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GQ年度人物 l 和戴锦华一起与Coser们自拍

洪蔚琳 GQ报道 2018-11-06
  GQ2018年度人物 

 2018年度理性声音 
戴锦华

戴锦华是第一位成为《智族GQ》年度人物的女性。这不仅因为她深厚的学术积淀,更因为她多年来秉承关切社会现实的立场,对正在发生中的事物发声。拍摄当晚,她在微信朋友圈发现场照片,原本配文:名利场上。可是后来她删除了。

“名利场”这三个字是她从19世纪英国文学中获得的语汇,她担心“别人会认为我在炫耀,我很时尚,我很流行,我很成功”。在她的观念中,这些都是否定的表述。

什么是成功?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智族GQ》年度人物?简单说,成功的人就是能把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做成的人。《智族GQ》从来都愿意向这样的人致以敬意。他们或许不是最受关注的人,但比起外界的声音,他们更能坚持自己认定的价值,并愿意为此付出长久的努力。他们当然也愿意接受外界的赞扬,但更多的时候,他们习惯把头颅低下,踏踏实实走过自己的路。

正因如此,2018年《智族GQ》年度人物的主题确定为“行动的力量”。我们努力剔除附着在浮名之上的泡沫与假象,用简单、朴素的视角还原他们做了什么,为什么做,为谁而做。无论是一部电影、一篇文章、一本书,还是一档综艺、一场表演、一种商业,只要它们真正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良好的改变,我们就愿意称之为成功,我们就愿意称呼做出这样行动的人为《智族GQ》年度人物。

个体无法脱离世界单独存在,抛开个体去谈论世界也没有意义。我们相信,唯有行动,才能在自我与世界之间,建造更好的连接。我们相信,唯有行动,才能定义自我,定义这个波澜起伏的时代。

 

采访、撰文 / 洪蔚琳

编辑 / 靳锦

摄影 / 许闯

头像设计 / 静仪

微信编辑 / 尹维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o0774fnsj3h建议全屏观看


戴锦华,1959年出生于北京,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电影批评、文化研究和性别研究。


年度理性声音


戴锦华蜚声学术圈,但学术不囿于象牙塔,她始终关切着社会现实。在当下舆论场,她带着深厚的学术沉淀与敏锐的社会观察,积极在讲座和公共平台发声。


面对推崇精英、功利主义,她始终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审视权力与资本,关注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担起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时代责任。



 名利之外 

7月底,在北京一家城中村的黄焖鸡米饭店里,学者戴锦华正为《智族GQ》拍摄。为了布光,小餐馆门窗紧闭,放下厚帘子,十分闷热。按导演要求,她穿着长风衣,被一群年轻的coser围在中间。镜头对好,导演请她做个自拍的动作。“是需要我表演是吧,表演自拍。”戴锦华笑笑,把手机举高。

 

一周后,我在西苑饭店大厅和戴锦华谈起这次拍摄,她的感觉并不愉悦。“我这辈子花了很多时间拒绝表演,也可能付出很大代价来坚持我的本真。我任情任性了一辈子,到了这个年龄,为什么要去演呢?”她甚至对自己产生了一点儿厌倦和怀疑,“我是不是在不自觉之间,开始让自己混迹名利场了?”

 

绑带风衣 Burberry


拍摄当晚,她在微信朋友圈发现场照片,原本配文“名利场上”,可担心被误读,又删除了。“名利场”这三个字是她从19世纪英国文学中获得的,是一个否定的表述,但它在今天的主流价值中是正面的。“别人会认为我在炫耀,我很时尚,我很流行,我很成功。”

 

戴锦华不愿附和主流的成功观,她将今年获颁的《智族GQ》“年度理性声音”理解为“不简单地复制主流,不依附于权力与利益,不过度限于个人的经验和情感”。



 ❷

 影中对话

豆瓣的录音棚里,戴锦华的声音响起来了。她脱稿,手边放一个小本子,上面列了细致的提纲。一节电影课15分钟,她需要准备6到10小时。反复重看电影就要5小时,即使她已对很多作品写过详细的分析,“我得回去重新再接触它的视听语言。” 

 

片单基本是她自己定下的,她选择了电影史上占有一定位置,在电影艺术发展中具有标志性作用的52部影片。她想让观众听到,除了好莱坞大片,其他各种不同的电影也值得欣赏,“让大家的电影视野不被市场和排片左右。”

 

电影课上线后,几天内销售额过百万,周销量打破纪录,成为豆瓣时间销量最好的专栏。戴锦华应邀开了两次语音直播,解答影迷的一些简单问题。突然有大量打赏飘上来,她被吓到了。“我坦率地说我觉得受到了侮辱,我不明白,what happened,从5块到50啊。这就像卖唱,马上有人扔钱给你那样的。”她一下子意识到,参与一款知识付费产品,就是在一份一份、一讲一讲地出售知识。过去20年,她也做知识产权和知识经济研究,但当它变成个人经验,一切都需要重新审视。“它迫使你去看清你所在的文化环境,面对你、知识和资本之间的关系。”

 

她心里清楚,观众打赏是在表达爱,“真切地说有感动”,但她仍不想摆脱自己的价值体系。“人类社会延续到今天,情感的连接是最宝贵的,是维系我们生存下去的东西。爱之所以这么宝贵,是因为它买不来,它也不能卖。”

 

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戴锦华的学术研究横跨电影批评、文化研究和性别研究,并保持对现实的关注。“我始终想看到,想知道,到底在发生什么,它朝向哪里,我们的可能在哪里。”她需要从和公众的对话中不断获知新的信息,随着急剧变化的现实不断更换自己思考的模板,否则思想工作就堕落成了一种“完全是个人自愈的游戏”。

 

为此,面向公众的表达是重要的,比如录制豆瓣电影课,向大众讲授比起她的研究“相对浅显”的内容。她希望人们能听到“一个不一样的声音”。



 “人们已经听到了。” 

这些年,戴锦华频繁接受公众演讲的邀请,常常是志愿性质,为珍惜越来越少的、和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在讲台上站了30余年,她能敏锐捕捉到当面交流时,“我们的身体都在说话。”公众演讲中,她时而看到听众的眼睛迷蒙了、表情僵住了,时而有瞬间的沉默。她立刻领会,观众没有理解,观点还需展开。公众演讲的受众多元,这给了她观察社会的切口。“你会知道不同层次的、不同身份的听众他们对什么东西拒绝,对什么东西兴奋。”


她看重每一场讲座。多年以来,每逢晚上开讲座,她从不吃晚饭。从前,她总想到听众们带着期待下班赶来,担心令他们失望,“紧张感让我吃不下去。”如今,她仍不习惯从餐馆直接跑去演讲现场。开始前20分钟,她要静一静,翻一翻笔记,最后做些补充,把自己调整到演讲状态。2018年以来,戴锦华已经进行了十数场公开演讲。


去任何现场,她不接受命题作文,就是要和大家分享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她对未来感到焦虑,在技术层面,数码转型与生物学革命冲击全球,人工智能将解放工人,可他们该往何处去?今年4月16日,戴锦华在北大汇丰商学院作了一场名为《未来的维度:人文、科幻与今日世界》的演讲,表达了对未来世界劳动结构的担忧:“这一轮的科技进步带来的结构性与以往有所不同,传统意义上的贫富差距中,穷人尚处在经济结构之中,而人工智能大量进入生产之后,可能制造的‘弃民’,对于经济结构来说是多余的。”


她的学生、中央民族大学讲师赵柔柔曾经问她:您总提到历史的坍塌,那坍塌之后有废墟吗?戴锦华回答:没有废墟,就是坍塌了,就是看不到东西。赵柔柔回忆起这段对话仍会感慨:“她那种强烈的历史感,当中包括了强烈的现实感,强烈的对未来的焦虑感,这些是她理性的重要支撑点。”


7月初,戴锦华在中央美术馆作演讲,题为《复得的和复失的:历史与文化记忆》。她讲述自己的历史认知:现代中国的启动,付出了前现代历史的代价,也就拒绝了20世纪的历史逻辑,否决了激进变革社会的可能性。人们认为社会不会改变,并且将权力高度地合法化和内在化。她想提醒大家,如果我们的知识里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和未来。


美术馆的演讲被媒体摘录,改标题为《戴锦华:今天的年轻人对权力有一种内在的体认与尊重》,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这结果令她感到矛盾,在她看来,新标题只是她的一句感慨,并不足以概括讲座的核心。“标题党的问题在于,它强化某些关注,忽略了你原来想做的那个事。但用一个准确的题目,它就不会传播,你也达不到发出一点儿声音的效果。”


向公众发声,她始终要面对作为中介的媒体传达。困扰她的,常常是一种无心的歪曲。她原本想针对主流逻辑,发出一点儿不一样的声音,但媒体会把它按照流行价值重新格式化,最终把她呈现为强势的加盟者。“这是我最不齿的、最不屑的事情。”


戴锦华始终觉得,人文知识分子的本分是站在弱势这一边。博士生胡亮宇回忆,一次在课上,戴锦华讲到了中东局势的历史根源和叙利亚战争,她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人文学者,世界上几万公里之外的任何苦难,我们都应该感到悲伤。“她说到这里,声音是哽咽的,几乎就要流泪。我当时被震撼了,我没有见过任何一个老师讲成这个样子,而且讲的是一个万里之外,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可当她明确自己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又会被剪裁成一个“很悲情的、很正义的知识分子”。 在公众想象中,知识分子的形象理应如此。但如此剪裁,使她感到自己的表达“变成了一种表演,一种cosplay”。 


戴锦华的关切,似乎都处在今日主流舆论场的边缘。赵柔柔谈及戴锦华的发声,对局面抱着一点儿悲观的态度:“整个大潮流如此浮躁,有多少人愿意冷静下来,听一个理性的声音?人们喜欢听的是热闹。”


“当人们说你是不一样的声音,所以我们不想听的时候,其实人们已经听到了。”戴锦华坐在我对面,笑着回应这种悲观:声音从来都应该是多元的。她心里清楚,有人说她情怀党、装蒜、表演,她并不在意。“你只要知道,除了小社群、小饭圈,还有人在关心今天的世界,还有人觉得她该做点儿什么,这就够了,够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p1347cswuxn


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摄影:许闯  

创意总监:Vicson Guevara  时装总监:Anson Chen 

文字监制:何瑫、靳锦  编辑:李典  导语:康路凯  

时装编辑:吴睿骐  

拍摄统筹:陈蔚、单连营  妆发:窦凯 

时装助理:张霜晨、Steven、Jerry

视频策划:GQ实验室

创意:Max Li

制作:宝尔珂、徐乔(Chill Studio)

摄影:闫睿

灯光:张付海

执行:姒可欣、LJC




 延伸阅读 


智族GQ年度人物 | 行动的力量

一年一度记录人物的浮沉和时代价值的变迁。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