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苹果为什么放弃电动汽车?中美为什么走了不同的路?

碧树西风 记忆承载 2024-04-16

有人很好奇,为什么以美国为首的科技公司,好像把目光都投向了区块链,AR,元宇宙,Sora这些方向。

而我们关注的诸如电动汽车,新型电池,高铁,这些能跑的,能动的领域,似乎都不是他们的重点。

尤其是在苹果表示主动放弃电动车的当口,很多人来问我,到底是他们决意一路向虚,还是我们点错了技能树?

........

咱们先看苹果这件事。

苹果可不可以造电动车?当然可以。

但如果苹果造电动车,它得是什么定价呢?

你至少得比特斯拉贵一倍,否则太掉价了,因为特斯拉现在真的很便宜,20多万的预算就可以考虑了。

关键是它的性价比还贼低,很多国产电动车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减半。

我们可以想想,苹果是个什么调性?即便让它卖特斯拉这个价位,也明显是严重损害品牌价值。

那如果它不卖这个价位,它把电动车卖得跟保时捷一样贵,那就立刻面临下一个问题,怎么走量?

苹果选择的这个产品系列,实际上属于快消品里面的高档货。

苹果手机,PAD,电脑,再贵,终归是几千块到1万多的范围。一个打工的,哪怕月薪3000,踮起脚,也能买得起。

可是苹果汽车,如果保持同样的调性,动辄大几十万,上百万,那还有几个人买得起?

看到了吧?很明显,走不了量。

走不了量,就没有盈利空间,对股价就是伤害。

如果苹果选择低价战略,20万一台车,那它就没啥利润,没有利润,对股价同样是严重伤害。

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所以它还不如直接宣布放弃电动车,专心突破虚拟世界,与目前的苹果OS生态系统整合在一起,这个故事更能够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回答完这个案例,我们来看那个普遍性的问题,为什么中美走在两条道上?

这个问题,早在08年的时候,我和我的上司讨论过。

那时候我还在芯片公司,做内核工程师。

当时比较有钱途的不是芯片行业,是互联网与房地产。

我们晚上吃加班餐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圆桌会议,辩论过一个话题,到底谁是高科技。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辩的,你看学历就能看出来。

那个年代,像阿里这种后来的大厂,在当时,仍然有很多二本的,也就是说,阿里当年的平均学历是普遍低于华为的。

在那个年代,一般认为,学渣才会去互联网大厂。

稍微好一点的,就是985,211那帮人,去哪儿了?去华为了。

华为当年总体来说,招应届生的要求高一些,但基本以985和211为主力,尤其是211。再往上就去外企设备供应商了,比如思科,IBM,以IBM招的人的整体学历更高些。

然后我们芯片厂商的学历,整体上是要高于那些设备厂商的。

因为说到底,互联网企业是运营商,是直接伺候客户的,俗称服侍麻瓜的小二们。

华为,思科,IBM这些都是设备供应商,这些是不直接伺候客户,是负责给运营商提供产品的。他们相当于伺候小二的法师。

那对技术的要求当然更高。

而芯片厂商是干嘛的?是对设备厂商提供核心技术的,是负责教授法师的老法师,那对技术的要求当然就更高。

老法师(法师之师),法师,小二,麻瓜,鄙视链很清晰的。

所以你看着我当年所在的那家芯片公司穷得叮当响,但绝大部分员工的第一学历是C9起步,多数人都是硕博士。

这是必要的,你去看英特尔,ARM,包括当年还没有今天这么拉风的英伟达。

我当年都是长年累月和这帮人打交道的,大家都是至少这个学历基准线起步。

所以谁是高科技,这无需讨论。

饭桌上大家聊聊平均学历也会认定芯片公司>设备厂商>互联网公司。

至于房地产就别提了,在饭桌上的同事们看来,那就连小二也不是,他们就是麻瓜。

但是有个尴尬的事实摆在大伙面前,为啥我们老法师这么穷呢?

你注意,我讲的是08年。

今天做芯片的公司真不穷,人均年收入大于互联网大厂很正常,上百人的小公司估值千亿以上很正常。

但是在08年,真不是这样。

所以当时饭桌上就有同事讲,是国家不重视我们,多数人附和,觉得对。然后老法师们开始像隆科多一样,潦倒、发牢骚、怨天尤人......

然后我的上司就学着佟国维的口气说了一个不同的看法。

他说,不重视我们是结果,那为什么不重视我们呢?论学历我们可是顶顶好的呀。

原因很简单,没法重视,至少在当时,是一点法子都没有。

我们是个人口大国,比印度的人口都要多。

也就是说,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考虑怎么带动大多数人。

你想想上面的那场对话,同事们眼里,普通985,211热门专业的毕业生,那都不叫学霸,可是这样的人,实际上在一届学生中,占比也就1%左右。

1%你都觉得不行,那说明99%,你压根儿就没有打算带人家玩嘛。

那你觉得,你这是个啥行业?

换句话说,给你再多钱,也就你们几个人跟那儿玩,剩下大多数人咋办?

你让人家咋挣钱?

你觉得互联网再不好,人家08年的时候,可是大量招人,什么二本的都要,人家还要大量客服呢。

你说你玩芯片的,这人不招,那人不招,人家公司动辄数万人,十数万人,你倒好,几百个就嫌多了。

你让地方政府咋支持你?

人家招一堆人都开高薪,至少能拉动好几个板块的房价,你们发展那么多年,始终就那么一点点人。

支持你有啥用呢?你能带动别人一起赚钱,从而拉动消费么?

没有办法吧?

所以我们的芯片行业实际上是什么时候才起来的?或者说才被重视的?是懂王上来之后,卡脖子了。

瞬间资本流入,我昔日很多小伙伴,哪怕小组长之类的都能分大几千个W。

但是,有没有产生互联网的那种财富效应?远没有。

因为你的人数始终上不去,你这个行业本身就不需要数量,可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需要的是那种能大量提供高薪就业岗位的行业。

所以你发现,早年的房地产,后来的互联网,再到如今的电动车。

这些行业,最大的特点不是高精尖,而是能够解决大量就业,能够大量提供高收入的就业岗位。

这是我们的人口实情倒逼的。

我们没法让一小撮人赚得堪比硅谷华尔街,大多数人像印度那样连个馍都买不起,这是无法接受的。

于是,你就会发现侧重点不同了。

我讲这个,实际上是在告诉大家,人的想法,和立场有关。

如果你很喜欢高精尖的东西,那么你的学历要跟得上。

你不能跟我说,高考的时候,连个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挤不进去,你只是本省前1%,5%,甚至10%,那就和你无关。

因为你可以去查下全国,乃至全球那些最前沿科技的项目组,他们每年要多少人。

他们要的人数都不足万分之一,你说你只是个百分之一,你咋进嘛?

我不是说进去了就能咋,进去了一辈子小兵篓子混不出头多的是,但要进去,门槛就不低。

这还是当年,我在描述小二十年前。后来学历大幅度贬值,连当年被笑话平均学历很低的互联网大厂,如今都只要全球前一百,全国前七所高校的毕业生了。

门槛一直在抬高。

所以什么牛是一回事,但这个牛,和你有没有关系,则是另一回事。

明白我这意思么?

房地产这个行业其实是最LOW的,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们是不择人的,带着哪怕是初中生,高中生的全国老百姓一起挣钱。

互联网这个行业其实在科技领域里看,就是个搞运营的,鄙视链的底层,但过去的十年里,他们挣钱时,愿意,也能够带着多数二本生一起。

这就是我说的,牛是一码事,和你有没有关系,则是另一码事。

不是说江湖没有打打杀杀只有人情世故,江湖有的是打打杀杀,但你要注意门槛,你是不是能够上那个门槛?打打杀杀是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我前天跟读者强调,不是说世界一定不会被颠覆,而是说,你要想清楚啥才和你有关,如果你只是个普通985,普通211,甚至普通一二本的话。

和你有关的那些底层逻辑,才是你应该重点花心思的。因为这些看似不那么高精尖的才肯要你,才给你赚钱的机会呀。

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你拼的是什么?不还是人与人的竞争,不还是你对底层逻辑的掌握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