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苦日子过法指南》

维罗阳光 2021-03-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牛皮明明 Author 诗人牛皮明明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l 微信公众号“牛皮明明 ”

ID l niupimingming

作者 l 诗人牛皮明明








"

历朝历代,从没一个人甘愿过苦日子,大多数的苦日子,其实都是不得不过。而对大多数人的命运来说,都是以个体的命运,与一个国家对赌国运。国家好一点,百姓的日子就能过的大一点,国家难一点,百姓的日子就只能小一点。还有一些年头,连小日子都没得过。


"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写过一篇《论持久战》。

越来越觉得,这是写给现在的生活。

小半年来,疫情的影响波及各行各业,苦变成了新的中国命题。而我们中国人一直有过苦日子的传统,优质的生活,许多人也许不会过,但苦日子,每个人都很有体会。


01


 

早年间,郭德纲有个相声,叫《我要花钱》。


之所以说这样的相声,完全因为过去太穷了。太穷的人,一旦有了钱,就会报复性花钱。郭德纲在这个相声里,大肆挥霍钱,畅想钱、意淫钱。说自己最想过的生活就是每天坐在家里,一天花一百万,连花十年,最后出门照样还是亿万富翁。


这样的日子,谁不想过,大概只有傻逼不想过吧。


但1995年,郭德纲就不想过,因为他压根就不敢想这么多钱的事。


95年,郭德纲北漂。作为一名相貌上的大龄失业者。一贫如洗的他,交不起房租,房东在外咣咣踢门。郭德纲躲在屋里,连句屁话都不敢说。去蒲黄榆演出,散场后打不起车,愣是步行40里回家。感冒发烧也没钱去医院,连联系业务的BB机都卖了换成感冒药。


但多年以后,令郭德纲一生引以为傲的人生经历,却不是相声,而是会过日子。他有一套过苦日子的方法,令生活在2020年里的我们叹为观止、望洋兴叹。


他发明的过苦日子方法叫:5块钱过一周。


你还别小看,5块钱,郭德纲真能过一周。


最穷的时候,郭德纲兜里就剩5块,可能明天都撑不过去。为了有效地活下去,郭德纲自制“顶饿食谱”。


到市场买一捆大葱,再买两包挂面。这套食谱做法,是先用锅烧水,烧开下面,成功把面煮成糊状,滴点酱油、味精、盐,像混凝土一样搅拌。


此后每天,饿的时候,把这一锅糊糊热一热,取根大葱就着吃。


5块钱,愣是撑了一周。


可问题来了,当时既然要煮面条煮成糊糊,为什么不直接买白面煮呢!大概是为了这个吃面条的仪式感吧。


郭德纲后来回忆:


别看便宜,可不耽误营养。不仅吃到了维生素大葱,也补充了碳水化合物面条。


 郭德纲


在过穷日子方面,北京人是高手。


民间有段:京中无美食,全靠穷讲究。穷没什么,派头不能丢。再穷也要宴请宾客。请客方面,京城人有一套方法论。


叫“盖了帽了”。这可不是打篮球,姚明盖了张艺谋一个大帽。


说的是,主人往那一坐,高朋满座,主人说我先点菜,然后点一道硬菜,这道硬菜38元。好家伙,这就相当于领导给今天的会议起个头,定个调。在座各位就全懂了,今天谁点菜也不能超过38。谁要是愣头愣脑点了一道108的,这就有点不懂事了,给主人生生使绊。


这就叫“盖了帽儿”,是请客定菜价基调。2020年,大家好好学学吧,大有学问。


要说讲究,北京人还是矬上海人一截。民国年间,闹饥荒,其他地方的人到处饿殍遍野,上海人反倒好,全靠吃大闸蟹度日。


现在人一听全笑了,觉得做上海人真好,一只好的大闸蟹好几十上百,你们一顿饭吃一大桌子壳,还说上海人真有钱。


别逗!


民国闹饥荒,不是上海人爱吃大闸蟹,而是只有大闸蟹可吃。上海河道上万条,粮食、物资奇缺,唯独不缺螃蟹,穷人都拿螃蟹当饭吃。螃蟹这东西,吃两三个还好,吃多了,胃寒,关键也不顶饱啊。


要说过日子,就数上海人最会过,有一套方法可以推广全国,普及过苦日子,忆苦思甜,人人有责。


比如早年间,上海人就发明了一套过日子的方法,叫“喝凉粥”。你肯定纳闷,这分明就是夏天嘛,凉粥解暑,不烫嘴。你看,你就没看出文化不是,咱们从温度传感学来分析一下喝粥的学问。


喝凉粥,是端碗一口喝完。喝热粥的节奏是一小口、一小口嘬,这中间学问说出来吓死你。喝热粥要停留对不对,嘴巴很贱对不对,停留的时间总想就咸菜对不对。


所以喝热粥费咸菜啊,喝凉粥,就不费盐。


 “侬真额勿度会过日脚”。


这个方法2020年,也是可以效仿的。今年失业的人多,没钱人就多吃蛋炒饭,蛋炒饭好,不用多炒一个菜。





02


 

咱们中国人向来过苦日子,都有优良传统。有一种传统叫花五块钱,也要办一万块钱的事。花一块钱,也要办出花10万块钱的体面。


如今四十岁以上的人,没有人不知道什么叫“假领”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假领”盛行,什么白领、蓝领,黑领,都不如假领。除了当时社会领导,全国人民都“假领”。


找对象要穿“假领”,去聚会要穿“假领”,无“假领”的借“假领”也要出门。全国人民都在装,不装的话,也就只能光屁股上街了。


假领子


我二叔年轻时,就是这假领高手。当时家境贫寒,去女方家相亲,借了一个假衬衣领子,外面看着是衬衣,里面穿的全是渔网牌秋衣,抖抖都能掉渣。我二叔,外面穿的是借来的中山装,套着白色衬衣领,万万没想到啊,相亲对象家那天烧火炉,我二叔往那火炉边一坐,龟孙子汗从心底直冒。


对象家看我二叔直冒汗,让他把外套脱了吧。我二叔愣是如石佛枯坐,连声道来:


不热,我真不热。


后来,这事没成,对方家传话,说这人跟个傻子一样,不知冷热。


这事过去很久了,不知冷热的何止我二叔一人,现在不知道多少人依然不知冷热呢。


2020年,穷点没啥,面不能丢,文化也不能丢。开比亚迪的要贴奔驰牌,骑自行车的要骑得像悍马,穿衣要穿山寨货,山寨lv、山寨Prada。男男女女,衣要穿、路要走,就是这面子,咱们千万不能把祖宗丢了。


那年代,冬天还流行穿皮靴,谁能穿着光亮的皮靴走在路上,是既保暖,又有面。但普通人哪有钱买一双像样的皮靴,为了省钱,大部分是花十来块钱,买一双锅炉工穿的大头皮鞋。


这皮靴是以前属部队军用,款式流行,满大街仿货。里边衬一层羊毛,鞋帮子上蒙一层反绒皮。


为了把这皮鞋生生干出黑色皮鞋的样子,买鞋油使劲涂,跟现在一些姑娘化妆一样,跟美白霜不要钱一样,使劲涂。


可这鞋穿久了,鞋帮都烂了,鞋油还厚厚结一层沾在上面,就跟墙皮一样。想必有一些人的脸,也跟墙皮一样。上下一心,一起来涂。


大头皮鞋



03



咱们中国人在穷这件事上,什么时候怕过呀。自古都有门道,门道多着呢,别说普通人,就是那些以吃喝玩乐的文人墨客,过穷日子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就拿苏轼来说,九百多年前,被贬黄州,由于是犯官身份,政府不发工资,也不管吃住,收入直接为零。他到黄州时,身上就剩一点存款。


苏轼一家上下,20多口。不说换季穿衣、孩子上学、交通出行、娱乐生活,就是维持口粮,都是难得要死。


可这难不住苏轼!


他花钱就很有一套,每月初一,从存款里拿出4500文钱,分成30串,每串150文,排挂在房梁上。每早醒来,他就用叉子挑下一串钱,解决当天开销。偶尔有几文没用完的钱,他就存到一个竹筒里,周末拿出去跟朋友小酌几杯。


这样严格执行下来,原本只能撑一年的存款,他一文钱掰成两半花,居然花了几年,一直撑到了他离开黄州。


苏轼的方法今天也一直适用。


各位不妨把钱分成几份,精打细算,每天开销,不花一分空钱,一分钱也要花在刀刃上。想必到年底,各位的生活还能有点余钱,就是不能生病、不能娱乐、不能有任何节外生枝。否则,钱就不够了。


要说过日子,40年代文人过日子也有一套方法论。


40年代、抗日战争,许多作家文人辗转昆明,这些人几乎把苦日子过到头了。就拿西南联大的闻一多大教授来说,少年就四处流亡,在讨生活方面,他就很有一套心得体会。


43年,物价较前几年上涨400倍。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个个穷得叮当响。闻一多有天走在街上,被一个乞丐缠住。他就说了句,我是西南联大的教授。那乞丐一听,掉头就走。


他是穷得连乞丐都害怕。


闻一多有多穷?闻一多要养活一家8口,有一阵子实在是揭不开锅。怎么办?就出去卖艺。因为他会刻章,就夹着工具,出门摆摊刻章去了。那年代的大教授出门摆摊刻章,就相当于今天易中天去蹲地铁口贴膜,你想那得有多寒碜。


闻一多摆摊也不好意思摆在校门口,就跑到一个叫鼻屎坡的地方,一连摆了三天。到第四天,他还顺带考证出那鼻屎坡,其实是逼死坡。南明永历皇帝,就是在那里被吴三桂逼死的。


这么一来,闻先生那摊,也算摆得于史有功了。


这些过日子方法,都是文人过的,还有普通人的过法。

 

 闻一多



04


 

90年代末,东北爆发大下岗潮,两千万工人一夜间失业。当时很多家庭全家下岗,一家老小没饭吃。


1999年,领导让黄宏在春晚小品上cosplay下岗职工,喊出“我不下岗谁下岗”的响亮口号。那个小品叫《打气》,但是大过年的,下岗职工们看了,都觉得应该叫《伤口上撒盐》。


也就是那一年,刘欢在《从头再来》里唱,“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作品奖。

 


我听过一个最豪迈的故事,却是这样的。


那时有一对下岗夫妻,晚上在床上唠嗑,男的说,闹心,弄一下吧。女的说,弄啥,工作还没找着呢。男的又说,日子都成了皮儿片儿的,七吃咯嚓来一下得了。女的说,得了,赶紧的吧。男的去摸床头的tt,一摸,就剩最后一个了,突然豪迈地说:


算了,省一下吧!


没心思,连性爱都没心思!要精打细算,连性爱也要精打细算!


也要节约用度,缩减开支。


过日子这事学问大着呢,咱们中国人一直以来说的过日子,其实不过就是一个字:


省!


从点滴省起,从一针一线省起,从一粥一饭,一茶一饮省起。


最后,还生生弄出了一个过日子的学问。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没有一个词比“过日子”更有深厚意义了。上到古人,下到今人。上到文人墨客,下到下岗职工。上到商业巨富,下到失业青年,人人都有一套方法论,人人都有一套持久战。


人人也都有捉襟见肘,也都有无比艰辛的生活。其实过日子都是假的,只有艰难才是真的。


历朝历代,从没一个人甘愿过苦日子,大多数的苦日子,其实都是不得不过。而对大多数人的命运来说,都是以个体的命运,与一个国家对赌国运。国家好一点,百姓的日子就能过的大一点,国家难一点,百姓的日子就只能小一点。还有一些年头,连小日子都没得过。


希望一些人比我懂的多一点,余不一一。



牛皮明明,诗人,作家,曾在西藏流浪多年。擅长写民国人物,写那些被遗忘的故事,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能够让人热泪盈眶!微信公众号:牛皮明明,ID: niupimingming



记录北美生活 有态度 有温度

力读人间好书 有广度 有深度

长按   识别二维码   加关注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种欣赏


                                            



感谢点亮“在看”,欢迎转发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