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七类进口禁令即将生效 中国金属产业何去何从?
关于废金属进口及关税问题一直是金属行业最关心的问题!
今年4月19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明确表示将废五金类、废船等16个品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调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自2018年12月31日起执行。其中包括以回收铜为主的废电机等(包括废电机、电线、电缆、五金电器)、以回收铝为主的废电线等(包括废电线、电缆、五金电器)、以回收钢铁为主的废五金电器等废五金,俗称“废七类”。这将对我国废金属进口以及金属全产业带来什么影响呢?
废金属进口监管有哪些变化?
虽然禁令要到今年年底才生效,但最近2年,废七类进口批文已经明显收紧。2017年以来,固体废物进口监管趋严,国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限制废铜的进口。尤其是进入2018年后,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取消了贸易企业进口废七类的许可。2018年建议批准的限制类申请明细表中删除“进口单位”,保留“加工利用单位”。2017年贸易企业的核定进口量为97.7万吨,占核定进口量的34.16%,而2018年国家取消了贸易单位进口废七类的核定量。二是废七类进口企业审查严格,核定的进口量大幅减少。从进口企业来看,审核通过的废七类进口企业主要为台州齐合天地等大型拆解企业,小型拆解企业尚没有核定进口量。总体上看,2018年废七类核定进口总量将较2017年大幅降低。
2018年25批次废金属进口批文有何特点?
灵通信息对2018年核准的废七类进口批文进行了统计。2018年公示过的限制类废金属进口批文一共25批次,核批废金属总量共计1670585吨,其中以回收铜为主的废电机等共999718吨,以回收铝为主的废电线等共18826吨,以回收钢铁为主的废五金电器共652041吨。以下是相关数据的统计: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的大多数批次的废金属进口批文数量都是比较少的,第六批总量甚至为零,只有少数几个批次的进口批文数量相对高一些。
如此低的进口批文数量,是为年末的禁令执行做铺垫吗?事实上,无论是这漫长的缓冲期,还是即将到来的进口禁令,都对国内再生金属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沉痛的打击。
禁止“废七类”进口,实际影响究竟有多大?
据海关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废金属进口数量为807万吨,同比增长8.5%。其中,2017年中国废铜进口数量为356万吨,同比增长6.2%;2017年中国废铝进口数量为217万吨,同比增长13.3%;2017年中国废钢进口数量为232万吨,同比增长7.5%。
而2018年前三季度,再生铜原料、再生铝原料进口量(实物量)分别为178万吨、119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5.9%、25.3%,进口数量明显减少。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废七类金属进口全国占比6-7成,而广东占8成以上,禁令完全实施后,对废铜拆解类企业打击最大,其次是国内较低品位废铜需求的冶炼厂和加工厂。
不过,也有业者发表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交易情绪上影响比较大,实际影响没有那么大。主要是因为:首先,中国废铜进口商早在2015年开始已经布局东南亚市场,不少“废七类”已经转移到东南亚,在当地拆解完,再以“废六类”的身份运回中国。近年来,我国从菲律宾和泰国进口的再生铜数量同比大幅增加。
其次,据不完全统计,在2019年前,我国新投产的电解铜冶炼厂的产能将达100万吨甚至更多,这些冶炼厂绝大多数都是吃铜精矿的,这将对电解铜市场有很大的补充。另外,国内废铜市场发展迅猛,每年的回收量的增量都在10%以上,这将弥补进口废铜的短缺。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国内再生金属原料回收量同比稳步增长,其中再生铜原料和再生铝原料分别约为165万吨和330万吨(金属量)。
总结
对于“废七类”禁令的影响,市场众说纷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废铜进口商已经不让更新2018年的进口批文,而2019年更是废七类更是全面禁止进口。那么往后,新冶炼厂的投产情况、国内废金属回收及来自东南亚的废六类增量如何,都将对国内铜原料供应产生重大影响。
尤其是东南亚市场拓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政策风险。废金属加工产业转移一方面需要可行性研究、建厂等一系列过程,周期较长,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环保要求也越发严格,中国拆解业的涌入或引起当地环保的关注和排挤。而且,海外加工的再生铜进口成本较高,加工技术也不成熟,货物品位相对较低,回到国内缺乏竞争力。因此想要靠东南亚国家完全吸收中国转出的量那是相当的困难。
来源:中国金属废料网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