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抢救记忆·守护初心——中国公益慈善口述史研讨会”顺利举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广州公益慈善书院 Author 文献组

导读:


2022年9月13日下午,长青文献图书馆联合广州公益慈善书院、广州君则智库研究院共同组织开展的“抢救记忆·守护初心——中国公益慈善口述史研讨会”在北京市东湖别墅和线上同时举行,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对会议场地提供了大力支持。


▲本文转载自“广州公益慈善书院”微信公众号。


口述历史作为社会结构镶嵌的个体历程的独特再现方式,也作为集体记忆的表征形式之一,是历史记录的重要资源,是传统历史的重要补充,呈现出社会的本质。公益慈善的口述史作为抢救公益慈善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却尤为紧迫。在此背景下,本次研讨会邀请口述史、公益慈善等领域专家,凝聚智慧,整合资源,携力共举,共同探讨中国公益慈善口述史的未来及路径。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两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主题发言分享。之后,来自基金会、媒体、学术等界别的嘉宾代表,以及在中国公益慈善口述史发掘、收集、研究一线的躬行者们进行了热烈的圆桌讨论。会上还发布和介绍了“公益慈善百年史话丛书”的第一部——《青云志:顺德青云儿教院口述史研究(1941-1945)》(简称《青云志》,下同)。

主体发言:NGO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主题发言一


主题发言:NGO的口述史

分享者:王名 教授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


第一个主题发言中,王名教授回顾了他主持的《中国NGO口述史》系列研究和出版工作,分享了多年来NGO和口述史实践、研究中总结的经验,以及他今年研究焦点的转向。


王教授还以他指导学生采集家中长辈口述史为例,指出口述史采集相对而言不需长期的理论和方法积累,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口述史采集的行列。但同时,口述只是原始资料的采集,之后还需要大量细致的整理和扎实的研究工作。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主题发言二


主题分享:田野调查、行动研究与村落口述史

分享者:孙庆忠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第二个主题分享中,孙庆忠教授为与会者带来了他自2014年起在陕西佳县枣园暨泥河沟传统村落的田野研究。经过多年的扎根,孙教授和他的团队让这个曾经只有三百字文献记录的村落,有了百万字的记录。在田野中,孙教授和研究团队深深地被村民的讲述所感动,也开始思考——我们能为乡村带来什么?口述史的行动还给农村带来了一系列积极的改变,而研究团队每次来到村里,都会受到村民热烈的欢迎。


最后,孙教授分享了农村口述史研究对研究者的影响,是心灵的安顿,以及变革之路的寻求;沉潜民间,获得了心灵的教育,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再度思量。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青云志》新书发布


出版方代表和作者分别介绍

《青云志:顺德青云儿教院口述史研究(1941-1945)》


在第三部分,天津人民出版社总编王康女士为与会者介绍了“公益慈善百年史话丛书”策划和该系列首部作品《青云志》,以及该社在相关领域的出版成绩。


接下来,《青云志》作者之一,宁夏大学法学院的景燕春老师回顾了该书的出版历程和田野过程,讲述了她从偶遇选题、收集碎片,到结构化地探寻,沉浸在浩大的文本和影像资料中,通过梳理、转译、研究,结出了著作《青云志》和专题纪录片《青云:周之贞和他的学生们》的果实。而该书的另一位作者,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朱健刚教授则分享了他对田野中“回忆的角力”现象的观察。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圆桌讨论


中国公益慈善口述史的方法和路径,

及中国公益慈善史料收集的意义和方向


圆桌讨论的一开始,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处秘书长吕全斌提出了长青文献图书馆构建文献和口述史研究支持平台的愿景,期待更多人投入公益慈善口述史中


前凤凰卫视记者、自由撰稿人黄英男分享了她正在进行的民间第三部门系列访谈,以及在口述史采集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而真实影像创始人邱嘉秋和益人录(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宁斌以他们多年来影像记录的经验,以亲身经历予以回应。广州公益慈善书院管美艳也分享了云南水保护口述史项目的经历和感悟。


接下来,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赖佐夫提出基金会支持口述史相关项目的意义和路径,并提倡构架公益慈善口述史社群,促进相互沟通,共享资源。其他基金会代表也分享了他们或身体力行、或联动各方力量来支持口述史实践的经验。他们还指出,当前中国的公益慈善口述史领域,社会参与度有待提升、筹资渠道有待扩宽,且在选材、聚焦点方面,还可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想象力


作为回应和展望,孙庆忠教授提出,尽管说口述史的入门门槛低,但要做高质量的口述史,对采集者的素质有较高要求,希望基金会能支持口述史相关培训,发动年轻人的积极性,赋予他们的寻找价值的能量和能力,让他们去点亮更多生命的价值。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结语


最后,《中国慈善家》杂志副总编辑程昕明作为观察者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再一次串起口述史在不同范畴的重要意义: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同路人从公益慈善发展历程中寻找解决路径,以口述史为工具,重新发掘公益文化、点亮公益生命,合力并举,用鲜活的口述史照亮中国公益慈善的未来。


*会议结束后,与会嘉宾留下合影。


温馨提示


《青云志:顺德青云儿教院口述史研究(1941-1945)》实书已登陆各大销售平台。在“广州公益慈善书院”公众号后台回复“青云”,即可观看专题纪录片《青云:周之贞和他的学生们》。



END



说明:本文转载自“广州公益慈善书院”微信公众号,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长青文献图书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