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这个公园,4000吨!

朱佰万佳 青聚锦官城 2022-04-27


成片金黄的水稻饱满的玉米浑圆的南瓜……


这“万亩良田”居然是在成都环城生态公园里

9月还没过完这个“硬核”公园就已收获农产品产量超4000吨


△温江芙蓉大道旁 环城生态公园稻谷已经成熟


从去年开始

环城生态带永久基本农田区

已经建成3万亩高标准农田

沿着成都绕城高速行驶

随处可见成片的农作物

不少网友看到这一丰收盛景
纷纷拍起巴巴掌





其实在我们身边

类似的“种菜”场景还真不少

比如住在这样的建筑里

 

 

也许做饭时探出身去揪几把就能变成餐桌上的菜肴


身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成都人民对种菜有着天然的情结
成都这所小学就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什么叫“种菜要从娃娃抓起”
孩子们利用劳动课或课余时间在学校“屋顶农场”种下时令蔬菜

期末考试完
还能带回家跟家人分享

不只是小学生大学生也得掌握好这门功课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种田可是一门必修课必须种好了地才能毕业

“金温江”的这几所学校也坐不住了四川农业大学一个名字里带着“农业”两个字的学校图书馆前都要种点啥春天种小麦,秋天插水稻 
小白菜都“内卷”起来竞争力最强的那颗才有资格被吃掉 
成都中医药大学当然也不甘示弱你们种菜我们种草药噻 
我们还有油菜花田和吃不完的菜籽油 
隔壁西南财经大学
一个明明该研究如何买菜卖菜的学校也开始抢起了种菜的生意《果蔬种植技能实训》课上挖沟起垄、刨土翻地播撒种籽、栽秧施肥全都不在话下

结课时把地里收获的蔬菜搬进厨房累累果实变成香飘四溢的三餐一汤


除了校园里的春播秋收新津的“共享农庄”模式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
在全国多地进行推广

▲天府农博园共享农庄 图据成都新津


不仅仅是在成都
种菜可以说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古代陶渊明厌倦职场辞职隐居种菜但估计他的技术不太好毕竟起早贪黑还是“草盛豆苗稀”


到了现代大家在网络上开起农场
为了偷邻居的菜也是不眠不休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曾经说:
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得想办法种点菜


这话一点不夸张有条件要种菜
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条件种菜
从哥伦布、达伽马再到麦哲伦在病因和治疗方式被发现之前几乎所有航海家都被坏血病的噩梦困扰除了一位
中国航海家郑和

这还要多亏了郑和的船队
会种菜
△明代马欢所写,记录郑和下西洋历程的《瀛涯胜览》

根据《瀛涯胜览》的记述郑和船队在船上将贸易用的瓷器用来种菜瓜类、茄子、胡萝卜啥啥都有甚至还种了葱、姜、蒜、韭等辛香调味料
这样看起来现代人这些千奇百怪的种菜容器大概还是受了郑和的启发
水管里


卡车上


水泥地缝里


众所周知在种菜人心里土地只有两种能种菜的改良之后能种菜的
去非洲考察援建的维和队员
除了完成本职工作离开时还能留下一片菜园


看这大南瓜个头比国内的还大


 都说寸草不生的沙漠不能种菜
科研人员偏就不信现在仅仅是内蒙乌兰布和沙漠就拥有将近6000亩荒漠生态恢复区西瓜、萝卜、花生、辣椒啥都能种


即使在世界的尽头南极其他国家的考察员还在啃罐头时在中国科考队随行医生的努力之下中国的南极考察员已经种出蔬菜吃上火锅了


水下不能种菜?
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难倒种菜的中国人搞个无土栽培照样成功培植出蔬菜

地球已经无法阻挡中国人种菜了 种菜人的征途可是星辰大海
早在2016年时航天员景海鹏就已经在天宫二号种了生菜


嫦娥四号上的棉花种子也发了芽


祝融号登上了火星
嫦娥五号去了趟月球喜悦之余 大家关心的还是这个老问题

 当专家明确表示月壤真不能种菜时

大家表示有点失望“那要你何用啊?”


而在听说月壤存在可能进行发电的清洁能源之后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小火苗


古往今来
回看悠悠历史长河无论身处哪个时期种菜都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情结
 四季更迭,一耕一收原来种菜是为了解决生活
现在种菜是为了慰藉生活耕作这件事的乐趣绝不仅仅局限在果实的获得更是过程中的满足和幸福心底美好向往最诗意的栖居
今日话题#你种成过什么菜#
快来评论区分享经验吧~




如果喜欢青青
请记得星标我们哦!
这样就不会错过每一次相见啦





推荐阅读:

九寨沟!九寨沟!九寨沟!


蓝色预警!成都接下来的天气......


成都,有个岛!


来了,总部!


永久封禁!彻底凉凉!


主编 / 青聚锦官城 转载授权请联系青聚小团团(cdqjxtt)投稿邮箱 / cdqjjgc@163.com微信号 / cdqjxtt2微博账号 / 青聚锦官城b站账号 / 青聚锦官城抖音账号 / 成都共青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