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您有一份关于乡村教育的精彩分享待查收!
导读:
由北京长青文献图书馆主办,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支持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发展的公益实践与未来思考”主题沙龙于6月30日晚19:30举办。活动邀请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胜利、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蔡述进、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科学课项目部经理焦怡然以及湖北省长阳县小学科学教研员林静,四位嘉宾分别从各自领域进行了分享。
如果您错过了活动,或想要重温精彩内容,请看本文为您梳理的重点。
嘉宾分享
黄胜利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魂,我们公益组织需要共同协作起来,拓展更大的功能和价值。
黄胜利以“乡村教育如何激发在地力量”为主题带来分享。他提出:
在国家提出建设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以及双减、教育评价改革、五育并举的背景下,乡村教育在地化是必然的选择,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魂,但乡村教育具有独有的功能和定位,不能照搬城市教育,步入城市教育的后尘。
教育一定要让每个孩子得到公平而又智能的教育。既要有机会,也要在过程中能找到或者能提供适合每个孩子能成长的教育,而不是统一化的制式。
我们要多发展儿童友好的社区,接受教育的场所,不光是学校,也不光是家庭,很大的空间是社会。
更是提出对未来的演进:
随着更多技术的开发应用,如ai技术,对于乡村教育来说我们更应该去拥抱这种技术,不应局限于所谓的物理空间。
建立未来乡村教育协同网络,连接公益组织,共同为乡村教育服务。
蔡述进
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
青年力量是我们永远值得信赖、不可或缺的建设家乡的重要力量!
针对乡村教育在地化现状和未来,蔡述进提出:
乡村教育的发展以及未来的方向从来都不只是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不是设施问题,不是师资问题,不是生源问题,也不是外部资源打破内生环境的问题。
乡村教育需要从底层培育去撬动资源联动,各个部门共同协同工作。
我们现在资源是极丰富的,要利用现有资源,创设公益环境。
我们要撬动或者是鼓励更多的青年朋友们不断去尝试,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么一定要尝试着回家去看看,去尝试改变。
焦怡然
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
科学课项目部经理
一切以受益人为本,沿着他的需求去进行项目的组合、创新、调整,去满足和回应需求。
针对乡村教育在地化项目实践,焦怡然提出建议:
需要影响地方合作伙伴潜意识中存在的“外来项目”看法,实现外来的公益项目转变成内在运营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你的项目”这种意识,从自我主动进行探索研究。
保证培训内容足够吸引乡村教师,并且有一定的落地可能性,从而养成他(她)们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意识,继而到集体意识,逐渐形成教师自组织。
项目设计一定要围绕项目实施地的需求去做,才能够更好的去实现落地化。
项目落地的过程中,不要一成不变,要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去做需求调整,不同阶段的需求都是不同的,一定要及时调整。
她为我们分享了桂馨科学课三个三年规划作参考:
第一个三年:以基金会为主导进行教师的赋能培训。
第二个三年:关注核心团队专业性提升,关注组织文化和团队建设。
第三个三年:激活县域的机制促进跨区域的交流,对外的输出和转换。
林静
湖北省长阳县小学科学教研员
正因为有了一群真正做善事,真正关心乡村教育的热心人的存在,我们乡村的科学教育才能蓬勃的发展起来。
林静以亲身教学经验,从一名乡村教师的角度出发,与我们分享乡村教育观点:
孩子们掌握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要让他(她)们能够学以致用,要能够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来服务。
点亮课堂学科学课程,以实践的形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不容忽视。
乡村学校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科学骨干教师团队,更要加强专业引领,才能更好的为乡村教育服务。
问答交流
Q1
如何找到乡村教育的真实需求,
并分辨是主动需求还是被动需求?
焦怡然:首先,如果我们要给他做一个培训或者课程的时候,要确定是否在乡村可以落地。
然后,需要去判断我们培训的内容,是真实的需求,还是我们赋予的需求。我们在教研员的培训过程中,其实会发现问题,根据问题设计培训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因为看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内容,然后让它在这个地方落地,这两种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我们通过问题去发现需求,另一个是以理想主义的状态给了这个需求。
蔡述进:乡村教育的真实需求,经常他们自己都很难辨别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不是真的。可能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需求的变化。所以首先得与乡村教育融入一体,然后辩证的、以发展的眼光去看这个需求是不是理性的。当你去理解乡村教师的逻辑,理解困惑在哪里时,就可以找到很好的突破口,分辨什么才是真实的需求。
黄胜利:我们一般说的就是共创。我们做公益时总认为我提供的是就好的,但实际上不一定是真正的需求。所以在乡村教育项目中需要和我们的老师一起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进行共创,老师们既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也是好灵感或者好方案的提供者,这才是真正出自乡村教育的需求。
Q2
区域联盟得以有效运行,
最值得借鉴的3点经验是什么?
黄胜利:第一,区域内各方有意愿去成立;第二,有区域外力量来支持;第三,赋能的同时,去展示、去扩大成果影响。
Q3
如何减少乡村教师的流失?
蔡述进:核心方法就是创造希望。我认为第一是要建立良好的体制,这个是基础;其次通过福利待遇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最后能够让他们被看到,被认可。
Q4
对于准备进入乡村教育领域
的公益组织,有什么建议?
焦怡然:要关注到教师本身的需求,放下我们所谓的理想主义,要跟有经验的乡村教师进行反复的需求确认,保证项目实际能够落地,对方愿意落地。
Q5
如何更好地调动
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林静:第一,需要给青年老师赋予任务,推动他们。第二,搭建更多的平台,给他们主动展示的机会。
以上是本期“乡村教育在地化发展的公益实践与未来思考”活动的要点总结,感谢分享嘉宾为我们带来的许多关于乡村教育的干货!
希望通过本篇回顾,能给关注乡村教育领域的伙伴带来一些帮助,也请大家期待我们的下次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提到的“乡村教育特色书单”已整理上架了,可供伙伴们阅读参考。如您想要借阅,可以参考以下清单,在长青文献图书馆公众号菜单栏预约到馆看书。
如果您想查找公益相关的其他书籍,可进入公众号的底部菜单栏“馆藏目录”菜单查阅。如果您也有相关书籍、资料,也欢迎捐赠给我们。
END
长青热点
欢迎关注长青文献图书馆服务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