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暴幸存者Kim:谁的暴力,谁的原谅

戴敏洁 GQ报道 2020-09-14

“3·8”妇女节刚刚过去,节日像一种定时器,提醒我们性别议题应经常被重新审视、重新理解。

去年11月28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前妻Kim发了一条微博,说“我将永远爱我的丈夫”,“我原谅了我的丈夫”,引起热议。在婚姻存续期间,Kim曾遭受李阳严重的家暴,之后她发声和起诉,甚至推动了中国反家暴立法行动。

去年圣诞节之后我们和Kim聊了聊:她在美国的生活,她的事业、三个孩子、和李阳的关系。谁对她施予暴力?她的“原谅”又指向什么?Kim的经历是个人的,但其中又包含着普世的命题:女性身份、自我定位、个人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情境下,亲密关系中的种种面向。


···············


平等的感觉是我原谅的前提条件

去年圣诞节,我和三个女儿在北京,李阳来酒店找我们,说只有两小时可以陪我们。我们一起去新疆餐馆吃午餐,老大李丽很喜欢新疆菜,她说在美国吃不到她最爱的手抓饭。吃饭的时候,李阳还给老二李娜喂面条,13岁的李娜像个婴儿一样吸进去。
 
李娜从来没有看过李阳打我,家暴对她的影响是最小的,所以她最爱爸爸。她也最要求见李阳,她总是问我:可以去看爸爸了吗?我什么时候可以看爸爸?我放假了,爸爸可以来了吗?给了我好大压力。
 
2011年的圣诞节,我和李阳还在打离婚的官司,我想要女儿们的抚养权。此前十年婚姻,他不断对我进行家暴。当时他提出要抚养小孩,理由是我没钱、没房子,我特别害怕和生气。但是我没有告诉女儿们,她们还很小,我跟她们说,爸爸妈妈出现了问题,但是我们会处理,法律会帮助我们。
 
那年的圣诞节快到了,孩子们提出,我们可以不可以去看爸爸?
 
我心里很不愿意,但是这是她们的选择。我联系李阳,约了时间和地点。
 
我知道李阳肯定要找媒体过来,他希望媒体看到我们关系很好的样子。于是我带着女儿们绕到了后门。那里有一个书报亭,摆着一堆印着我和李阳照片的报纸。那个老板一看我们,赶紧把报纸通通翻页,把我们的照片藏起来。她知道小孩子不应该看到这些,我很感谢她。
 
我们从后门上去餐厅,我没想到的是,李阳拿出了一份报纸给女儿:你看,我们在第一页,我好骄傲。我当时气得牙痒痒,我的指甲在下面抠桌子。但我什么都不能说。
 
现在我可以微笑说话了,那时孩子想看,我给她们选择去看爸爸。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真的不舒服。那天真的很难,如今越来越简单了。
 
我们在北京住的酒店大堂有一个漂亮的圣诞树,吃完午餐后,我们一家人拍了很多照片。我不知道会不会把照片发在微博上。一部分我觉得我可以发,我有权利去过我自己开心的生活,一部分是,我要对其他受害者、反对家暴的朋友负责。
 
我跟李阳说,要是我把照片发表,好多人会恨死我。他也笑了。我跟李阳说得很清楚,你知道我上个月发了一条微博说原谅你,好多人恨死我了。他说,我们的员工都支持我们的。我说,我知道,但是很多人恨死我了。

我写微博的那天是去年的11月,当时是美国的感恩节,我和三个女儿一起谈论感恩是什么。老二、老三说感恩我们能在一起,老大说感恩我们身体健康。感恩在我们家是每天都发生的,我们会在餐桌上讨论今天要感恩什么,有时候她们也会感恩说,今天没有作业。
 
感恩节的目标就是拥有美好的感受。我们去原谅人,去感谢人,感谢我们的生活。


 

这是我带着女儿们离开北京回美国的第五个感恩节,是一个很重要的纪念日。在自己的房子里,我坐了下来,用英文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写了下来,那天晚上我的感觉是我原谅了他。一个朋友帮我把文章翻译成中文,我们一起讨论,一起修改。然后我发到了微博上。

之前我也看了宇芽的视频,2019年11月25日,她在微博上发出一个视频,说自己被前男友家暴了。我看了一部分,想起来很多事情,我觉得,她跟我的情况挺像的。我觉得很难过,哭了,没办法一次看完,我知道她在网络上说出家暴,是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她再也回不去普通人的生活。
 
我写下那条微博,也希望能提供一个好例子,告诉她,未来是有希望的,你可以有自己的梦想,可以自己找到开心的生活。我觉得宇芽一定可以,她有自己的事业,她的仿妆视频做得很好,我的女儿在美国也会看。家暴只是她一部分的生活。
 
而原谅李阳也是我自己生活里做的一个决定。2018年的圣诞节,李阳来美国和我们一起度过。他没有助理、没有车,没有人认识他,这让我看清楚好多事情,现在我有我的房子,我可以安排所有环节,这种平等的感觉是我原谅的一个条件:我有一个好的生活了。
 
后来我收到评论,好多人说不了解我为什么要原谅家暴。但是我没有说我原谅李阳的家暴,我原谅的是他个人。我所说的原谅,是一种内心的感觉,不是法律上的结果。
 
我接受李阳是我孩子的爸爸,我们有二十年的关系,我希望找好一点的方式来处理。如今我们没有复婚,没有住在一起,但我们可以一起吃饭,一起带孩子去公园。

我觉得爱是一种治愈,原谅是我给他的一个礼物,也是给我自己的礼物。这是一种开心的感觉,让我自己觉得很自由,摆脱了家暴的仇恨。我不想再天天反对,天天觉得恨。仇恨的感觉太伤害小孩,孩子都是一半爸爸一半妈妈。

我看到评论说,如果以后有人指责受害者,你看李阳的妻子都原谅了,那受害者怎么办?我觉得这个很有可能发生,我很害怕。
 
我第一次去报案,他们不知道我是谁,我的脸被打肿了,耳朵在流血,小孩在哭,我说我老公打我。我听到有人说,她是李阳的妻子!警察说的下一句话是:哎呀,他是好人。
 
他们告诉我:你放松,你要什么呢?我说我也不知道,你可以做什么呢?
 
他们说,我们没有办法的,那是家人的事情。
 
他们觉得这不是很大的问题,我觉得我必须教他们,我是一个老师。我就问他们,如果他不是我的老公,他把我的头在地上撞好几次,难道你们还没有办法?难道你们还不帮助我?
 
后来警察问我:你要去医院吗?我说我当然要去医院。到了医院,他们又问我,他为什么打你?
 
我现在后悔发微博,我害怕他们只看到第一句话,我爱我的丈夫,然后觉得我没问题了。当然我现在是没问题的,因为我用了法律,因为我抗争了很长时间。离婚的案子持续了16个月,我每个月至少跑三次法院,每次收到李阳威胁,我会逼着自己去报案、留存证据。400多天之后,法院才认定李阳家暴行为成立,我离了婚,有小孩的抚养权,那是太痛苦的岁月。
 
现在有两三个受害者来问我,我们家庭出了问题,我们很害怕,你觉得我们可以原谅吗?我马上回答说,绝对不能原谅!
 
这就是为什么我害怕我的影响不好。因为她们绝对不可以单独去处理这些事情,要找到人支持,要用上警察和法律。如果你觉得不必要离婚,也要去申请一个保护令,如果老公再打她们,至少警察是可以处理的。
 
我原谅李阳这个人,但绝不原谅他家暴的行为。我永远反对家暴。

 


独立女性才是三个女儿的榜样

现在我大部分时间在美国,教外国小孩汉语和教低年级小孩英语。很多媒体说我做反家暴事业,我也确实关注女性的权利,但那不是我第一位的工作。教育才是我第一位的工作。我爱教育、爱孩子,等三个女儿长大一点,我的梦想是找到一个好的幼儿园,天天教幼儿园的小孩。
 
当年我和李阳离婚之后,李阳没有付赡养费,我去法院要求强制执行,我每次还必须自己付律师费。我觉得没有希望,我得自己工作,自己赚钱。我在北京开了家庭教育的公司,叫丽娜华教育,是我三个女儿的名字。
 
我把三个女儿放在寄宿学校,告诉她们,给妈妈一年的时间赚钱,我会给你们稳定的生活。那一年的时间,我周一到周五跑到各个城市做家庭教育,周末回北京把孩子们接回家过周末。我疯狂工作,一年之后,我在美国给我们买了一套房子。
 


我觉得这是独立女性的态度,希望给三个女儿做一个好榜样。如果她们要结婚,我支持,如果她们不结婚,我也支持。我从来没有告诉她们,你可以找好男人、可以给你钱的男人,那是非常糟糕的。当然她们还太小,还没有考虑婚姻的事情。

 

她们都很喜欢中国。但我们必须离开,因为每次去公园、在超市、搭地铁,好多陌生人围上来说家暴的事情。我希望给她们健康一点的环境,让她们可以开始新的生活。2015年,我带着三个女儿搬到了美国。

 

在美国的家里,我们有好多的书,我每周读两本、三本,经常去图书馆。读书是我最大的爱好,家里没有电视。我每天五点起床,去健身房,然后送她们去上学,我去上班。我下班之后送老二老三去游泳,老大跟我一起做晚饭。每天十点半我就上床睡觉。

 

老大李丽说要跟我来采访,我说可以啊,你可以说任何你想说的话,你也随时可以走。李丽说爸妈的关系很奇怪,别人家的父母没有那么吵那么多架,我说你可以说,没关系。

 

最小的女儿受到家暴比较大的影响,三岁时她曾亲眼看过李阳打我。我带她去看儿童心理医生,医生说,如果孩子要说出她的感受,说她恨爸爸或者爱爸爸,我都必须要听、要表示理解,不能说别说了,爸爸打我,你为什么还要爱爸爸。如果她们能说出来,她们就可以自己处理了。但是她一直都没有说出来。跟两个姐姐比起来,她跟李阳的关系是最冷淡和最疏远的。

 

李丽明年要离开我们去上大学了,两个妹妹的汉语水平越来越低,而她们爷爷奶奶又不会说英语,如果不能跟家人沟通,那太可怜了。她们需要一个汉语的环境,所以我准备带她们回中国。她们在北京长大,都喜欢北京。我可以给她们找一个国际学校,我自己可以做幼儿教育,也可以教英语。

 

现在我自己带三个孩子,我们相处得很好。我们的家庭有两个文化,我可以安排好我的时间,一部分在中国,一部分在美国。我希望给别人一个例子,告诉她们可以拥有梦想,有自己的未来,可以找到好开心的生活。那是很重要的。

 


他喜欢不喜欢,我都不在乎了

19年的夏天,孩子们放假了,她们很喜欢中国,喜欢回来看爸爸。我们一起去北京的昌平,李阳在那里租了场地举办夏令营。

 

发微博的那张照片里,我穿了一件白色的裙子。那是夏天的七夕,我和李阳有二十年的关系,但那是第一次我们一起过七夕。我们拥抱,旁边有人拍照。我们在昌平,太阳在后面。我喜欢那张照片,所以我发了那张。我们没有复婚,只是我们二十年没有一起过七夕。

 

九月份孩子们开学先回美国。李阳邀请我花一点时间留下来,帮他教低年级小孩。我们早上一起锻炼,一起喂鱼。我们天天见面,孩子们不在,是有一点奇怪的感觉。但是如果我讲课,是没有问题的,他知道我是好老师。

 


刚认识李阳的时候我对他没有什么感觉。好多人以为我们是一见钟情,其实不是的。我99年来中国,那时我是个年轻的女性,没有孩子,他请我去工作,我说可以。
 
我们第一位的关系是工作,一起工作的时候很快乐。随着一起工作时间变长,我们才相爱。
 
他最吸引我的是对教育的热爱。刚认识李阳那年的夏令营,我们每天白天一起给学生上课,晚上一起写东西、备课,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一点都不累。我在美国离过婚,是因为我先生受不了我一直工作。但我和李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特别爱学生、爱工作。
 
这次我发微博说原谅李阳,他也发了一个微博回应我,我看了,第一反应是很开心,哇,他居然公开写“我爱你”,“我很抱歉”,这很奇怪的。我看汉语需要时间,第一次看得很快,第二次再看,我觉得是他弟弟帮他写的。
 
但有一句话我觉得是他自己写的,他说他和我都没什么特殊爱好,我们最大的爱好,就是一起写书、教学,一起讨论教育问题。这句话很对。我们是很无聊的人,有一年我们一起去三里屯玩,没过多久就开始看手表:不如回家看书吧。我们就开开心心回家看书去了。
 
我们有一部分的个性是一样的:都有强硬的性格,都对自己的想法很坚持。在联合国工作的时候,如果我有想法,我会说出来,即使我不是一个博士或者很高学历的人。我不害怕别人的反对意见。我觉得李阳也是这样的。
 
但我们也不同。我在意身边人的想法,而他在意的外人的眼光,在乎自己的名声。一开始我是不想和李阳离婚的。在派出所的时候,我提出四个要求,第一他去看心理医生,第二他发微博公开说,他确实有暴力行为,第三是面对孩子道歉,第四是罚款。他照做了,最困难的是跟孩子们道歉,他平常都对孩子说中文,那次他快速地说了一句英语:I am wrong, your mom is right.
 
但之后他立刻找来媒体,让我对着镜头说我们和好了,一起都好了。我当时身上的伤还没完全痊愈,我发现他最在乎的,依然是媒体和他的公司。我觉得不行,当时我最小的女儿就在旁边,我看着她才想要离婚。我害怕我的孩子长大以后,觉得她们的男朋友是可以打她们,甚至是可以打死她们的,所以我必须要走。
 
李阳放松的时间很少。他每一分钟都要控制所有的东西。我们结婚期间,他对我有经济上的控制,我没有自己银行卡,没有一套房子是我的,给李阳写书的报酬也没有。
 
我最近喜欢的一本书是讲优步创始人的故事,那个创始人的一些问题挺像李阳的,比如他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滴滴出行刚出来的时候,有人劝过他慎重进中国市场,他偏不,最后失败了。我觉得真有意思,他跟李阳的习惯很像,想要控制一切。我读完之后跟李丽说,他真的挺像你爸爸的。
 
离婚之后,我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房子,他没办法控制我了。在夏令营,一个老师说要打孩子,我上去纠正他,说不能这样。当时李阳在后面,他没有过来阻止我,这让我觉得我们有平等的感觉了。
 
19年圣诞节第二天早上,我起床看到他发来微信:谢谢你花时间陪我,我爱你。他会有爱的感觉,我真的很惊讶。但是我也回,我也爱你。
 
我知道这对别人来说很难理解。但我们有太多了共度的时光了,太多年了,比大部分夫妻都要久。其他的夫妻可能有各自的工作,但是我们工作也在一起,我们一起教书、一起写书,一起飞了好多地方。第一次他出国的时候,也是我陪着他。
 
08年奥运会,奥组委邀请我们去瑞士,但我不要坐飞机,他问要什么礼物,我说巧克力啦。他回来的时候给我带了十斤巧克力,他说,老婆你知道吗,所有人的妻子都要手表,我好骄傲我的妻子要巧克力。我觉得太感动了,那是浪漫爱的感觉,对吗?
 
我记得我们有过太多太多快乐的时光。好多人看我们,觉得我们是成功者。他教英语,我自己也是英语老师,我们结过婚,有三个可爱的孩子,双语小孩,我们是真正的国际家庭。好多人告诉我,他们最喜欢《脱口而出》那本书,他们用我们写的书学英语,听我们的声音学的英语。我们有这么多美好的回忆,我怎么能let it go呢?
 
李阳之前做采访,他说他一点都不爱我,我们的孩子是试验品。当时我就在旁边听着,我告诉他,为什么你要这么说,这特别伤害我。他说,那只是采访,那不重要。第二次再做采访,他说一样的话。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结婚,他们说李阳不爱我,说我有心理问题。
 
但我觉得,他肯定是爱我的,他只是没有表达出来。
 
李阳不会爱。他不能说爱别人,不能说爱父母。我看到他和妹妹一起做一个节目,妹妹说他们小的时候很孤独,父母天天工作,没有时间管我们。李阳就在旁边说:我不孤独!一点也不伤害我!我觉得他是被伤害了。我理解他如果他说“我爱我的妻子”,他就觉得我会伤害他。他害怕去爱,在他内心,他觉得爱是伤害:如果去爱别人,别人就有力量能伤害你。
 
李阳不太喜欢我们是浪漫的、很亲近的。所以看到他发微信说爱我,我很惊讶。那天晚上,他在家庭群里发了好多孩子小时候的照片,说我们家人的照片是世界上最美的。我也给他回了我们的照片。他还发给我他的动车上做俯卧撑的照片。他知道我天天早上跑步,他的意思是,你看,我也锻炼。这是比赛,他总是想要竞争。
 
我们现在的关系是不是挺好的,那得看情况。如果我做了他喜欢的事,我们就挺好的,如果我做了他不喜欢的事,他就生气。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喜欢不喜欢,我不再在乎。
 
李阳不喜欢我做采访,现在我也用同样的话回击他,那只是采访,那不重要。



所有的身份都让我成为一个女性

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不再需要谈论家暴。但不是今天。去年智族GQ要做李阳的采访,记者联系我,我说我不要。后来还有几次,我都说谢谢你的关心,但是我不要。但是这一次,没办法。我得说得很清楚,要反对家暴,要关注女性的权利。

 

我通常称自己是一个家暴幸存者,而不是家暴受害者。受害者给人的感觉仍然是痛苦和软弱的,但是幸存者能给人一种存活下来的坚强感。以前微博给我的认证是“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妻子,离婚期间我要求改掉,我要跟他划清关系,不想被人说是“李阳的”。

 

我把简介改成了:我是kim,我是一个老师,我是一个作家,我是一个母亲……我是一个女人。前面所有的身份都让我成为一个女性,女性的身份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现在被叫做李阳的妻子或者前妻我也觉得无所谓了,因为现在我们是平等的,这是走出家暴的一个过程。

 

在美国,很少有朋友知道我被家暴的事情。他们觉得不能问太多,但他们都知道我有强大的性格,我喜欢独立的生活。知道的朋友则不理解为什么我家里有好多李阳的照片,为什么我仍然戴着我的婚戒。

 

戴婚戒是因为我不想跟其他男人约会,我没有兴趣。不收照片是因为我不明白仇恨的感觉。我有离婚的朋友,天天害怕听到那个人的名字,收起来所有的照片,我觉得给对方的仇恨是一种关注,那是可怜的生活。

 

我是不害怕结婚的,我爱“爱”,我可以说我爱我的丈夫。我告诉我女权主义者朋友,我说我不是完美的女权主义者,我喜欢做饭、打扫……我在很多方面都很传统。

 

圣诞节的午餐之后,我和李丽去听李阳演讲,他讲最多的不是英语了,而是有点成功学的感觉。我问李丽的看法,她说,我觉得离教育比较远,现在爸爸最大的关注去赚钱。

 

我们的微信家庭群叫作“美国双语家庭”,里面有十六个人,除了我们一家五口,剩下都是他拉进去的助理们。

 

我和女儿们之前看过李阳发在网上的一个表,列出十件母亲必须教育孩子的事情,李丽觉得奇怪,因为他自己从来没有做到过。一提到教育的事情,他就说,听你妈妈的。刚离婚的时候,李阳会对她们说:我带你们去玩啊。但三岁、六岁的小孩都知道,爸爸没有时间带她们去玩。

 

李丽会说,爸爸自己觉得他是个很伟大的教育者,但是他从没有在我们生活里。

 

李阳和女儿们一年见两三次,一次在圣诞节,一次在暑假。老二、老三偶尔在学校有表演,其他孩子们都有父母来,李阳是从来不会出现的。

 

但是2018年的圣诞节,李阳来美国和我们一起。老三在学校有表演,我们一起去看。他没有驾照,我说可以用我的。李阳问为什么大家都在排队扫描驾照进学校。我说,那是我们保护孩子的一个措施,如果你有家暴、性侵或其他犯罪记录,你不能进学校,就算你是小孩的父母。李阳什么话也没说。

 

为什么李阳在中国还去学校演讲?我不知道。如果他是开自己的夏令营,在酒店或租学校,那是父母的选择,把孩子送到他身边接受教育。

 


我知道他会对我接下来讲的话特别生气,但是我无所谓。如果他去学校,校长说李阳来了,你们一人带一个小凳子去听演讲,学生没有不去的选择,要是学生自己被家暴过,那是多么坏的影响。


我知道你如果把我说的话报道出来,李阳可能半年不会跟我说话,但是我不在乎。这是我的想法,我必须说出来。作为一个老师,我觉得让他进学校演讲的行为是一个彻底的错误。老师负责孩子的发展,负责孩子的安全,负责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如果你说,李老师教英语挺好的,那是对的。但是如果你说,因为他英语教得好,所以他可以使用暴力,那是不对的。

 

李阳如今还会在演讲的时候提家暴。夏天的时候,李丽跟李阳一起去演讲,他一上台就说,打妻子有问题吗?打妻子是没有问题的。李丽在旁边说,有问题,他也不管,最后还是助理跟李丽说了一声抱歉。

 

圣诞节吃饭的时候,李阳问我孩子们放假两周什么安排。我说可能带她们去哈尔滨或者吉林,她们喜欢冷的天气。李阳说,你带她们去吉林是最好的,我们可以在吉林见面。但是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他,所以还没安排。因为我没有看到有疯狂英语的活动在吉林。

 

在看我们和工作之间,他百分之百选择工作。他总是这样,所以我觉得去吉林也只是他的想法。如果孩子们想去吉林,我可以带她们去,但是不会告诉她们爸爸可能会去。我不想她们失望。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彩蛋,送你一个彩蛋


采访、撰文:戴敏洁

编辑:靳锦

摄影:大吾DAE

运营编辑:二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