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弃美国国籍、放弃院士评选:饶毅,我见过最硬的人

我是拾遗君 维罗阳光 2021-03-22

作者 | 拾遗君

转载自 | 拾遗(ID:shiyi201633)



饶毅是忧国忧民的科学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犀利耿直的现代鲁迅,我行我素的半老顽童。


无论你是否喜欢他,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启蒙中国社会,也注定留下重要影响。


——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



饶毅实名举报院士造假

引起学术界大地震


▲  部分截图


2019年11月29日,一封实名举报信(草稿)在网上流出。这张举报信一流出,顿时引发学术界大地震,好多人惊掉了下巴。
为何会引发学术界大地震?因为信中举报人乃饶毅。
饶毅是何人?
  •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中国生物界的顶级大牛。


饶毅举报了什么?
  • 举报三位宗师级人物涉嫌论文造假。


一般这种学术举报,举报人通常都会匿名,但饶毅竟然在信上留了实名,真是“刚烈”啊!


▲  朋友圈声明 


饶毅确实是个刚烈的人。刚烈到什么程度?
随便举个例子吧。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时,饶毅特别厌恶特朗普,他觉得特朗普就是一个大流氓。
如果换做是我们,自己不喜欢就行了,但饶毅太刚烈了,他不喜欢,也见不得朋友喜欢。
于是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声明:
  • 凡是昨天投票支持Trump的,请删除我的微信联系;

  • 凡是今天以后还在朋友圈支持(或张目)Trump的,我都会删除联系。(饶毅在美国读书、教书22年,很多朋友都在美国)


饶毅此言一出,立马引起轰动。
很多人站出来炮轰饶毅:
  • “没想到饶毅教授这么不包容。“

  • “怎么能把朋友和政治好恶联系起来。”

  • “没品,交朋友夹带政治私货。”


尽管很多人炮轰饶毅,但饶毅依然固执己见:所“恶”不同,不相为谋。

饶毅特别爱“管闲事”

1962年,饶毅出生于中国江西。
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饶毅就去了美国留学,并先后获得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两个“博士后”。
因为在生物领域的卓越表现,饶毅被美国西北大学聘为终身讲席教授。
饶毅为什么这么刚直?我就从这里说起吧。
大家应该都知道施一公,就是身兼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施一公。
以前施一公非常不喜欢饶毅,觉得饶毅太喜欢多管闲事。但施一公喜欢上饶毅,也是因为饶毅的多管闲事。


施一公讲过饶毅的三件“多管闲事”。
第一件:推动建立国家级研究所。
2001年的时候,施一公和饶毅都在美国大学执教。有一天,饶毅给一公发了封邮件。
邮件内容是:想建议中国政府投入资金,引进海外人才,创建十个关于生命科学的国家级研究所,希望你签名支持这个计划。
一公看完提议后有点生气,觉得此提议非常不靠谱:“仅仅维持研究所的运行就需要130亿,在当时中国科研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提出这样的建议,就是异想天开、不负责任,甚至负面影响国内的科研发展。”
一公不仅不签名支持,还打电话给几个朋友,“想让他们一起抵制这个计划。”
尽管没取得一公的支持,但在饶毅等人的努力下,中国还是搞了一个试点——成立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试点效果非常显著。
施一公感叹:“将心比心,我佩服他!”


第二件:推动BIO2000课程。
大概是2000年的时候,在一次学术交流中,饶毅听说国内生命科学研究生教学比较落后,于是回到美国后,他又开始多管闲事起来。
他不辞劳苦,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联系了二十多位海外优秀华人生物学家,创办了BIO2000课程。
“每位生物学家专程回国,在北京和上海的顶尖大学各讲授6节课。”
BIO2000课程的设立,为博士研究生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
施一公感叹:“将心比心,我佩服他!”


第三件事:提高亚裔生物学家的地位。
一直以来,在美国学术界,亚裔科学家都很难获得领导地位。
尽管亚裔科学家心生不平,却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呐喊”,因为都觉得“呐喊”了也没用。
但饶毅偏不信邪,他一次又一次地写信,写信给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
“在学会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很少有亚裔的领导。”
写信给美国神经科学会:“学会上百个各种各样的领导位置上,没有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
写信给CELL的主编:“应该增加亚裔科学家的比例。”
在饶毅的多次呼吁下,王小凡成了JBC历史上第一位华人副主编,鲁白进入了美国神经科学会干部遴选委员会,骆利群进入美国神经科学会年会程序委员会……
一大批亚裔科学家因此受益。
施一公感叹:“将心比心,我佩服他!”


施一公把饶毅称为“科学界的鲁迅”,饶毅之所以呐喊,之所以多管闲事,之所以刚直犀利,是因为他心怀理想。
他的理想就是干好两件事:
  • 推动科研教育体制改革;

  • 推动科学文化传播。


为了做好这两件事,他不惜也不怕得罪任何人。

放弃美国国籍回国一度遭到美国封杀

▲  饶毅被美国封杀 


饶毅很早就取得了美国国籍。但是2007年,饶毅干了一件石破天惊的事情:
他竟然退掉了美国国籍,辞去西北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职位,放弃了自己的实验室,然后回到中国,担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饶毅是第一个在美国取得终身讲席教授职位后,全职回国工作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
“我希望通过我的行为,扭转观望的海外华人科学家的回国决心。”
饶毅的率先回国,确实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随后的几年里,施一公等人也回到了中国。
这让美国政府相当不爽。美国驻华大使馆问饶毅:“你为什么要放弃美国国籍?
饶毅回答说:
“从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开始,美国政府违背了本身的建国信条和价值观,已经丧失了道德领导地位,这让我为自己成为美国公民而感到羞愧。”
这回答,十足的刚烈。然而刚烈的结果就是,饶毅从此遭到美国的封杀。

回国后的饶毅依旧刚直

回国后,饶毅刚直依旧。
在回国之前,他就联合鲁白、邹承鲁,在著名杂志《自然》上发表文章,批评中国科研体制问题,并建议科技部只管政策不管经费。
回国之后,他又联系施一公,在著名杂志《科学》上发表文章,批评中国的科研文化:
“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某些人拉关系重要。”
“在我回国前,我就亲眼目睹几个老院士,围着一个处长赔笑脸。”
饶毅非常看不惯这种科研风气,所以他要站出来“捅破这层窗户纸”,窗户纸是捅破了,但饶毅却得罪了很多既得利益者。

放弃院士评选不做院士照样可以挺起腰杆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饶毅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很多人都觉得太不可思议。
生物界顶级大牛王晓东说:“无论是从学术水平、学术道德,还是对国家的科学贡献来讲,饶毅都远远超出此次进入第二轮的同学科候选人。”
生物界顶级大牛施一公说:“不理解饶毅为什么会落……”
甚至连死敌方舟子都为他感到不平:“以饶毅的学术水平,第一轮没过就被刷下来,真是一件很滑稽的事。”
饶毅为什么会落选?
方舟子这样猜测:
“饶毅这次落选,与其特立独行的行事方式有很大关系。他什么话都敢说,得罪了很多人。”
王晓东也这样猜测:
“许多科学家为了能顺利当选院士,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饶毅刚好相反,他从不回避问题,敢于质疑,敢讲真话。
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投票院士,对饶毅的学术水平、学术贡献不可能不了解。在知情的情况下依然投反对票,只能说掺杂了个人好恶和私心杂念。”
落选之后,饶毅立即发了一个声明: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毅真是够刚烈的:
“宣布从此不再候选院士,就是为了证明给年轻学者看,不做院士照样可以挺起腰杆。”

看到不良风气

饶毅从不憋着



饶毅就是这样刚直,看到不良风气不良问题,他不说心里就不痛快。
有一次,饶毅做报告。台下有人问:“饶老师,在中国,以重大疾病为导向和以兴趣为导向的研究,哪一个更重要?”
饶毅刚直地回答:
“在中国,研究是以文章为导向,跟你说的那俩不沾边。”
学术圈,每年都会举办很多大型会议。
“有声望和地位的专家教授们,都忙于主办或参加这种大型会议,以彰显自己在本领域的声望和人脉。会议规模越是宏大,大会主席就越有面子。”
这在学术圈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惯例,大家互相请来请去,给人一种和气生财的感觉。但饶毅非常不齿这种行为。
有一次,两位院士邀请饶毅参加大会,并让他出任神经科学分会场中方主席,可谓给足了饶毅面子,但饶毅竟然一口就回绝了:
“我一贯认为科学家之间的会议小型才有效,这种大型、科学上低效的会议,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经费、败坏风气。” 
这刚直,简直让对方吐血。

“要改革,就不能怕得罪人”



回国做了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后,饶毅推出了一系列非常大胆地改革。
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说一个例子——招聘职称改革。
“我们国家在很多学科上,长期以来都是贱卖职称,比如说博士后回来以后,就直接做正教授、研究员,而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是从助理教授做起。
贱卖职称看上去对招聘来的人很好,但实际上对好的人缺乏鼓励,对混饭吃的人缺乏压力……”
于是饶毅开始在北大生科院推行招聘职称改革。
“回国博士后得从助理教授做起。”
饶毅推行的这些改革,自然免不了要动很多人的蛋糕,这些人就在明里暗里咒骂饶毅,但饶毅毫无惧色:
“要改革,就不能怕得罪人。
正是因为不怕得罪人,饶毅把北大生科院带到了很高的一个位置。
2013年,官方总结评价饶毅:“带来了空前的学科发展资源。”

卸任北大院长

自己革自己的命,饶毅真是够狠



2013年9月,饶毅突然宣布卸任北大生科院院长。
为什么要选择辞职呢?饶毅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认为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你不能只改革别人,不改革自己。一个学院要想完全改革,除了老师和学生的体系要改革,院长的产生体系也要改革。
如果一位院长要靠永远站在这个位置上来保证改革,这个改革是没有完成的。
所以,院长一定要下来,这样才能检验整个学院的改革是不是真正能够落地、真正能够长期维持。
凡是所谓改革,最后自己在那个职位不肯下来的,要么是自私,要么是对自己的改革没有信心。”
自己革自己的命,饶毅真是够狠。

为了不让有贡献的科学家被埋没

饶毅总是不遗余力



在推动科研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饶毅也不遗余力推动科学文化传播。他一直坚持为科学网供稿,并创办了移动新媒体《知识分子》。
“目的就是推广科学文化传播,让更多的人过上智识生活。”
2011年8月22日,饶毅发表了长文——《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
在这篇长文里,饶毅浓墨重彩地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张昌绍,一个是屠呦呦。对,他俩就是青蒿素的奠基人。
“在发掘和整理屠呦呦研究史的时候,我们不仅找了她本人,也找了跟她有矛盾的其他科学家。
而且要求查看原始资料,包括早期军事科学院对外开放的‘523任务’和青蒿素档案,我们的研究生是除内部人员之外,第一个看到这些资料的。
我们用这样的态度和方法去研究青蒿素的历史,最后我们做出来的青蒿素历史,受到研究者们的公认。”
饶毅为什么要写张昌绍和屠呦呦呢?
“就是希望中国重视那些做出了杰出贡献、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
张昌绍和屠呦呦做出的贡献,在我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在国际国内获得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
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
此文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饶毅:“我要做有意义的人”



“我最大的痛苦来自于人际关系。
回国这12年里,因为敢于改革、敢于直言,饶毅遭到很多咒骂和暗算。
“我大体想到了,唯一没想到的是这么多人背后捅刀子,我想到了一点,但没想到这么多,有些人做得太过分。”
很多朋友都劝饶毅回美国。是啊,回美国挺好的,饶毅的大部分朋友都在美国,美国的个人待遇也比中国好得多。
而且,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儿子,也不太适应回国后的生活。
有一次学校布置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饶毅的儿子在作文中写道:
“假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那我就立即飞回芝加哥……”
很多人以为饶毅会离开中国,但饶毅说:“我不会走。”
饱受责骂的饶毅为什么选择留下?他在央视《开讲啦》说过一句话:“我要做有意义的人。”
这个“有意义”,就是推动中国的科学文化传播和科研教育体制的改革。事业未竟,怎能离开。

保护饶毅



饶毅做过一个演讲,演讲中,他引用了肯尼迪的名言:
“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饶毅还进一步阐述说:
“不但要问中国还有什么问题,而且要问你可以为中国解决什么问题。
在这次演讲中,饶毅再次说明了为什么会留在中国。
“回国来参与工作,可以推动中国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很明显的问题,即使是解决很小的问题,也是贡献。
为了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饶毅不惜也不怕得罪任何人。为什么不惜不怕?
饶毅说:“因为问心无愧,我的批评都是为了建设。
李敖曾经说过一句话:“世上有太多的聪明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狂飙、没有粉彩、没有侠义,也没有星星和文天祥,他们没有理想主义,他们太贫乏了。
饶毅本可以做这样的聪明人,本可以活得像聪明人一样舒服,但他不齿也不屑这样做。
“做这样的人实在是太无趣了。”
与其这样活,毋宁死。王晓东对饶毅有一个精准的评价:
“饶是一个Man of Principle,君子谋道,和机会主义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反义词。
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在任何民族都一样,所以我们应该保护饶毅这样的人。



本文转载自“拾遗”(ID:shiyi201633)。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延伸阅读:

饶毅其人其事


引子:


今天,微信圈流传我国著名科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实名举报的截图信息。



划重点:


我,饶毅,科研成果显著,国内公认。科学伦理道德也没有问题,你们自然科学基金委也承认这一点,之前还找过我主持伦理审查工作,只不过我没时间干。


我今年刚转到首都医科大学,你们基金会就和某些居心险恶的人联合打击报复,造谣说以前的文章造假,导致我在新单位的名声很差,工作难以展开。


我以前的论文并没造假。更何况,以前的论文,是在我还是美国人,在美国单位,用美国的钱做的研究出的成果。你们是太平洋的警察,管得着么?


因为和几个委员私交不好,就以基金会的名义找我的麻烦,你们自己的屁股就干净了?就那稀烂的数据和论文,还评上了院士,数据绝对有问题,自己先查查自己吧。要是没有能力调查,请学习下自学成才的方舟子同志。


饶毅校长向基金委实名举报武汉大学李红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裴钢院士、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国产阿尔兹海默症药物GV971的研究者)造假。


(左往右,李红良、裴钢、耿美玉)


今天下午,《中国新闻周刊》将举报截图发给饶毅本人求证。饶毅回复称:“没有发出,有过草稿。


饶毅教授实名举报的是「2院士+1武大教授」,李红良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裴刚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耿美玉所发明药物GV971是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可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国产新药甘露特钠。这分量不言而喻。


难怪有人说,这是学术圈大地震。


相信对于这些在科学界具有影响力的学者的举报,无论最终事实结果如何,都会审慎对待、及时公开、回应社会关切。


今天我只想分享两篇介绍饶毅的文章和饶毅参加《锵锵三人行》的部分视频。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饶毅落选迷局:院士头衔包含巨大利益


饶毅,男,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知识分子》主编 。


  • 1983年江西医学院本科毕业后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研究生。1991年获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哲学博士。


  • 1991年进入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脊椎动物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


  • 1994年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任教并领导独立的实验室。


  • 2004年起任(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 2007年饶毅决定回国,受聘出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3年9月卸任。


  • 2015年饶毅在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致辞,文章含标点535字,赢得9次场热烈掌声,获得网友转发评论超过10万次。


  • 2015年1月,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


  • 2015年9月,饶毅和鲁白、谢宇联合创办《知识分子》,并担任《知识分子》主编。


  • 2018年4月,任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成员。


  • 2019年6月,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牛”教授回国


饶毅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美国取得终身讲席教授职位后第一个全职回国工作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早在1995年,饶毅就开始帮助中国的生命科学发展,在中科院上海神经所的创建和后来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建设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7年,饶毅辞去美国教职、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关闭实验室,然后全职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时年45岁的饶毅在美国期间,可谓顺风顺水,哈佛大学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不久升任讲席教授。


或许是因为正值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年倒计时,饶毅的回国又被赋予了“中国梦”的色彩。他自己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这样的情绪添柴点火——毅然决定放弃美国国籍。


此举甚至引起《纽约时报》的重视,该报以饶毅和施一公(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为对象,对中国科学家回国潮进行了报道与点评。



但在美国留学、工作长达22年的饶毅早已习惯了美国式的直接。早在全职回国之前,他就多次对中国的教育科技问题提出直言不讳的批评,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2004年,饶毅等11名学者联名给中国政府高层写信,反对中国科研界的“大科学”趋势。所谓“大科学”项目,就是国家投入巨大、有关方面认为意义重大的科学项目。一般说来,大科学项目的投入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需要动用大量人力。但关于某个大科学项目的意义是否重大,科学界常存在争议。


这封联名信认为,大型的生物医学计划科研项目不但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反而阻碍了良性竞争,扼杀了科学家的创造性,也严重妨碍了人才培养。


院士落选


很明显,这个平日里以在实验室埋头研究为乐的科学家,很难彻底弄清中国的科学同仁们是如何争夺资源的。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314位有效候选人,饶毅和施一公均位列名单之上。


同年8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在媒体公布,选出初步候选人145位。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此前呼声极高的饶毅出局。不过,施一公仍然上榜。


这一消息在科学界知名网站科学网上挂出不到1个小时后,饶毅在科学网实名博客上予以回应,标题直截了当:“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水土不服


2011年12月9日,新增院士名单出炉,51名新院士和9名外籍院士产生,施一公最终也落选。


新增院士名单出炉的同日,饶毅便撰写了一篇4000余字的博文,标题为《解剖“逆淘汰”社会现象的一只麻雀》,为施一公的落选鸣不平。


他认为,院士评选中,重视的“不是学术水平、年龄、学术年资、在国内科学贡献大小”,而是“在有些人面前低头排队的时间,有时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有人推测,就学术水平而言,施、饶二人完全有资格当选院士,而落选原因猜测或是由于两人曾撰文批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


饶毅和施一公联合在2010年9月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研环境》的文章,讨论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文章称,“中国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从理论上讲,它应该能让中国在科学和研究领域取得真正突出的进步,与国家的经济成功相辅相成。而现实中,研究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却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 


文章还指出了中国科研界的“潜规则”:“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



施一公:饶毅其人其事


序言:从我听说和认识饶毅算起,已经有十五年了,但直到2005年才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而我们真正一起做事、我比较深入地理解饶毅的想法并成为莫逆之交,则发生在2008年我全职回国以后。


在别人面前我常常主动提起饶毅,评论他和他做过的事情,因为我总觉得他留给大家的印象过于片面或偏激,他的另外一面很少为人所知,所以也一直想写篇关于饶毅的文章。但真正开写,才发觉要把饶毅丰富多彩的性格、行事方式和做过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篇博客从起意动笔到完成历时一年多,也不过是择其一二,讲讲我眼中的饶毅。


“闲人”饶毅:1998-2001

说实在的,1998年,刚刚听说和认识饶毅的时候对他印象欠佳。当时,我刚刚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助理教授,天天在实验室忙得焦头烂额,除了自己动手做实验花掉一半时间之外,还忙于指导学生的研究课题、讲课、参加学术会议、写论文和基金申请,天天觉得时间不够用。

比我早三年做PI的饶毅却很特别,经常写一些与他实验室研究课题无关的杂文,评论科学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这些文章引经据典、有时会很长,显然花了很多时间。他把这些文章通过email群发给在美国的中国学者教授们阅读。由于对饶毅有成见,他发来的杂文我一般都直接删掉、不会花时间阅读。所以,我对饶毅的第一印象是:有点不务正业、喜欢多管闲事。

因为对饶毅的第一印象不佳,对他要做的事情我也不感兴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事发生在2001年。有一天,饶毅发来email,希望我签名支持一项中国的科学研究计划,其核心是通过引进海外人才,创建十个针对生命科学不同领域的国家级研究所,同时政府通过高强度的财政投入建立一个充沛的基金,用其利息对这些生命科学研究所的运行和科研进行稳定支持。

出发点虽好,但这一建议所需的费用在当时令人咋舌:仅仅维持这些研究所的运行就需要130亿人民币(16亿美元)稳定基金的支持。

看到这个建议信后,我颇有意见,在当时科研经费还相当紧张的情况下,一下子提出百亿元的支持力度似乎异想天开、不负责任:为什么不先建立一个研究所作为试点?投巨资建立这么多研究所谁来负责、达不到预期效果怎么办?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有多少海外科学家会愿意全职回国工作?

当时,我觉得饶毅的建议会带来不负责任的奢侈和浪费,甚至负面影响国内的科研发展。第二天,饶毅打电话来解释,我就很情绪化地把满腹不满一股脑倒出来。之后还嫌不够解气,专门打电话给包括王晓东在内的其他几个朋友,想抵制这个计划。当然,这个计划最终并没有完全付诸实施,其中的一个试点倒是在2004年起航:即王晓东、邓兴旺担任共同所长、饶毅担任副所长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

很有意思的是,当时虽然我在电话里冷嘲热讽,饶毅却颇有君子风度、一点都没有生气,而是一直耐心地给我解释他的道理:中国国力已然很强、经济飞速发展,但科技仍很落后,应该用生命科学的试点来带动全国科技进步。当时,我根本听不进去,觉得这小子在狡辩。


贤人饶毅:2002-2005


其实,早在1995年,饶毅刚刚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取得tenure-track助理教授位置的时候,就开始积极参与中国科学的建设,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小的实验室。后来,他与鲁白、梅林一起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协助蒲慕明,直接参与了中科院上海神经所的创建,并为此承担了不少压力。这些事情,我听说过一些,觉得饶毅还算是个爱国的热心人,多少对他有了一点好印象。


真正让我改变对饶毅印象的有两件事情。一是在2002年的一次朋友聚会上,我偶尔听到了饶毅组织BIO2000课程的详情。原来,早在2000年,饶毅为了改变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生教学落后的状况,联合上海生科院的吴家睿,一起提议、推动、创办了一门生命科学领域综合性的研究生课程,取名BIO2000;该课程由饶毅邀请的二十多位海外优秀华人生物学家担任主讲教师,每位教师专程回国在北京和上海各讲授6节课,分别针对上海生命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的一年级博士研究生。


这门课程的开设在当时非常及时,深受学生欢迎,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里也许是最知名和最受欢迎的研究生专业课程。为了组织这门课,饶毅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实属不易!将心比心,我佩服他!


第二件事情发生在2002-2005年这几年间。众所周知,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的职场上奋斗着实不易。要拿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比美国本土人难多了,而每升迁一步都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即便如此,最终还往往要面临着一道玻璃天花板(glassceiling):亚裔很难获得学术界的领导地位、也很难得到学术界更高层面的荣誉(recognition)。和千千万万的留美中国学者一样,饶毅在十多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很遗憾,尽管大家大都能意识到这一问题,但尽力打破这一尴尬局面的中国人实在是少得可怜。原因可能有四条:一是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富足、知足常乐,不必追求其它。二是自己刚刚起步、还没有面临玻璃天花板的问题。三是不愿意花时间做这样一件尽管对大家都好但不知何时才能见效的事情。四是觉得呼吁美国主流社会关注这个问题可能对自己不利(留下负面印象)


饶毅是我认识的华人中为数不多的认认真真花时间、花精力为维护华裔乃至亚裔科学家的权益而付诸实际行动的科学家。


2003年,饶毅写了一封长信给美国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ASBMB(AmericanSociety for Biochemistry andMolecular Biology),善意地提醒他们:在ASBMB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上还很少有亚裔的领导,其主办的学术刊物中也缺乏亚裔主编和副主编。


后来,Duke大学的王小凡教授作为华裔教授的杰出代表受聘JBC(Journal ofBiological Chemistry)副主编,也成为JBC历史上第一位华人副主编。王小凡的聘任也许与饶毅的呼吁不无关系。有意思的是:小凡恰好是另一位为了华人和亚裔利益不懈努力的热心科学家!


小凡上任之后,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帮助中国学者,包括推荐一批有水平的中国科学家出任JBC编委,用实际行动改善亚裔科学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同样,饶毅也写信给拥有三万多名会员的美国神经科学会(Society forNeuroscienceSfN),指出该学会的上百个各种各样的领导位置上,没有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教授。结果该会在当年的理事会上紧急增补了NIH的鲁白进入干部遴选委员会(负责各级委员会的提名工作),斯坦福大学的骆利群进入年会程序委员会(负责下一年年会演讲人的挑选工作)


饶毅还用同样的方法给CELL主编Vivian Siegel写信,建议她增加亚裔科学家在Associate Editors里的比例、特别是鼓励她邀请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加盟Board ofAssociate Editors。果然,这一建议也得到了CELL的采纳,来自耶鲁大学的许田教授成为第一位来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生中产生的AssociateEditor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应该说,饶毅在客观上帮助了一大批在美国的亚裔生物学家。我相信,在美国,因为饶毅所作所为而受益的亚裔科学家不在少数,可能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一些人可能还对饶毅印象不佳。


这两件事情已经足以让我佩服饶毅的大度、正义、与智慧,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更让我从心里感佩,也凸显了饶毅的专业态度(Professionalism)和民族大义……(略有删节,涉及敏感词)但这件事以及相关的一系列事情让我意识到:饶毅是一个坚持原则、仗义执言的人,也是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盟友饶毅:2005及以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饶毅的接触逐渐增多,了解加深。我在2005年前后意识到自己和饶毅在许许多多的原则问题上看法非常相似,包括对亚裔在美国发展的玻璃天花板的问题、对中国国内科技和教育发展的看法、对中国科研文化和学术界的看法、甚至包括一些政治观点。
不知不觉之间,即便在全职回国前,我们已经开始联合做事。其中一个例子是2005年底在科罗拉多州Boulder举行的华人生物学家协会(Chinese BiologicalInvestigators Society)的年会上,饶毅和我作为辩论的同一方,针对是否存在亚裔玻璃天花板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与另一方展开激烈讨论。
我俩的共同观点是:这一现象普遍存在,我们要对美国学术界和全社会大声疾呼、让大家关注和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要利用所有的机会影响身边的科学家帮助我们一起改进亚裔的处境。当时,在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的会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承认这种现象的存在或不愿意采取任何行动。
2005年开始,我也加入到以饶毅为代表的一批同仁的努力中来。每一次我外出讲学或开会,都会向美国同事和朋友们讲述亚裔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每次在普林斯顿大学接待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我更是抓住机会陈述其是。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2006年我负责接待来访的哈佛医学院教授、当代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Tom Maniatis,我决定争取他的支持。
在我的办公室里,我准备用30分钟与他讨论这一问题。刚刚对他讲述了5分钟,他就打断我的陈述并赞成道:“一公,你不需要说服我,亚裔的玻璃天花板太明显了!在七十年代末的哈佛大学已经有很多很多亚裔学生,可能百分之二十、三十,但是三十年之后的今天,每当我去参加系主任会议或高级领导的会议时,几乎找不到亚裔的影子!他们(指以前哈佛的亚裔学生)都去哪儿啦?!”随后的时间里Tom给我出了一些主意,关于如何应对亚裔玻璃天花板的事情。同时,他也非常赞成我们让美国同行意识到该问题严重性的做法,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
在以饶毅为代表的一些同道的努力下,美国的一些学术团体、一大批教授专家开始意识到亚裔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一方面学术成绩出色、经济状况良好,另一方面在职场面临难以升迁的困境。
而对于这个问题的普遍认识,让很多在美工作的华裔学者受益。20116月,在谢晓亮主持的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的学术委员会会议上,我又遇见了Tom Maniatis教授,他告诉我,美国科学院已经意识到亚裔没有得到合理代表的问题,并已经由一些资深科学家成立了一个专门提名委员会(SpecialNominating Committee),推动美国的亚裔优秀学者入选美国科学院。2012年,一批亚裔学者通过这个委员会顺利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其中也包括几位杰出的华裔科学家。
饶毅在20079月正式辞去西北大学的终身讲席教授职位、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我在清华的实验室于20074月开始正式运行,次年辞去普林斯顿的终身教职、负责清华大学生命学科的规划和人才引进。
我们在2007-2010年的三年中联系密切,几乎每周都有不止一次的交流,甚至一天之内沟通几次。我们在原则性的问题和观点上几乎没有任何分歧,在操作层面上密切配合、尽力加强清华与北大之间的合作和发展,成为理念和事业上的盟友。


兄长饶毅
2007-2010年,这期间也是我们两人回国后感觉最艰难的三年。在工作、生活中时时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我们也会彼此鼓励和安慰,有时会再找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坐坐、乐观地展望未来。
饶毅和夫人吴瑛育有一女一子,2007年刚回国时,老大Elizabeth已上高中、跟着吴瑛留在芝加哥。老二David九岁半、上四年级,于是跟着饶毅回到北京、在北大附小读书。但对于九岁多的孩子而言,适应北京的环境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尽管2007年暑假饶毅请家教给David补习了三个月的语文,开学以后还是面临很多问题,压力一直很大,饶毅也很为此操心。大约在当年的感恩节前,饶毅给我发了一个释怀的短信,“语文六十四分,及格了!”。学习还算简单问题,适应环境对孩子更难些。
David回国两年多之后,学校命题作文“假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David毫不犹豫地写道,“那我就立即飞回芝加哥……”这种情形对钟爱儿子、希望儿子有中国人归属感的饶毅应该是非常苦恼的。听到这些令人揪心的事情,我也只能稍稍安慰一下饶毅。好在回国三年半之后,David真正开始喜欢北京、有了中国是家的感觉。
我也常常向饶毅讲述自己的苦闷。我刚回国便面临很多质疑和不解,公共媒体也屡次把我推到风口浪尖、对我的工作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这期间,饶毅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像兄长一样替我解释、回应恶意攻击,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改变了媒体的主流态度。这期间,也有个别头脑里“阶级斗争”观念强烈的同事奉劝饶毅不要帮我,不要有“妇人之仁”,免得施一公将来咸鱼翻身、成为对手。记得还有一次,我通过短信向饶毅诉说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自己的苦恼,几分钟后饶毅回了第一个短信“千万不要轻易撤退,困难肯定很多,本来就是要克服才来的”。
饶毅没等我回复就又发来第二个短信“如果要撤军,提前告诉,也许公道。当然最好不要,单枪匹马太难了!”。看完第二个短信,我不禁笑出声来:不愧是自己的好朋友,同进共退!后来饶毅告诉我:他那样写是怕我冲动之下头脑发热做出过激反应、先稳住我再一起商量对策。其实,我也从来没想过撤退,只不过是把心里的郁闷说出来,当时就已经感觉好多了。
我从小有点清高的毛病,很少会长期佩服一个人。但经过十多年的接触和了解,我从心里敬佩饶毅。首先是他的学问。尽管饶毅花了很多时间去管那些和他“似乎不太相关”的事情,但他是我认识的在科研上最富有创新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思维总是比普通科学家多想两个跨度、聚焦在一些重大的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上。他读很多原始文献,即便是出行也总是带上一本《自然》、《科学》或《自然-神经科学》阅读。
其次是饶毅的为人,我不敢说我完全理解饶毅,但十多年来我看到的是一个正直、智慧、敢言、有思想、有远见、心口一致、忠于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的科学家。
饶毅说话或做事从来不会故意讨人喜欢,但他有自己信奉的原则,并严格按照这些原则来做事,即使这意味着他的所作所为会引起别人的误解。回国六年来,我对逢场作戏、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早已见多不怪了,也逐渐理解为何有人在不同的场合会适当改变说话的角度,“曲线救国”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但饶毅似乎不会改变语气和讲话方式,对所有人的态度总是不卑不亢。我相信,饶毅讲给博士生听的观点会原原本本地告诉同事、媒体、和领导。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见过饶毅在领导面前奉承拍马、也从未见过他对学生声色俱厉。饶毅总是用相对平稳的语调说出他信奉的、不是人云亦云的观点。


老顽童饶毅
饶毅比我年长5岁,但他生性顽皮而天真、喜欢善意的恶作剧,颇有点老顽童的感觉。我知道很多让人捧腹的故事,但未经本人同意,还是少说为妙,这里只例举一二。
大约在2009年深秋,我和饶毅应邀参加在京郊凤山举行的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年会。下午休息,我们一起登上了凤山山顶。山顶平台上,正有一位年轻女子和教练一起,背着滑翔伞,准备迎风跳出山崖享受滑翔的刺激和乐趣。
可惜,风向突然变成顺风,她们只好等待。饶毅上前聊天,得知女子是第一次滑翔飞行,便调侃道(大意):“你不害怕吗?如果你逆风跳出悬崖的一瞬间风向突然变成顺风怎么办?那你不就摔下去了吗?不会摔坏吗?”他越说越来劲、女子越听越害怕,旁边一位魁梧男子明显忍无可忍,喝道,“你这人会不会讲话?!一边呆着去!”饶毅一点不着急、嘿嘿笑笑说,“我先替她把最坏的情况想到,她知道后就不会害怕了”男子越发生气……我赶紧过去拍拍饶毅的肩膀、让他少说两句。当然,女子和教练很顺利地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滑翔伞飞翔!
两年前的一个假日,饶毅、David和我们全家一起到京郊度假村休息。周六上午,度假村举行一个盛大的婚礼,非常热闹。我与饶毅没聊几句,一转身他就不见了,竟然跑到参加婚礼的宾客中去高谈阔论了。我心里纳闷:你认识那些人?这么巧?!十几分钟后,饶毅又急急忙忙地跑回来了,而且脸上带着坏笑。我好奇:“怎么回事?”饶毅坦白:“我自称是新娘的舅舅,开始还好,后来被新娘的家人识破了!”唉,童心未泯啊!
既然是老顽童,那就时不时地会因为言语不逊在外面惹事儿。饶毅有时会公开取笑别人,有时则是用尖刻的语言奚落别人。别人有不满顶多是私底下骂骂发泄一下而已,饶毅骂人则常常是公开通过博客、似乎唯恐当事人和百姓大众听不到。个别时候他也会骂错、评论不准确,但他愿意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诸位可以到他的博客里赏鉴。
说心里话,对他的博客文章我并不是一概赞同,每当觉得不妥时,我都替他捏把汗,忍不住提醒!但这就是天真耿直、而又自以为是的饶毅,他绝对不会在背后搬弄是非,而是什么话都摆在桌面上。
结束语
王晓东对饶毅有一个我认为非常精准的评价:predictable!(可以预测!) 的确,饶毅始终如一的品行、观念、和待人处事的方式让熟悉他的人很容易预测和理解他做的每一件事情。说心里话,过去三、四年,我几乎没有对任何一件饶毅做的事情感到过意外。
回国六年来,我和饶毅在原则问题上从来没有分歧,包括共同执笔在20109月为《科学》周刊撰写批评中国科研文化的评论文章(Editorial),但我们在具体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常有不同,也反映出我们性格上的区别。所以我们决定各自发挥所长、运用自己擅长和能够接受的方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挥作用、促进科教发展。
每每遇到我们共同关心的具体事情、遇到实际操作时,我们总是很在乎对方的观点,共同商议、达成共识,统一行动,比如共同建议并创立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以及中心内部的运行。
我相信我完全理解饶毅回国的赤子情怀,也理解饶毅的行事风格。我常常庆幸自己在一街之隔的北大有饶毅这样一位好朋友。
今年上半年,一位中学同学把我高中毕业时援引巴金、写给他的临别赠言重新转给我:“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我想,我当时对友情的理解也许仅限于中学轶事、同学意气。现在,则是对价值观和使命感的认同。在中国,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努力。这种感觉,很好!
饶毅,忧国忧民的科学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犀利耿直的现代鲁迅,我行我素的半老顽童。无论你是否喜欢他,饶毅在用自己的方式启蒙中国社会、也注定留下重要影响。


2013129于清华园

以上整理自搜狗百科,爱思想网,新浪微博,细胞极客,新民周刊


记录北美生活 有态度 有温度

力读人间好书 有广度 有深度

长按   识别二维码   加关注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种欣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