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童大焕丨内卷:中国人的价值秩序与思维谱系

维罗阳光 2021-07-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经纬西东 Author 童大焕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l 微信公众号“经纬西东”

ID l beiyou-talk

作者 l 童大焕



01




2019年以前,我是制度决定论者,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不成立的,这个判断只有在极微观的个体领域,才局部成立,就是“经济独立决定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而且,必须是在私有财产受到法治保护的前提下;而言论自由权,则是知识分子的财产权。



在经历了2019年底以来的全球新冠疫情、美国大选以后,在“制度,民情,经济”三个关系中,民情的权重,开始在我的观念秩序中得到提升。



制度是从人的心灵外部,从环境入手,从外到内构建秩序;民情则是从人的心灵内部,从内到外拓展秩序。



“制度”与“民情/意识形态/人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好的民情不必然带来好的的制度,但当制度崩坏的时候,好的民情可以做很好的抵抗。如果没有好的民情,则制度崩坏的时候,民情与制度共同作恶,社会的崩乱就来得特别快特别彻底。




02




如果说制度——民情——经济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支撑起社会和国家,那么,支撑民情秩序走路的“两只脚”是什么?我认为是价值秩序和思维谱系。



价值秩序是价值观问题,也就是价值排序的对错,是非,轻重问题;



思维谱系是方法论问题,也就是用什么方法来认知和改造社会。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想拥有优良的民情秩序,必须从价值秩序和思维谱系两个方面入手,一点一滴地建立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人们普遍的文明准则与行为方式。




03




中国的鼎盛时期是所谓的“康乾盛世”,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排名第一;GDP也占世界三分之一,高度匹配。但工业革命以后就全线落后了。我们现在人口占世界不到五分之一,GDP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已经是60多位(认为人口太多不能富裕的,请在这里停顿思考一下)。有史以来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中国贡献极少,而且都只发生在500年前。500年来只有屠呦呦的青蒿素。



我研究城市化二十多年,满眼都是人们兴高彩烈,拿出几乎全部身家性命,前仆后继地追逐各地方政府并不符合城市化规律的“宏伟蓝图”城市规划。为什么大多数城市规划都不符合城市化规律?因为土地财政的追求、主政官员任期短暂下的短期行为,使规划的主要目的往往不是为了城市发展,而是为了短期多卖土地。本末倒置。



但老百姓照样对各种规划深信不疑,规划越宏伟,名头越响亮,人们越趋之若鹜。须知,主政者可以拍拍屁股就走人,“我走后哪管......”而老百姓投入的真金白银,却往往要一辈子固定在那边!



为什么从自己的纵向发展(城市化)和与世界的横向对比上(工业革命以后迅速拉开差距)上,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往往都要落后一个时代,甚至落后一个文明的维度?



我思来想去,问题都出在中国人的价值秩序与思维谱系上。



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都是有天生缺陷的。




04




先说价值秩序,我列几个词组,一目了然:



天地君亲师;

仁义礼智信;
工农兵学商。



看清楚了没有?这就是我们几千年,几百年,几十年来的价值排序!我们一个个来解析。




05




天地君亲师——社会地位价值排序。



天地是同一回事,排第一,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这个本来是没问题的。君排第二,但问题是,君主在中国,历来被当成“天子”,代天行使命令,这样,事实上君排了第一。



亲的排序在君之后,师又排在了末尾,在亲之后。



在这样的价值观念秩序里,知识是最没用的东西,臭老九。



相反,占世界人口比例仅0.3%的犹太人,2000多年没有自己的国度,1948年才建立属于犹太民族的国度——以色列。但丧家犬一般的犹太人,在2000多年里,给世界贡献了最多的诺奖得主、最优秀的专家学者、最多的富豪。原因在于:他们把师——学者尊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上,他们认为,可以没有国王,但不能没有学者。



所以,正确的价值排序,应该是↓↓



天地师亲君。



师不能凌驾于天地之上,是因为人再怎么聪明和努力,理性总是有局限的,因此,对天地、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知,人永远不能穷尽,只能永怀敬畏之心。



知识,智慧,老师,应该摆在比亲还重要的位置上,因为知识在不断发展,而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认知与观念代沟。



君理所当然应该排到最后,因为他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如各行各业的师;权力是短暂的,真知是长久的。君对我们具体个人的贡献与呵护,也远远不如亲人。



虽然古代哲学家孟子也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价值排序,意思是:一个国家,国民最重要,国家排在百姓后面,国君最轻。民可以无君,君却不能一日无民,有点现代社会“人权大于主权”的意思。但这个思想,历来只存在于纸上,实际生活中,总是落回到“天地君亲师”陷阱中,君主成为“寡人”,民众成为奴才。



现代国家,人是目的,政治为经济服务,政治围绕着经济运转;前现代国家,国家是目的,个人,经济,都为政治服务,一切围绕政治运转。



“面对人性之恶,西方制约公权,东方制约私权。”(王东岳)




06




仁义礼智信——社会关系法则排序。



仁义礼智信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中的“五常”,确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社会准则,服从于天地君亲师这一等级秩序。



自上而下讲仁德,问题是上不仁咋办呢?平级之间讲江湖义气,下对上讲等级礼节,智慧放第三,诚信最末。



这样一种处理社会关系的法则,被费孝通归纳为“差序格局”,人际关系准则不是平等契约关系,而是根据等级、亲疏、远近、利害进行排序,诚信、契约被排斥到了可有可无的境地。



石讷先生论曰:“吾族古伦理之五常曰:仁义礼智信。信的排序低了,应当据首位。信,是社会之为社会的道德基础。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国无信恒亡。信乎!中国人以无信为智,断送社会演进的可能。”“动物界,只有人是有承诺行为的。因此,信是人类最重要的品质。腐败是对公共契约的背叛。”



诚哉斯言!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



国人在处理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上,很多人是把诚信排到最后的。仁义礼智信的“智”,讲的也不是真正的大智慧,而是权谋,是耍小聪明,双赢不是双方在合作中共赢,而是“我们赢两次”。甚至,经常把过河拆桥一类战争时期的非常手段——兵法,运用到企业、社会、国际交往中,因此经常给人言而无信的印象。



正确排序应该是:信契平礼尊——信用,契约,平等,礼貌,尊重。




07




工农兵学商——社会职业排序。



这应该是近现代以来才有的排序,但并没有脱离几千年等级排序的巢臼。



中国历代统治者一直把国民的观念桎梏在农业时代“民以食为天”的牢笼里,把工农两个物质生产职业尊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把学(学到最后,最高境界也只是“货与帝王家”)和商贬到末位,尤其是把连接知识与财富的最重要桥梁——商人,贬到最末的地位。



须知,工业革命之前,上万年来人类都是温饱堪忧的,没有商人基本上很难有财富与知识积累,而商人积累了财富以后,就会形成与王权争取世俗权力的力量,甚至,宪政的本源,就是商人、贵族们限制国王征税权。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政治权力集团为什么要一直贬低、抑制、妖魔化商人。世界各国,每当左倾思潮盛行,也都是政治权力和民粹主义联合起来绞杀商人。而中国,这方面的土壤极其深厚,所以计划经济能够得以在这么大规模人口的国度里,顺利推行。



正确排序应该是:商学兵工农。




08




接下来要说中国人的思维谱系了。思维谱系问题,是方法论问题,也就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2019年底,带岳父母去了南昌,看了滕王阁,回来后写了一篇文章,感叹历朝历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被无端耗费在了各种空洞华丽的华美辞章上了。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有一个演讲《类比思维和逻辑思维,诗性思维和科学思信维》,和我的想法异曲同工,他说↓↓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诗性文化,诗性文化是有一套诗性思维的,诗性思维当然不是逻辑思维,不是以欧式几何为代表的形式逻辑思维,而是以诗经为代表的思维,这个思维就‘比,赋,兴’,就是类比,联想,想像。



这种类比思维其实是中国人文化里面非常普遍的思维,这些思维甚至出现在被我们认为是科学的那些门类里面,比方说医学是最突出的,我们中国人讲那个中医、养生、治病,很多是类比思维。



所以中国文化这个诗性思维,它使得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洋溢着一股美的景象,但是它跟科学思维是很不一样的,它是不能真的把我们往前推,它不能严密地往前推。



所以要想真正认识到西方的科学精神,还得从学习《几何原本》开始,这就是为什么进入近代以来,几何学才真真正正成为现代性的第一学科,教育立法就规定,所有青年学生都要学几何学。可是你们知道学几何学是很奇怪的,几何学它是不解决问题的。学几何学的时候它既不丈量土方,也不计算人口,它就是证明。证明完了,证毕!没了。不知道干什么。甚至很多老师也不好向学生们解释为什么学习几何学。



那我们知道几何学学习的,就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逻辑的思维方式,它讲究的是推理,是证明。



所以我们今天的中国人的思维,你会发现,很多问题上它恰恰是诗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冲突。”



正是从古希腊开始 ,西方知识界的思维方法,在仰望星空,在用逻辑、数学推论世界的边界、宇宙的极限,从而,一点一点地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上不断积累,并迭代进步。



而我们,则不断地在发思古之悠情,发慷慨之悲歌,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抱负与浩叹,同时,在“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工农兵学商”三大价值排序指引下,不断地在治国理政、企业、国家、人际关系等问题上皓首穷经,权谋至上,实际上都是原地踏步,甚至时有倒退。



这种空怀抱负、不重视逻辑的思维方式,在社会上形成可怕的意图伦理而不是责任伦理——只要意图高尚,可以不择手段;只要抱负远大,可以不顾后果;只要出发点是“良好”的,造成多大的社会和国家损失,都不必承担任何道义和政治责任。




09




不论从价值秩序还是从思维谱系上看,中国人的文化与精神内核 ,都是等级森严的,是内耗、内卷型的,没有把最重要的知识、商业排在与其价值相符的位置上,不是着眼于向未知、向未来拓展人类的无限增量空间;而是在传统的、过去的、有限的空间里,试图用各种权谋与等级、权力秩序,进行着存量空间的争夺。



这种内卷、内耗型、财富存量“内求”型价值秩序与思维谱系,注定是没有未来的。与西方世界通过知识向外部拓展人类生存发展空间的“外求”型文化与精神内核 ,就像背道而驰的平行线,越走越远。



我们必须从价值谱系和思维谱系开始,拓展国家和人类的新旅程。



苏小和先生说:“考察一個國家的發展前景,應該考察民情秩序;考察一個社會的真實圖景,應該考察家庭範圍之內的生活方式;考察人類的存在境況,應該考察個體之人的心靈內部的觀念秩序。



中國人的研究對象剛好是逆反的,考察國家發展主要研究制度設計;考察社會秩序主要考察歷史過程;考察人類境況主要考察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所以說中國人做學問都是宏大敘事的睜眼瞎,連正常的問題意識都不曾有過。”



信哉!




10




当然 ,借价值秩序和思维谱系落后,来批评中国人的“国民性”问题,也是不公平的。全世界的人性都是大同小异,取决于他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成什么样的价值秩序、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沈从文先生早在《中国人的病》一文中,已经一语中的,他写道↓↓



支配中国两千年来的儒家人生哲学,它的理论看起来是建立于“不自私”上面,话皆说得美丽而典雅。主要意思却注重在人民“尊帝王”“信天命”,故历来为君临天下帝王的法宝。前世帝王常利用它,新起帝王也利用它。



然而这种哲学实在同“人性”容易发生冲突。表面上它仿佛很高尚,实际上它有问题,对人民不公平。它指明作人的许多“义务”,却不大提及他们的“权利”。一切义务仿佛都是必要的,权利则完全出于帝王以及天上神佛的恩惠。



在一种“帝王神仙”“臣仆信士”对立的社会组织下,国民虽容易统治,同时就失去了它的创造性与独立性。平时看不出它的坏处,一到内忧外患逼来,国家政治组织不健全,空洞教训束缚不住人心时,国民道德便自然会堕落起来,亡国以前各人分途努力促成亡国的趋势,亡国以后又老老实实同作新朝的顺民。



一个国家多数国民能自由思索,自由研究,自由创造,自然比一个国家多数国民蠢如鹿豕,愚妄迷信,毫无知识,靠君王恩赏、神佛保佑过日子有用多了。



目前所需要的国民,已不是搬大砖筑长城那种国民,却是知独立自尊,懂拼命学好也会拼命学好的国民。有这种国民,国家方能存在,缺少这种国民,国家决不能侥幸存在。



俗话说:“要得好,须学好。”在工业技术方面,我们皆明白学祖宗不如学邻舍,其实政治何尝不是一种技术?




11




价值秩序不对,思维方法(谱系)不对,相当于不分好坏,也没有识别好坏的方法,对社会的影响是致命的。



张鹏先生有两篇文章,我摘录部分。一篇是《许多人并没有理解现代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文章写道↓↓



人们在职场、官场、亲人、朋友、家庭中最多的抱怨是什么?我觉得只有一条,就是“以人压人”,也就是,当某人取得了稍微高一丁点的地位(包括权力、资历、学历、财力、辈分)后,就想骑在别人头上耀武扬威。



也可以理解为,我们不习惯与人平起平坐的关系,而更习惯于上下级关系。而这种上下级关系不是职位上的,而是人格上的。



最明显的是追求高人一等、过人一头,让人屈服,也即“做人上人”。



我们几千年来都是利用这种关系维系了我们的社会。这种法则其实是丛林法则的一个变种。



我们几千年来已经习惯了丛林法则,绝大多数人在丛林社会中已经练就了一身本领,其中一个最大的本领就是在两种相反的角色之间转换自如。比如,刚刚还在对下级凶神恶煞,转眼间就对上级点头哈腰。



而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有一个标志就是人格上的平等。人与人之间肯定还会存在职位、财富、资历、辈分、体力等方面的差别,但是人格是平等的。



在人格平等的社会,门卫都不会对高官点头哈腰、唯唯诺诺。我在欧洲公司工作了20年,我的上级,包括集团的总裁,都不会侮辱一个基层员工的人格。



我认为,一个民族内部如果不能做到人格的平等,这个民族就没有进入文明时代。哪怕在物质上已经很富有了,但本质上还是丛林社会,只不过是有钱的野蛮人。



我们真的站起来了吗?我觉得没有,他们绝大多数人还跪着,并且认为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如果我们在国际交往中还保留这种传统,比如,中国公司在收购了外国企业以后,以为外方也必须和我们一样崇拜奴仆关系,要对我们唯唯诺诺,那么,我们就会与对方产生了所谓的“文明冲突”。其实,这是文明与野蛮的冲突。



另一篇是《只有用西方的方法才能超越西方》,文章写道↓↓



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要超越西方,只能用西方的理念与方法,而不是追求本国特色。



不可否认,西方(主要是指欧洲发达国家与美国)是现代科学与文明的发源地。全世界,所有先进的国家和企业,无一不是采用了西方的体制与方法。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经济在最近三十年的增长奇迹,从体制到工具,都是西方引进的。



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体制包括三个方面,即市场竞争、现代企业管理和尊重私有财产(指私有经济部分)。而使用的工具全部是西方发明的科学与技术,包括现代各个学科知识、计算机、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等。



那么,西方有哪些理念是糟粕?其实,就是与上述三条理念相反的观念。比如用感情或者权力代替契约精神;用关系或者欺骗代替尊重平等;用福利主义和大锅饭代替市场竞争。而许多西方企业都因为采用了这些糟粕而由强变弱,最后出局,或者被中国企业超越。




12




‘改造民情’和‘改造制度’谁先谁后?



在网络时代,全球化时代,这个问题已经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是个罗生门,它们应该是互相关联互不排斥的关系,无所谓谁先谁后,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反之亦然——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所以,国门已开,已经是不论地位不论阶层,民族兴亡匹夫有责,各个阶层各个职业,都有睁眼看世界的人,都有分得清是非对错的人。



想起了小平先生。“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小平的女儿毛毛曾好奇地问父亲。小平用了他一贯的简明方式回答:跟着走!



改革开放又何尝不是“跟着走”?!世界上有着现成的先进的价值秩序,先进的思维谱系,先进的规则,跟着走,就是最省时省力、节约自身能量的办法。



跟着走,这就是小个子大智慧!




喜欢本文,请点击”分享“,”点赞“, ”在看“, 给个三连,非常感谢。


好文推荐↓↓


你有再多的证据,也无法说服一个白痴


知识点丨“内卷”不是恶性竞争,而是自我锁死

内卷是强者的工具,也是弱者的敌人!

科学论证|为什么不要和傻子争论?

真没想到,正能量也开始“内卷”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