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将失去这短暂一生,你不妨大胆一点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孙娟的书房 Author 孙娟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 微信公众号“孙娟的书房”
ID l SJDSFSJ
作者 l 孙娟
01
听不到音乐的人,以为跳舞的人疯了。
这是一个不可能出现大师的时代,因为没有自由。
外部环境的自由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因为,人心的桎梏最为可怕,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认知编织的牢笼之中。
仔细想想身边的人,看看大街上的行人,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被困囿在眼下的事务中脱不开身。如果你问他们在想什么,基本都是如何买贵点的车子,学区的房子,如何在单位里评职称,如何能由主管升为部门经理。
挣更多的钱,买更好的房子,更贵的衣服,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送孩子到更好的学校,每个人都在疲于奔命,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积极热爱生活,都在奔着前程。
我们都在努力的追求着所谓“生活”,但“真正的生活”仿佛越来越远了。
02
很多人都在竭尽全力应付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却很少停下来审视我到底该怎么活着,眼下的路是不是自己选择的。每个人都麻木着,甚至经常焦虑着。
这个年代,谈梦想和自由是怪异的,别人会嘲笑你,会觉得你不切实际,疯了。
对于自己,谈梦想和自由是奢侈的,总是觉得钱不够,梦想和自由是有钱人的事,是退休以后的事。
是的,人们把随波逐流当做人生必须要做的事情,而把梦想和自由,把自己活的像个人,反而当做可有可无。
03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被投入监狱,经过长达三十年的准备,他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成功越狱,最终在太平洋的小岛上与逃出来的狱友共度余生。
电影中一个配角很重要,老布,他在68岁高龄获得释放,大半生都在监狱里度过,出狱后的他已经完全无法适应外界的环境,甚至想通过犯罪重新回监狱,但是善良让他下不了手,只能上吊自杀了。
“监狱的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04
看这部电影时,我刚24岁,刚获得国家编制,进入体制,但是从一开始,就对体制有恐惧感。我担忧,担忧被体制化。
单位里会告诉你很多规矩,给你分派任务,告诉你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就能拿到薪水。个人的诉求,兴趣,特长,在这里是没有价值的,是不被看见的,更别说个人实现了。
我见过太多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他是体制内的处级干部?还是中小学老师?或者是国企中层,还是民企老板。
人们的职业就像烙印一样形成了气质。人仿佛是进入了模具工厂,出来后都变成了模具的形状。
人就是这样被驯化的,先驯化肉体,再驯化精神。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
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但请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
工作十几年来,我拒绝一切标签,我很怕被人一看,就觉得是个老师。并不是因为不喜欢老师,我是不想看到自己变成某种社会身份的附庸。我只想在身上留有一种气质,这是一个活人,而且是一个不沾染任何社会潮流,职业气质的,自由的人。
05
后来发现,约束我们的,不仅是具体的社会体制,也不仅是某种具体职业带来的思维,更隐蔽的是思想观念。
如果说体制和编制约束了肉体的自由,从而在气质上留下了特定职业的烙印,那么思想观念就是加在头脑里的镣铐,让你不知不觉,主动自觉地驱动自己去做一些事,为了某个目标奋斗。
这就是”社会化“。
06
人在社会中待久了,会不知不觉的被洗脑,被同化。会认为主流一些价值观是对的,会主动地去追随,还认为这是自己的选择。
清华大学的学生做了一件艺术品,一个清代裹足的造型,拧动旋钮,裹足变成了高跟鞋。看懂的人会对这个创意触目惊心。
很多女性在评论区辩解:我穿高跟鞋就是为了美,为了取悦自己,我没有被洗脑。
可是你要知道,封建时代的女性,也是自愿裹足的。我姥姥老年时,谈起一生有什么遗憾,她说,唯一的遗憾就是家里穷,没裹成脚,因为她觉得小脚很美。
07
日常审美被同化还不是大事,更重要的是,对自己人生的追求被同化。如果自己一生的追求实际是一个骗局,那将是最悲哀的事了。
对于某些利益集团来说,普通人只是数据,只是劳动力资源。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的生命,是自己唯一有价值,不能重来的东西。
不能活出自己,而要终其一生为了他人的价值导向而奉献,是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08
你有没有看过《逃出克隆岛》、《楚门的世界》这两部电影。
《逃出克隆岛》中,一群被复制的克隆人,生活在一个人造的地下城市和编造的谎言中,他们被有序的管理,定期会有“幸运儿”被送往他们被洗脑后以为的天堂:the island。
这个世界的每个克隆人都以为自己是自由的人类,都在按照谎言编造的愿景各自努力着,争取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功的成为”幸运儿“,到达人生巅峰。
直到有一天,一位克隆人发现了真相,原来离开的“幸运儿”已经被肢解,取出了部分器官提供给了人类。
09
仔细想想,社会大众拼了命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到底是否真的有意义?人们都在追求更有钱,更有名望,子女更更有钱,为了这个目标每个人终其一生殚精竭虑。
唯独没有思考这样活着到底对不对。我们是在随大流呢?还是自己真心喜欢这样活着的方式?
克隆人生活的地下城市似乎是一所监狱,但是他们并不觉得,且享受其中,并在为所谓理想而奋斗着。这和今天的社会生活是多么相似。
10
在《楚门的世界》里,主人公楚门从小生活在一个美如桃源的小岛上,按部就班的上学,恋爱,工作,结婚。
对未来没太多憧憬,享受着每天的生活场景,像极了每一个普通人。他身边的所有人都告诉他,桃源岛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现在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
如果不是汽车的电台出现了故障,初恋女孩的一句警告,他永远不会怀疑这个世界,也不会审视自己的人生。
他将在被他人设定好的轨迹中,走完自己所有的时间,直到暮年。
11
想想我们自己,每个人都在被社会设定好的程序中向前走着。7岁上小学,然后初中,高中,接着考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
周围人告诉你该结婚了,二十八九岁人们告诉你该生小孩了,生了小孩以后,周围人告诉你该一心为小孩想了。工作上该评职称了,该晋升主管了,从此以后,想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只能等到六十岁退休以后,旅游几趟了事。
所有人都是在被事情推着走,极少有人特立独行不走这套程序。
特立独行的人一出现,必然会变成众矢之的。
大众会想方设法用“不理性,不负责任,道德变坏,放纵”等负面标签击垮这个人,根本原因无非是,他的清醒和独特让随波逐流的人们,感到自己被否定,照见了自己的懦弱和无脑罢了。
12
你有没有看过《一个肉鸡的科学一生》?
一枚鸡蛋,与众多的鸡蛋一起,被放在一只孵鸡机里。经过21天的电孵化,雏鸡出壳了。它的出生和它的身世一样,都是科学的产物。没有鸡窝,没有母鸡温暖的怀抱。除了电孵化之外,煤油、沼气等等,都是今天用来孵化鸡的科学手段。
第1天。电灯光会在几个小时内,将它的绒毛烘干,不需要阳光。如果一只雏鸡鸡头鸡脑地寻找阳光,它一定会失望的,身为一只肉鸡,它这一生,见到太阳的机会几乎为零。好在它会很快适应这道科学的光芒。摆在它面前的,是一盘用玉米粉和复合维生素B液混合的饲料。一只雏鸡不会明白什么叫复合维生素B液,这没关系,一只肉鸡并不需要学习。
第2天。饲养员会给它注射一针马立克氏疫苗,这基本上可以确保它的短暂的一生远离瘟疫的威胁。这一点很重要,那些农家散养的土鸡,就从来享受不到正规的现代医疗保障,鸡瘟是常事。这就是科学的大型养鸡场的优势。
第3天。雏鸡们的翅膀已经能够扑腾了,它们快乐地扇着绒毛未脱的羽翅。它们不知道,这将招来断翅之痛。饲养员将它们一只只捉住,“喀嚓”一声,将它们的翅肘关节给剪断了。这辈子,它们再也扑腾不起翅膀了。一只肉鸡嘛,你就不要做天鹅梦了。
第4天。饲养员拿来了另一个针管。我相信雏鸡和孩子一样,都害怕打针,不过,亲爱的雏鸡们,害怕是没有用的。这支名叫一针肥的针剂,将令你们这一生不但健康而且能够茁壮地长肉,在养鸡场,一切以鸡为本,一切也以肉为本。
第6天。雏鸡的食物开始发生变化,除了玉米粉之外,还有菜叶等绿色食物,这令雏鸡们胃口大开,如果雏鸡们认识字,一定更加开心,因为在它们的食谱中,还添加了一种用0.5%穿心莲溶液、0.2%~0.3%大蒜溶液或100倍活力99生酵剂混合成的“高效保健促长液”,嘿嘿,这可是保健品哦。
第8天。正在长大的雏鸡们开始玩耍嬉闹,你啄我一口,我挠你一爪,十分开心。是给它们断喙的时候了。每只肉鸡都难逃此厄运,它们长长的鸡喙将被切掉三分之一。断喙是为了杜绝渐渐长大的肉鸡们互相啄趾、啄羽的恶癖,安心地将精力都用来长肉吧,这才是你们的事业。
第25天。鸡们茁壮成长,很快进入了青春期。它们的羽毛开始变色,鲜红的鸡冠也冒了出来。鸡们开始骚动,它们开始谋划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白纸写情书,那就刨刨地,画张约会图吧。如果你是一只小公鸡,这可不是个好兆头。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会在几秒种之内,将你就地阉割,以确保你的处子之身,也彻底杜绝你这一生谈婚论嫁的非分之想。
第45天。现在,肉鸡们基本上已经长成,他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一心一意地长着肉。
可是,对一个真正懂得科学养鸡的人来说,这还不够,它们的膘还不够肥,还不能卖出足够好的价钱。
于是,他会进行最后一搏,拔掉肉鸡鸡翅上的长管羽毛,以将能量集中在长肉出膘上,就像给树苗打叉一样。据说这种科学的“拔毛助长法”很管用,被拔掉长管羽毛的肉鸡,每天能长肉50多克。
至于肉鸡们,“个个”地惨叫几声,会很快淹没在钞票的哗哗声中。
第60天。肥硕的肉鸡们,出栏了。它们被送到了各个菜市场,它们不会走得太远,菜市场离人类的厨房很近。
第61天。在清扫鸡舍的时候,人们发现了一枚鸡蛋。看来,一定有一只肉鸡还是偷偷进行了一场恋爱。饲养员笑笑,将鸡蛋放进了一筐鸡蛋中。这枚鸡蛋,很快会被送进孵鸡机里,开始它的一生。
作者: 孙道荣
13
我曾读过几千本中西方书籍,但如果只让我推荐一本书,那必然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马孔多本来是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式的小镇,但在一百年的时间,经历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马孔多这个小镇从未被文明开化,直到受到ZZ权利操纵,再到工业文明成果的到来,公司出现,反抗压榨的3000多劳动人民全部被杀...
直到最后,整个小镇毁于一片风沙之中,所有人全部都逝去,白蚁啃食了最后一根柱子。那个地方,经历了政治,战争,经济繁荣,工业文明,最后又归于荒芜。
14
一个小镇的命运,大到像整个世界,小到像一个人的一生。就像小说开头写道:“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时尚需用手指指点点”,小说的最后却是,“这个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据马尔克斯看来,生命注定是一场悲剧,因为在庞大的轮回面前,每个人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一无所有地到来,又一无所有地离开,其间制造过的所有辉煌,其实都从未真正属于自己。
对,什么才是你的,所有人在为获得的财富,荣誉,沾沾自喜,所有人在为获得财富拼了命的奋斗,在为生儿育女焦虑,为爱憎离别死去活来。
仿佛永远不会死一样,仿佛这世界永远属于自己。
15
实际上,我们都是一无所有的来,一无所有的去。手里拥有的,只有越往后越加速的八十年时间。
只是时间而已啊,当死亡来临,财富,荣誉,地位,甚至父母儿女,爱人都不是自己的。
只有自己的经历,经历后内心的感受才属于自己。
活着的时候,跟着人潮稀里糊涂的奔跑,被动的被发生的事情推着走,等到死亡的那一刻,会不会后悔了?
所以,我不求任何有形的东西,只求经历丰富,等到年老走不动时,坐在轮椅上思量时发现,财富,头衔,荣誉一切都是虚无和幻影,子女,爱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唯有丰富的内心,精彩的回忆,做了喜欢的事后的喜悦感,才属于自己。
在三毛的作品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当她在某国做家庭教师时,整天郁郁寡欢,身边的人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你去过多个国家,做了多种行业,你用你的一生,活了别人几生的经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16
想要追寻真正的人生,最大的障碍是恐惧,最需要的品质,是勇气。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也许反而是真相。人容易被自己头脑中的观念和身边人的境遇蒙蔽。
人的观念往往不是自己经历后发现的世界真相,更大概率是被父母潜移默化,被媒体和周围环境灌输的观念,自己根本没机会验证真伪,甚至也不敢去验证。
然而恐惧,是因为未知,并不是因为前面真的有危险。你没有试验过,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应付未知的局面,因为不知道,所以更不敢尝试。而最终,也只能将自己困在原地。
17
2019年春节,我想挑战一下自己克服恐惧的能力。说来惭愧,出身底层,英语不好,认知能力导致我三十多岁了,都没有独自踏出国门一步。以往出国旅行都是跟团走。
但那年春节,我决定,不报团,不找伴,不提前做攻略,不下载手机翻译软件,我想试试,把自己扔在陌生的国度到底会怎么样。
买了一张机票,不做任何准备,我独自一人去了尼泊尔。首先在机场遇到了热心充当翻译的中国小姑娘,后来又被加德满都的出租车司机宰了一把。认识了当地饭店老板,跟着当地人穿过了原始森林,和来自各个国家的独自背包客体验了徒步。
没过一周,英语说得很熟练了,最后也全须全尾的回来了。
其实,人都有主观能动性,面对完全陌生的情境,总会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恐惧,应该是捆绑在我们大脑认识中最大的枷锁。
18
单位规矩的枷锁,社会主流的人生设定,头脑中的恐惧,这些由外到内的枷锁,把人舒服的动弹不得。不追求有钱,不追求当官,不追求社会主流的价值观,那该追求什么?
追求生命的自由吧,那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奋不顾身的去做内心最渴望做的事,去爱真正想爱的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规矩,任何一种观念,值得我们捆绑自己,放弃自由去遵守。
19
有一位我喜欢的制片人说:“他这辈子,就是想能拍出自己想拍的片子。”
马方老师说:“你是要做一个随着社会机器运转的螺丝钉呢?还是要做一个自由完整的人呢?
音乐家苗三川说:“想一想我想在墓志铭上写什么,就知道当下该怎么选择了。”
而我追寻的,是读够多的书,走过够多的地方,看过够多的人,充分的了解这个世界和人心,再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20
在肖申克的监狱中,所有的罪犯都在逐渐适应监狱的生活,睡觉,放风,劳作,互相偷运小物品,等待假释或者老去,时不时有争斗,更多的是忍耐,服从,直到麻木。
但是,安迪却不一样,他放风时候漫步着,就像在公园里散步,与世无争,无忧无虑。
安迪争取了在房顶铺设沥青的工作,为他的狱友朋友们一人争取到了三瓶冰镇啤酒,狱友RED那天下午,喝着啤酒,阳光洒在肩头,就感觉像个自由人了。
安迪接管狱中图书馆,争取到了预算,还帮几个狱友拿到了高中文凭。
他能够抵抗狱警的压力,在广场播放音乐。
多年之后,狱友RED在笔记中写到:“或许他对自己的价值深信不疑,或许坚信自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或只是一种自由的感觉,即使被关在这该死的灰墙之内,他仍然有一种发自内在的光芒。
安迪是一个地质学家,他深知压力和时间的魅力,经过三十年的准备,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通过自己凿穿的隧道,爬了一段黑暗令人作呕的污水管,终于逃向了自由。
后来,他穿过看墨西哥边境,给RED寄了一张明星片,从此消失。
安迪成为肖申克的传奇。
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当然,社会中太多人对心存希望,追寻自由的人不屑一顾了,毕竟,听不到音乐的人,看到跳舞的人,以为他们疯了。
但是,你还在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