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林院·光影青春丨林学院摄影大赛线上投票通道已开启!
一朵时光,反复被书写;一线光景,反复被记录;记下林大的风光旖旎,记下疫情的点点滴滴,记下故乡的一程山水……林学院摄影大赛“映像林院·光影青春”线上投票通道已正式开启,快和小编一起来欣赏nefuers镜头里的世界吧~
映像东林
东林夏日
@毕子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学校是我们接受教育的地方, 是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同学们的来来往往,小路边的花花草草,总是让人感到舒心。
别“Young”
东林
@曹宏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学习之余看一眼丹青楼旁的落日,学习的疲惫一扫而空。
•红房子的浪漫永不过时,童话般的美景让人留恋。
•水中的倒影似真似幻,分不清这是天上还是人间。
•晚霞中的行政楼被衬托的是如此温柔。
•构思巧妙的游泳馆充满了设计感,给人一种高级的感受。
•知行桥,马家沟。不禁让人想到泉涓涓而始流。树木翻茂,河水清澈,岸边的草木生机盎然,这便是夏天的东林。
随光而行
@单靖淇
阳光划过时间轴,学校的历史回忆跟随着光从反方向开始移动,光穿梭时间却留下了一幕幕回忆。
吟赏烟霞
@符淘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落日的余晖中,主楼的身姿显得十分庄严,满天霞光映衬着主楼的伟岸,观此景,只觉心中无比澎湃,虽处黄昏时分,一无“只是近黄昏”的感慨,只有“夕阳无限好”的赞美,因此暗下决心,要发奋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相信“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
帽儿山生态站的冬与夏
@李毅
时空变换,四季轮转。帽儿山的景色如同七十载巍巍东林——绚丽画卷,生机盎然!
映东林之景
照青春之路
@刘礼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茂林参天,泽被天地
青春无悔,林学无畏
映像东林,齐向未来
望以东林之景,照青春之路
东林的春天
@王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春天的东林美不胜收,杏花榆叶梅竞相开放。
鸟语
花香
人勤
@韦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东林校园里,我们随处可见很多的小动物和各种各样的花,这些美丽的环境总能让我们拥有美好的心情,而这些环境又都是一个个工人所创造出来的,现在又恰逢东林70周年校庆,工人们每天都在辛勤劳作,让我们的学校更美丽。
和“林”的一天
@邢钧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东林的每一天,天空就像是我的心情一样,每天都是不一样的。
校庆倒计时100天
@张值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朝气蓬勃的田径场以及倒计时计数器
回“疫”纪实
感谢大白
@谢敏英
我们站着,都戴着口罩
就是世间最美好的事
三点一线
@曹宏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疫情下的生活肯定是丹青+食堂+操场啦,学习吃饭加锻炼,快乐生活!
从卖气球那里牵走一个愿望
@郭悦
这天是下着雨的六一儿童节
一大早,卖气球的人骑着摩托车
赶向孩子们聚集的地方……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
小女孩对妈妈说:
“妈妈,给我买个气球嘛~”
卖气球的人:“姑娘,喜欢哪个啊,叔给你拿。”
小女孩:“我要冰墩墩。”
小女孩,从卖气球的那里牵走了一个愿望
“疫”下
真情
@邢钧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炎热的夏天,当我们身着短袖还嚷嚷喊热时,医护人员却不辞辛劳的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为我们做核酸。大白外衣下的工作人员辛苦了,疫情下的工作人员也辛苦了!
疫情下的
东林
@马馨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疫情虽然可怕,但一次又一次的全员核酸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敬业努力,还有每个人的大爱与温暖。
谢谢你,
同学!
@李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初春到盛夏,每一次核酸检测都离不开防疫志愿者们的辛苦付出和同学们的全力配合。
忆乡寄情
夕阳
@白玛曲珍
夕阳映照水面,勾起我思乡的惆怅
落日的傍晚,好像人一般有着几度思量
楼景
@王楚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哈尔滨的建筑和其他地方似乎都不一样,去过其他地方旅游,但这儿还是能给我独特的异域风情。
想去海边
@邢钧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的家乡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小岛,在城市化工作的闲暇之余,可以无忧无虑的追风,可以欢呼雀跃的赶海,也可以举起凝神的听潮,说到这里,又想去海边了呢。
闽南古厝
@谢敏英
红砖瓦厝是闽南的身份识别,也是一个能够唤起游子记忆的温暖名词。
同一个天空
不同的地点
@曹宏达
林大美丽的云朵。小时候总幻想云朵上面有神仙或者是可爱的东西\(//∇//)\,如今长大了,幻想仍未停止。看着天上的云,总能让我想起小时候夏天在家里趴在窗边看云的日子。
乡镇
@闫丰强
乡镇美丽的景色
小鸟都在电线杆上唱歌
打碎的夕阳
@周柯儿
见过云卷云舒、天高气爽;听过夏日蝉鸣、东风吹雪;品过清茶一盏、浊酒一杯……却都不及那年故乡的四角天空。夕阳被打碎,晕染了整片天空……
镜头记录着光阴,留下我们记忆的缩影。我们热爱摄影,也欣赏那些满怀热爱、记录生活、创造美好的摄影爱好者。总有一张照片与你产生共鸣,欣赏着相同的美好。林学院“映像林院·光影青春”摄影大赛线上投票环节已开启,快来为你心动的照片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欢迎点赞转发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监制:周柯儿 刘铭义 杨晨
供稿:周柯儿
封面:周柯儿
编辑:周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