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天灯——风中的传说
“如果,你错过了宋干节,请一定不要再错过水灯节。”
前几天,飘满朋友圈的万人天灯再次将我带回了小清迈,带回到四年前的那段小日子。
在泰国的日子,被大大小小的节日串联着,连成了一段美好的记忆。泰国有很多节日,重要节日有万佛节、宋干节、佛诞节、守夏节、水灯节等等。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宋干节(วันสงกรานต์,Songkran Festival,俗称泼水节),即泰历新年,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春节。其次则是水灯节。
在泰国传统节日中,最美丽的应该是"水灯节"(วันลอยกระทง,Loy Kra Thong)。
如果说宋干节是豪放的,那么水灯节就是婉约的;如果说从4月份的"宋干节",可以看出泰国人在"水战"中的疯狂,那么每年11月份的"水灯节",则充分展现了泰国青年男女旖旎的恋恋风情。
在泰三年,每次都与宋干节擦肩而过:大三那年在清迈交换,七月初到,次年二月底结业,三月初回国;做志愿者的这两年,都是五月赴任,三月离任,看来注定与这“人间四月天”无缘。
但是,这三年我都在当地度过了水灯节,而且,大三在清迈时还有幸亲临其境目睹了“万人天灯”的震撼画面,这段记忆足以让我在日后的无数个水灯节都翻出来回味一番。
“放天灯”是泰北兰纳民族特有的方式,因其绚丽壮观而令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那年,我随清迈皇家大学中文系的泰国朋友们一起去做“万人天灯”活动的志愿者。穿上当地的传统衣服,双手合十,用泰、英、中、日、韩五种语言向远道而来的各地游客打招呼。期间还遇到了不少前来参加活动的同学朋友熟人。
跑完龙套领盒饭啦~~
待游客基本入场完毕,我们的志愿工作也就完成了。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前往活动现场,挤身到人山人海中,去见证这美妙的时刻。
点燃希望的火把
诵经仪式时静穆的现场
内场中心的僧人们正在诵经,全场一片肃穆。待诵经等各种仪式结束后,主持人指引大家拿起天灯,在火把上点燃,等待热气把灯笼充满。时间到了,在主持人“......3,2,1!”的倒计时后,无数天灯缓缓升起,随即飘满天空。这场景,搜索尽我的词汇库也无法描述得完美,再多的赞美之词到嘴边却只蹦出“啊——呜——”的惊叹。
放飞理想,放飞希望
僧人在仪式中
如此唯美的画面,怎舍得错过?
上图为清迈契迪龙寺
志愿者任务结束后,在人山人海中找不到小伙伴了,连一起放灯的人都没有,只能在快散场前蹭一下中国游客的灯拍一下照,最后散场时终于遇到了同班同学,同学万般同情地陪我把一直攥在手里的灯放飞了。想起来也是一把辛酸泪。
我自己的录制的十几分钟的视频,容量太大也就不传了。
(以下为现场短视频,手机流量也可以放心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1327r0zgr9&width=500&height=375&auto=0
如此震撼,如此浪漫,若是伊人在旁,定是无憾了。要是能把这里变成告白或是求婚现场,一定会终生难忘。
看完了飘在空中的“天灯”,再来看看飘在水上的“水灯”。其实放水灯才是水灯节的传统活动,“万人天灯”只是清迈因地制宜举办的国际旅游节,只是水灯节活动里的一部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节日。
最常见的水灯是用香蕉树干和叶子做成的,现在也有很多是用干面包做成的,可以自行溶解在水中,也可以喂鱼,更加环保了。
在准备放水灯时,学生递给我一个指甲钳,让我把指甲剪下来放上去。原来泰国人会在水灯上放上剪下来的指甲或者头发、硬币等,让其随波远去,寓意送走厄运,迎接美好的新生活。
精致的水灯
面包做的水灯
大三时的小淅同学在学做水灯。
看!是不是心灵手巧?
2016年参加完政府组织的水灯节活动后的小淅老师和同事们去放水灯
还有花车游行
游行队伍载歌载舞缓缓走进主会场
还有各种选美活动
我很想在文章中全部选用自己所拍相片,怎奈老照片都在旧电脑里,只在空间相册找到一些。
希望有机会再回去看一次,而这一次,一定要让伊人在侧。
关于水灯节的由来,有以下三种说法:
传说一 (流传最广)
八百多年前的泰国第一个王朝--素可泰王朝,每年泰历十二月十五日月圆时节,居民都聚集于首都庆祝"灯节",而皇上必循例龙舟游河,王后及妃嫔亦随圣驾游幸,其时臣民嬉水于河中,随后在国王的主持下,全城大放烟花,彻夜欢腾。相传皇朝中有位名为娜诺帕玛丝的贵妃,心灵手巧,极富艺术天才,她别出心裁地用香蕉叶折叠成了一盏莲花形的灯船,上面以水果雕成的花鸟图案装饰,并插上鲜花,点着香烛,放在水里,使其随风飘荡,以表示对佛祖和河神的感谢之情。
传说二
相传很久以前,暹罗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公主,在菩提树下遇到佛祖释迦牟尼。佛祖对她说,如果要赶走身上的病魔,就得在佛历的十二月十一日月圆之夜,把自己的指甲碎和头发,放在一个莲花形的灯座里,再点上蜡烛,拿到河里去放。这个故事流传开来,泰国人竞相跟随,发展成今日的水灯节。
传说三
传说当年干烹(Kamphaeng)国王掌管暹罗第一王朝素可泰(Sukhothai)时,觉得年年风调雨顺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对水神MaeKongka又敬畏又感激,总觉得必须大事庆祝一番,才能一表内心对水神的谢意。
后来有个名叫Nophamas的女子,她对这个节日的后来庆祝仪式起着更大的影响。她也为了答谢水神的大恩大德,于是以中南半岛上最古老的婆罗门形式,制造一个酷似荷花的水灯,并在水灯内插了焚香、蜡烛,还加一些米饭,撒一点米酒、钱币,然后放到河面上去,供奉水神。
据说Nophamas还向当时的国王解释,远在印度的Nammada河畔,当地的国王是用这样的水灯来敬祀佛主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何不也用同样的方法来向水神献上敬意。
国王赞成,于是就规定每年阴历十二月,雨季快要结束,水涨船高时,选个花好月圆的夜晚,全国携老带幼,一起到河畔,观看国王为大家点燃第一盏水灯下水礼的盛况。
泰语ลอย(Loi)是飘浮的意思,กระทง(Krathong)是水灯,水灯节这个传统节日,就这样随着河水一飘七百多年。
“如果一生只能去一次泰国,那就在水灯节的时候吧。”
(我知道能读到这里的都是真爱,毕竟这排版就如小编一般,实在太丑了,有空余时间时一定多学学排版技巧。)
更多关于志愿者的点滴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