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家之言|邹逸麟:谭其骧论地名学

邹逸麟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导读



谭其骧(1911-1992),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人,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邹逸麟,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历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民盟第七届中央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副主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19年版《辞海》副主编。


谭其骧论地名学

文/邹逸麟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是我国现代地名学的开创者之一。谭其骧先生,字季龙,浙江嘉兴人。1911年2月25日生。


谭其骧先生


什么是地名学

小标题系编者为方便读者阅读所加,下文同


      地名学是研究地名的起源、词义及其演变的学科。因而它必需研究地名命名时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包括语言、民族诸方面的因素。这正好与历史地理学有许多相同的方面,近年来有人把地名学看作为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可以说是很恰当的。 


我国地名学的渊源


《汉书·地理志》


      地名学在我国源远流长。我国第一部具有地名学研究内容的著作是《汉书·地理志》(以下简称《汉志》),在此书记载的四千多处地名中,就曾对其中四十余处作了渊源的解释。谭先生研究历史地理学并兼及地名学的研究就是从治《汉志》开始的,三十年代发表的《新莽职方考》就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沿革地理兼地名学的著作。王莽篡汉改制,对全国大多数地名往往用音义相同或近似或相反的字眼来改易其名,这反映了社会政治动荡和地名学的关系。


谭其骧先生的地名学研究


      先生对此(结合上文)作了详尽的考订,填补了两汉之际地名沿革的空白,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以后被收入《二十五史补编》中。


《二十五史补编》


      另一篇在《燕京学报》上发表的《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虽以论述人口民族迁徙为主,同时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地名的迁徙,例如他指出今安徽长江以南的当涂县,西晋时原在今淮河沿岸怀远县附近;繁昌县原在今河南临颍县地。湖北省长江以南的松滋县,西晋时原在今安徽霍邱县地。这三县都是东晋时中原人口南迁后以原居地的地名侨立于此,一至沿袭至今。这不仅为我们指出了当时北方人民南迁的趋向,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历史地名移动的内在因素。


谭其骧先生


      谭先生以后在辅仁、燕京、北大、浙大等高校长期从事历史地理教学和研究工作,往往要涉及许多有关地名学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他不仅从沿革地理角度来分析地名命名的渊源和演变,还结合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变迁以及语言学、民族史等方面研究地名的演变。故而在许多方面发表了不少卓越的见识,在研究方法上给后学者以很多的启迪。 


民族分布与地名渊源


      1959年暑期,他写了《汉书地理志选译》,虽然只选了五个郡,但其中已经包含了不少地名学研究成果。他很强调从民族分布和迁徙来研究地名的渊源。他列举了秦武公伐邽戎后,在甘肃陇西(今天水一带)置了一个上邽县,以后邽戎部族又迁至渭水流域,故而又出现了一个下邽县的例子,指出“部族迁徙所至,即以该部族名或原住地的地名作为新居的地名,这是古代常见的事;注意这些史料,对于了解古代部族的迁徙有很大的帮助”(《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科学出版社1959年)


谭其骧先生(左二)


      汉代西南的越嶲郡名,自来有三种说法:一说巂是水名,越是动词,汉越嶲水置此郡,故名越嶲;一说水名越嶲,汉兵自越嶲水入定其地,因以名郡;一说越和嶲都是水名,二水皆出深羌界,流经郡境故名。先生根据汉书《高祖纪》、《两粤传》称南方越族皆作“粤”,而越嶲在《汉书·西南夷列传》里也写作“粤嶲”,可见这一越字也是部族名。越嶲当作越地嶲水解。这是从民族分布的角度来解决地名命名问题的实例。


地方语言与地名渊源


      他也很注意地方语言与地名的关系。他曾经指出唐时贵州地区有个矩州,宋时改名贵州,可知贵字在古时南方语读作矩,今天南方某些地区仍保持着将贵字读作矩的古音。在这篇著作里又提到云南西部的邛海,在很多古籍中作邛河或邛河池。“河”是古代黄河的专称。这个“河”字则是西南民族的土语。 


地名字义与地名方位



      先生还注意到从地名字义来解决地名的方位问题。《汉志》越嶲郡灊街县、青蛉县下有“临池灊在北"的记载。历来对灊街县、临池灊的方位说法很多,没有一个说对的。先生认为以灊字为地名的极少见,灊街与临池灊不应无关,应该在一县境内。志文灊街、青蛉二县相接,当为错简。但灊街和临池灊又在何处?灊街县的大致方位是知道的,在越嶲郡的东北境今四川南部雷波、屏山一带。而这一带有个龙湖,据志书记载,湖水与金沙江“同消长,日夕作潮”,正符合临池灊的“灊”字的字义。因而临池灊无疑即今龙湖,而灊街故域应在其南。这是从地名的字义上来考订地名方位的实例。


古代水运交通路线与地名变迁



      另外还从古代水运交通路线来说明地名的变迁。《汉志》济阴郡乘氏县(今山东鉅野县西南)有“泗水东南至睢陵入淮”的记载。但是这条河在《禹贡》和《水经注》里都称作“泲水”或“菏水”,而汉代人为什么要称它为泗水呢?这是因为这条水道介于泲、泗二水之间,为古代重要水运航道。中原人自西徂东,东南人由东向西,由泲入泗或由泗入泲都要经过这条河道。日久有人就误称此水为泗水或泲水,而其真名菏水反而被淹没了。


      仅举上述几个例子,就可见先生在研究沿革地理的同时,也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地名学的研究。


谭其骧与《中国历史地图集》



      1955年开始,他主持了《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工作。这部大型历史地图集中大小地名数以万计。谭其骧先生在主编过程中接触到许多地名学上的问题,更加感到建立地名学的重要意义。


      1962年他在上海史学会年会上作了题为《历史地名的史料意义》的报告,希望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共同协作来建立“中国地名学”这一学科。他认为外国已有这一学科而我国尚未建立起来。外国的地名学侧重从地名语源属于何种语系这一方面研究,为语言学、人类学、民族史的研究提供资料;而我国由于汉字的一些特点,如单音,用以译复音语难以正确;又古代书写麻烦,不能全译,常省略为一二字,致使难以恢复原义;古今读音变化很大;非汉语语言译成汉字会失去意义,使传抄转抄时易致讹夺等原因,在这方面有一定困难。但这只是地名学的一个方面,即使这一个方面也不是绝对不能搞的。我国很多民族学家、语言学家已经做出了很大成绩。


      另外历史地名反映的历史地理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具有重要意义。谭先生认为历史地名所以具有史料意义,因为地名是各历史时代人取的,必然反映一定的历史属性。


它所能提供的资料,至少有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从地名渊源,反映该地名开始得名时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资料。如以取名“阴”、“阳”的地名,与水道山脉方位相印证,对研究水道变迁有用;先秦时代华北大平原上以“丘”、“陵”、“阜”命名的地名很多,反映了当时地貌起伏不平,人们可择高地而居以避洪水泛滥。这些“丘”在后来都不存在,说明因黄河或其他河流漫流,已为洪水所挟泥沙淤平。还有“斥章”、“斥丘”等地名反映了盐渍土的分布。

      第二,反映取这些地名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情况,即社会政治经济资料。如春秋地名称“氏”、“父”者甚多,说明当时还存在氏族组织残余,并且一氏居一地的情况还较普遍。“乡”、“亭”、“聚”命地名反映了当时地方基层行政制度。六朝时坞、壁、垒、戍、堡等地名出现,应与当时豪族大土地所有制以及社会动乱需要防御有关。而唐中叶以后内地有“镇”、“集"、“市"等相继兴起,反映小商业城市的兴起,“场”、“务”等地名反映官营手工业的发达等等。

      第三,有些地名反映取这些地名的人的族属和使用的语言,即民族史、人类学的资料。古代的地名往往随着部族的迁徙而迁徙,可以据此探究部族迁徙的路线。同时也可以看出氏族分布的情况。汉代就有很多县名即直接以所居族名为名。他还从“不”字是古代分布在东北滨海民族的发语音,详细论证了沿海一带的地名前面常带“不”字。如“不而”、“不夜”、“不其”等。从汉代北方许多带“奴”字的地名语源上,考证了匈奴与这些地区的关系。他还详细列举了很多材料论述今江浙地方多以“句”、“於”、“姑”、“余”、“无”、“乌”等为地名,与古代吴越语的发语音有关。认为吴越是同语系的一族两国。


      从这个学术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谭先生在地名学方面渊博的知识和对地名学的建立抱着殷切的期望。虽然在以后的几年里,由于历史地图、《辞海》等工作十分繁重,没有时间用于写作这方面的专文和论著,就是那篇对地名学的发展很有价值的学术报告也没有时间整理成文,公诸于世。


谭其骧先生


      但他对地名学的建立一直是十分关心的。报刊上发表的有关地名学的文章,他都尽可能找来阅读。平时他在与我们交谈中,对近年来地名学研究文章的逐渐增多和专门刊物《地名知识》的出现等,表示了莫大的关切。他很有心愿将自己多年来对地名学的研究心得写成专文,可惜一时还抽不出时间来。目前他正在指导他的研究生写作地名概论的专著。 



文章作者:邹逸麟

文章来源:原载《地名知识》1982年第2期,此据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续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录入

文字识别转化:张雨欣

文字校对:王涛

编辑:黄卿

图片源于网络

地名资讯|地名研究|线下活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

jxdmyj2018@sin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