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呼应时代情绪 优化行业生态——2021秋季北京电视交易会回眸

杜迈南 视听广电 2022-06-25



作为中国电视剧行业的“风向标”,第29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2021·秋季)(以下简称秋交会)又一次踏秋而至,于10月18日—21日在北京举行。本届交易会注册展商320余家,注册买家近100家,推介电视剧近450部,网络剧约80部,其他电影、网络电影、动画片、纪录片、栏目、综艺等约50部,另有网络文学作品上百部。


今年秋交会继续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方式,以“剧初心 映未来”为主题,紧紧围绕“建党百年、冰雪冬奥”这一主线,策划了主题展览、行业论坛、专项推介会等多场活动。此外,本届秋交会在影视IP产业化延伸方面也有大动作,现场搭建的影视IP潮玩展区新潮吸睛,吸引众多参展者打卡拍照。



主旋律与青春气息交融

在建党百年这一特殊节点,“主旋律”成为今年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关键词,且呈现出愈加年轻化、青春态、类型化的新态势。为庆祝建党百年,本届交易会推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电视剧”展区,展览剧目包括《觉醒年代》《功勋》《百炼成钢》《信仰的力量》《胡同》《太阳出来了》《香山叶正红》《大决战》《我们的新时代》等25部优秀电视剧作品。为了迎接明年的冬奥会、冬残奥会,本届秋交会开设的“冬奥主题广播电视网络视听重点项目推介”展区也成为现场一大亮点。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北京冬奥会、“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影视行业要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影视剧创作提出的“找准选题、讲好故事、开拓精品”要求,围绕三个重大题材,推进精品影视剧生产创作。


谈及今年播出的众多主旋律作品,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导演尤小刚直言:“确确实实出了些好片子。”“领头羊作用很重要,特别是像《觉醒年代》,使许多年轻观众有了正确的党史观念,引发了很大反响,这是之前意想不到的。而且在表现手段上,一个传记性的题材,竟然能用电影化手段表现得如此恰如其分,也是非常难得的。” 


导演高希希今年先后有《大决战》《花开山乡》两部主旋律作品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尽管两部作品类型不同,高希希认为在创作结构上其实没有差异,都要努力打造作品的真实性,“创作新型主旋律作品,创作者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以人民为中心,扎扎实实扎根到实践中去,努力完成每一个细节。”


耀客传媒副总裁孙昊认为,创作主旋律作品最主要的是要结合当下的社会发展需求,“从宏观角度来说,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需求,比如当下更多选题聚焦于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更高追求上,这与三十年前满足温饱或者基础性的生存需求是不一样的。此外,不管从现实题材哪个门类、哪个行业切入,都要更多地关注个人,这也是我们日后创作的发力点。”



网络视听平台助力“新主流”传播


当下,传统影视与网络影视的边界不断消融,网络平台日益成为青年用户视听消费的“主要场景”和“主流媒体”。本届秋交会新增网络视听研讨会,以“从‘主旋律’到‘新主流’——网络视听主流价值传播”为主题,邀请政府、学界、业界专家,共同探讨网络视听行业如何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实现价值引领。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苏表示,《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等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各大视频平台持续热播,火爆“出圈”。它们关注当下观众的所思所想,积极与青年和时代对话,在创作和表达上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优秀视听作品在主流价值引领上的强大活力。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主任王晓红,围绕《2021网络视听平台主流价值传播力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进行深度解读。“此次《报告》定义了‘新主流’的概念,即以新媒体传播为主渠道,反映一个时代主流价值观的新型网络视听文艺作品,并首次提出了集新气象、新群体、新话语、新渠道、新技术等五‘新’为一体的新主流网络视听价值传播内核。”《报告》显示,以优酷为例,截至2021年9月,主旋律作品总播放量超78亿,月均播放量近9亿,相较2019年提升了5.4倍,主旋律作品播放量呈逐年高速增长态势。同时《报告》指出,多数年轻人会因为个人兴趣、学习需要,观看新主流作品,而且整体频率高、观看时长更长,原速观看比例超过一半。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认为,《觉醒年代》《大江大河》《山海情》这些“新主流”作品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是以事为根,以人为本,以史为据,“主流不是亘古不变的,主流就像长江一样,有它的河段,每一段都有它的叫法。但不管它叫什么,主流价值都应该成为社会大众共享的、有共识的思想理念或者价值观。” 



IP影视改编热潮“重燃”


IP改编是影视创作的重要源头。近年来,不少热播剧都由文学IP改编,其中不乏网络小说改编作品,这些口碑与市场双赢的影视作品,也再度燃起IP改编剧的热潮。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新开播的IP剧约有94部,同比去年增加了近10部,并且呈现出类型多元的形态。青春、玄幻、悬疑等传统IP类型的比例在减少,真实历史、事件、人物的IP影视作品数量大幅上涨。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编剧、作家宋方金认为,原创与改编应当相互平衡,即便是原创故事也需要改编的功力,反过来IP改编亦需要原创度。他以热播剧《功勋》中《袁隆平的梦》单元举例,作为编剧,他既要写出袁隆平本人的真实状态,也要写出符合影视规律的戏剧化桥段,“要从真实生活里提炼富有艺术魅力的叙事结构。”


《生活家》艺术总监、联合出品人张巍表示,优秀的改编和原创在本质上一致,“所有年轻编剧都应该有出色的策划能力,有一双发现优秀题材故事的眼睛,深度挖掘此类IP的精髓,并从中提炼出有趣的人物,即人设。能够做到这点,未来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编剧或者好策划人。”此外,张巍认为,编剧若想平衡好原著与改编作品,一要尊重原著精神;二要和原作者进行有效沟通。


作为制作公司的代表,映美传媒创始人、CEO吴延表示,要想推出好的IP作品,年轻的创作者需要找到自己热爱和擅长的题材类型,不能盲目跟随他人脚步,“一定要相信自己,坚信自己向往的方向,并为之坚持努力。”


百思传媒创始人、策划人岳云飞也认为,创作者进行IP改编,还是要深耕内容本身,找到具有社会普适性的情感价值点,并且融入作品,这样创作出的故事才能打动自己,也能打动别人。



“崇德尚艺”坚决贯彻文娱综合治理


近期,中央多部门联合行动,集中开展了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文娱领域各种乱象。本届秋交会以“‘崇德尚艺风清气正’——强化职业道德优化行业生态”为主题,开设了文娱领域综合治理专题论坛。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表示,文娱领域的综合治理既需要从外到内的治理,也需要从内到外的治理,文娱领域各行业、各部门都要尽职尽责,“这场治理不是一场阶段性活动。对于演艺界从业人员来说,做到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甚至比治理更难。”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表示,“文娱领域与传媒领域有很大的交集,因此在治理过程中,媒体也承担着重要责任,不仅不能为这些乱象开绿灯、搭平台、给渠道,还要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作用。”袁新文强调,文艺评论跟文艺创作是“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一样,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文艺评论的重要职责其实很明确,就是‘要发挥剜烂苹果的作用,把不好的东西剜去,留下好的。’文艺评论的方向盘导向不能错,同时要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和锐气,也要有针对性,不能空对空,不能含糊其辞。”


作为平台方代表,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戴莹表示,爱奇艺坚决拥护和支持这次文娱领域的综合治理,也已经陆续采取各种举措进行落实。在内容布局层面,爱奇艺近年努力向现实题材靠拢,希望推出更多传递正能量的作品,“从去年到今年,爱奇艺每年大概都会投入20亿元采购和制作主旋律作品。”


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直言,如果整个行业出现问题,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我们已经到了边缘,不要看收视率有多么高,也不要看网络宣传有多么好,我们就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用于看长视频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这种文艺方式还是不是人民群众的首选?”在侯鸿亮看来,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不断生产好的内容。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iris_yangliu@126.com


—END—
文章精选






立即加星标

每天看好文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