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1年前的今天,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这是他在国内留下的最后影像→

红色之声 2022-12-01

71年前的今天(11月25日),美军将几十枚燃烧弹倾泻而下,燃烧弹落下瞬间形成上千度高温,刹那间朝鲜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成为一片火海。毛岸英与作战参谋高瑞欣未能及时逃脱,不幸葬身火海,时年28岁



他牺牲的消息由一封短短的电报传到了北京。收到电报的北京方面,也不知如何告诉毛泽东这一悲痛的消息。彭德怀发来的电报已经在中央军委办公室里压了整整一个月,直到周恩来转达了此封电报。得知长子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毛泽东说:“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这张拍摄于1950年的珍贵合影,是毛岸英在国内留下的最后影像……




1950年10月初,当毛岸英得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即将开赴朝鲜时,他向彭德怀主动请缨,要求参军上战场。彭德怀后来称毛岸英为“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离家前,出于保密的要求,也为了不让妻子刘思齐担心,毛岸英没有将参军赴朝的事情告诉她。


毛岸英辞别时,刚与他结婚不到一年的刘思齐不会想到,这是她与丈夫的永别


1950年11月25日上午,时任志愿军司令部机要秘书兼俄语翻译的毛岸英正在朝鲜北部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里紧张工作。突然,4架敌机向大榆洞袭来。


时任彭德怀军事秘书 杨凤安:


百八十个凝固汽油弹,铺天盖地下来了。掉下来以后,房子是一片火海。


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只有50平方米的作战室木屋瞬间烈焰冲天,成了一片火海,来不及撤离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壮烈牺牲。



这张合影中,站在毛岸英身旁的人叫徐亩元,当时和毛岸英一起同在志愿军司令部,徐亩元担任作战参谋。在那次惨烈的空袭中,刚跑出作战室不远处的徐亩元,也被强大的气浪冲倒。


这件首次公开的珍贵物品,就是毛岸英与徐亩元曾经共同使用过的,专门用来装重要文件和电报的小牛皮箱。在亲眼目睹毛岸英牺牲后,徐亩元将它珍藏了一辈子。它见证了毛岸英作为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的最后时光。

毛岸英牺牲当天,彭德怀专门向中央军委作了汇报。这封短短的电报,彭德怀足足写了一个多小时。

“我们今日七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彭德怀发给中央军委的绝密电报

时为毛泽东卫士 李家骥:


主席听到后很突然,又拿烟,又把烟丢那儿。回过头,他又点烟。本来那个火柴盒就在他前面,他不知道,还在口袋里找。泪汪汪的,但是不明显地让你看出来他在哭,但是我们心里明镜得很,他的泪水比我们还要多,还要疼,那是他最亲爱的儿子。



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1951年3月,毛泽东在与老友周世钊的谈话中讲道: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1953年4月,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参加了全国妇联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毛泽东紧紧握着邓芳芝的手,动情地说了这样一番话: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他们牺牲得光荣。



这封首次披露的信件是毛岸英牺牲后,周恩来写给毛泽东的亲笔信。在信中,周恩来提到“毛岸英同志的牺牲是光荣的”,他建议胜利之后,当在大榆洞及其他许多战场多立些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烈士墓碑


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乘专机前往朝鲜访问。其间,周恩来专程来到位于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祭奠长眠于此的志愿军烈士。


周恩来总理手持花圈,和陈毅元帅、粟裕大将亲手为志愿军烈士献上了花圈,默立良久。



毛岸英身为领袖之子,曾常在日记中这样问自己:“我做毛泽东的儿子合格吗?”去朝鲜前,他也问过父亲这个问题。毛泽东说:“等你回来,爸爸给你个答复。”


没想到,毛岸英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


在毛岸英牺牲多年后,他的遗孀刘思齐曾问毛泽东:“岸英做您的儿子合格吗?


毛泽东说:“合格,他是我的骄傲!


△1949年,毛泽东和毛岸英在香山



来源:红色之声(ID:hszs1921)综合CCTV国家记忆、看看新闻Knews等

编辑:董俊成、小能手

审稿:钱程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