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谈论创新还是很困难的
2019年度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学部关于面上、青年和地区基金项目的会议评审今天结束。和往年一样,评审结束之后这会儿我也有一番感慨。最大的感触是,今年评审的保密工作做得一级棒,我全程没有收到一个相关的电话或短信。不过即使收到也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所有评委的手机一开工就被工作人员收缴,收工之后才返还。
从去年开始,申请书要注明所申请的项目属于下列4项属性之一:1. 鼓励创新,突出原创;2. 聚焦前沿,独辟蹊径;3. 需求牵引,突破颈瓶;4. 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申请人在判别第3和第4项时一般都不会出错,难以敲定的是第1和第2项,相当多的人将第2项误判为第1项。我所在的学科组上会讨论的大约300个项目中大约有20%标注为第1项属性,经学科组专家讨论一致认定为不属于“原创性研究”,全部属于“聚焦前沿”。
整体而言,我们国家的科研人员还需要走很长的路才能谈得上开展原创性研究工作。目前国内开展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所需要的关键技术、仪器设备和试剂全都依赖于进口。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不知道国内是否有生产PCR仪这样简单的小东西,即使有,怕是没有人愿意购买和使用。排斥国产实验仪器和家国情怀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纯粹是因为性能不可靠的缘故。至于说到免疫学试剂如单克隆抗体等,不要说考虑国产产品,购买舶来品时只要经过国内代理商之手,就必须担心被稀释过后才到货。一些试剂商有时候连稀释都懒得动手,干脆以假货送上门来糊弄人。总之,问题很多,大家似乎都很忙,不少人在为生产论文而做科研,现在谈论创新还很困难。
何谓原创性研究?尽管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精确的定义,但在大众心里还是有一个谱的。举一个例子来说,屠呦呦教授首先发现青蒿素能治疗疟疾,她领导的工作就具有明确的原创性,以后其他人尽管提高工艺萃取甚至化学合成更高浓度的青蒿素,或者进一步阐明青蒿素杀灭疟原虫的分子机理等等,无论发的论文多么好,都算不得原创性研究。另一方面,如果未来有人发现青蒿素能够有效地治疗支气管哮喘并阐明其作用机制,使得我国的成年哮喘患者人数从现阶段的4570万迅速减少到450万,这又是另一个原创性研究,因为这个崭新的领域是由他打开的,他开创的这个领域能够大大地造福于人类。
令人欣慰的是,国内的从事原创性研究的人员正在日益增多,不然就更有理由继续悲观。没有原创性研究,老有人归结于科研体制不好,其实不然。关于科研投入和产出的问题,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有阐述,今天不再赘言。无论体制如何不完美,既然拿到了科研经费,就该脚踏实地做些严谨的工作。某一些人例如我做不出具有创造性的贡献是能力有问题,但当大部分人愿意默默做工作之后,时间一长总有一两个人的成绩会大一些。这就很难能可贵了。
我算得上一个常败的申请者,多年来申请自然基金失败的项目数不知是成功个案的多少倍。失败的年份当然不可能笑逐颜开,多少总会有些负面情绪,从前年轻气盛的时候也曾埋怨评审者老眼昏花。不过我的心态还好,不会因为失败就气馁,即便屡战屡败,总能屡败屡战,所以时不时也会成功一下。今年我申请的一项重点项目一出门就翘了辫子,明年肯定还会重整旗鼓,不然连机会都没有。
作为事实,我过去20年以来获得资助的研究经费大部分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19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