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演员的“中年期”

徐江 视听广电 2022-06-25


我在电视和手机投屏软件之间不停地跳着频道,换看近期的几部戏,于是很自然就看到了一些近几年大家熟悉的面孔——黄轩、张晞临、尹铸胜、郭京飞、于毅、王劲松、岳旸……


时间过得真快,前几年,这些演员里的大部分在被介绍时,名字前通常都会加上“青年演员”;现在再被介绍,名字前缀一般都会换成“实力派”或“老戏骨”了。

“中年”开始成为近两年媒体和人们谈论演员专业发展的话题之一。在早些年,这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早先,观众更多关注的还是演员塑造角色的能力、情感花边、评奖幕后,顶多包括资深演员如何“驻颜有术”。至于中年的来临是否会给演员带来困惑,大家好像并不太在意。本来嘛,演员在剧情中的年龄感,一方面靠表演功底,另一方面则靠化妆、造型专业人士的支援。观众只需要给出“像”还是“不像”的评判即可。

可惜,流媒体时代、信息膨化和真人秀年代的到来,把表演者和观众的距离拉近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演员生活中许多过去对于公众来说不太重要的方面,也被无限放大,成为大家好奇的内容。“中年”带给演员生活的影响,自然也是这些“好奇”中的一部分。

“你怕不怕老?”最早面对这类提问的,肯定是那些当红的一线女演员;后来这类“惧怕”性质的提问变得有些扩大化,连小女星们也要直面了;再往后,是一线男演员;然后是“小鲜肉”——正当红的新人男星……其中,最紧张这一问题的,还不是女性演员,而是最后一个群体。不少小男生,从未学过专业表演,但机缘巧合,早早拥有了流量,提前透支性品尝到娱乐大明星的优越感。然而,新人三两年涌现一批,“颜值”这东西如果没有职业修养、家庭教养和个人自律托着,很快就会在舆论镜头的放大下变旧、变残。

专业学习表演出道的演员,不少都是极明白的:女星走红,绝大多数靠三十五岁以前;男星恰恰相反,他们从三十五岁才开始有机会红,有的人甚至还要等得更久。男演员里,像陈宝国、许亚军、王志文那样年少成名且历久不衰,实在是神话式的存在。每个时代,不会有太多人拥有这样的命运。于是,多种因素作用下,举目影视圈,适龄又适度的演员与角色的匹配、搭配,实在少之又少。

时光流逝,时代在变。过去是四十岁的“新秀”男星演二十岁的角色,现在是二十岁的“鲜肉”领衔扮演资深谍报精英。不同时代的影视产品,自有着不同时代的表演“错位”和“槽点”。但好的老生(尤其三十岁上下的硬派“小老生”)难寻,似乎一直是个不那么轻松和娱乐的问题。

女性角色的扮演情形也近似,年轻的不愿意去演中年角色;三十五岁以后的实力演员,有不少又拿不到合适的剧本。甚至有些女星塑造的角色,在观众上一个记忆中还是未婚女子,等再在新片新剧露面,已是妈妈甚至奶奶的角色。观众先是惊讶、诧异,回头再一想:可不是,已经快十年没见这人啦。

人近中年、人到中年的演员怎么红?红了之后怎样保持好的事业状态?这当然首先取决于演员的敬业和努力,也取决于他们对中年角色的拥抱程度。一线女演员近些年都流行接“大女主”的剧集。“大女主”的戏,角色的年龄有几部能一直停留在未婚姑娘阶段?撒娇、卖萌、使小性、缺心眼儿……这些可不是影视的制胜法宝。


同样,男星的沧桑感也不是当年古天乐演杨过那样鬓角粘几绺白发那么简单。演,必须得站在生活的基础上。张嘉益一定得到中年才能撑起《白鹿原》,于和伟也一定要到中年才能把曹操身上的复杂性演绎出来。这道理中外都一样。记得二十多年前,看年轻的肯尼斯·布拉纳跟当时名头比他响得多的“影后”媳妇艾玛·汤普森合演悬疑灵异片《再死一次》,肯尼斯当时健壮、潇洒,气质颇像早年的罗伯特·雷德福,哪里是后来《敦刻尔克》里演将军和演神探波洛的肥胖中年?问题是,不到中年,后两个重量级角色他根本扛不起来。

演员的中年——进可攻退可守,正是塑造角色的绝好天时,所以投资人们要把机会向中年演员多倾斜一下,毕竟影视业的繁荣,不应该建立在对特殊年龄段观众审美的依赖上。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END—
文章精选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