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海不仅向耀眼的流量明星敞开,同样欢迎普通劳动者。城市为每个人提供机会,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
记者 | 应 琛
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
小家之外,2025年的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将迈上新台阶,呈现“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市域空间新格局,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机遇之城,让每个在这里或到这来的人和企业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同时,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也是上海未来五年的目标。到2025年,“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得到进一步深化,可以打通制约数据流通的堵点,打破部门间、条块间、政企间的壁垒鸿沟,让数字技术向治理、生活、经济等领域全方位赋能,让上海真正成为未来之城。上海两会上,代表委员一起擘画未来,绘就“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蓝图。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背景下,站在“十四五”和“第二个百年”的新起点眺望未来,一场改变注定发生——“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 “五个人人”的理念必将成为上海这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生动图景。
日内瓦大学经济和社会史学教授尤瑟夫·凯西斯在《资本之都——国际金融中心变迁史》一书中写道,过去的300年,仅有3个金融中心站在国际金融体系之巅,400多年前起步的阿姆斯特丹,300多年前起步的伦敦和200多年前起步的纽约,后两者至今仍双峰并峙。而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排名中,上海首次跻身全球前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倘若以百年为尺度,下一个城市就是上海。”上海政法学院社会治理研究院教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理事章友德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内外形势面临着三大变化,即世界格局之变,发展阶段之变,发展格局之变,“在中国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中,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要怎样更好地融入世界,关键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上海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看上海的现代化之路,可以把从1840年到2020年的180年完整地串联在一起。这期间,上海因水而兴,而开放是上海打开现代化大门的钥匙。”章友德表示,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作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上海对英美法等国开放了市场。仅仅过了10年,上海便取代广州成为外贸第一城。这是上海的第一次转型,由原先区域性港市转型为外贸主导的国际性“互市巨埠”。“但纯粹做贸易不生产的话,这座城市是长不大的。”章友德告诉记者,第二次转型以甲午战争为起点,日本通过《马关条约》攫取在中国条约口岸投资设厂的权利,上海从比较纯粹的商业都市转型为商业与制造业并重的“工商都市”,1949年以后更进一步转型为共和国的工业基地。大概是1995年以后,上海第三次重大转型由此拉开序幕——从生产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这三次重大转型的过程中,上海还经历了两次跨越——第一次跨越苏州河,促成了苏州河北岸由东向西快速都市化,彼时的闸北正是在这一次跨越中由水网交错的僻静乡野近乎魔幻般地变成了“工厂大本营”;第二次跨越黄浦江,则促成了浦东在开发开放中快速崛起,向世界一流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大步迈进,短短二十多年时间,等于再造了一个大上海。
而国家给了上海足够高的定位和期许。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四年亲临上海、指导工作,明确上海新的时代方位——2017年,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2018年,总书记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总书记要求上海强化“四大功能”,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2020年,总书记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在章友德看来,为了肩负起国家赋予上海的使命,上海需要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谋划“十四五”,上海明确提出,要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空间上,最东端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与最西端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一端侧重面向全球,一端侧重面向全国,构筑起“两翼齐飞”的战略布局,透出蔚为可观的辐射潜力。
同时,经济发展是城市生命源泉。上海提出,完善经济发展格局,重点是做强做优“五型经济”,即创新型、服务型、总部型、开放型、流量型,彰显大都市经济的业态优势。“提出‘五型经济’表明,上海城市的产业转型不再是简单地把产业分为二产三产的传统路径,更多是从新经济、新企业、新技术、新业态来看政策供给,做强五个方面。”章友德说。新时代的上海手握“五张王牌”,即浦东开发开放、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只有打好这组新“王牌”,才能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在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中增强城市影响力和话语权。此外,上海将以五个新城建设为发力点,优化市域空间格局。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对这五个新城的目标要求是“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定位是“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章友德表示,通过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未来的新城将自成一体,不是郊区新城,不是城市副中心,也不是卫星城,“随便拿出一个来,都是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现代化城市”。
当然,站在更宏观的时间尺度上观察,上海是党的诞生地,100年前红色种子在这里萌发。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二大则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强调,“时代在变,任务在变,但发展的目标不会变。上海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勇于实践、善于学习、敢于创新的精神,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尤其针对特大型城市管理方面,做出自己的制度贡献”。
这段时间,上海市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正紧锣密鼓修缮。紧邻会址,备受瞩目的中共一大纪念馆也在加紧建设。关于中共一大,《毛泽东传》有这样一段话:“这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最年长的何叔衡不过45岁,最年轻的刘仁静只有19岁。十五位与会者的平均年龄28岁,正巧是毛泽东的年龄。以后改变整个中国面貌的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这样一些年轻人成立起来的。”徐建刚告诉记者,有意思的是,当初在这里开会建党的人中没有一个是上海本地人,“不止是一大的与会者,中国共产党早期的50多个党员中也没有一个是上海的,但上海始终是他们的舞台,上海始终是给年轻人梦想”。过去一年,李佳琦、杨超越落户上海的消息一度上了热搜。上海不仅向耀眼的流量明星敞开,同样欢迎普通劳动者,比如代表上海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取得车身修理项目金牌的外地小伙杨山巍和徐澳门,也凭借一技之长落户上海。
未来五年,我们期待上海能激发更多创业者和企业家,培育壮大更多“独角兽” “瞪羚”等企业,有更多硬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我们也期待,未来五年构筑异彩纷呈的城市空间,能吸引更多青年才俊选择上海、扎根上海、书写梦想、成就事业。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面向未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也是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尤其对于上海而言,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使人人都成为数据的生产者、治理者、使用者、获益者,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从而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