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美国国籍、放弃院士评选:饶毅,我见过最硬的人
作者 | 拾遗君
转载自 | 拾遗(ID:shiyi201633)
饶毅是忧国忧民的科学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犀利耿直的现代鲁迅,我行我素的半老顽童。
无论你是否喜欢他,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启蒙中国社会,也注定留下重要影响。
——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
饶毅实名举报院士造假
引起学术界大地震
▲ 部分截图
2019年11月29日,一封实名举报信(草稿)在网上流出。这张举报信一流出,顿时引发学术界大地震,好多人惊掉了下巴。
为何会引发学术界大地震?因为信中举报人乃饶毅。
饶毅是何人?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中国生物界的顶级大牛。
饶毅举报了什么?
举报三位宗师级人物涉嫌论文造假。
一般这种学术举报,举报人通常都会匿名,但饶毅竟然在信上留了实名,真是“刚烈”啊!
▲ 朋友圈声明
饶毅确实是个刚烈的人。刚烈到什么程度?
随便举个例子吧。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时,饶毅特别厌恶特朗普,他觉得特朗普就是一个大流氓。
如果换做是我们,自己不喜欢就行了,但饶毅太刚烈了,他不喜欢,也见不得朋友喜欢。
于是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声明:
凡是昨天投票支持Trump的,请删除我的微信联系;
凡是今天以后还在朋友圈支持(或张目)Trump的,我都会删除联系。(饶毅在美国读书、教书22年,很多朋友都在美国)
饶毅此言一出,立马引起轰动。
很多人站出来炮轰饶毅:
“没想到饶毅教授这么不包容。“
“怎么能把朋友和政治好恶联系起来。”
“没品,交朋友夹带政治私货。”
尽管很多人炮轰饶毅,但饶毅依然固执己见:所“恶”不同,不相为谋。
1962年,饶毅出生于中国江西。
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饶毅就去了美国留学,并先后获得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两个“博士后”。
因为在生物领域的卓越表现,饶毅被美国西北大学聘为终身讲席教授。
饶毅为什么这么刚直?我就从这里说起吧。
大家应该都知道施一公,就是身兼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施一公。
以前施一公非常不喜欢饶毅,觉得饶毅太喜欢多管闲事。但施一公喜欢上饶毅,也是因为饶毅的多管闲事。
第一件:推动建立国家级研究所。
2001年的时候,施一公和饶毅都在美国大学执教。有一天,饶毅给一公发了封邮件。
邮件内容是:想建议中国政府投入资金,引进海外人才,创建十个关于生命科学的国家级研究所,希望你签名支持这个计划。
一公看完提议后有点生气,觉得此提议非常不靠谱:“仅仅维持研究所的运行就需要130亿,在当时中国科研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提出这样的建议,就是异想天开、不负责任,甚至负面影响国内的科研发展。”
一公不仅不签名支持,还打电话给几个朋友,“想让他们一起抵制这个计划。”
尽管没取得一公的支持,但在饶毅等人的努力下,中国还是搞了一个试点——成立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试点效果非常显著。
施一公感叹:“将心比心,我佩服他!”
大概是2000年的时候,在一次学术交流中,饶毅听说国内生命科学研究生教学比较落后,于是回到美国后,他又开始多管闲事起来。
他不辞劳苦,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联系了二十多位海外优秀华人生物学家,创办了BIO2000课程。
“每位生物学家专程回国,在北京和上海的顶尖大学各讲授6节课。”
BIO2000课程的设立,为博士研究生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
施一公感叹:“将心比心,我佩服他!”
一直以来,在美国学术界,亚裔科学家都很难获得领导地位。
尽管亚裔科学家心生不平,却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呐喊”,因为都觉得“呐喊”了也没用。
但饶毅偏不信邪,他一次又一次地写信,写信给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
“在学会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很少有亚裔的领导。”
写信给美国神经科学会:“学会上百个各种各样的领导位置上,没有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
写信给CELL的主编:“应该增加亚裔科学家的比例。”
在饶毅的多次呼吁下,王小凡成了JBC历史上第一位华人副主编,鲁白进入了美国神经科学会干部遴选委员会,骆利群进入美国神经科学会年会程序委员会……
一大批亚裔科学家因此受益。
施一公感叹:“将心比心,我佩服他!”
他的理想就是干好两件事:
推动科研教育体制改革;
推动科学文化传播。
为了做好这两件事,他不惜也不怕得罪任何人。
▲ 饶毅被美国封杀
饶毅很早就取得了美国国籍。但是2007年,饶毅干了一件石破天惊的事情:
他竟然退掉了美国国籍,辞去西北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职位,放弃了自己的实验室,然后回到中国,担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饶毅是第一个在美国取得终身讲席教授职位后,全职回国工作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
“我希望通过我的行为,扭转观望的海外华人科学家的回国决心。”
饶毅的率先回国,确实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随后的几年里,施一公等人也回到了中国。
这让美国政府相当不爽。美国驻华大使馆问饶毅:“你为什么要放弃美国国籍?”
饶毅回答说:
“从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开始,美国政府违背了本身的建国信条和价值观,已经丧失了道德领导地位,这让我为自己成为美国公民而感到羞愧。”
这回答,十足的刚烈。然而刚烈的结果就是,饶毅从此遭到美国的封杀。
回国后,饶毅刚直依旧。
在回国之前,他就联合鲁白、邹承鲁,在著名杂志《自然》上发表文章,批评中国科研体制问题,并建议科技部只管政策不管经费。
回国之后,他又联系施一公,在著名杂志《科学》上发表文章,批评中国的科研文化:
“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某些人拉关系重要。”
“在我回国前,我就亲眼目睹几个老院士,围着一个处长赔笑脸。”
饶毅非常看不惯这种科研风气,所以他要站出来“捅破这层窗户纸”,窗户纸是捅破了,但饶毅却得罪了很多既得利益者。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饶毅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很多人都觉得太不可思议。
生物界顶级大牛王晓东说:“无论是从学术水平、学术道德,还是对国家的科学贡献来讲,饶毅都远远超出此次进入第二轮的同学科候选人。”
生物界顶级大牛施一公说:“不理解饶毅为什么会落……”
甚至连死敌方舟子都为他感到不平:“以饶毅的学术水平,第一轮没过就被刷下来,真是一件很滑稽的事。”
饶毅为什么会落选?
方舟子这样猜测:
“饶毅这次落选,与其特立独行的行事方式有很大关系。他什么话都敢说,得罪了很多人。”
王晓东也这样猜测:
“许多科学家为了能顺利当选院士,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饶毅刚好相反,他从不回避问题,敢于质疑,敢讲真话。
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投票院士,对饶毅的学术水平、学术贡献不可能不了解。在知情的情况下依然投反对票,只能说掺杂了个人好恶和私心杂念。”
落选之后,饶毅立即发了一个声明: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毅真是够刚烈的:
“宣布从此不再候选院士,就是为了证明给年轻学者看,不做院士照样可以挺起腰杆。”
看到不良风气
饶毅从不憋着
饶毅就是这样刚直,看到不良风气不良问题,他不说心里就不痛快。
有一次,饶毅做报告。台下有人问:“饶老师,在中国,以重大疾病为导向和以兴趣为导向的研究,哪一个更重要?”
饶毅刚直地回答:
“在中国,研究是以文章为导向,跟你说的那俩不沾边。”
学术圈,每年都会举办很多大型会议。
“有声望和地位的专家教授们,都忙于主办或参加这种大型会议,以彰显自己在本领域的声望和人脉。会议规模越是宏大,大会主席就越有面子。”
这在学术圈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惯例,大家互相请来请去,给人一种和气生财的感觉。但饶毅非常不齿这种行为。
有一次,两位院士邀请饶毅参加大会,并让他出任神经科学分会场中方主席,可谓给足了饶毅面子,但饶毅竟然一口就回绝了:
“我一贯认为科学家之间的会议小型才有效,这种大型、科学上低效的会议,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经费、败坏风气。”
这刚直,简直让对方吐血。
“要改革,就不能怕得罪人”
回国做了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后,饶毅推出了一系列非常大胆地改革。
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说一个例子——招聘职称改革。
“我们国家在很多学科上,长期以来都是贱卖职称,比如说博士后回来以后,就直接做正教授、研究员,而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是从助理教授做起。
贱卖职称看上去对招聘来的人很好,但实际上对好的人缺乏鼓励,对混饭吃的人缺乏压力……”
于是饶毅开始在北大生科院推行招聘职称改革。
“回国博士后得从助理教授做起。”
饶毅推行的这些改革,自然免不了要动很多人的蛋糕,这些人就在明里暗里咒骂饶毅,但饶毅毫无惧色:
“要改革,就不能怕得罪人。”
正是因为不怕得罪人,饶毅把北大生科院带到了很高的一个位置。
2013年,官方总结评价饶毅:“带来了空前的学科发展资源。”
卸任北大院长
自己革自己的命,饶毅真是够狠
2013年9月,饶毅突然宣布卸任北大生科院院长。
为什么要选择辞职呢?饶毅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认为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你不能只改革别人,不改革自己。一个学院要想完全改革,除了老师和学生的体系要改革,院长的产生体系也要改革。
如果一位院长要靠永远站在这个位置上来保证改革,这个改革是没有完成的。
所以,院长一定要下来,这样才能检验整个学院的改革是不是真正能够落地、真正能够长期维持。
凡是所谓改革,最后自己在那个职位不肯下来的,要么是自私,要么是对自己的改革没有信心。”
自己革自己的命,饶毅真是够狠。
为了不让有贡献的科学家被埋没
饶毅总是不遗余力
在推动科研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饶毅也不遗余力推动科学文化传播。他一直坚持为科学网供稿,并创办了移动新媒体《知识分子》。
“目的就是推广科学文化传播,让更多的人过上智识生活。”
2011年8月22日,饶毅发表了长文——《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
在这篇长文里,饶毅浓墨重彩地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张昌绍,一个是屠呦呦。对,他俩就是青蒿素的奠基人。
“在发掘和整理屠呦呦研究史的时候,我们不仅找了她本人,也找了跟她有矛盾的其他科学家。
而且要求查看原始资料,包括早期军事科学院对外开放的‘523任务’和青蒿素档案,我们的研究生是除内部人员之外,第一个看到这些资料的。
我们用这样的态度和方法去研究青蒿素的历史,最后我们做出来的青蒿素历史,受到研究者们的公认。”
饶毅为什么要写张昌绍和屠呦呦呢?
“就是希望中国重视那些做出了杰出贡献、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
张昌绍和屠呦呦做出的贡献,在我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在国际国内获得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
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
此文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饶毅:“我要做有意义的人”
“我最大的痛苦来自于人际关系。”
回国这12年里,因为敢于改革、敢于直言,饶毅遭到很多咒骂和暗算。
“我大体想到了,唯一没想到的是这么多人背后捅刀子,我想到了一点,但没想到这么多,有些人做得太过分。”
很多朋友都劝饶毅回美国。是啊,回美国挺好的,饶毅的大部分朋友都在美国,美国的个人待遇也比中国好得多。
而且,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儿子,也不太适应回国后的生活。
有一次学校布置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饶毅的儿子在作文中写道:
“假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那我就立即飞回芝加哥……”
很多人以为饶毅会离开中国,但饶毅说:“我不会走。”
饱受责骂的饶毅为什么选择留下?他在央视《开讲啦》说过一句话:“我要做有意义的人。”
这个“有意义”,就是推动中国的科学文化传播和科研教育体制的改革。事业未竟,怎能离开。
保护饶毅
饶毅做过一个演讲,演讲中,他引用了肯尼迪的名言:
“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饶毅还进一步阐述说:
“不但要问中国还有什么问题,而且要问你可以为中国解决什么问题。”
在这次演讲中,饶毅再次说明了为什么会留在中国。
“回国来参与工作,可以推动中国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很明显的问题,即使是解决很小的问题,也是贡献。”
为了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饶毅不惜也不怕得罪任何人。为什么不惜不怕?
饶毅说:“因为问心无愧,我的批评都是为了建设。”
李敖曾经说过一句话:“世上有太多的聪明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狂飙、没有粉彩、没有侠义,也没有星星和文天祥,他们没有理想主义,他们太贫乏了。”
饶毅本可以做这样的聪明人,本可以活得像聪明人一样舒服,但他不齿也不屑这样做。
“做这样的人实在是太无趣了。”
与其这样活,毋宁死。王晓东对饶毅有一个精准的评价:
“饶是一个Man of Principle,君子谋道,和机会主义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反义词。”
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在任何民族都一样,所以我们应该保护饶毅这样的人。
延伸阅读:
饶毅其人其事
引子:
今天,微信圈流传我国著名科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实名举报的截图信息。
划重点:
我,饶毅,科研成果显著,国内公认。科学伦理道德也没有问题,你们自然科学基金委也承认这一点,之前还找过我主持伦理审查工作,只不过我没时间干。
我今年刚转到首都医科大学,你们基金会就和某些居心险恶的人联合打击报复,造谣说以前的文章造假,导致我在新单位的名声很差,工作难以展开。
我以前的论文并没造假。更何况,以前的论文,是在我还是美国人,在美国单位,用美国的钱做的研究出的成果。你们是太平洋的警察,管得着么?
因为和几个委员私交不好,就以基金会的名义找我的麻烦,你们自己的屁股就干净了?就那稀烂的数据和论文,还评上了院士,数据绝对有问题,自己先查查自己吧。要是没有能力调查,请学习下自学成才的方舟子同志。
饶毅校长向基金委实名举报武汉大学李红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裴钢院士、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国产阿尔兹海默症药物GV971的研究者)造假。
(左往右,李红良、裴钢、耿美玉)
今天下午,《中国新闻周刊》将举报截图发给饶毅本人求证。饶毅回复称:“没有发出,有过草稿。”
饶毅教授实名举报的是「2院士+1武大教授」,李红良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裴刚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耿美玉所发明药物GV971是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可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国产新药甘露特钠。这分量不言而喻。
难怪有人说,这是学术圈大地震。
相信对于这些在科学界具有影响力的学者的举报,无论最终事实结果如何,都会审慎对待、及时公开、回应社会关切。
今天我只想分享两篇介绍饶毅的文章和饶毅参加《锵锵三人行》的部分视频。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饶毅落选迷局:院士头衔包含巨大利益
饶毅,男,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知识分子》主编 。
1983年江西医学院本科毕业后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研究生。1991年获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哲学博士。
1991年进入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脊椎动物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
1994年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任教并领导独立的实验室。
2004年起任(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7年饶毅决定回国,受聘出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3年9月卸任。
2015年饶毅在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致辞,文章含标点535字,赢得9次场热烈掌声,获得网友转发评论超过10万次。
2015年1月,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5年9月,饶毅和鲁白、谢宇联合创办《知识分子》,并担任《知识分子》主编。
2018年4月,任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成员。
2019年6月,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牛”教授回国
饶毅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美国取得终身讲席教授职位后第一个全职回国工作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早在1995年,饶毅就开始帮助中国的生命科学发展,在中科院上海神经所的创建和后来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建设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7年,饶毅辞去美国教职、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关闭实验室,然后全职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时年45岁的饶毅在美国期间,可谓顺风顺水,哈佛大学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不久升任讲席教授。
或许是因为正值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年倒计时,饶毅的回国又被赋予了“中国梦”的色彩。他自己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这样的情绪添柴点火——毅然决定放弃美国国籍。
此举甚至引起《纽约时报》的重视,该报以饶毅和施一公(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为对象,对中国科学家回国潮进行了报道与点评。
但在美国留学、工作长达22年的饶毅早已习惯了美国式的直接。早在全职回国之前,他就多次对中国的教育科技问题提出直言不讳的批评,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2004年,饶毅等11名学者联名给中国政府高层写信,反对中国科研界的“大科学”趋势。所谓“大科学”项目,就是国家投入巨大、有关方面认为意义重大的科学项目。一般说来,大科学项目的投入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需要动用大量人力。但关于某个大科学项目的意义是否重大,科学界常存在争议。
这封联名信认为,大型的生物医学计划科研项目不但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反而阻碍了良性竞争,扼杀了科学家的创造性,也严重妨碍了人才培养。
院士落选
很明显,这个平日里以在实验室埋头研究为乐的科学家,很难彻底弄清中国的科学同仁们是如何争夺资源的。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314位有效候选人,饶毅和施一公均位列名单之上。
同年8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在媒体公布,选出初步候选人145位。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此前呼声极高的饶毅出局。不过,施一公仍然上榜。
这一消息在科学界知名网站科学网上挂出不到1个小时后,饶毅在科学网实名博客上予以回应,标题直截了当:“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水土不服
2011年12月9日,新增院士名单出炉,51名新院士和9名外籍院士产生,施一公最终也落选。
新增院士名单出炉的同日,饶毅便撰写了一篇4000余字的博文,标题为《解剖“逆淘汰”社会现象的一只麻雀》,为施一公的落选鸣不平。
他认为,院士评选中,重视的“不是学术水平、年龄、学术年资、在国内科学贡献大小”,而是“在有些人面前低头排队的时间,有时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有人推测,就学术水平而言,施、饶二人完全有资格当选院士,而落选原因猜测或是由于两人曾撰文批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
饶毅和施一公联合在2010年9月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研环境》的文章,讨论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文章称,“中国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从理论上讲,它应该能让中国在科学和研究领域取得真正突出的进步,与国家的经济成功相辅相成。而现实中,研究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却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
文章还指出了中国科研界的“潜规则”:“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
施一公:饶毅其人其事
序言:从我听说和认识饶毅算起,已经有十五年了,但直到2005年才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而我们真正一起做事、我比较深入地理解饶毅的想法并成为莫逆之交,则发生在2008年我全职回国以后。
在别人面前我常常主动提起饶毅,评论他和他做过的事情,因为我总觉得他留给大家的印象过于片面或偏激,他的另外一面很少为人所知,所以也一直想写篇关于饶毅的文章。但真正开写,才发觉要把饶毅丰富多彩的性格、行事方式和做过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篇博客从起意动笔到完成历时一年多,也不过是择其一二,讲讲我眼中的饶毅。
贤人饶毅:2002-2005
其实,早在1995年,饶毅刚刚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取得tenure-track助理教授位置的时候,就开始积极参与中国科学的建设,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小的实验室。后来,他与鲁白、梅林一起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协助蒲慕明,直接参与了中科院上海神经所的创建,并为此承担了不少压力。这些事情,我听说过一些,觉得饶毅还算是个爱国的热心人,多少对他有了一点好印象。
真正让我改变对饶毅印象的有两件事情。一是在2002年的一次朋友聚会上,我偶尔听到了饶毅组织BIO2000课程的详情。原来,早在2000年,饶毅为了改变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生教学落后的状况,联合上海生科院的吴家睿,一起提议、推动、创办了一门生命科学领域综合性的研究生课程,取名BIO2000;该课程由饶毅邀请的二十多位海外优秀华人生物学家担任主讲教师,每位教师专程回国在北京和上海各讲授6节课,分别针对上海生命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的一年级博士研究生。
这门课程的开设在当时非常及时,深受学生欢迎,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里也许是最知名和最受欢迎的研究生专业课程。为了组织这门课,饶毅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实属不易!将心比心,我佩服他!
第二件事情发生在2002-2005年这几年间。众所周知,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的职场上奋斗着实不易。要拿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比美国本土人难多了,而每升迁一步都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即便如此,最终还往往要面临着一道玻璃天花板(glassceiling):亚裔很难获得学术界的领导地位、也很难得到学术界更高层面的荣誉(recognition)。和千千万万的留美中国学者一样,饶毅在十多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很遗憾,尽管大家大都能意识到这一问题,但尽力打破这一尴尬局面的中国人实在是少得可怜。原因可能有四条:一是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富足、知足常乐,不必追求其它。二是自己刚刚起步、还没有面临玻璃天花板的问题。三是不愿意花时间做这样一件尽管对大家都好但不知何时才能见效的事情。四是觉得呼吁美国主流社会关注这个问题可能对自己不利(留下负面印象)。
饶毅是我认识的华人中为数不多的认认真真花时间、花精力为维护华裔乃至亚裔科学家的权益而付诸实际行动的科学家。
2003年,饶毅写了一封长信给美国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ASBMB(AmericanSociety for Biochemistry andMolecular Biology),善意地提醒他们:在ASBMB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上还很少有亚裔的领导,其主办的学术刊物中也缺乏亚裔主编和副主编。
后来,Duke大学的王小凡教授作为华裔教授的杰出代表受聘JBC(Journal ofBiological Chemistry)副主编,也成为JBC历史上第一位华人副主编。王小凡的聘任也许与饶毅的呼吁不无关系。有意思的是:小凡恰好是另一位为了华人和亚裔利益不懈努力的热心科学家!
小凡上任之后,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帮助中国学者,包括推荐一批有水平的中国科学家出任JBC编委,用实际行动改善亚裔科学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同样,饶毅也写信给拥有三万多名会员的美国神经科学会(Society forNeuroscience,SfN),指出该学会的上百个各种各样的领导位置上,没有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教授。结果该会在当年的理事会上紧急增补了NIH的鲁白进入干部遴选委员会(负责各级委员会的提名工作),斯坦福大学的骆利群进入年会程序委员会(负责下一年年会演讲人的挑选工作)。
饶毅还用同样的方法给CELL主编Vivian Siegel写信,建议她增加亚裔科学家在Associate Editors里的比例、特别是鼓励她邀请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加盟Board ofAssociate Editors。果然,这一建议也得到了CELL的采纳,来自耶鲁大学的许田教授成为第一位来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生中产生的AssociateEditor。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应该说,饶毅在客观上帮助了一大批在美国的亚裔生物学家。我相信,在美国,因为饶毅所作所为而受益的亚裔科学家不在少数,可能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一些人可能还对饶毅印象不佳。
这两件事情已经足以让我佩服饶毅的大度、正义、与智慧,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更让我从心里感佩,也凸显了饶毅的专业态度(Professionalism)和民族大义……(略有删节,涉及敏感词)但这件事以及相关的一系列事情让我意识到:饶毅是一个坚持原则、仗义执言的人,也是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2013年12月9日于清华园
记录北美生活 有态度 有温度
力读人间好书 有广度 有深度
长按 识别二维码 加关注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