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不爱人,但却爱国?

维罗阳光 2021-03-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文字客老魏 Author 魏剑美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l 微信公众号“文字客老魏”

 ID l gh_6d3e15d908f2

作者 l 魏剑美





2020的美国大选,却让相隔数千里的中国人激烈开撕:绝大多数中国人迅速而坚决地站队,并且与不同选择者呈现水火不容之势,确也算得一大咄咄怪事。而且不管事态如何跌宕起伏,双方都能将同一信息解读出有利于己方的意义。



不能不承认,一度被我们寄予厚望的互联网带来的不是共识的扩大,而恰恰是进一步的分裂与对峙。



现在,随便什么微信群里,开撕都是一种普遍现象。老乡怒怼,校友互骂,甚至亲属反目,都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或者阿猫阿狗,而基本上都是由于一个转帖啦,一则微博啦,一篇公号文章啦,甚至很可能就是一句随口的感叹。



开撕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直接给对方贴标签。一方常用的标签是“狗汉奸”“卖国贼”“臭公知”“带路党”,另一方回应的则是“小粉红”“五毛党”“极左”。双方基本上都不用看对方观点背后的理由或者逻辑,上去直接就是一个标签,给贴对方脑门上。 


将不同意见者斥为“汉奸”,这是最常见的拉仇恨方式。



如此倒也简单粗暴,直达目标。讽刺的是,互骂的双方几乎同时认定对方是“脑残”“傻叉”,而且“不接受反驳”。



笔者本人也曾经参与过这种开撕,一下子就将某些老乡、同学甚至亲友给开罪了。拉黑对方和被对方拉黑,踢人出群和被人踢出群,都是曾经有过的事情。



那种“指导一切”的爱国腔确实非常让人厌恶,好像他“爱国”就取得了至高无上的道德制高点。但冷静下来一想,这些人其实只是和我们价值观念不一样而已,并不影响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一个温和友善的邻居,一个诚信敬业的职工,我们又有什么必要非得与对方叠加彼此的敌对情绪呢?



人们习惯将网上对立的双方简单区分为“左”与“右”。一般说来,“左”更强调集体利益,强调个体对于整体的服从,强调社会平等;“右”则更强调个体利益,强调政府对于个人的服务职能,强调自由权利。



从字面意义和基本主张来说,双方似乎只是价值理念不一样而已。但事实上,在当下中国,既没有真正的“左派”,也没有真正的“右派”,只有真正的“骂派”。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双方都欠缺对于多元价值观起码的包容之心。我们很容易肝火上升,失却现代公民应有的容错心态,不知不觉自己就成了社会暴戾的一部分。



相对来说,所谓的“左派”表现出的进攻性更强,那些动不动要对人“碎尸万段”的,使用辱骂、恫吓、控告手段的,几乎都来自于以“爱国无罪”自持的人。而他们所谓的“爱国”就是一切都是中国的好,任何说中国缺点的都是“辱华”“卖国”“反动”。既然如此,对他们进行口诛笔伐就是“实现正义”,甚至除之而后快,除之而普天同庆天下太平。



也正因此,有人说,“左”“右”的互搏其实是不公平的,因为“左”如果得逞,必定会对“右”赶尽杀绝。而“右”如果上位,只会让包括“左”在内的全体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尊严。



有人也正是从这个层面上来理解,政治伟人为什么要强调“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以“爱国”的名义,挥舞U型锁,砸穿同胞的颅骨。仇恨教育的可怕正在于此。



抛开政治层面的考量,不难发现,当前的论争各方其实都欠缺一种拿对方当同胞看的基本前提。真正“卖国”“叛国”的人是很少的,也甚至可以说,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也基本不存在卖国和叛国的可能性。



稳定的社会秩序不可能建立在“斗争”的基础之上,而只可能建立在对各方利益、多种社会角色、多种审美认知的起码尊重之上,建立在对“最大公约数”的尊重上。一言不合就扣政治帽子、道德帽子,这是非常恶劣的一种倾向。



伏尔泰的名言,“尽管我反对你所说的,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为什么呢?因为生而为人,“说话”本应是先天权利。如果我们以“正确”作为说话的基本条件,那么事实上就剥夺了说任何话的权利。



“国”是由“人”组成的,不爱具体的一个个的“人”,而能爱抽象的“国”,这样的事情亘古未闻。眼下,我们最需要重建的,就是抛开“战争思维”“斗争思维”“你死我活思维”,而恢复对于人的尊重。无论是孔孟之道“仁者爱人”的传统文化,还是“人人平等”的现代法治理念,首先都是对于人存在价值的尊重。



既是一国之内的同胞,哪来什么“死敌”,无非是一个个诉求不一样的人而已。如果不能明白这个理念,我们自己就还没摆脱丛林思维。即便是那些并不能给与我们对等回应的“论敌”,也需要有基本的容错心态。且不说“以德报怨”“以爱感化”,最起码,我们既然自诩比对方更正确,那也应同时比对方更通达。



我对当前的所谓“爱国主义教育”模式非常担忧的一点是,引导者更多的时候习惯往恨的方面去发挥。譬如,重庆的渣滓洞和白公馆因为《红岩》这部红极一时的小说而名闻遐迩,自然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去参观的时候,正赶上成群结队的中小学生排队参观,而他们的老师讲解的要点大致有三:一是要学习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二是要认识到敌人残酷和险恶的本质,三是要无比热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样的总结模式和教育模式差不多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本能反应。记得我身边的一位女同事听了辣椒水和老虎凳的介绍后在那里抽泣,一向温文尔雅的她狠狠地说那些毫无人性的反动派真应该千刀万剐。一个成年人,而且还是一个向来温和善良的女性,首先想到的都是仇恨和报复,可想而知,血气方刚的少年们的第一反应自然更是快意江湖的恩怨相报了。



而我置身于这个曾经对包括妇女和幼儿在内的“仇敌”实行集体灭绝的屠戮之地,想象着那个被母亲压在身下而仍然被特务翻过来枪杀的襁褓婴儿,想象着只看过方型天空的“小萝卜头”,想象着那些用来穿入囚犯锁骨和脚踝的锈迹斑斑的铁丝,我的内心是沉郁的,与其说是愤怒,不如说是难以言说的沉痛。



在我看来,这里所曾经发生的首先是人对人的残酷虐待和屠杀,是人对同类的最野蛮行径,其次我才可能想到阶级、种族、政见这些词汇。而长期以来的所谓历史和政治教育,首先就进行了简单的阶级分类,并因此而引发朴素的情感对峙,“敌人对我们残酷无情,所以我们更要残酷无情”,“对待敌人要像冬天一般冷酷”。殊不知,我们人类的很多悲剧都是在这样一种“正义冲动”下演出的。



我想,我们这个民族如果能从渣滓洞和白公馆看到人的悲剧并因此而更懂得珍惜和尊重人类先天就被赋予的权利和尊严的话,那么也许就不会发生后来的种种惨剧。遗憾的是,历史的悲剧留给人们的不是对生命尊严的敬重,而是成为了愈加狂热地进行“复仇”、“镇压”、“捍卫”的铁证和理由。



美国的南北战争最了不起的地方还不仅仅是解放了黑奴,而是经过冲突之后,双方都选择了宽恕,甚至都没有追惩战犯。理由就是,既然同为国民,不同的利益诉求其实也是正常的。仇恨只会加剧撕裂,只会更不利于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我们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得以顺利推行,其实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样一个理念。


只要与自己观点不一样的都是“狗汉奸”,这本来是北大孔教授的常规套路。



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使西欧人普遍认识到,人们“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因此很多欧洲国家都规定《世界人权宣言》作为中学生的必读书,以让每个人从少年时期就开始懂得对生命尊严的敬重。



我真诚地希望在渣滓洞、白公馆这种“教育基地”,教师、家长和讲解人员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还能告诉孩子和其他参观者:作为人类,起码应该懂得爱人,懂得对生命自身的敬畏,不管对方是“同志”还是“敌人”,是“英雄”还是“败类”。



道理很简单,不“爱人”而能“爱国”,这样的“爱国主义”是从来都不曾存在过的。



好文推荐👇

如何阻止美国人移民中国?

是非不分,不是爱国,是害国

“流氓”把爱国主义当成了“遮羞布”

不传播偏见与仇恨是教育的最底线

我们为什么会进入,凭三观绝交的年代?









感谢点亮“在看”,欢迎转发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