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0年前的美国

维罗阳光 2021-03-22

来源 l 晓伟看世界


1911年美国视频:我们还是“大清”,他们生活已经这样了



图为1886年,一男一女在美国华盛顿骑自行车。围栏后面是建筑白宫,美国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室。1814年,英军攻占华盛顿之后,焚烧了包括美国国会大厦和总统府在内的建筑物。战争结束后,为了遮盖火灾烧毁的痕迹,总统府的棕红色石墙被漆成了白色。1902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将其正式命名为“白宫”。



图为1897年美国费城一条繁忙而拥挤的街道,那里有马车,电车和行人在这条拥挤的道路上行走。当时的美国已经如此发达,而与此同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末的光绪时期。



1900年,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百年前这里就如此繁华热闹,路两旁大量的行人,路中间的马车就像今天的汽车一样多,1900年的时候,马车还是美国人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仅仅短短十几年后,美国人就改用汽车了。


1900年,美国麦迪逊花园广场的出租马车。
 
1900年,美国纽约,布罗德大街。


1900年,美国,马克·吐温。


1900年,美国,街头出售贝类海鲜的小贩。


1900年,美国纽约,曼哈顿(Mulberry)桑树街的市场。


1901年,美国,"Tashmoo"轮船从底特律的码头出发 。


1903年,纽约熨斗大厦。


1905年,美国费城大街街景。


1905年,纽约的一个邮局大楼。


1905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城市道路。
 
1905年,大西洋城,海边玩耍的人们。
 
1906年,美国蒙哥马利市的一处街景。城市已经出现像蜘蛛网一样的一道道电线。此时的中国是清末光绪三十二年,那时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还在用油灯和烛光照明。


1907年,芝加哥城市交通。


1910年,纽约街道。


1910年代,美国的一个跳骚市场。


1910年,地铁车厢,穿着讲究的女乘客和穿制服的男列车员。
 
1911年,纽约的华尔街。


1913年,后面的建筑是当时的美国财政部。


1913年,纽约第51街。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生产线,简化了福特T型车的组装流程,将原来涉及3000个组装部件的工序简化为84道工序。T型车的生产时间从原来的12小时缩短为90分钟,售价从850美元降低到300美元以下,从而让汽车成为美国民众能负担得起的交通工具。


1913年,纽约第5大道,轿车已经很流行了。想象一下当时的中国在干嘛?
 
1914年,美国华盛顿街头的一辆消防车,车上的这套设备还带有升降功能,马车前面的那个长嘴是喷水龙头。这套设备一定很重,要靠三匹马来拉。


1915年的百老汇,地铁口。那时的美国男子都带着礼帽,每人出门必备。


1916年,美国,一位印第安女子开着福特T型车上路。
 
 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后,美国步兵团进入法国向德军靠近。
 
    1918年5月,美国邮政发出了第一批航空信件和包裹邮政服务。


    1919年,无线电之父”、“电视始祖”和“电子管之父”——美国人李·德弗雷斯特发明了短波收音机。





延伸阅读:

100年前真正的插画大师!每一张都太传神了……感动ing

来源 l 老七
公众号 l 九点画画

今天老七想给大家介绍

一位100年前的美国画家

 诺曼·洛克威尔 











作为美国20世纪早期的重要画家

诺曼的作品大多刊在《周六晚报》

虽然主题大多是

商业宣传和爱国宣传

但是每一张画里面

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人物的情绪




年轻的保姆也怪不容易的


失败的政治家?



有没有让你想起电影《绿皮书》


约会前夕,仔细看看墙上的照片吧



洋娃娃的鞋怎么修?这可难倒了鞋匠爷爷




无论是政治家的嘴脸

还是普通小人物的神色

诺曼都刻画得恰到好处


就是那一瞬间

就是那个表情

恰好传达出了画中人的情绪






下雨是坏事?看看后面的老人多高兴




爱 自由 希望

这些抽象的感受

很难用具体的画面去表达

但你却能在诺曼的画中

准确地看到这些东西


我最喜欢的

还是他笔下那些纯真的孩子








白人警察护送黑人女孩,看到墙上的西红柿了吗



孩子们对所有事情

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这也让他们变成了我们眼中的

淘气鬼 捣蛋鬼


诺曼画出了孩子们

干净的眼神

那澄澈的目光

是唯有孩子们才拥有的





看后面狗狗的表情






艺术就该如此

让人们在看到画作的那一刻

就感受到人物的心境

彼时的场景

和画家想表达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来说

诺曼无疑是位杰出的艺术家










看完觉得感动犹存

人类真是感性的动物

看到画中人的模样

总能联想到自己的处境


大概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

由此及彼 由己及人

让画笔下的这些线条和色彩

牵动着观者的心


向大师致敬!




记录北美生活 有态度 有温度

力读人间好书 有广度 有深度

长按   识别二维码   加关注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种欣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