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分类 全域覆盖 全民参与 全面实效 到2020年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将实现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昨日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相关情况。
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必须破解垃圾综合治理的难题,同时要求“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能力大力提升”,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垃圾综合治理问题”。
”上海自2000年成为国内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以来,经过多年努力,已开展了许多基础性工作:
2018年3月
上海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建立生活垃圾的全程分类体系。
2018年4月
进一步出台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
(生活垃圾四分类)
根据《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底,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能力达到3.28万吨/日以上,其中,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7000吨/日,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分类投放环节
制定了《关于规范本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分类收集(驳运)环节标识和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落实了分类驳运责任;各区结合美丽家园、社区综合整治等项目,细化分类投放点和垃圾箱房分类改造计划。
分类收运环节
完成了400余辆湿垃圾专用车辆配置和92辆湿垃圾收运车辆的规范喷涂,有害垃圾专用收运车辆改造和购置计划已列入各区年度计划;41个分类中转设施改造任务中,目前已完成50%以上;两网融合点已建成593个,完成了2018年年度建设任务的30%,达到预期目标。
分类处理环节
2018年6月底,全市餐厨垃圾、居住区厨余果皮、菜场果蔬菜皮等湿垃圾日均分类量已达3641吨,已超出计划指标(3483吨);两网融合系统可回收物日均收运量为443吨,与2017年相比,为去年日均量的2.43倍。制定发布了《上海市家用分类垃圾桶技术规范(试行)》和《上海市家用分类垃圾袋技术规范(试行)》。
全程分类
围绕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对每个环节提出了定量、定节点的任务目标。
全域覆盖
2018年静安、长宁、杨浦、松江、奉贤、崇明6个区实现整区域推进,2019年黄浦、徐汇、普陀、闵行、嘉定、金山6个区实现整区域推进,2020年全市全面实现整区域推进。
全民参与
落实居住区、单位的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职责。
全面实效
2017年,根据《上海市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首次发现违规行为送达整改通知单(提供收运服务),第二次发现违规再次发送整改通知单(整改后提供分类收运),第三次拒不分类则予以延迟收运。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0年,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
规范硬件配置
用三年时间,全市完成17000余座分类垃圾箱房改造,900余辆湿垃圾专用收运车、16辆有害垃圾专用收运车的规范配置,41 座大型中转设施的分类中转改造、8000个两网融合资源回收点及配套站、场建设,7000吨/日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和3.28万吨/日垃圾综合处理能力。
制定法规政策
开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法工作。
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居住区、单位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与分类收运作业企业的双向监督机制。建立面向公众的垃圾分类混装混运监督举报平台,鼓励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监督。
动员市民养成分类习惯
垃圾分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全市将动员多方面、多层次力量,形成合力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工作合力
落实单位和居住区物业的分类投放管理责任、属地街镇的推进责任、作业企业的收运责任、中转环节的监督责任、末端环节的分类处理责任。
来源:绿色上海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