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传统造园策略与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互文性研究

王国彬 博展联盟 2023-10-07


国传统园林中凝聚了千百年来能工巧匠和造园家们的学识和经验,表达了先人对待自然的先进理念,其中所使用的造园思维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凝聚,也反映了古人对空间的营造与组织的策略。本文中通过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策略与博物馆展览设计的互文性研究,向古人借智慧,突破现有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失语困境,以中国语境的形式语言来传达中国的历史文化,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一种创新的视角组织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从而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当下中国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弊病分析

随着我们步入信息时代,信息与媒介充斥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馆在发挥其职能的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2015年制定发布的《博物馆条例》中,国家对于博物馆教育、研究和欣赏的三大功能作出了序次调整,把教育提到第一位,博物馆变身成为“课堂”将会是新时代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如何让博物馆成为一所大学校,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成为博物馆当代功能的重中之重!然而,当下的博物馆却未能充分地发挥其教育功能,究其根源在于其承载教育功能的主体——展陈设计的观念落后又千篇一律、集体“失语”的弊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展陈设计模式与观念的僵化落后

博物馆的展陈模式遵循“专家至上”的展览 模式。很多“专家”策展人基本上是文史理论专家,他们的专长是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与知识点的精确的文字工作。在关于如何将文本转化为空间,也就是通俗易懂地以具象的空间叙事语言来将知识点传播给观众方面则毫无办法。许多博物馆需要大量讲解员来弥补这个弊病。在传统的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策展人为主体,是“我”来决定要告诉你什么的展览设计思路。观展者需要按照固有的观展顺序,遵照固定的观展流线观看展览,这是一种被动灌输的观展体验。

而在“以人为本” 的时代要求下的博物馆展览设计需要转变设计出发点,以参观者角度进行展览设计,创造灵活的展览模式,将“我”决定的内容转换为“你”选择的内容,使观众不再置身展外, 而是成为博物馆展陈的重要构成部分。

② 展陈设计专业协作与教育的滞后

国内博物馆展陈设计和工程的实施技术主要沿用建筑室内设计的学科方式,当代博物馆建设在工作程序上的时间先后以及传统的文人相轻的狭窄视界,使得文史专家、建筑师、展陈设计师很少有合作的机会,造成了各专业的隔阂,造成博物馆建筑空间与展陈工作的脱节。

大部分展陈设计师认为展陈设计就是建筑的室内设计与展板、展柜、展项的结合,忽视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空间叙事特征。目前,博物馆建设的迅猛发展与滞后的展陈设计专业教育的矛盾,造成了展陈设计专业处在一种急功近利的集体失语状态,重复雷同的设计层出不穷,成为困扰博物馆文化质量提升、发挥其教育功能的瓶颈。

③ 展陈内容与空间形式与氛围的脱节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终极目标。博“物”馆展陈理应遵循国际化以“物”为中心的展示策略,然而现在我国新建博物馆增长太快,文物的数量不足以支撑诺大的展陈空间,却还是大量采取以“文物” 为主体的展陈形式。由此,出现大量展陈主体主要以书籍文献、图片和文字为主,辅以少量的文物的空间展陈模式,这就造成了展陈设计基本上变成了一个图片和文字排版的视觉游戏。

整个展览空间充斥着一面面以图文等平面视觉语言为主的展墙或者大面积的沿墙通柜,观众像老鼠一般沿墙观看——整个观展成为一场在空间里走着看“大”书的行为,尽管有诸如艺术造型与科技等手段的运用,但这种展陈内容不同、文物不足,展陈形式相近的展陈策略,因其物少、平淡、单角度、行为观看模式等同质化弊病,极大地限制了博物馆职能的发挥。


中国传统造园与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互文性研究

“互文”又称“互文性”,本身常被用于文学以研究文本语言及其相关内容。它属于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用语 , 最初由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如是》杂志中正式创造和引用,继而在其 1969 年的著作《符号学 : 语意分析研究》一书中重新提道“一篇文本中交叉出现的其他文本的表述、已有和现有表述的易位”。

concept analysis

概念解析

“互文性”在概念上有两大含义 : 一是作为文体学甚至语言学的一种工具,指所有表述中携带的所有的前人的言语及其涵盖的意义 ; 二是作为一个文学概念,仅仅指对于某些文学表述被重复 ( 通过引用、隐射和迂回等手法)所进行的相关分析。本文则结合“互文”概念的两种含义,将其名词性属性变为动词属性,以“互文”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对两个相近学科进行异同性的研究分析与表述。

互文性的研究价值不在于“同”而在于“同中之异”的“异”。即研究个体间并非单纯雷同,其异质性帮助生成不同于原个体的新的意义才使得互文具有研究价值。以“互文”为探究方式进行关于戏剧艺术与博物馆展陈空间的探究并非一种单纯而直接的对比、引用、借鉴,它是一种在此基础上的“感知”模式,并通过这一过程,形成二者关系的新的变迁,即关于博物馆展陈空间的设计方法的探索。

▲中国传统造园策略与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互文对比图

中国传统园林中凝聚了千百年来能工巧匠和造园家们的学识和经验,其中的造园思维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凝聚,更反映了古人对空间的营造智慧。由此,向古人借智慧,通过对中国传统造园思维与博物馆展陈设计在空间、路线、行为等方面的互文性研究,不但可以探索一条中国传统园林语境下的博物馆展览设计新方法,还将是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有益探索。


造园与布展

——空间性质的相近

《园冶·借景》中语:“顿开尘想外,拟入画中行。” “以画入园,因画成景”,使游览者仿佛置身画境、如游画中。中国传统园林可以说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内心精神的外在物化,中国传统园林的诞生之初,就是作为中国山水画的立体呈现,表达的是园主人的主观认知和情感。

▲内心精神的外在物化(来源:《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

所以,中国传统园林在空间的营造中呈献出非现实的精神需求特质,力求在有限的物理空间之中,充分反映文人的内心世界所需。芥子纳须弥,创造出尽可能丰富的空间变化与意境。

▲以《十八学士图》为基础画面,从植物与花鸟的呼吸律动中,感受园艺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与之相比,信息时代的博物馆空间则通过对历史文物等知识信息载体的系统串联,构建生产了一个“第三空间”,由此不难发现二者以人的“精神”需求为核心的空间特征。传统园林与博物馆的空间性质相近,表现出与现实的世俗空间的“间离”,呈现为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游园与观展

——空间行为的相似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营造的丰富与变化,其核心在于园林空间中多变的路径构成和丰富的造景手法,人们各自选择不同的游览路径在园林的游览中走走停停,以个体的喜好将园中景致进行主观的串联,从而产生不同的观赏感受,产生各自独特的联想和思考。因此,在园林的路径设计时,主要采用“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策略。

▲万壑松风建筑群的园林路径(来源:《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

与之相近的是,观众在博物馆的观展行为也是走走停停,通过路径主动根据各自感兴趣的展陈内容进行串联,原本相对被动的固定参观路径的观展行为通过观众的兴趣而转换成为一种主动选择的过程,从而实现了内容景致的个性化。

▲观展如游园,路径的曲折实现 了观众的主动与节奏

由此可以看到二者在观众的空间行为方式的相近。游园似观展,观展如游园,路径的曲折实现了观众的主动与节奏,从而可以实现突破“原有沿墙看大书”空间行为模式的突破。


意境与氛围

——空间内涵的相近

传统园林的立园之本是每个园中独有的主题景致营造,通过不同的主题性景观实现内心世界的外化, 造园之前则先有诗词画意的文本思考,并在园成之后通过点睛的景观提名来传达空间的文化意境与内涵,从而实现了从文本到空间的转化与生成。

▲造园之趣体现于诗词画意

“十里荷花”、“雨打芭蕉”、“流水叮咚”等景观的文学传达过程是观众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诸多感官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作为园林与博物馆都是文化与精神的载体,尽管二者一为私有空间一为公共空间,但却具备内涵上的异曲同工。与园林的诗词(文本)与画意(空间)相近的是博物馆依据展陈大纲(文本)塑造出的主题氛围(空间),二者的转化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圆窗插花”水景艺术壁画

主题文本的先行设定,使得园林的文化意境表达则犹如博物馆的空间氛围营造,都是通过现实的物理营造来表达某个主题性文化思想,从而实现文人内心思想的外化与民族历史文化的“具身认知”。



中国传统造园策略在展陈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上述对中国传统造园策略与博物馆空间展陈设计的互文性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园林营造”与“博物馆展陈”二者的关联,由此我们将其应用于具体实践案例中,通过实践研究来突破现有博物馆国际式的设计模式以及现有博物馆建设面临的现状,探索一条“中国形式语言展示中国文化内容”的当代中国特色设计之路。


展陈空间营造

疏密得宜的异常与屏障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似乎有这样一种模式,在进入园区时通常是比较幽闭和深邃的,空间结构迂回,这种空间被称为“奥如空间”。这种方式首先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只有先创造“奥如”的状态,才能在之后的游览中感受到“旷如”的感觉,来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以实现小中见大。

▲留园的建筑分布极不均匀,疏密对比极为强烈(来源:《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

其次,还体现了文人士大夫“隐于市”的思想追求。因此在入口处创造的“奥如空间”其根本目的是建立一种空间的“异常”。而园林空间的丰富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通过园林要素设置的“屏障”,也就是对视线的遮挡与限制,是通过都是园林中制造景深的“亏蔽”手法,“蔽”即“遮蔽”,完全阻挡视线或路线,“亏”则反之,它透又不透,隔而不隔,半掩半露,二者相互组合,才能使空间充满节奏与变化。

▲“亏蔽”手法实现空间的屏障

2019 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西临山水园艺轴,东临“世界舞台”草坪剧场,西北侧为永宁阁,北侧为人工景观湖 - 妫汭湖,南侧与园区主入口相对,在整个园区内居于最重要的位置。中国馆的建筑设计以“锦绣如意”为设计理念,汇聚中华园艺精华,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讲述中国园艺故事。 

▲世园会中国馆布局

在进行 2019 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生态文化展区”的空间设计时,特别重视与建筑空间的融合以及中国形式语言的凸显。因此,在原有建筑空间的基础上,通过盘旋的梯道和下沉的步梯来建立异常,并通过屏障的设置,构建出疏密得宜的从“奥如”到“旷如”的展陈空间。

▲“奥如”的展区入口,下沉的设计实现了空间的异常


展陈路径营造

 曲折尽致的自觉与不觉

彭一刚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说:“既然要形成整体就必然要遵循某些原则而把孤立的点连接成为片断的线……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观赏路线的组织。”园林中的路是园林中各个景点之前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整个园林景观统一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整体中。它将整个园林景观贯通在一起,为游览者提供明确的游览路线,对空间的组织起到了调节的作用,还通过路径的变化烘托空间氛围。

▲留园空间序列分析(来源:《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

借助展览空间中的路径设计,可以引导参观者前行,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观看展览内容,在参观过程中,参观者受到展览内容的影响“不觉”产生联想与思考,最终实现展览精神的表达。

▲结合建筑流线设置曲折的观展路径动线

游人的这种“不觉”正是来源于设计者的“自觉”。在中国传统园林空间中,除了行走路径之外,还有一种视觉路径,即被参观者视觉感知到的视线轨迹。对于参观者视线轨迹的控制是使参观者产生“不觉”的根本原因,而视觉路径仍然是依附于行走路径之上并且会对行走路径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二者处于一种彼此影响的状态,通过路径的转变和视线的变化,最终在博物馆展览空间内实现如同中国传统园林中“景到随机,步移景异”的效果。

 在进行 2019 世界园园艺博览会中国馆生态文化展区的设计时,参观人数众多,展览的内容很难深入展开,因此在原有建筑路径的基础上,通过聚焦九大景观的设定,很好地应对大人流参观的同时又保证了相对自由组合观展的个性化路径,从而通过设计的“自觉”, 实现了游人的“自觉”。



展陈氛围的营造

眼前有景的“得闲” 与“随性”

范景文在《集李戚畹园》中写道:“人巧为山水,要令情性俱。”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在欣赏由人的巧思而创造的园林中,应该让心中的情感相应而生,要欣赏事物的美,必须先获得心灵的愉悦。园林空间与博物馆空间从本质上属于“第三空间”。

<滑动图片查看图卷>

▲《独乐园图卷》中表达传统园林的意境

计成语:“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形容的是主人在自己的园子里随性放松的姿态,每日在园子里游走,享受生活的乐趣,虽然有门却常常关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得闲”之态。正是这种“得闲”与“随性”的姿态,正是传统园林意境的精髓。

▲明·文徵明《独乐园图卷》中的“得闲”与“随性”

在进行2019世界园园艺博览会中国馆生态文化展区的设计时,人流众多,观众很难驻足“静观”,因此需要通过构建游走观看的“动观组景”,来塑造材质、灯光、多媒体艺术装置等各个方面塑造中国语境下的展陈氛围。

▲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可变化景观(根据观众步行速度每十秒自动变化)

 观众动观的过程中,几乎每个景观也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在不同的时间呈现不同的面貌,从而塑造了丰富的沉浸式景观时空,实现了每位观众眼前有景的得闲与随性。

▲“千里江山图”苔藓长卷


结语

通过相关的实践我们不难看到,将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思维策略应用于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的意义。它不但可以丰富和加强当代博物馆展览空间的空间体验,完善相关的博物馆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还能通过传统造园思维及造园手法的博物馆展览设计实践,转变原有博物馆以“物”为主体的展陈设计方法,通过向古人借智慧,实现从“人”的感受为出发点,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组织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以“中国展陈语言讲述中国文化故事”的新思路,促进博物馆展览设计的发展。同时,也将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一条路径可能!




-END-

“设计与艺术连环计”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微信公众号,


主要内容包括及时传达学习国家方针政策,研究业界发展问题、传递相关领域重要信息,发表学术理论、展示艺术与设计成果,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活动等。


“设计与艺术连环计”致力于打造一个新轴心时代艺术与设计领域的线上“雅典学院”。



- End -

 近期热文 

吴来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现状与治理实践 ( 以藏品库房为例 ) 
设计课程|历史类展馆形式与内容的交融
刘中刚|对当下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若干思考
考古遗址类博物馆原创性临展策划实战分享悟空间 | 策展人视角下的设计师角色
会员案例|巢湖市博物馆展柜专项
协作3.0全新发布|九大类别20个维度,全方位展示用户画像展陈设计师/策划师专业能力等级申报火热进行中!
博展联盟 | 文博行业交流协作服务平台。以行业社群为基础,“共建·共享·共生”为主题,搭建的文博行业协作平台;整合展陈行业资源,提供专项服务解决方案;以行业大数据为驱动力,为平台用户创新赋能;深度挖掘文化IP资源,推动展陈产业升级;促进跨界融合发展,引导行业发展方向。/ 官 方 网 站 /www.518bwg.com排  版|博小二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本文仅用作交流学习使用,图文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欢迎转发,点下“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