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和这个“势利”的世界相处?

维罗阳光 2021-03-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卫夕指北 Author 卫夕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 微信公众号“卫夕指北”

ID l weixizhibei

作者 l 卫夕




一、两个有趣的故事




要理解这个世界的“势利”,我们先来读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小说家史蒂芬·金。



史蒂芬·金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小说家,他的众多作品都被好莱坞搬上过大银幕,比如《肖申克的救赎》、《闪灵》、《绿里奇迹》。



然而大众不甚了解的是,除了作品之外,他还做过一件极为有趣的事:



1970年代,当时美国的小说出版界有一个传统,认为一位作家如果在短时间之内,出版多部作品会损害作家的品牌和销量。



因此他们居然会有一些在今天看来非常奇葩的不成文规则:



比如史蒂芬·金的出版社就和他商定:一年只能出版一部作品,然而史蒂芬·金是一位多产的天才,七八十年代又正逢他创作的高峰,创作欲望汹涌澎湃。



如何突破这个一年一部的规则呢?



作家天生的想象力让史蒂芬·金决定:让规则见鬼去吧!



但他的应对之策并非公开挑战,而是给自己取了一个另外的笔名——理查德·巴赫曼(Richard Bachman)



1977年,替身“理查德·巴赫曼”出版了第一部作品《Rage》



史蒂芬金对这个替身的细节做的很到位,他还在书的封底给巴赫曼拍了一张照片,而这个照片对象的真实身份是他出版人的保险经纪人。



甚至他还给“理查德·巴赫曼”写了一段极为传奇的个人介绍——



理查德·巴赫曼,出生于纽约,曾在海岸警卫队任职四年,随后又在商人海军陆战队工作了十年,退役后在新罕布什尔州中部的农村定居下来,在那里经营着一家中型奶牛场,晚上写作。



史蒂芬·金出神入化的微操作没有让任何人发现可疑之处,于是,在接下来7年的时间里,他用这个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名字发表了四部小说。



然而,和风靡一时、金光闪闪的“史蒂芬·金”这个名字相比,“理查德·巴赫曼”是一个没有任何知名度的新晋作者。



没有任何意外,这四本书上市四年销量非常惨淡。



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



1985年,华盛顿一位名为Steve Brown的书店店员,发现了理查德·巴赫曼的写作风格和史蒂芬·金非常相似。



于是他公布了这个猜想并举出了很多证据,两个月之后,面对这些非常细致的证据,史蒂芬·金终于承认了巴赫曼的真实身份正是自己。



1986年,史蒂芬·金重新用自己的名字出版了“理查德*巴赫曼”的这些书。



神奇的事情毫不意外地发生了——



理查德·巴赫曼过去的书卖得最好的一本也不过才卖了2.8万本,但作者换成史蒂芬·金之后,这些改头换面的书总销量超过300万本。



完全相同的书,如此悬殊的销量。



多么“势利”的人类!



无独有偶,英国著名作家JK罗琳也做过几乎同样的事情:



在写作完《哈利波特》系列之后,她用两年的时间写完了一本新类型的小说——《杜鹃在呼唤》。



但她并没有用自己的真实名字出版,而署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名字——罗伯特·加尔布雷思(Robert Galbraith)。



这本书于2013年在伦敦出版,出版后三个月内仅卖出1400本。



然而当2014年7月《星期日泰晤士报》发现罗伯特·加尔布雷思其实就是JK罗琳的时候,这本书的在亚马逊上的销量排名从4709名火速窜升到了第3名。



变化就是这么明显。




二、人类的“势利”是写在基因里的




没错,人类从来就是这样势利!



人类势利的本质在于“标签化”看问题,而“标签化”看问题其实是从效率的角度出发理性的选择——



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把“老虎”打上“危险”的标签,遇到老虎,人类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先看看这只老虎花纹有没有异常、有没有牙齿,有没有攻击性,然后再决定逃跑。



可能会有这种人,但这种人很显然没有留下后代,而那种看到老虎马上想到危险,然后跑掉的“标签式”看问题的人类生存了下来,我们都是第二种人类的后代。



所以,“势利”其实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



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观察是:一个小孩,即便只有三岁,他就已经具备了一种能力——判断一个房间里谁是主导者的能力。



看,势利真的是刻在人类基因中的。



我们还能观察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



当我们使用“势利”这个词的时候,我们通常是去形容一个人,而很少把它用来形容一个组织,我们几乎从来不会说一个公司势利、一个国家势利。



一家VC在一创业公司的天使轮判断它可能没有前景,决定不投资它。



然而两年过去,发现这家不被看到的创业公司竟然飞速发展,数据及其漂亮,这时候它依然会非常主动毫不犹豫地继续抛出橄榄枝,甚至领投下一轮融资。



如果从人的角度看,这是典型的势利,但这就是风险投资圈每天都在上演的桥段。



作为一家投资机构,天使轮的不投资到下一轮的领投,都是在各自时间点的理性行为,没有人会将这种行为称之为“势利”。



一家电影院在决定排片的时候,最初会根据导演名气、演员名气、宣传力度等因素进行排片,通常大片排得很满,相对小众的电影则排片很少。



但只要上线一小段时间,电影院的排片就会根据上座率和人气来进行排片,一旦某个小众电影引爆市场,电影院几乎是以闪电的速度提升之后的排片率。


......


看到了吗?



当一个公司“势利”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之为“理性决策”;当一个国家“势利”的时候,我们将它称之为“战略选择”。



其实,“势利”在数学上还可以用概率论中著名的贝叶斯公式来表达,即根据条件的变化修正最后概率的结果。



所以,我想说:



我们必须看到人类社会“势利”的另一面,必须认识到它本身就是我们这个世界运行法则的一部分。



它无法被改变,它刻在人类与生俱来的基因里。




三、互联网让人类更“势利”了吗?




OK,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



联网是让人类更加“势利”?还是没那么“势利”了?



在我看来,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类的势利,这里的核心原因,是互联网摧毁了势利中心化的媒体。



为什么说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电视、广播媒体是势利的?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世界上粉丝最多的人是谁?



答案是——迈克尔·杰克逊



80年代,他大约拥有20亿粉丝,那时候地球上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



他的最畅销专辑《Thriller》狂销1.51亿张,是目前流行音乐史上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销量破亿作品。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纪录是在80年代创造的?为什么不是更早或者更晚?为什么今天的时代不再出现这样的巨星了?



迈克尔·杰克逊当然是伟大的,但这个问题的真实答案是——迈克尔·杰克逊生活在电视这个中心化媒体最鼎盛的时代



在电视之前,世界没有媒体,即便有也是报纸这种低效的中心化媒体,而在电视之后,互联网又把传统的中心化媒体瓦解了。



电视台的中心化特征决定了它毫无疑问是势利的:它一定会播放最受欢迎的节目,因为它一天只有24小时。



这时候的聚光灯一定只能照耀少数人,人们看到的也一定是极其有限的巨星。



时代成就了空前绝后的迈克尔·杰克逊。



而在这些巨星的背后,是无数落寞的普通创作者。



在90年,音像店总共就那么多盒磁带可选,你想听小众独立音乐人的作品,对不起,没有这个可能性,但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每个人拥有了这一辈子都听不完的曲库。



的确,巨星影响了一代人,但这背后的另一个真相是,一代人只能选择被他们影响!



互联网消解了最大的势利力量——中心化媒体。



这种“势利”的消失让每个人被看见的机会变多了——



今天,如果你上不了春晚,你可以去快手演小品;如果你在横店没有机会,你可以抖音拍短剧;如果你没办法上院线,你可以去试镜网络大电影;



如果你没办法出书,你可以开始写微信公众号;如果你出不了专辑,你可以打开摄像头、拿起吉他开始直播;如果你的照片上不了杂志,你可以把它发到微博和Instagram上;



感谢互联网让这个世界的势利减少了一点点。




四、一个隐喻我们社会的实验




最后,我们以一个著名的实验结束这篇文章——



2006年2月10日,哥伦比亚大学的年轻博士生马修·萨尔加尼克(Matthew Salganik)在鼎鼎大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Experimental Study of Inequality and Unpredictability in an Artificial Cultural Market》的论文。



这篇论文研究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什么决定了一首歌曲最终流行或不流行?



通过实验来高度抽象这个问题难度非常大,但马修创造性地创建了一个网站,这个网站挑选了48首不知名歌手的不知名歌曲(为了保证挑选的歌曲对实验者而言本质上都是“新歌”)



接下来他招募了14341名对流行音乐感兴趣的青少年来参与这项实验。



实验是这样进行的——



将这14341名实验者分成了9组,要求它们到这个网上试听并根据自己的意愿下载喜欢的歌曲,其中第一组仅仅让他们看到歌曲的列表,看不到任何其他数据。



剩余八个组则显示每首歌曲被下载了多少次,然后实验对象再决定下载哪些歌曲。



但注意,这里的下载次数是指“在本组内的下载次数”,因此,每一组都是独立的。



整个过程都是自然进行的,可以想象到,第一组的人进去之后只能随机听一听然后下载,其他几个组的人则可以先看到哪些歌曲被下载的次数更多,然后再试听决定下载哪一首歌。



很显然,第一组对歌曲质量的判断是独立的,它下载排名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这些歌的客观质量。



而后面八个组的排名显然会受到其他人判断的影响。



这个实验的结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1,这八个组的排名完全不同,同时也和第一组的排名并不相同,即结果不可预测;



2,一些开始因为随机性导致排在前面的歌曲,更大概率会被排在更前面,即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



3,第一组表现的好的头部歌曲(客观质量好),在其他八个组中大部分也排在前面,而第一组表现差的歌曲(客观质量差),则在其他八个组中很少排在前面。



在我看来,这个实验是现实中人类社会运行的最佳隐喻——



1,人类社会运行复杂而随机,不平等且不可预测;



2,人类生而势利,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会存在恒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3,你是金子,大概率不会被埋没;你是烂泥,大概率扶不上墙;



这个世界既残酷又温柔。



一起做金子,不做烂泥,共勉!



好文推荐↓↓

为了防止你家孩子阶层上升,代表委员们真的操碎了心!

我不相信一个禁锢人思想的国家,会成为世界的老大

没有萨达姆的伊拉克现在过得怎么样?

缺乏软实力,就只能当“世界工厂”

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




作者简介:卫夕,公众号“卫夕指北”出品人,科技专栏作者,专写长文,专注剖析互联网及社会科学的底层逻辑;不关注这个账号,你都不知道你会错过神马!




感谢点亮“在看”,欢迎转发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