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许广平为何大骂周作人?从鲁迅原配朱安的一封信说起

江淳散文 维罗阳光 2021-03-22


许广平和周作人冲突的全部缘由,就在于周作人把许广平叫〝妾〞。(来源:炉边亱谭)


不承认王蕴如(周建人第二任妻子)在周家的地位倒也罢了,毕竟周建人的原配妻子羽太芳子,是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的亲妹妹。


但不承认许广平在周家的地位,完全是同情守活寡的朱安(鲁迅原配)。


这是让许广平咬牙切齿的。



许广平出身名门,祖父做过清朝封疆大臣,父亲做过副省长,亲戚里个个名望了得。


许广平家算当时广东数一数二的大户,又比鲁迅小近二十岁,委身于矮小又不大帅气的鲁迅先生,家人并不大满意,世俗也不认为是高攀。


然而即使如此,鲁迅先生一辈子都没给许广平名分,他法律上的合法妻子只有一个,那就是朱安。


这个结果,显然与周作人对许广平的压制有一定的关系。


许广平在写作


同情和维持朱安这样的弱者,却打击许广平这样更有话语权的强者,从世俗角度,或许是愚蠢的。


因为不管怎样,周作人不能从可怜的朱安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但却给许广平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1947年入狱前,周作人是有巨大声望的教授和文化巨匠,许广平只能小心翼翼地压低姿态,不敢对周作人表达任何不满。


他和周作人有多次通信,每次都自称学生,尊周作人为〝先生〞。



但建国后的周作人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公民权被剥夺,教授自然当不成了,家产藉没,连栖身的八道湾房产也归公了。


他和八道湾新住进来的住户一样,都要向政府交钱才能住。



周作人委身于文联部门,苟且偷生,靠给出版社翻译作品获取微薄稿费,战战兢兢度日。



但此时许广平的地位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借着鲁迅夫人(尽管她并未和鲁迅办结婚证)的光环,许广平威风八面,不仅成了政府高官,在话语权上对周作人也呈碾压之势。


她对周作人的态度也随之大变,言必称〝老汉奸〞,不放弃任何辱骂和攻击周作人的机会。



稍理一理,我们都会发现,许广平和周作人所有的冲突,都围绕朱安展开。


那么,朱安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们从1944年朱安托人给鲁迅生前好友内山完造的一封信说起。


周作人在写作


一,无声的呐喊:一封蕴含丰富信息的信


1944年,弹尽粮绝的朱安因出售鲁迅藏书的决定,受到包括内山完造等鲁迅生前好友的指责,并在文化界引起轰动。


于是,朱安托人给内山完造写了一封信,如下:


〝…(鲁迅去世后)有一位许寿裳的先生,来代许先生(许广平)索要鲁迅全集的出版权,以之担保许女士嗣后寄回北京寓的生活费,不可缺少。同时,许女士也来信索取,表示极端好意。我自愧无能,慨然允诺…〞


〝到廿八年冬季,家用不足,婆婆周老太函商许女士,请每月酌加二十元,未果。以后,婆婆的花费,悉由周作人先生承担,银钱之外,米面煤炭,水果糕点,常有送来,应有尽有,房屋亦请人修过。卅一年五月起,又每月给我五十元零花钱。卅二年三月,我婆母去世,一切丧葬费用,俱由周作人先生承担(注:一万五千多现大洋)。〞


〝(婆母去世后)周作人先生仍每月给我一百五十元零花钱用,仍杯水车薪。生前鲁迅先生并未向周作人先生要过钱,我不能得寸进尺…现生活费用高涨,我的债务也一天天增加,至今己达四千元,令我无法周转。〞


〝我侍候婆婆三十八载,送老归山,今六十六岁。一生但求布衣素食,别无奢望。至此日暮途穷,但知名誉信用宝贵,无奈生计比名誉信用严重,才急其所急,卖书还债,维持生命。倘有一筹可展,绝不出此下策…〞


〝…我老而兼病,不得不雇用一女仆饶饭洒扫打杂,每月开支至少千元左右,实在不知所措…〞



这封信揭示的内容,是当时震动文化界的一场风暴。


穷困无路的朱安决定出售鲁迅旧书,以续生计。


朱安和周瑞


原来,鲁迅去世后,许广平不仅继承了鲁迅财产和存款,还继承了鲁迅作品版权的处理权。


而从法律上,这两样东西都应属合法妻子朱安所掌控。


许广平和鲁迅只有同居关系,并无法律意义的夫妻关系。



所以,鲁迅作品的出版权,如果没有朱安签字授权,许广平无权处理。


但朱安不识字,就把鲁迅作品的出版权,全部移交给许广平。



这无疑是一笔巨额收入,加上许广平继承的鲁迅存款。


所以,以此相对应,许广平答应保证朱安的生活费用。


但过程中却停用了对鲁瑞(鲁迅母亲)的供养,于是,周作人接过了供养鲁瑞的任务,并每月给朱安一些零花钱。



1941年,许广平被日本人抓捕入狱,就再也没给北京汇钱。


即使次年3月出狱,许广平仍停止了对北京的汇款。



这段时间,直至1943年鲁瑞去世,都是周作人在供养母亲和寡嫂朱安。



其间,鲁瑞曾写信给周家的共同好友许寿裳,直斥许广平赖钱是〝损害豫才(鲁迅)生前之闻望,影响海婴将来之出路。〞



鲁瑞担心自己去世后朱安衣食无着,临终嘱周作人负担朱安生活费用,周作人答应了,像以往一样,每月给朱安150元生活费。


这个时期,许广平早已遗忘了北京还有个朱安。



直到1944年,因为战乱,物价飞速上涨,尽管周作人把对朱安的供养费提高了一倍,但仍不够用。


朱安每天稀饭咸菜度日。


她本来觉得向周作人伸手要钱,于情理不合,因为鲁迅生平和周作人不睦。


值穷途未路之际,决定变卖藏书以续命。


此事公开后,文化界舆论哗然。



这就是整件事情的经过。



许广平应不应该供养朱安?


信中交代了许广平的承诺,很清楚。


只是许广平中断了对鲁瑞朱安婆媳的承诺。


朱安和青年时的鲁迅


从朱安角度,尽管她不识字,但并不愚鲁。


她自然知道鲁迅作品版权和鲁迅遗产,从法律上是属于自己的,这两样东西,完全可以保证她过体面的生活。


但她希望自己死后,年年有人在她坟头祭拜,所以,把周海婴视同己出,每每邀请许广平母子到北京与她同住,但被许广平拒绝。


以至鲁瑞和朱安,一生都未见周海婴。



其时,朱安还承诺,把自己掌控的两处房产,包括八道湾的房产以及自己居住地的房产,都留给〝儿子〞周海婴。


笔者从有关资料上得到了一份朱安和许广平签署的遗嘱,明确把名下房产赠与周海婴。


这也是许广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朱安见面。


这份赠与契约签署时间是1946年11月份,当时,朱安己重病,遗嘱如下:


〝周树人公(鲁迅先生)遗产业经周朱氏与周渊(周海婴当时的名字)分割无异。周朱氏所得北平宫门口外西三条胡同21号房产地基,以及其他房产书籍用具出版权等,一切周树人公遗留动产和不动产之一,情愿赠与周渊。周渊及其法定代理人许广平允诺接受,并承认周朱氏生养死葬之一切费用责任,为免日后纠纷,特立此约为据。〞



综上所述,许广平供养朱安,似乎是有默契和承诺的,朱安为此付出很多。


但许广平在写给朱安的信中,暗示周作人有钱有地位,无疑是想把供养朱安的责任推向周作人。


她还为自己不能继续供养朱安辩解,谓〝兵荒马乱,邮费上涨〞云云。



朱安既不好向许广平开口,又觉得继续由周作人供养于情理不合。


加之,周作人还要供养周建人遗弃在八道湾的妻儿三人,负担不轻。


于是有了轰动当时文化界的事件:鲁迅遗孀出售鲁迅藏书以续命。


许广平母子


以种种借口消失已久的许广平闻之大惊,立即委人至京,阻止朱安出售鲁迅藏书。



一时间,文化界名流纷纷前往朱安家,捐钱捐物,朱安大多拒绝。


这个小脚女人爱惜鲁迅的羽毛。


并不想败坏大先生的名声。


至于有人说鲁迅遗物有重要价值,不能轻率处理,朱安用高亢的声音发出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呐喊:


〝你们总是说鲁迅遗物,我也是鲁迅遗物,谁管过我?〞



其实,朱安完全可以在余生过非常舒适的生活。


即使她放弃了鲁迅版权的处置权,她卖书也罢,甚至卖名下两套房产也罢,都不违反法律。


她能因此得到巨款。


谁能指责这样一个可怜的小脚女人?


但她心中有对周家的坚守,对鲁迅的责任。


在她内心最柔软处,还有周海婴一个位置,尽管她只是一厢情愿。



这件事随后也就过去了。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许广平恢复了对朱安的供养,朱安也停止卖书。



但是,许广平认为,朱安之所以要卖鲁迅藏书,完全是周作人指使的,由此,对周作人相当愤恨。



其实,他们之间也并非全是不堪。


比如,许广平曾被日本人抓捕入狱,被折磨得不轻,是周作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托人救出来的。



但愤恨会浇灭理智。


连周海婴都在回忆录中怒骂周作人。


周海婴说,既然你认我妈为妾,只承认朱安是周家人,那么,朱安由你周作人供养,也是理所当然的。



问题是:


你许广平为何要接受鲁迅作品版权的处理权?


你周海婴为何要接受朱安赠与的房产?


鲁迅和许广平雕像


二, 建国后的报复:许广平怒踩周作人


建国后,周作人和许广平的身份完全颠倒过来。


许广平担任了政府高官,年富力强,意气风发。


周作人又老又病,又背负着汉奸的烙印,连公民权都被剥夺。


栖身于文联靠微薄的翻译稿酬苟且偷生。



许广平开始利用她掌控的话语权,在舆论上猛烈攻击周作人,在生活和工作上拼命压制周作人,以出一口压抑多年的恶气。



1963年6月7日,许广平又把朱安卖书的事翻出来,在报纸上大骂周作人,认为朱安卖书全是周作人指使,目的是为了〝消除鲁迅影响力〞。


这篇怒气冲冲的文章发表在当天的《北京晚报》上,题目是《火炬·黎明·旭日东升》,标题具有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激昂且富战斗力。


晚年许广平


年近八旬的周作人立即开始反击。


他给《北京晚报》编辑写了一封信,还原整个事件。


并谓〝此信无须发表,编辑看过即可。〞


可见,他并不愿扩大冲突。



信中说:


〝许女士颠倒黑白,她自民国卅一年春就再也没给北京寄钱。以至先母先嫂用度俱由我供给。此为分所当然,不足挂齿。然许女士又说‘俾将来继续清偿’,至今我并未见清偿,我亦不介意,却不成想迎来一通诬蔑。”



接着,周作人附上了1944年8月31日许广平给周作人的一封信,正是朱安卖书的时期。


当时的许广平,对周作人极其谦恭。



信是这样的:


〝…前年春身患大病,之后邮政银行俱无法汇款…期间重劳先生鼎力维持,得无冻馁…〞


〝…前者出售藏书之消息若属实,…广平恳先生向朱安女士婉力劝阻。…至于朱女士生活,广平当尽最大努力筹汇。若一时无法汇寄,仍乞先生暂为垫付。至以前救济款项,亦盼示之,俾将来陆续清偿,实最感荷。…琐屑相烦,殊深感愧…〞



接着是一大堆敬词,数百余字,不列举。



这封信至少说明两点。


一是许广平以生病为由,中断了对北京的供养,即对鲁瑞和朱安的供养。


这段时间,是周作人在供养朱安婆媳。


二是许广平答应要还周作人的钱,即周作人用来供养朱安的花费,但这笔钱其实一直未还。


周作人也没有计较。



那许广平又为何用这点来攻击周作人呢?


晚年周作人


许广平对周作人的打压还包括经济方面。


一次出版社编辑找周作人谈话,依惯例给周作人一些金钱补偿,因为占用了周作人翻译文章的时间。


许广平严厉批评这些编辑,说老汉奸〝又不是律师,谈个话还要给什么钱?〞



面对许广平的步步紧逼,老病的周作人只能保持沉默。


几年后又遭到了红卫兵的毒打,家也被抄,一大堆文稿消失殆尽。


以后每次红卫兵来,他年过半百的儿子周丰一都哭着代父受过,让红卫兵打他,不要打他父亲。


一边是许广平和周建人的风光无限,一边是周作人的尊严低进尘埃…



结语


周作人、许广平和朱安围绕出售鲁迅藏书的争执,与整个民族的命运变幻相联,尤让人沉重。



旧时代和鲁迅有夫妻名分的朱安,并没有和鲁迅葬在一起,甚至也没有和鲁瑞葬在一起。


主持葬礼的许广平违背了朱安的遗嘱,把朱安葬在西直门的保福寺旁,连墓碑也没给她立。


只在立墓碑的地方插了一杆水烟枪,这是朱安的遗物。


在朱安晚年,人们总是看到这个老人捧着一杆水烟枪,打发着寂寞流年。



上世纪50年代,随着中关村地区的改造,朱安的坟莹再也难觅其踪,岁月抺去了她的一切痕迹。


许广平母子在鲁迅墓前

和鲁迅没有夫妻名分的许广平,建国后虽身居高位,但心中的这个疙瘩始终没能打开。


某种莫名的羞愧一直伴随着她。


以至于她的遗嘱,要求把她的骨灰撒遍大地。


她为什么不大大方方地和鲁迅葬在一起?


办不到还是认为朱安比她更有资格?



无论许广平还是朱安,她们都坟茔无踪,她们的灵魂很孤独。


她们这一生并不快乐。



至于极力维护朱安地位的周作人,建国后只能拖着老病的身躯苟延残喘。


去世后的葬礼,除了儿子儿媳,周家其他人都未到场。



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鲁迅先生。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江淳散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删除。








为了能和你,没有失落与江湖的心酸。。。




我的微信



我的备用号






感谢点亮“在看”,欢迎转发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