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治家都想当俾斯麦,唯独缺了他这个优点

明白知识er 维罗阳光 2023-11-30

原创作品经授权转载自 l 公众号“知鸦通识”

ID l mingbaizhishi

文 l 胡晓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俾斯麦,一个曾让欧洲震颤的名字。

后人最常称其为「铁血宰相」,是因为他通过战争,促使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并在国内实行一系列「铁血政策」。

这个称号奠定了俾斯麦在后世的「人设」:一个手段狠辣、冷酷无情的政治家。

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k),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图片来源 :Wikipedia

同所有伟大的政治人物一样,俾斯麦的名声越大,形象反而越模糊。

在《俾斯麦: 一个普鲁士人和他的世纪》一书中,作者诺恩(Christoph Nonn)罗列了俾斯麦这个名字背负的一系列称号:

「帝国的缔造者、现代化的拦路虎和白色革命家、军事家、老百姓、战争发动者、和平主义政治家、民族英雄和天才、德意志邪恶的幽灵和魔鬼……」

这些称号褒贬不一,有的互相冲突甚至对立。这是因为,对于俾斯麦,后人所站的立场不同,会给出完全不同的评价。

真实历史中的俾斯麦,的确比「铁血」两字复杂得多。用诺恩的话说,俾斯麦的灵魂是四分五裂的。

但这四分五裂的背后,有一种品质将个体完整地组建在一起。

政治家都想像俾斯麦一样,造就一个强大的国家,可俾斯麦的优点,却常常被他们抛诸脑后。


德意志,你在哪里


俾斯麦一生最大的功业,恐怕要属他推动普鲁士,完成对德意志的统一。

在统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德意志奉神圣罗马帝国为第一帝国,自称第二帝国)建立以前,德意志地区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这个帝国在伏尔泰口中「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是帝国」。

帝国内部邦国林立,各自为政。


而普鲁士,在18世纪初期,才因为腓特烈三世的加冕,成为一个不起眼的小小王国,任谁都想不到,它能在日后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大业。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的铁骑踏遍欧洲,八百多年历史的神圣罗马帝国顷刻瓦解。

在欧洲人对法国的联合反扑,以及英国对欧洲的制衡术之下,维也纳体系形成了。

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德意志地区的39个邦国组建成松散的德意志邦联(German Confederation),没有行政和立法机构,其实与旧秩序无异。不同的是,民族主义在德意志各地蔓延开来。

这时的普鲁士,通过军事趁机吞并了德意志地区的其他小国家,壮大了自己的疆域。由于普鲁士的疆域西部与法国接壤,它便成了欧洲大陆压制法国的前哨。

神圣罗马帝国已经没了,德意志又是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德意志地区松散结盟的各个国家都陷入了迷茫,以至于诗人席勒发出天问:

德意志,你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

这个迷茫的时代,《什么是德意志》这样一类追问德意志存在的歌曲,因为触动人们的心弦,也流行起来。

什么是德意志祖国?
是不是普鲁士, 是不是士瓦本?
是不是葡萄生长的莱茵河?
是不是海鸥聚集的贝尔特海峡?
哦,不!不!不!
我的祖国一定比这更大!
——《什么是德意志》

迷茫的背后,是对德语民族统一的向往。

实际上,从马丁·路德将《圣经》译成德语伊始,德语民族就一直希望能够通过语言和文化团结起来。期间,赫尔德(Johann Herder)、费希特(Johann Fichte)等人更是通过哲学理念建立起了德语民族的认同。

谁能代表德意志,谁能团结德意志,谁能统一德意志?

要论资格,其实德意志地区首选的精神领袖是奥地利。

一是因为奥地利本身是原先的神圣罗马帝国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维也纳是帝国的首都;二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秩序是在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的主张下形成的,「维也纳体系」实际上就是欧洲的国际秩序。

但到了1848年,欧洲的旧秩序再一次遭遇「地震」。法国的七月王朝倒台,再次成立共和国;在奥地利帝国,竭力维护旧秩序的梅特涅逃亡国外。

这股躁动的风气吹到欧洲各地,在炮火中,旧封建秩序里的人看到了革命力量的强大,而带来这股力量的风,正是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

在亚平宁半岛,撒丁王国成为统一意大利的最重要力量。

在欧洲大陆,以文化取胜的奥地利和以军事取胜的普鲁士,同样成为统一德意志的两股核心力量。

当时民族主义者的诉求是,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成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宪政国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顺应这种诉求,对民众宣称:

「我要的并不是王冠,我也不想进行统治,我要的是德意志的自由、德意志的统一。我要的是秩序。」

德意志地区各邦国的民族主义者,号召成立了一个全德国民议会,在法兰克福开会,各邦国纷纷派代表参加,普鲁士驻法兰克福公使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俾斯麦。

法兰克福议会表示,要建立一个德意志联邦帝国,还任命了摄政王、首相、内政部长、陆军大臣等政府职位。

| 1848年3月30日,500名议员组成法兰克福议会,在法兰克福的圣保罗教堂开会。图片来源:Jean Ventadour

这次有了新政府,看上去要比1815年成立的德意志邦联紧密、统一得多。但是,各邦国,尤其是两个老大哥奥地利与普鲁士,愿意分享的权力少之又少。

新政府没有行政权,议会也无法收税,各国军队也不会听它的调遣,这个联邦内部,依然分裂。

在普鲁士,尽管同样成立了温和派自由主义者的新政府,但围绕在国王身边的,依然是非常保守的地主贵族,俾斯麦就是其中之一。奥地利的情况也差不多类似。

正因为如此,法兰克福议会给出的「大德意志方案」与「小德意志方案」,在奥地利与普鲁士接连碰壁。

所谓「大德意志方案」,就是以奥地利为首,沿袭奥地利的文化传统,建立一个疆域广阔的德意志国家;所谓「小德意志方案」,就是把奥地利赶走,以普鲁士为首,建立面积更小,但拳头更大的国家。

对于奥地利来说,大德意志方案」虽然意味着自己可以领导统一德意志,但如果遵从民族自决原则,意味着要放弃匈牙利的人口与领土,这对于当时的帝国皇帝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对于普鲁士来说,小德意志方案」意味着排除奥地利,由普鲁士国王担任德意志皇帝。这顶皇冠,同样被拒绝了,因为普鲁士国王和身边的保守派一样,认同君权神授,不接受议会授予的皇位。

建立联邦的事情没有任何进展,而法兰克福议会,也成了奥地利和普鲁士,为了邦国老大的地位而争吵的场地,议案空洞无用。

没过多久,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撤回了法兰克福的议员,并且在国内镇压了革命起义。

1848年德意志革命,在保守派的围攻下,还是失败了。

俾斯麦虽然是坚定的保守派,不认同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但是在法兰克福议会的日子,他深深感到了奥地利的豪横和威胁。

在议会中,奥地利处处彰显着作为老大的地位。比如,按规定只有奥地利代表才有权在议会当场抽雪茄。可俾斯麦就是不服气,他在议会当着奥地利代表的面,也公然抽雪茄,表示普鲁士要和奥地利平起平坐。

俾斯麦认为,普鲁士必须变得强大,并且和其他小邦国联合、统一起来,组成反奥阵线,才能应对威胁。

那么,普鲁士如何变得强大,德意志如何真正实现统一呢?

俾斯麦的回答在后世很著名,那是1862年,他在担任首相仅一周时,在议会中的讲话:

「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演说辞和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错误——要解决它只有用铁与血。」

铁血宰相的名号,由此而来。

| 1863年,48岁的俾斯麦担任首相之初。图片来源:Wikipedia

他要统一德意志的表态,受到自由主义者的欢迎,但是「」与「」的字眼,也让自由主义者愤怒。

因为在自由主义者眼中,统一德意志靠的是宪政,是公投,是民族自决,而不是俾斯麦眼中的流血战争。

但外界的看法,压根影响不了俾斯麦的决心。

年轻时的俾斯麦,就是这样一个保守主义者。在革命时代的一众革命青年中间,他倒也显得格外「叛逆」。

这种反潮流的态度,与他的出身紧密关联。


俾斯麦的叛逆


1815年,俾斯麦出生在普鲁士一个优渥家庭。父亲是一名传统容克(Junker,普鲁士的贵族地主),拥有大片庄园;母亲则来自富裕的新兴市民阶层,家族中多有宫廷高官和大学教授。这个阶层深受启蒙运动影响,在王室眼中力量不可小觑。

对于俾斯麦来说,这种结合却造成一种身份的撕裂。

他不喜欢母亲,连带着也就不喜欢和市民阶层往来;俾斯麦虽然与父亲也不亲近,但更认同传统土地贵族的价值观。

但是,母亲是家庭中较强势的一方,管理庄园地产,所以他只能按照母亲的意愿行事。他被送去崇尚启蒙思想的学校,但在俾斯麦看来,就像是一座监狱。他不好好上课,成绩平平,热衷于打架斗殴。

17岁的时候,他又在母亲的安排下,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法律。当时的学生大多向往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俾斯麦与他们显得格格不入,他只得在决斗中寻找激情。

1836年,21岁的俾斯麦。图片来源:Philipp Petri

俾斯麦虽然不喜欢学校里的课程,但这种新式的教育也激发了他潜藏的天赋:语言。

他口才很好,在学校学习了多种语言,还读了许多农业科学、地产管理和经济方面的书。

毕业后的工作,母亲也帮他想好了:做一名政府公务员。俾斯麦也确实照做了。但不久之后,他便觉得公务员的生活无聊透顶,在给母亲的信中说「对给政府当差的各方面都感到厌恶」。他想要回到庄园,做一名自在的容克。

1839年,俾斯麦24岁的时候,母亲病逝,他终于辞职回到庄园,接管父亲的地产,全身心投入到乡村贵族地主的生活。他专心经营自己的土地,对雇佣的农民态度很好,在全欧洲农业崩溃的时期,他的地产却升值了。

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俾斯麦又感到厌倦,他受不了每天与其他容克、庸人市侩和骑兵军官们组成的无趣团体打交道。

1846年,31岁的俾斯麦决定离开庄园,走上从政的道路。

当时整个欧洲,包括普鲁士,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风起云涌,各国君主为了应对改革浪潮,大多选择立宪,召集议会。不知是否源于年轻时期对母亲的叛逆,他依然抗拒当时的这股新兴风气。

作为一名保守派贵族,他激进地反对民族主义,拥护专制君主制。

1847年,普鲁士国王第一次召集议会,俾斯麦不支持议会,所以并没有打算去当议员。机缘巧合,当时有一位贵族病重,邀请俾斯麦替他担任议员,他无法拒绝,只好进了议会。

在这届议会里,他义愤填膺,与自由主义、民族主义者大声争吵,为保守派和国王说话。对于议会里立宪的呼声,俾斯麦支持普鲁士国王拒绝妥协,国王随便找了个名义便解散了议会。俾斯麦想必心生喜意,他回到了家乡,回归容克的生活,并结了婚。

不过,在环游欧洲度蜜月时,他察觉到各国气氛非常紧张,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的浪潮已经无法遏制。

果然,没过多久,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法国、奥地利帝国的政府相继倒台。为了避免革命之火烧到普鲁士,国王终于表示愿意立宪。

| 1848年召集的普鲁士第二届议会。图片来源:Wikipedia

这可激怒了俾斯麦,他回到家乡,逼迫自己庄园里的农民拿起武器,组建起一支民兵,准备赴柏林勤王。

这个激进冒险的举动在柏林受阻,不过他还实施了其他计划,比如在夜晚偷偷溜回柏林,以及在国王作出更大妥协之前将其推翻,找到合适的王位继承人等等。

这些计划最终都失败了。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俾斯麦还没有那样的实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引燃整个欧洲的革命之火很快就被扑灭了。到1849年底,旧的秩序基本上恢复了。

当然,有了1848年的教训,普鲁士国王再次召集了议会。俾斯麦接连在普鲁士州议会和埃尔福特议会(Erfurt Parliament)任职。此时在议会中,民族主义议员们大多都在讨论统一德意志的事情,俾斯麦基于自己保守的本性,本能地反对统一德意志。

他坚定的保守立场,引起了当时普鲁士国王的注意。埃尔福特议会被解散后,在国王的邀请下,他加入了国王的秘密顾问团,接着又在内阁中受到重用。

1850年代,是俾斯麦的外交年代。他先是任驻法兰克福邦联会议大使,之后任驻俄大使。

这十年对俾斯麦的政治生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他从一个激进的、叛逆的保守派,变成一个务实的政治家的转折点。

他在大使职位上,接触各国政治人物,深入了解欧洲局势;并且尽可能发挥他的口才和语言优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

「我很快便学会口若悬河,却又言之无物的语言艺术。」

他担任大使期间,德意志的统一问题暗流涌动,大家都在讨论要以「大德意志」,还是「小德意志」方案统一。

奥地利对德意志各邦国非常傲慢,并且有自己的野心。所以,为了对抗奥地利,俾斯麦不再固守传统贵族的身份,反对民族主义,而是利用工业化和民族主义,让普鲁士变得强大。

186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他野心勃勃,热衷于军事,并实行军事改革,引进现代军备武器。第二年,俾斯麦回国,立即被任命为首相。

两人一拍即合。

对于俾斯麦来说,德意志是必须要实现统一的,但这种统一,只能由普鲁士来完成,也只能由拳头来完成。


俾斯麦的拳头


统一德意志谁都想,但这事可不是想想就能自动实现。

摆在俾斯麦面前的路,有两个最大的障碍,一个是内政,一个是外交。

要想打仗就得有军费,军费只能从税收里出。但在内政方面,国王与议会却因为军队改革的资金预算而僵持不下,自由主义者控制的议会不批准拨款用作军费。

该怎么办?

普鲁士已经立宪,国王如果强行解散议会,可能导致「宪政危机」,甚至内战。

但俾斯麦很清楚,他作为首相,只对国王负责。议会中反对他的声音,根本影响不了他的施政。更何况,他在法兰克福议会中,与奥地利代表争吵较量的经历,已经磨练出如何与议会周旋,实现自己目标的本事。

俾斯麦在上任伊始,便发表了如下讲话:

「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演说辞和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错误——要解决它只有用铁与血。」

要统一,必然会有战争,会有牺牲,包括钱方面的牺牲。

俾斯麦钻宪法漏洞,绕过议会,连续五年沿用1861年的拨款法案进行纳税,解决了军费问题。

普鲁士人并不傻,他们并不是不知道俾斯麦的手段,但比起议会政府,他们更相信国王。

这是因为,自由的传统,在普鲁士并没有真正的生根发芽。从18世纪以来,普鲁士都是靠穷兵黩武发的家,民族主义以及军国主义,才是这里的正统。

统一整个德意志的诱惑,又实在太大了,大到可以让国王凌驾于议会,军事凌驾于民主,指引整个国家。

钱只是一方面的问题,十余年的外交经验让俾斯麦清醒地知道,统一事业不只需要铁与血,而且还需要盟友。

俾斯麦的外交,堪称一绝,以至于他下台后,威廉二世始终搞不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拉一伙,打一伙,外表岁月静好,实则「和平崛起」。

先来说说打。俾斯麦主导的普鲁士,通过三场战争,最终促使德意志统一。

第一场是1864年普鲁士和丹麦之间的战争。

两国间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Schleswig-Holstein),一直有主权争议。

1863年,丹麦议会颁布新宪法,宣布对石勒苏益格同样生效,这引起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愤怒。

第二年(1864年),俾斯麦主导普鲁士与奥地利联合,爆发了普丹战争,普鲁士击败丹麦,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地,分别由普奥两国管理。


石-荷地区的分配并不稳固,俾斯麦向奥地利提出用钱购买石-荷地区,但奥地利拒绝了。

为了解决国内财政危机,奥地利试图通过与普鲁士开战,获得战后赔款。奥地利还从法国获得9000万塔勒的贷款,用于备战;而俾斯麦则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会谈,确认了法国在未来普奥战争中将保持中立。

两国摩拳擦掌,1866年6月中旬,普奥战争打响。普鲁士与意大利同盟,而德意志邦联内的大部分成员则站在奥地利一方。在总参谋长毛奇(Helmuth von Moltke)的率领下, 拥有现代化装备的普鲁士军队仅用了7周就赢得多场胜利。

| 在科尼格拉茨战役中,普鲁士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图片来源:Georg Bleibtreu

随着战局越发明朗,俄国、法国、英国插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于是俾斯麦当机立断,见好就收,与奥地利停战并举行和谈。

德意志邦联解散后,普鲁士和北方几个邦组成北德意志邦联,奥地利则与南方几个邦组成南方邦联 。到1867年,原本的39个邦国,已经变成了5个。


俾斯麦认识到,要想统一德意志,光靠武力不行,必须要团结国家,塑造民族认同。接下来的普法战争,便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普法战争的源头是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1868年,西班牙邀请普鲁士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Leopold)担任国王,遭到法国的坚决反对。它不容许在自己国土的两端都是普鲁士的势力。最终,在法国的压力下,西班牙王位另择他人。

到这一步法国还不知足,法国大使找到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要求他保证今后永远不会同意利奥波德继承西班牙王位。威廉一世拒绝了。在随后就此事发往法国的电报中,俾斯麦精心编辑了其中措辞:

「国王陛下对大使并无更多消息可以奉告。」

His Majesty had no further communication to make to the Ambassador.

这样的措辞达到的效果是,一方面让所有德意志人感到普鲁士国王维护了德意志民族的尊严,另一方面又让法国人感到自己被轻视了。

果然,法国在1871年7月19日对普鲁士宣战,拿破仑三世期待一场胜利,可以挽回自己在法国国内被议会日益边缘化的命运。此前被俾斯麦密切注视并适时煽动的民族主义在德意志全境被激发——不仅仅是普鲁士所在的北德意志邦联。

除了奥地利以外的全部德意志地区全面加入普鲁士——一个共同的敌人终于让他们在德意志民族的旗帜下团结在一起。在德意志民族主义盛行的情况下,奥地利不敢加入法国一边,而且因为普奥战争中俾斯麦的克制,因此与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战事惨烈,双方势均力敌,也都损失惨重。1870年9月1日,在比利时边界的色当(Sedan),法军最终战败,拿破仑三世被俘。

普法战争中,拿破仑三世投降。图片来源:Wikipedia

紧接着,巴黎宣布成立共和国,新的政府准备随时与德意志联军进行和谈。

1871年1月28日,普法正式停战,签订协议。刚刚成立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同意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Alsace-Lorraine),赔款50亿法郎,并允许德意志驻军直到赔款还清。


战局已定,在俾斯麦的斡旋下,除了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各邦国成立德意志帝国(German Empire)。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被宣布为德意志皇帝(German Emperor)。

| 1870年,普鲁士皇帝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登基,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图片来源:Anton von Werner

俾斯麦心心念念多少年的、最有利于普鲁士的「小德意志方案」,此刻终于实现。

此时的俾斯麦,也成为德意志帝国的宰相(Chancellor)。


打完之后,还得拉帮结派。

法国因为拿破仑后遗症,和整个欧洲的关系都不好,俾斯麦又看准了英国和俄国在欧洲的算盘,所以他便联手几个国家将法国设置为共同的假想敌,搞秘密条约。

比如,俾斯麦让德意志和奥地利组成德奥同盟,以对抗俄国以及俄法同盟后的法国;而在1873年,德意志和俄国、奥地利又组成三皇同盟,孤立法国,牵制英国。

俾斯麦时代的德国,欧洲的秩序已经不是维也纳体系,而转为了柏林体系。

不管是瓜分非洲,比如1884年的柏林会议,臭名昭著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想要抢夺刚果,欧洲列国最终承认了利奥波德成立的刚果自由邦,作为他的私人领地;还是解决东方问题的会议,都在柏林召开。

德国的「和平崛起」,成为了欧洲新秩序的中心;另一个同时崛起的大国美国,在门罗主义的保驾护航下,则成为美洲秩序的中心。

美洲,也从「美洲人的美洲」,变为「美国人的美洲」

德国与美国,似乎在19世纪下半叶,就开始预见了近100年后国际秩序即将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可惜,比起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的民主美国,在俾斯麦手中诞生的新生的德意志帝国,并不是自由、民主的现代国家,而是一个专制的、军国主义的帝国。

在德意志国内,为了团结国家,俾斯麦把矛盾转向天主教徒、社会主义者、反君主制者,并且在维护君主制和保守贵族利益的前提下,给予工人一定的福利,以平息抗议诉求。

| 1884年召开的柏林会议,列强确定了在非洲的势力范围。图片来源:Adalbert von Rößler

1888年,威廉一世去世,俾斯麦失去了这个最重要的政治盟友。

继位的威廉二世年轻气盛,不满俾斯麦对政局的控制。年老的俾斯麦自知自己的政治生涯已尽,于是在1890年提交辞呈退休。

成也君主,败也君主。

用拳头打下德意志统一版图的俾斯麦,就是被历史记住的俾斯麦,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俾斯麦。

但是,这还不是俾斯麦的全部。俾斯麦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俾斯麦的浪漫


青年时期,俾斯麦像所有那个年代的欧洲青年一样,热爱阅读浪漫主义作品。

在阅读过程中,凡是遇到感动他的句子,俾斯麦会将其存进自己的精神财库。在俾斯麦的演讲与写作中,引用与化用随处可见。

比如,上述著名的「铁血演讲」中那句经典就是有出处的。它化用自德国诗人马科斯·冯·申克道夫(Max von Schenkendorf)在诗歌《铁十字》中的一句:

「只有铁能将我们拯救,只有血能将我们从罪恶的枷锁和恶魔的手中解救出来。」

| 马科斯·冯·申克道夫(Max von Schenkendorf),19-20世纪的德国诗人。图片来源:Wikipedia

在各类文学体裁中,俾斯麦尤其喜爱诗歌。

在《俾斯麦的私人生活( Das private Leben der Bismarcks)》中,德国日耳曼学者沃尔特劳·恩格尔伯格(Waltraut Engelberg)提到:

「在俾斯麦的不同居住地,某些作家的著作总是在场:德国诗人阿德尔伯特·冯·查米索(Adelbert von Chamisso)就是其中之一,还有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约翰·路德维希·乌兰德(J. Ludwig Uhland)和弗里德里希·吕克特(Friedrich Rücker)。」

| 《俾斯麦的私人生活》( Das private Leben der Bismarcks)作者:沃尔特劳·恩格尔伯格(Waltraut Engelberg)出版社:万神殿出版社(Pantheon Verlag)出版年份:2014年

对此,俾斯麦这样说道:

「当我心烦意乱、筋疲力尽时,我最喜欢读这些德国诗人,这让我的精力得以复原。」

俾斯麦涉猎的诗歌十分广泛:从19世纪初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乔治·拜伦(George Byron)开始,逐渐过渡至19世纪法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皮埃尔-让·德·贝朗瑞(Pierre-Jean de Béranger)。

19世纪80年代,在罹患中风之后,俾斯麦仍然怀想起:

「在温暖的夏日里,我坐在申豪森的一棵大树下欣赏贝朗瑞的美好时光。」

| 皮埃尔-让·德·贝朗瑞(Pierre-Jean de Béranger),19世纪法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图片来源:Wikipedia

对于德国浪漫主义诗人,俾斯麦始终怀有兴致。这其中,历史性与政治性较强的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对他越来越有吸引力。

| 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18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图片来源:Wikipedia

1890年3月,辞职宰相后的俾斯麦立即下定决心,按照时间顺序重温席勒的每一部诗剧。他在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

「当我最近上床睡觉的时候,我都将《强盗》摆开在自己面前,我正读到一个扣人心弦的地方:弗兰兹一边把老穆尔扔向坟墓,一边说道:『什么?你想要得到永生?』读到这儿,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命运。」

| 书名:《强盗》作者:【德】弗里德里希·席勒译者:缪雨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出版年份:1997年

写这段日记的俾斯麦确实离去世不远了。

1898年7月30日,俾斯麦逝世,享年83岁。

俾斯麦是浪漫主义养育的一代,他相信世界的真理不是唯一,每个民族都有能力、有义务去找寻属于自己民族的真理。

他追求的是释放自己全部的生命激情,潜入生命之流,对于他所爱的国家与民族也是一样。

但这不代表他会像那些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一样,期望在现世建立天国,或是不顾现实情况,想要将过去一切旧制度付之一炬。

俾斯麦的优点,正在于他将理想置于现实的考量中,时刻掌握火候,判断时局,见好就收。

在铁与血的背后,是进退有度的分寸感。这是后来的政治家常常忘记的一点。

威廉二世赶走了俾斯麦,却无法像俾斯麦那样收放自如,而是恨不得与天下人为敌,同时与法国、英国、俄国对战;

而东方的俾斯麦们,李鸿章失之进,伊藤博文失之退。结果就是,李鸿章成了晚清的糊裱匠,伊藤博文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先导。

但他们的下场显而易见,最终都事与愿违。

俾斯麦的「铁血」深处保有诗意,归根结底是一种审时度势的现实主义,而这,是绝大多数政治家所缺乏的品格。

因此,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经很清楚,欧洲的灾难会在自己死后二十年之内发生。

他太了解,德国内部的思潮与国际形势的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鸿沟;

他也知道,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有多么困难。

但人的生命终究有限,俾斯麦造就了一个统一的德国,也实现了一种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共同想象,却没能将德国纳入现代化的轨道——接下来的重担,是后人的任务。

在之后的岁月中,德国有过辉煌,有过屈辱,有过疯狂,但不论怎样,德国都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国家。

这就是俾斯麦的遗产。




战争的荒谬释放出人性的荒谬
用武力拷打世界,用思想考问世界
百年忧思丨文明的陨落与战争的余烬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点个「在看」,不怕走散

请三观一致的读友,扫码加维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