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哈佛的差距,可能就3顿饭
作者 l 邹振东 厦门大学教授
来源 l 厦大邹振东(ID:xdjszzd)
在哈佛大学,教授太太请教授们吃饭,本科生请教授吃饭,图书馆长请教授吃饭——这样的三顿饭,可能是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真正的差距。
与Michael Szonyi教授一起吃饭,每一次都是新鲜的体验。新鲜的重点不是吃什么,而是聊什么。
这位中文名为宋怡明的老外,目前是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长着一对据说是成功秘诀的善于倾听的大耳朵,操着一口流利的带闽南腔的普通话,在座的学者或吹牛,或争吵,有时甚至不欢而散、拂袖而去,但人们仍然期待着下一次私人聚餐,准确地说:是期待下一次碰撞的话题。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宋怡明
我没有想到这一次饭局的话题主题,关键词居然是:“世界一流大学”与“吃饭”。
挑起话题的是厦大副校长邬大光,这位高等教育学学者,近来的学术兴奋点是大学文化。中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困扰大家的问题是:
世界一流大学应该长什么样?刚好有送上门来的“人质”,邬教授借机邀请宋教授为厦大管理层做一场报告,题目是:"哈佛大学眼中的世界一流大学"。
宋教授爽快地应允下来,却吞吞吐吐说要准备半年左右。作为一名严谨的历史学者,一切要用史料说话,哪怕是谈他熟悉的哈佛大学,他也不愿意信口开河。
看到邬教授一副远水不解近渴的样子,郑振满教授插话了。这位厦大历史学教授是宋怡明的学术领路人,凭着一口莆田腔的普通话,在哈佛的讲堂赢得粉丝无数。他一语惊人:
“我对哈佛印象最深的就是哈佛的教授太太”,看着我们吃惊的眼神,郑教授云淡风轻地说出了最后两个字:“文化”。
哈佛大学的第一顿饭:
教授太太请教授们
“哈佛的教授太太文化”,其经典代表就是太太经常请各位教授到家里吃饭。
哈佛学者把这样的吃饭叫做“读书会”,几乎每周都会在一个教授家举行,教授太太就是当然的女主人。所有的与会者都觉得受益匪浅,因为无数的选题、灵感都来源于此。
吃饭的可能是同行,也可能是不同学科的学者,你可以想象一下:
吃饭聊天的有历史学教授、语言学教授、天文学教授、神经学教授,他们可能聊什么?
邬教授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有一个“鸽笼理论”:现代高等教育随着学科分类越来越细,不同专业的学者越来越困在自己的鸽笼里。出路就是要为鸽子们提供“广场”。教授太太提供的客厅饭局,就是这样的跨学科“广场”。
我不由得想起梁思成家的客厅,和他美丽的太太林徽因。
教授太太文化的背后其实有若干支撑。
首先,教授的房子要足够大。如果教授住的就是鸽子笼,恐怕没办法高朋满座。
其次,教授的工资要足够高。教授太太无需上班挣钱养家糊口。如果太太带着一脸疲惫下班回家,应该没有多少心情张罗大家吃饭。
当然,最重要的是教授太太文化品位要好。如果家里就鸡飞狗跳,恐怕没有人敢上门。
宋怡明对郑教授的说法做了修正:早期哈佛教授的太太本身就是一个值得骄傲的身份,现在女权主义高涨,哈佛教授的太太也要出去上班了。如今一些教授的读书会,就改在餐馆里了。
哈佛大学的第二顿饭:
本科生请教授吃饭
宋怡明认为哈佛最值得骄傲的文化是本科生文化。
哈佛致力于让本科生成为大学的主人。他举的一个例子,居然也是吃饭。
哈佛会给每一个本科生一笔钱,专款专用,就是请教授吃饭。有一段时间,教授们突然发现自己被密集邀请,一打听,原来学校食堂员工罢工了。
好些大学的问题就是:本科生见不到教授。越是名牌教授,越不给本科生上课。据说,某985高校有一个博士研究生,导师是院士,一直到毕业,都没有能单独和导师说过一句话。
哈佛对本科生的好,没有吃亏。据说哈佛的校长做过调查,对哈佛的捐赠,比例最大的来自本科生校友,而且这些捐赠也有相当比例要求直接花在本科生身上。这就是良性循环!
我曾经写过一篇转发率极高的文章,题目就是:《厚待自己的学生,就是厚待学校的未来》。那些校长办公室有空调,却舍不得给学生开空调的大学,别指望他们毕业了,还会热情洋溢地给你捐款。他们在大学已经热够了!
哈佛的第三顿饭:
图书馆长请教授吃饭
宋怡明认为哈佛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所有人员自觉为教授服务。他得意地宣布,目前哈佛大学图书馆有关金门书籍全世界最多!原因就是他在研究金门,而每年哈佛图书馆长都会请他吃饭,问他需要买什么资料。
我问宋怡明:“是不是看你是费正清中心主任,图书馆长对你特别殷勤?”他连连摇头:“我还是副教授的时候,图书馆长就这样做了,这是他的日常工作。”
“这要吃多少饭啊?”我惊叹。
宋怡明误解我是在谈钱,他笑了:“吃的是快餐啊,没多少钱。买书才花钱!”
哈佛大学整个行政保障系统都明白:大学教授的需要是最重要的需要,大学教授的时间是最宝贵的时间。因为,大学教授是哈佛最值钱的资产。
三顿饭的故事讲完了,要强调的是:大学不是请客吃饭,哈佛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这里。三顿饭没有什么了不起,了不起的是支撑这三顿饭背后的大学文化。
看一所大学的文化基因,不一定要在其核心地带寻找,其边边角角留下的痕迹,也许最能反映出文化渗透在骨髓里的力量。
教授太太请教授们吃饭,本科生请教授吃饭,图书馆长请教授吃饭,分别对应着三个共同体:大学的学术共同体、教学共同体与行政共同体,它们一起建构着整个哈佛的大学共同体。
三顿饭请客的共同对象,都是教授,显示出教授是大学的重心。解决好教授这个大学重心,才能解决好学生这个大学中心。因为教授是大学最重要的生产力!中国人喜欢引用这句话: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大学的文化就是大师能否养成的土壤,就是大师能否存活的环境。
川流不息的中国大学管理者到哈佛考察,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关注哈佛的文化。如果我们只是看到人家的实验室、图书馆,哪怕是把整个课程体系、人事政策、管理制度照搬下来,可能仍然是画虎未成反类犬。
比如,我们把哈佛大学的三顿饭,换成教授的小型研讨会,本科生的谈心室,图书馆的征集购书问卷调查,看起来教授与教授,教授与学生,行政与教授都在互动,但效果会是一样的吗?
出于记者出身的本能,我问宋怡明,说了这么多哈佛的好,那么哈佛的不好在哪里?
宋怡明楞了一下:“可能是对年轻教师的剥削”。
我似乎发现了漏洞:“你一直强调,哈佛文化的精髓就是建构哈佛身份认同的共同体,那么,这些年轻人对哈佛的认同在哪里?”
宋怡明坦率地笑了:这和我刚刚讲的真的有一点矛盾,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记录北美生活 有态度 有温度
力读人间好书 有广度 有深度
长按 识别二维码 加关注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