声:面对不确定性更需「场景设计力」
5月28日,「滴普科技A+轮融资发布会」在深圳举行。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受邀出席并做主旨演讲,题为《场景设计力:数字商业的创新方法》。吴声表示,全场景融合的数字化进程加速,以及不断被开发的新场景,正需要被系统化地定义与设计。作为数字商业场景创新的系统方法,「场景设计力」包括3个方法要素:用户驱动、场景解决方案和敏捷协作。
以下为《吴声造物》对演讲精华的梳理,略有删改。
演讲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 吴声
撰文 |高浩原
编辑 |杜颖
数字化加速不断「开发」新场景
已步入「后疫情时代」的今天,当大家戴着口罩、百感交集,谈论起短短几个月的变化——我们到底是穿越了怎样一轮「周期」?
「消费者主权崛起」「用户为中心」……从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终于成为现下商业的深刻理解。更加可视化的数据、更加透明、智能的供应链背后,越来越多新「开发」的场景铺陈在我们眼前。
大量新品牌的雨后春笋般崛起,它们可以被理解为是「场景DTC」。而已然全民化的直播电商,成为供应链的高效匹配,是一种更加数据化的智能、网络化的协同。消费者的数字化,不断形成从「数字镜像」到「数字孪生」的传递。本质上,是「个性化」正在得以「规模化」。
因此,场景DTC和直播电商,本质上都决胜于供应链。
前端需求的采集,通过敏捷的算法,导向供应链的规模化定制,再基由更加高效的履约体系,完成仓储、物流、配送、客服的闭环。在这个闭环中,所谓「人货场」的边界已然被溶解。直播电商作为数字化履约体系所定义的新范式,更是全新的数字化人格、数字化的货与场。
从这样的本质理解上,去看待所有悄然发生的变化,熟悉的品牌开始渐渐陌生——优衣库开出「社区park」和「穿搭App」线下体验店,苹果和三星在体验店内更加注重新的概念和数字交互,星巴克定义越来越场景细分的门店模型……如果没有数字化,就无法支撑这样的反馈与进化。
这个时代的数字化进程,本质上是「场景开发」不断相伴随的进程。毫无疑问,这其中会有新的生活方式被源源不断地创造,与每个人都须臾不可分离。
比如苹果的最新一次iOS升级中,其Face ID已经以「戴口罩」为全球常态,更加敏捷地捕捉到解锁方式的需求,而不是反复形成2秒钟的识别延迟。这样一个场景是如此微小,甚至在个体感受上可谓稍纵即逝,但为什么它可以定义一种「解决方案」,成为苹果iOS升级最重要的缘起?
本质上,新的「场景开发」是在不断解决数字时代最小的麻烦,解决具体、真实而独特的痛点问题。而正是数据,支撑着体验的细节与场景的云化。
我曾提出「数字时代的美好生活」,该如何定义它?它是每个人「感性」的表达,一次次被捕捉、洞察、反馈。它是企业在定义、创造、推动社会观念的进步,引领新生活方式演变的过程中,基于数据反馈而开发出来的新场景。
在这样的语境下,传统的软件销售者、平台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成为了粗放的代名词。系统数字化进程的面前,摆着一条正确而艰难的路——场景设计力。
难点是在于,要始终像西西弗斯一样,去不断开发新场景,融合新场景,创造新的场景。而这样的过程,必须是「缝隙化」的求生和努力。必须从「一招鲜吃遍天」的销售模型里走出来,去迭代更加「规模化的个性化」和「个性化的规模化」。
「场景设计力」的三要素
场景开发是商业的范式转移,企业要重新看待新的游戏规则:全场景融合的数字化进程加速,以及不断被开发的新场景,正需要被系统化地定义与设计。
这种系统化定义与设计新场景的能力,就是「场景设计力」。
它是「design」,但更加是「 design thinking」。是基于对消费者认知、审美和消费精神变化的持续理解,以及技术本身进步所带来的一种迭代模式。场景设计力包括3个方法要素:用户驱动、场景解决方案和敏捷协作。
1.用户驱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对客户的深度陪伴中,形成产品与服务的刷新机制。
以数字化用户为洞察原点,始终不懈地去理解用户的需求变化,在不断交互的过程中,「证实」或者「证伪」新的场景。
这是一个长期的挑战,但zoom已经给出了相对优秀的答案。它以to C的口碑,形成了to B的采购决策转化。这也要求所有to B企业,都要通过场景的洞察形成to C能力,灵活面对用户的真实变化。
最近这一轮买菜、到家业务的「涌动」,其实正是拿到了用户新生活方式的红利。许多传统、落后的场景业态,只要稍微「领先半步」,所带来的回报率堪称惊人。美菜和美团快驴一样,是一家供应链公司,但是疫情期间仍可以和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一样打造to c的业务。
2.场景解决方案——针对细分、离散、流动的新场景,以系统性方案完成饱和攻击。
当场景的痛点真实存在,企业需要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对于习惯于传统规模化部署的大企业来讲,高速流变、极度离散的场景,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挑战。
今天商业表现出的特征是,越边缘,越能成为主流;越离散,越能占据势能。注意力、认知体系和审美形态——理解中生活意义的模型都在发生变化。
因此,以「饱和攻击式」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去匹配不确定的新场景。它可能偶尔挥霍、常常浪费、总是冗余,但非此不足以能覆盖理解用户过程中的所有变化。解决数字生活方式中每个真实具体的问题,是时代赋予企业的新场景机遇。
3.敏捷协作——以开发架构和场景接口形成协作的弹性响应。
场景解决方案的个性化,怎样才能不被技术部署能力所束缚,如何形成商业模式的可运营?
「敏捷协作」已成为新规则的基准点。个人、企业……每个触点都要更加高效、短链地去面对真实的用户。这种开放架构与场景接口形成的弹性协作,是新的OS,是新的「场景开发」的应用市场,是柔性供应链在支撑协作的可编辑和可拓展。
而在Tik Tok和Kwai的此起彼伏的国际化过程中,其实能感受到在地性、本地化所赋予的新产品机遇。这些变化立足场景协作的进化,不断地去改造供需关系,效率模型和价值体系。
在开发、定义、设计新场景的过程中,一定要摆脱传统的网络思维,摆脱移动互联的App模型,在移动化、智能化、中台化、数据化、IoT化的概念呐喊中,找到一条站在未来看现在,但是又能够具体而微,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道路。
开发新场景、定义新场景、设计新场景——正是这个时代数字商业的创新动力。创新固然九死一生,但与其被不确定时代的洪流裹挟、淘汰和边缘化,不如向死而生。
*文中图片来自滴普科技融资发布会图片直播
「造物 Video」上线
吴声造物正式推出自制短视频内容了。
「造物Video」源于我们对新物种的长期关注,以1分钟案例点评的形式,从观察到洞察,和你一同找寻新商业观念中那些陌生的熟悉,与熟悉的陌生。
今日有礼
看完本篇文章,你是怎么想的呢?欢迎在文末踊跃留言。截止6月9日10点,获赞最高者,可获得「场景实验室」联名书写礼盒等惊喜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