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其他

论先秦楚辞和《山海经》对雷神的书写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楚辞·招魂》中记载的雷渊就是蒲昌海,也叫罗布泊,这是汤炳正等学者的研究结论。蒲昌海的地理形势和自然生态可以与《楚辞·招魂》中对西部地区的描写相互印证。《山海经·海内东经》中提到的雷泽,实际上是雷渊,也在蒲昌海地区。其中的地名吴西,又叫大西,指遥远的西方。它与《诗经》中所说的大东,《管子》和《国语·齐语》中提到的西吴和西虞两个地名,能够互相印证。在《离骚》和《远游》两篇作品中有抒情主人公定向神游的情节,其中雷泽都出现在遥远的西方。《韩诗外传》和《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的雷神位于东方,与处于西方的雷神形成两极分立的格局。《易传》把雷的生成方位定在东方,被纳入古代的“五行说”,成为古代中国的传统观念。而《远游》把雷神与西方相配,虽然与“五行说”有相通之处,却未能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构成因素。关键词:雷渊;雷泽;蒲昌海;东部雷神雷神崇拜是世界古代各民族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华民族同样如此。《楚辞·招魂》(以下简称《招魂》)提到雷渊,《离骚》《远游》抒情主人公的神游,都有雷神伴随的情节。除此之外,作为中国古代早期文献的《山海经》《韩诗外传》,也有记载雷神的条目。那么,楚文化系统中的雷神有何特点?它与中土早期文献记载的雷神有哪些异同?对于这些问题,似乎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尚存可以拓展的学术空间。一、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属加种差法与地名——基于体认地名学的探索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周易》中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不仅道出了汉字的构造原则,还揭示了语言其他层次的体验和认知成因,可视为当今“体认语言学”之先声。这八个字中的“身”和“物”相当于“体”;“取”相当于“认”。地名也常据此原则命名,这就是体认地名学的基本观点。由于汉语造字和构词都常用逻辑学中的“属加种差法”,地名制定过程中的“取”也该包含此法。关键词:体认地名学;突显;转喻;属加种差法《周易》中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不仅是汉语“造字”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蕴含着中华祖先对语言辩证唯物论成因的深刻认识。我们今天所大力倡导的“体认语言学”与其完全吻合,这八个字当可视之为语言具有体认性之古代先声。我们通过身体的感性经验来认识“身”和“物”,可用“体”来表示,还要通过心智加工的“取”来提炼相关要素造字、构词、成文,可用“认”来概括,这就是体认语言学所论述的“现实(体)—
2023年3月4日
其他

泉州历史及其地名释义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泉州是福建省惟一的一个,可见泉州在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正是因为泉州文化的重要性,使得与泉州毗邻的地区也深受其影响,福州作为福建的省会,也与泉州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古代泉州与当代泉州沿着历史沿革的思路进行梳理,弄清泉州的来龙去脉,全面展示泉州的古城风貌及其文化地位。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历史沿革;领域;城池1982年,在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福建省只有泉州一个,可见泉州在福建省的文化地位。要全面了解泉州,就必须解读“泉州”的地名释义,弄清“泉州”的来龙去脉。一、
2023年3月3日
其他

《史记·留侯世家》地名三考

一关于“下邳圯上”《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从容游下邳圯上”与“黄石公”邂逅而屈身进履,得“黄石公”赏识并将其“兵法”授与。这里的“下邳圯上”是秦时的下邳县治所(今睢宁县古邳镇)附近的沂水上桥梁,还是下邳县境内某地的一座小桥?由于年代久远,其址一直无人正确确定。查阅古籍和邳州自明嘉靖以来地方志(嘉靖以前阙如——笔者注),说法不一:唐李吉甫(758—814)《元和郡县图志》:“下邳县有沂水,号为长利池,池上有桥,即黄石公授张良《素书》之地。”宋乐进(930—1007)《太平寰宇记》:“沂水,今号为长利池,上有桥,即张良遇黄石公于圯上,南人谓桥为圯,即此桥也。”嘉靖《邳州志·规划》:“圯桥,在州城(今古邳镇)北门外。”康熙《邳州志·古迹》另有新说:“圯桥,在州(康熙时州城迁今邳州市邳城镇——笔者注)东北,去城二十里。古名‘受贤’。故有受贤社。东邻沂水,号长利池,池上有桥,即黄石公授张良《素书》地。其西有受书院,阔亩余,旁有子房进履石,石上有足形者,有跪形者,历然在目。相传明万历年移于旧城(今古邳镇)外桥上。书院原址沦为洿池,而古迹无征矣。”其后咸丰《邳州志》和民国《邳志补》等方志均云:“圯桥,在旧州城(今古邳镇)北门外。”汉唐考据学家对“圯上”作了探讨。服虔曰:“圯,音颐,楚人谓桥曰‘圯’。”文颖曰:“圯上,沂水上桥也。”应劭曰:圯上,“汜水之上也。”颜师古曰:“下邳之水,非汜水,又非沂水,服(虔)说是。今俗呼‘圯桥’,乃重复之词云。”这样一来,张良进履获书的“下邳圯上”地点所在有了分歧。综上,其址:(一)秦下邳县治所(今古邳镇)北门外;(二)“受贤”(今邳州市白埠乡授贤村)附近“沂水之上”。实地勘考,其址今一属睢宁县,一属邳州市,两地距离百余里,孰是孰非?然近代方志均言“在旧州城北门外”,因而,世人亦即悠谬认可今睢宁县古邳镇北有张良进履的“圯桥”了。1981年,古邳镇地方政府在镇北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上镶嵌两块碑铭:一侧曰“圯桥”;另一侧曰“张良进履处”。但是,我们要说,张良进履的“圯上”绝非在秦下邳治所,也不在下邳县治北百余里的“受贤”!理由是:(一)张良得力士椎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张良是一名秦皇帝特敕通辑捉拿的命犯,他不会也绝不可能“更名姓”后以自己的生命当儿戏,跻身搜捕“甚急”盘诘严紧的当时政治、军事重镇——下邳县城里去,只能亡匿人烟稀少、荒远僻幽的乡村山林。从“良尝闲从容游下邳圯上”字句看,“从容”二字的张良安然神态的逼真描写,足以证明张良并非处于悍吏搜捕、全城骚然的紧急环境中,而是置身于一个恬静安全的境地。不然,“从容”二字又从何说起呢?(二)司马迁言张良“亡匿下邳”,并未确指张良亡匿之地是“下邛县城”。秦时“下邳”疆域,“间于淮岱,彭城山左皆属焉。”(《赢秦舆图疏诠》)幅员是广阔的。从司马迁语气看,显然是说张良“亡匿”地点为“下邳”这个区域内某地。也就象我们是邳州市某乡某镇某村人,在外出差均泛称“邳州人”一样。“下邳”为司马迁泛指。(三)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说“黄石公授张良《素书》之地”为“沂水”之上“桥”,纯属臆断。因为李氏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一生并未亲临下邳考察,而是根据文颖、应劭的望文生义——将“圯”同“沂”同音而穿凿的“沂水上桥也”以讹传讹。殊不知,“圯上”即“桥上”,“圯”与“沂”风马牛不相及。贺次君点校、考证《元和郡县图志》一书即指出:“所叙沿革间失于简,古迹掌故舛于实,地名间时见借讹”。乐进《太平寰宇记》抄袭李说,康熙以后邳州方志亦蹈袭前人之论,故谬误日甚。唐代大学问家颜师古倒很有见地,他驳斥了文颖、应劭的穿凿附会,指出“下邳之水,非汜水,又非沂水,服(虔)说是。今俗呼‘圯桥’,乃重复之词云”。这话是极中肯的。(四)《史记·留侯世家》载:黄石公与张良相遇,“至良所,直坠其履圯下”,让张良“下取履”且“履我"。张良从命而“长跪履之”。由此我们可知:“老父”坠履之“圯”(桥),桥下必是一条少水或干涸的并不宽的小河沟。桥亦为一座小桥。倘是河面宽阔、水深浪急的大河(桥一定为大),老父之履坠下,岂不被大水淹卷而去?张良岂能轻而易举地将履从“圯下”顺利取回,且为老父“履之”?康熙《邳州志》否定张良是在秦下邳县城北门外桥上进履、得书,认为下邳县城北门外“圯桥”乃后代人将他处遗迹移来所致。这种不因袭他人牙慧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但是,所言张良进履、得书地点为“受贤”却有待商榷。受贤,今仍有其村,属邳州市白埠乡,确实“东邻沂水”。不过,沂水(今名沂河)乃苏北一条大河,它发源于山东省沂蒙山区,落差很大,河源处高程700—1000米,入邳州境地面高程35米左右,兼之上游“入沂者四:曰‘白马’(河),曰‘武’(河),曰‘燕子’(河),日‘艾’(水)”,邳境河道“底宽九十丈,口宽百八十一丈”,故“川莫大于运(河),浸莫大于沂”(《邳州补·山川》),历来是河面宽阔,水大浪急。查阅《汉书·地理志》,所载情形与今同。因此,在沂河上架一座桥谈何容易!6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奉命在“受贤”附近(北9里,310国道)沂河上架一座公路桥(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长1.8里),用现代化设备费时三载才竣工。试想2000余年前的秦代,要在沂河上架一座桥(只能是砖木石结构),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由是而论,张良得“受贤”附近的“沂水”桥上为黄石公进履事,绝不可能,也纯系子虚乌有。既然如此,这个“下邳圯上”在哪儿呢?我们说,它即在秦下邳县城(今雎宁县古邛镇)北百二十里的黄石山、桥头山二山相夹的古加水(俗称“加沟”)上的一座小桥上(今邳州市岔河乡政府驻地东南一里)。宋乐进《太平寰字记》:“黄石公庙在黄乡城(今邳州市岔河政府驻地)东南一里。”又云:“彭城山(今黄石山),在县(宋彭城县)东北六十里。上有黄石公庙·····,圯上老人书曰:‘后十三年,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也。’以此祀之。”宋苏辙于崇宁二年(1103)亲临下邳,得观此黄石公庙。其《观黄石人庙》诗云:“圯上相逢南北人,三邀不倦识天真。十年却见谷城下,寂寞同收一梦身。”嘉靖《邳州志·山川》:“黄石山,去州(雎宁古邳镇)西北百余里,上有黄石公庙。”康熙《邳州志·山川》:“黄石山,去城(今邳州市邳城镇)西北二十里,上有黄石公庙”。乾隆《江南通志·山川》:“黄石山在邳州西北百二十里,有黄石公庙,相近为谷城山。”民国《邳志补·山川》:“显阳山(今东黄石山)西三里许,东濒营河(今加沟)者,为黄石山。远望园而秀,近视则背坎面离,两翼箕张,左右环抱。其东麓,黄石公庙在焉。”要之,诸多历史文献均言及“黄石山”和“黄石公庙”,可见此山、此庙之历史久远和名播遐迩。同时,令我们思忖的是:为何邳北偏远处的这一山名曰“黄石山"?“黄石公庙”为何创建此处?这是否与“下邳圯上”有着内在的联系?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实地勘考了其地。黄石山,在今邳州市岔河乡政府驻地南一里,海拔94米,远望圆锥形。山上苍松翠柏,苍郁蔚然。东麓山下,古加水自北而南绕山脚潺湲流去。黄石公庙即在山的东麓,濒临加水。加水之东,即显阳山(今名东黄石山)、桥头山。二山亦松柏遍布,翠黛俨然。两山与黄石山隔加水并峙,若斗胜竞秀。登黄石山巅远眺,东际除显阳、桥头二山之外,依宿山、云台山、艾山绵亘蜿蜓,西青岗山、火石埠山、锅山、禹王山、胜阳山、王母山磅礴逶迤,诸山“如堂如防如廓,如坐如卧如蹲如立”,(《邳志补·山川》)山峦起伏,气象万千。黄石山秀居其中,波光与峦影激映,松涛与鸟语合鸣,山花烂漫,岚气氤氲,不禁令人油然想到:这里可不是古代高士隐者修道、长眠的理想之地?勘考黄石公庙,审鉴遗存古文物,臆想与事实相契。明代翰林院学士索承学游览黄石山,留下《过黄石公庙》一诗,诗云:“野草幽花一径深,东风驱马漫招寻。苍苔乱石牛羊路,碧树残春鸟雀林。小洞生香飘静院,空堂疏馨发高岑。自从圯上传书后,蹙项灭秦直到今。”诗的前四句,乃言黄石公庙所在的地理环境,与今情况相同。诗中言及的“小洞”,即黄石公洞。据当地耆老告诉笔者,洞在黄石山东北麓,洞口高近三米,阔二米许,呈椭圆形。洞深十五米左右。洞内有石案、石香炉等。这里即是黄石公隐居处。可惜此洞于“文革”中被群众开山取石毁坏,今仅存亩许一大坑。诗中言及的“静院”,即黄石公庙。说是“庙”,其实是由庙、殿、堂组成的一片建筑群。建筑群占地一百二十亩,周围高墙围之,其内有专人司阍,俨然陵园气势。此建筑群面临加水,背倚黄石山,雕梁画栋,碧瓦飞檐。庙内有黄石公铜像一尊,高一米许,正襟危坐状。大展正中镶嵌历代文人骚客游此留下的题咏石刻。最后是祠堂,祠堂供奉馍头状巨型黄石一块。此石高近二米,围长五米余,重二三千斤,色彩橙黄而光洁灿然。我们推测,《史记》所载张良“葆祠”之黄石,即此物;梁庾信《张良遇黄石公赞》所云“谷城黄石,返归旧祠”之“旧祠”,即此祠堂。可惜的是,此古建筑群在1958年被拆毁,庙、殿、堂均荡然无存。黄石公铜像下落不明;巨形黄石被砸碎运走,散佚而不知所在。今其地遗址,除碎砖断瓦以外,仅存留残碑断碣六通:一为“无字碑”,碑体尚完整,碑面光滑而无一字可辨,疑即黄石公庙创建时所立,而因年代久远,字迹由风化而磨灭;一为元代至元五年《重修黄石公庙记》,字迹尚可辨而碑体碎断数块,碑文无可卒读;一为明嘉靖十五年《重修黄石公庙记》,字尚清晰,隶体,而碑断为三块,其中部一块无可寻觅,故碑文亦无可卒读;一为康熙四十年《重修黄石公庙记》,亦断残,仅存全碑三分之一(碑的下部分);一为乾隆二十五年《重修黄石公庙记》,碑体完整但碑面被人在上面砸打谷物,碑文残缺字甚多;一为民国五年《重修黄石公庙记》碑体完整而字迹清晰。勘考残碑,我们从中得一重大发现,那就是:黄石公庙古建筑群创自张子房!乾隆《重修黄石公庙记》云:黄石庙建立之人为谁,圯上于何处?奥稽至元五年重修碑记,系创自张子房。自汉迄今,沧桑屡易,所供奉祀神田,历代之碑皆未载亩数。圯上老父系何人所应,问其何来此?□□□者。昔日尝闻先人遣言,有田壹顷贰拾亩,尚有地单可稽。迨康熙四十年,口败寙隳萧,空缺主持,区征而□□,苟延而无其后,庙无守僧。强邻因之蚕食,虽欲略地追还,亦付之扼腕而已。越乾隆庚辰,□□□□□□□□□□□□,庙工竣之,几谒地石,载之于碑。将前此丧亡,□□□追而继承之,此举何其盛饮!······碑文为时任邳州知州韩让撰,广文韩纯年书。这里,碑文明确载明,黄石公庙“壹顷贰拾亩”。这话是尊重历史史实的。不然,身为帝师的张良,辅佐汉高祖灭秦蹙项兴汉,功成后为何在当时下邳县治北百余里的深山老林里创建颇具规模的黄石公庙?为何历代官民不惜财力物力一再“重修”黄石公庙?事情十分明白:“下邳圯上”的进履,黄石公授与兵书,张良是当事者,他当然会知道“下邳圯上”在哪里。他创建缅怀业师和“伏腊祠黄石”的庙宇,必然选择在进履、获书的“故地”,不会也绝不可能选择在风马牛不相及的无关之地。这个道理,就如同当今创建某战役烈士陵园和纪念碑一样,必选定其址在战役发生的地点(如:淮海战役碾庄歼灭黄伯韬兵团,在邳州市碾庄镇创建“淮海战役碾庄战斗烈士陵园”和“纪念碑”),而绝不会其他。而后人一再“重修”黄石公庙,只是珍视和保护这一历史遗迹而已。一句话,黄石公庙遗存的六通古碑,尤其是乾隆《重修黄石公庙记》,为我们考证出“下邳圯上”在何处,提供了有力佐证。黄石公庙东濒加水。加水又名加沟,是秦时下邳县北境一条小河沟,宽仅数米,夏溢冬涸,今几经拓宽、掘深,也仅宽五、六米。上游有两条支流,俗谓“东加”、“西加”。东加自山东苍山县狮子山发源,西加自山东费县抱犊崮发源,二加南流到邳州市岔河村东交汇南流,经黄石山、显阳山之间又南,转而西到加口入运河。《水经注》、《齐乘》、《明史·地理志》等文献均有古加水的记载。明代文学家曾繁《咏加沟》诗云:“东风吹暧柳丝柔,十里青山绕加沟。马上逢人相借问,计程两驿至徐州。”清代文士白衷睿《加水篇》诗序云:“《水经注》云:武原水,又南合武水,谓之加水,至下邳入泗,谓之武原水口,今发之通运焉。”诗云:“加水夹武原,武原势汤汤。昔贤通加道,引渠轮漕航。清淮注南流,浊河频相将。仰瞻天地见,照临圯上春。”曾綮“十里青山绕加沟”诗句,写明了加沟两畔的地貌,白衷睿“照临圯上春”即明确指明“下邳圯上”即在加水之上。今黄石山东一山名“桥头山”,附近两村也名曰“桥头村”,据云均因“圯上”而得名。今“桥头山”巍然屹立,山脚下“桥头村”隐约可见。思忖这些山名、村名的来历,再细想张良下取履之桥乃少水、干涸的小河沟,又亲观黄石公庙遗址和古代碑刻,细细揣摩乾隆《重修黄石公庙记》的记载,心中豁然开朗,张良进履的“下邳圯上”不是这儿又是哪儿呢?二关于“谷城山”《史记·留侯世家》载,黄石公授张良兵书后相约:“十三年,孺予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后十三年,(张良)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这里,司马迁所言之“谷城山”在哪儿?黄石公果真化为一尊黄石?“黄石冢”在哪儿?对此,有必要加以认真探讨。《辞海》(1980年版)云:谷城山,“在山东平阴西南。······《史记·留侯世家》所载黄石公和张良约见谷城山下,相传即此。”不知《辞海》所云的“相传”根据何在?其实,“谷城”和“谷城山”在我国有六处,所在如下:(一)山东东阿县。《史记·楚世家》:“楚使申侯将兵伐齐,取谷。”《正义》:“《括地志》:谷在济州东阿县东二十六里。”《东夷源流史》:“谷,又叫小谷,其东北有谷城山。”(二)山东曲阜。《清一统志》:“曲阜西北有小谷城,其邱曰谷城山。”(三)山东阳谷县。万历《阳谷县志》:“肥东北有谷山,县以此名。”(四)河南新安县。《山海经·中山经》:“平逢之山,南望伊,东望谷城之山。”(五)湖北谷城县。《元和郡县志》:“襄州谷城县,春秋时谷国,今县北十五里故谷城是也。”(六)江苏邳州市。《邳志补·山川》:“黄石山西三里许为青冈山,望之若伏兔,山阳有钓台。······又东南半里为谷山,㠑如鱼脊,北与阳山相拱揖。西有古城,传为‘谷城’,土人谓鹅鸭城。盖即武原城之讹也。”乾隆《江南通志·山川》:“黄石山在邳州西北百二十里,有黄石公庙,相近为谷城山。”这六处“谷城”和“谷城山”,只有邳州市的“谷城”和“谷城山”在秦时“下邳”境内,其余均在千里迢迢的遥远之域。黄石公与张良在“下邳圯上”相逢时,已是“一老父”,且“衣褐”,可谓年老体衰、清寒高士,且在下邳黄石山隐居著述,谷城山与黄石山近在咫尺,他的终身长眠之地只能选择就近的下邳谷城山,而绝不会跋山涉水、耗费钱财而到千里之外的异域。他怎么会跑到山东平阴西南的“谷城山”,并以此作他的葬身之地呢?《辞海》所云的“相传”黄石公与张良约见的地方是山东平阴西南谷城山,考究原因,或是未读邳州方志,不晓得邳州亦有谷城山,或是从《史记·留侯世家》载有的“济北”二字推测所致。其实,“济北”,地名,即秦代的博阳,汉代称卢城。故城在山东长清县南。(《读史方舆纪要》)与平阴西南谷城山相距二三百里,二者根本不可混为一谈。查考卢城旧址,附近根本没有什么“谷城山”。倘“济北”为“济水之北”之意,而平阴西南的谷城山却在济水之南。既然如此,那么“济北”确指何处?济,音ji,又音jì。音“jì”者,为水名,音“ji”者,义项有九(恕不一一冗述),其中一项即“渡头,桥梁”意。《诗·掷风》:“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我们知道,黄石公与张良相遇,是在下邛的一座桥上(即加沟的黄石山“渡头”)。黄石公置身的座标点必定是这座桥,他言:“后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这里的“济北”显然是指其所在的“桥梁”(“渡头”)之“北”,而不是指山东的“博阳”。今勘考其他,加沟不远处即今邳州的谷城山(二者仅相距数里)。这与黄石公所言完全相合。乾隆《江南通志·山川》所载:“黄石山······相近为谷城山”,是十分确切的。可见,黄石公所言的“济北谷城山”乃下邳“圯上”之“北”的谷城山,而非其他。三关于“黄石”至于谷城山下“黄石”,或以为即“圯上老父”所化,故将“老父”名曰“黄石公”。其实,这是极大的误会。人岂能化为石头?明代文学家程敏政在《黄石操序》中即对世人的讹传加以校正。文云:留侯遇圯上老父之事若近于怪。以予观之,殆读史者之不审也。史载老父与留侯约:异日见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也。乃老父自谓其年迈,后当葬彼,以黄石志其处,亦其冢上物,示不忘其人也。世乃谓老父化为黄石,岂理也哉!程敏政所言极中肯綮!“圯上老父”与张良相遇时,“其年已迈”(因此我们推断他不可能再远行山东),他显然是告诉张良:“十三年后”,他将不在人世,死后即葬此“圯上”附近的“谷城山下”。坟冢上“以黄石志其处”(以便张良能寻到其坟冢)。因此,我们说,谷城山下之“黄石”非“圯上老父”所化,实即“老父”坟家所在的特殊标志。由此可推断,“老父”坟冢亦在邳州无疑。史载张良将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前面已述,“葆祠”地点即今邳州市黄石山麓黄石公庙。“黄石”既移,推测张良亦必将黄石公坟冢移迁他处,进行厚葬。“留侯死,并葬黄石冢”,这亦是张良为身后归宿作安排的前奏。然,“黄石冢”究在何处?今初步勘考,已发现其端睨。1992年夏,岔河乡民众在黄石山开山取石,随着一声炮响,黄石山山巅南坡炸塌一古墓口,目击者告诉笔者,墓口现出碣石两块(因震碎断)。初步清理墓口,发掘出石匣一口,由六块石板扣成,匣内藏有竹简。民众略知文物可以卖钱,遂将竹简哄抢而尽。笔者观察墓口,此墓是由山巅垂直向下打穴,穴深十余米,阔三米许,隧道式。穴内填充石膏石泥。泥上复土与山表相平,山表植松柏。倘不是采石发现,使人很难发现彼葬者以山为陵,至尊山巅。从墓穴开掘难度(山为岩浆岩,凿进尤艰)和规制看,很难说是一般平民所为。以竹简出土可证,此墓为秦汉墓葬无疑。再以张良创建的黄石公庙位于此山东麓,使人油然联想到古代、近代一些伟人殁后所建寝陵规模。由此,我们推测,此山巅汉墓或许与黄石公有着内在联系。此墓莫非“黄石冢”?张良莫非“并葬”于此?这疑问的冰释,还有待于黄石山巅古墓进一步发掘和鉴定。不过,此墓被发现后,为防止盗发和破坏,地方政府予以封存,亟待来日考古专家的审鉴。因而,笔者无以于此下结论了。综上,我们说,史载“谷城山”乃邳州的谷城山,其山下“黄石”为“圯上老父”(尉缭)坟冢标志,而非“老父”所化。邳州黄石山或为“黄石公”寝陵。“黄石冢”之谜的大白将为期不会太远。作者:张清吉
2023年3月2日
其他

对作为地名用字的“鄄”和“甄”的辨误与探析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2023年3月1日
其他

中国“直辖市"通名改革研究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在肯定直辖市发挥强大作用的前提下,从中国历史、外国经验中分析了值得借鉴的有效成分,进行利弊分析后得出了我国直辖市应改为“城市省”或“都”的结论,认为其中改为“城市省”更具有可操作性。由此,中国的省级政区通名可统一为“省”(普通省、城市省、自治省)。[关键词]直辖市;直辖政区;城市省;都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沙县”县名始置年份考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提要:沙县作为千年古县,始置年份目前存在若干不同说法。因无严肃的考证支撑,没有定论,至于“沙县”一名到底使用了多少年,也无从确定。因此,系统梳理历史资料,严密考证沙县的始置年份,既有必要性,也具有现实意义。“隋开皇元年改沙县”是目前较普遍的说法,2005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应是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书籍,而经笔者考证,这一说法缺乏史料依据。笔者认为,“沙县”应始置于唐武德四年(621),至今业已存在了1400年,因此入列“千年古县”名副其实。关键词:沙村县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屯门地名考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屯门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一处地方,在唐代到清代香港古代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过去有学者主张古代屯门所指乃今日深圳的南头,并非香港的屯门。其实细考历史文献,证之于有关地域的地理特征,可以确证古代的屯门即今日香港的屯门。关键词:屯门;南头;南山;杯渡山;屯门澳;青山屯门位处香港西北,是香港十八个地方行政分区之一,管辖范围东起田夫仔;南及匙羹州;西至龙鼓州;北达洪水桥,是香港其中一个面积最大的分区。屯门作为香港行政分区的历史并不长。新界民政署在1969年重新调整新界的行政分区,设元朗、屯门、大埔、沙田、荃湾、西贡、离岛七个理民府。屯门从这年开始才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分区。1982年香港推行首届区议会选举,各选区亦即行政分区须严格界定人口密度和区域大小,于是行政分区之间的界线亦因而被重新调整。屯门的行政范围经此次调整后一直维持至今。
2023年2月26日
其他

岳麓秦简《三十五年质日》地名小考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新近刊布的岳麓书院秦简《三十五年质日》中,有一段从南郡往返咸阳的旅行记录,是有关秦代城邑与交通地理的重要资料。本文尝试对其北行一程所经的销、箬乡、丽(郦)等地略作考订。销秦至汉初南郡的销县,传世文献中未留下记载,而在秦汉简牍中屡有所见。按资料发表顺序,先后出现于沙市周家台30号秦墓364号竹简、张家山247号汉墓《二年律令·秩律》456号简、里耶古井16:52号秦里程木牍以及岳麓书院秦简《三十五年质日》1949、0064、0076、0075与2177+1117号简。周振鹤先生根据《二年律令·秩律》销侧身于南郡诸县之中的记载,考定为南郡属县。后又根据里耶里程木牍(16:52)进一步指出:自古至今,从宜城到江陵这条大路始终是重要的交通路线。所以按照销北至鄢184里,南至江陵240里的标志,大概可以将销县定位于今湖北的荆门市北面的石桥驿与南桥之间。王焕林先生认为:“销”上古属齿头音,宵部;“湫”上古属齿头音,幽部。宵幽通转,“销”“湫”实为一地。湫见载于《左传》庄公十九年,在今湖北钟祥市北部。晏昌贵先生认为:销很可能就是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宵城”或“霄城”县,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笑城遗址或其附近。里耶里程木牍(16:52)记云:“鄢到销百八十四里,销到江陵二百四十六里,江陵到孱陵百一十里,孱陵到索二百九十五里……”鄢、江陵、孱陵与索,大致在南北一线上,销最有可能也在诸地连成的直线之上,而不大可能偏至汉水以东(笑城尤其偏远)。从里耶里程木牍(16:52)看,上述三种推断中,周振鹤先生的推断最合情理。岳麓书院秦简《三十五年质日》为销之所在提供了新的线索。其一,三月癸丑至丙辰四日下,连续记有“治销”,丁巳日下记云:“去南归。”岳麓书院秦简《二十七年质日》四月癸卯日下记州陵之行说:“起江陵。”显示这位记录者当常住江陵。《三十五年质日》三月丁巳日去销南归的目标也应是江陵。这显示,销与江陵南北相对。在已有三说中,周振鹤先生所云合乎这一条件,王焕林先生所云偏向东北,晏昌贵先生所云则更为偏东。《三十五年质日》所记的咸阳之行有助于进一步推定销地所在。这次旅行从四月一日(己未)开始,当晚“宿当阳”,次日(庚申)“宿销”,第三日(辛酉)“宿箬乡”。汉当阳县治,在今湖北荆门市南约20里处。箬乡,当与古鄀国、楚鄀都故城有关,据唐宋史志记载,约在今钟祥市西北胡集镇南的丽阳村一带(详看下文所考)。销当在这两地之间的偏中位置,与周振鹤先生据里耶里程木牍(16:52)所作的推定大致相当。箬
2023年2月25日
其他

地名图录典志编纂专栏 | 黄石首部地名词典出版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21日,市民政局传来消息日前黄石建市以来首部地名词典《黄石市地名词典》正式出版《黄石市地名词典》由市民政局组织编纂,武汉出版社正式出版。前后历时多年,收集了我市境内的重要地名8000余条,成书140余万字,涉及我市行政区划居民点、自然地理实体、城区道路、交通运输、革命纪念地、名胜古迹、水利电力设施、企业等地名名称,全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黄石行政区域内的地名现状特点、全貌及主体要素,是一部规范的地名专著。黄石因矿立市,以冶兴城。源远流长的矿冶历史文化使黄石成为中国具有工业文明特殊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黄石各处地名的由来与演变印证了千百年来黄石的变迁史和文明发展史《黄石市地名词典》是地名普查的显著成果,是地名成果转化和利用的重要体现,是黄石地名传统文化的结晶。作为黄石市级地名工具书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对传承黄石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社会治理、满足社会对地名使用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来源:黄石日报选稿:刘
2023年2月25日
其他

地名资讯 | 全省学习贯彻《地名管理条例》专题培训班在婺源召开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地名管理条例》,准确把握《条例》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推动我省新时代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2月22日—23日,全省学习贯彻《地名管理条例》专题培训班在婺源县召开。民政部区划地名司一级巡视员陈克相出席开班仪式,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刘石呈作动员讲话,上饶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晓出席并致辞。开班仪式上,景德镇市、抚州市、宜春市、吉安市、赣州市及婺源县进行交流发言,并举行“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2023年2月25日
其他

《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中的地名说解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中都有比较丰富的地名及其它地理类名词说解,内容涉及地名来源、地名的发展演变及其原因、《说文解字》和《广雅》收录地理类字词的体例等等。段、王治学态度严谨,精通古音,注重词义引申,对词语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有深入的了解,做到了形音义通解,且都具有历史发展眼光,在探究语言文字问题时注重考察其社会因素、时代发展、地域差异。个性亦鲜明,段注考字,以字为研究对象,字形为抓手,兼及音、义及搭配;王氏考词语,以词为研究对象,词义为抓手,关注词的各种聚合关系。了解段、王相关研究成果和方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近代地名研究。关键词:《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地名研究;语言学史清代考据学者为中国近代地名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地名研究主要涉及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的考证。我们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中的地名及地理类名词说解为例,管中窥豹,初步了解近代地名研究的共性和个性。一、《说文解字注》中的地名说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下称“说文段注”)中论及地名者74例,内容十分丰富,反映出段玉裁对地名及相关语言问题的深入思考。(一)考察地名得名之由,在探讨地名得名之由时多涉及词源讨论历史地名的得名缘由有自然因素,如得名于当地动植物等特色物产,属于相关性引申,或得名于名山大川之地貌,属于相似性引申。如:1.地名得名于当地物产名。如:蓩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基于GIS的榆林市乡镇地名分布特征研究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利用不同的网络公开地名数据源进行数据融合,获得榆林市乡镇级居民地地名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地名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引入地名密度和地名点距离的指标,运用GIS的分析方法,对榆林市乡镇级地名数据进行景观分析。研究得出:榆林乡镇地名从东南向西北部递减,并且呈现出聚集的分布特征;榆林市的自然人文特征直接体现在其主要地名分类的分布上,山水类地名的分布反映了榆林西北部沙漠干旱,东南部黄土丘陵、河流较密的自然特点,姓氏、军事类地名的分布则反映了榆林市的移民文化、多民族混居的民族特色,以及古代军事价值高的特点。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微观个体认知视角下北方农牧交错带少数民族语聚落地名的汉化进程——从文化符号向空间指位符号的衰变

点击“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摘要:地名的生命历程包括命名和用名两个环节。地名的符号意义通过命名者得以构建,而在地方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又不断被重构。以内蒙古达茂旗为例,通过大量微观个体的深度访谈,从地方民众认知的视角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带少数民族语聚落地名文化符号意义的变迁及成因。结果显示:案例地少数民族语聚落地名汉化趋势明显,其大致经历了少数民族语地名主导阶段、少数民族语和汉语地名共存分立阶段、汉语地名与汉译少数民族语地名主导阶段。随着语言文字环境和用名群体结构的剧烈变迁,少数民族语聚落地名的符号意义在新的用名环境中不断被弱化,地方民众对少数民族语聚落地名的认知越来越有限,少数民族语聚落地名逐渐从意义丰富的文化符号衰变为简单的空间指位符号。关键词:聚落地名;文化符号;少数民族;认知;农牧交错带0
2023年2月21日
其他

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为充分对接国际南极地理实体命名规则,规范和指导我国南极地理实体命名工作,在梳理国际南极地名命名规则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南极地名工作进展情况,并重点梳理了我国南极地名工作存在问题,结合当前南极地名命名形势,研判了南极地名命名的趋势,即地理实体命名规范化、以人名命名标准提高和命名区域由陆表向冰下拓展,并为我国开展南极地名命名提供些许建议和参考。关键词:南极考察;地名管理;地名词典;命名规则;发展趋势1引言地名是社会的产物,它的命名、演变始终都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历史时代都有反映该时代特征的地名。南极地名同其他地区地名命名一样,是人类在其活动区域内对重要地理实体加以区分和定位的固有需求。南极地名对于识别、定位和导航具有重要意义,为后勤行动(包括搜救、运输)、管理、环境调查和保护、科学研究、旅游等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也促进了国际间南极科技交流与合作。南极地名反映了南极大陆的探险历史,南极和亚南极地名命名始于1775年,詹姆斯·库克发现了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并以乔治三世国王的名字命名。1819年,英国威廉·史密斯船长首次发现了南极半岛北端,并对20多个主要地点进行了命名,包括乔治王岛(以乔治四世的名字命名)、史密斯岛(以威廉·史密斯的名字命名)。此后,各国对南极洲的探险逐渐白热化,斯科特、沙克尔顿、阿蒙森等探险家拉开了南极洲探险时代序幕,南极地名命名随之而来。继20世纪50年代末的国际地球物理年之后,南极洲迎来了科学考察的新时代,进一步推动了南极地名命名工作进展。尤其在1961年《南极条约》生效并冻结了相关国家的南极领土主张之后,科技、治理及话语权等逐步成为各国开展南极竞争重要领域,对发现的南极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彰显南极考察成果和主张南极权益的重要窗口。超过20个《南极条约》成员国设立了国家地名命名机构,并在实地踏勘、测绘研究的基础上,对南极地理实体进行命名。目前,已有24个国家命名了39132个南极地名。2021年10月,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2023年2月20日
其他

我国“龙”地名的文化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锋选稿:黎淑琪编辑:黄海红校对:汪依婷审订:邹怡思责编:甄艺涵往期推荐“三星堆”之名当为“宽山”论阳江的方位地名和方位认知地名失范的管理偏误与法治矫正协和万邦
2023年2月19日
其他

数字人文视域下中国行政区划地名演化知识库构建及分析研究

实体识别算法识别出演变类型句之后,需要对演变类型句包含的时间与地点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实体识别。本文选用的是目前识别效果较好的BERT-BiLSTM-CRF模型。BERT(Bidirectional
2023年2月18日
其他

基于GIS的呼和浩特地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以呼和浩特地区为研究区,基于DEM图像、历史文献、历史地图等资料,利用GIS对呼和浩特3726条地名进行分类,并进行核密度分析、空间局部自相关分析和标准差椭圆分析。结果表明:①呼和浩特地名空间布局分为南、北、中3个部分,北部密集集中于山地平缓地区和历史旅蒙商道地区,中部平原地区地名均匀分散;②人文景观类地名数量多于自然景观类地名,但地形地貌类地名占比最多,地区内地名命名以反映地貌状态为先;③南北部山地地区地名数量密集,热点程度最高,土默特平原、阴山为地名分布冷点区域;④商业发展、宗教文化、人口迁徙、多民族混居等历史、社会因素对呼和浩特地名空间分布具有深远影响。关键词GIS;地名;呼和浩特;空间分布;核密度分析地名是地方的名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自然地理实体、居民点和行政区划所起的名称。地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们认识周围环境的手段,也是社会存在的重要形式,并伴随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演变。通过地名研究可探究地区历史、经济、语言、社会等多方位的历史状态,对于还原和重现地区历史状况和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指示性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从无到有、逐渐兴起,诸多国内学者创新了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方式,如翁毅等研究了福州市台江区涉水地名;冯嗣禹等对多民族融合区朝阳市的乡村聚落进行了分析研究;苏都尔等深入研究了内蒙古地区半农半牧区地名景观;王洪波等从空间可视化与量化角度分析了保定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曾早早等通过地名记载对吉林省过去300年的土地开垦过程进行了研究;林琳等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聚落地名为例,研究了地名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东方杰等在多语种背景地区重点分析了新疆地区地名的分布情况;王盼等则聚焦研究了天山北坡地名文化景观;姚露露等在对徐州地名的研究中发现,地名布局主要与其河网和地形有关。近年来,地名文化景观研究得到快速发展,研究方法不断创新,但主要集中在大面积、大尺度的研究区域中,有关农牧交错带地区的研究仍缺乏学术界的关注度。本文以内蒙古中部地区所处的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区,结合历史资料和GIS手段,分析了多民族地名文化对蒙中地区留下的深刻烙印,这对于丰富少数民族史研究和补充呼和浩特城市发展史都具有重要意义。1
2023年2月17日
其他

地名图录典志编纂 | 安阳首部地名专著《安阳市地名志》问世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详细记载了我市地名历史与现状的《安阳市地名志》一书,正式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发行,对推进安阳地名标准化进程、宣传地名文化发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安阳市地名志》由安阳市民政局编纂,是安阳有史以来第一部地名专著。该书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视角记述了安阳地名的历史与现状。在组织发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梳理论证、整理编纂过程中,我市地名工作者与专家学者、编辑前后经过8次反复修改完善,历时3年编纂,终于完成这部体例完善、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地图精湛、图片优美的地名巨著。《安阳市地名志》全书72.5万字,共分11章、43节,纲目清晰、体例完善、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收录了陆地水系、陆地地形、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和单位十一大类地名及安阳历史地名,既具有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又具有可读性、实用性和地名特色,是一部系统了解安阳地名的重要资料书、工具书。来源:安阳融媒选稿:江西地名研究小组编辑:刘言往期精彩推送地名资讯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南岭地区天牛的研究概况及相关地名拼写总结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本文初步总结了文献记录的南岭地区天牛,计有188属392种,其中70种的模式标本采自南岭地区,隶属于4亚科50属。本文提供了模式标本产自南岭地区的天牛名单,包括各种的模式标本产地和模式标本存放地信息。因为粤语的发音跟标准普通话相差较大,为了方便同行检索历史文献,本文总结了天牛科里涉及到的南岭地区范围内的地名拼写,共涉及四省16县和两座山。关键词:天牛科;模式产地;南岭地区;粤语地名拼写1南岭地区天牛的研究概况1.1南岭地区的天牛研究概况本文所指的南岭地区是指地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省的南岭山地。历史上尚没有专门针对南岭地区的天牛调查研究,但关于某个小的保护区或者山脉的研究还是有的,比如广东境内的大东山保护区、广西境内的猫儿山保护区、江西境内的九连山保护区,都有不同的学者做过一些研究。下面就按照省份对已有的天牛研究概况进行总结。1.2广东南岭地区的天牛研究概况1.2.1南岭地区在广东省境内的区划范围广东省内涉及的县级地点包括:清远市(英德市、连州市、阳山县、连山县、连南县);韶关市(韶关市、武江区、浈江区、曲江区、乐昌市、南雄市、始兴县、仁化县、翁源县、新丰县、乳源县);河源市(连平县);肇庆市(怀集县)。广东的南岭山脉主要有大东山、车八岭、大庾岭、萌渚岭、九连山。其中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乳阳、大顶山、龙潭角、秤架、大东山五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基础上建立的。1.2.2Gressitt的南岭天牛研究总结美国人J.L.Gressitt是最早专门研究中国天牛分类的,在岭南大学工作期间,对中国东南地区开展了一些调查(Gressitt,1937a)和鉴定研究,其中涉及南岭地区的天牛鉴定结果主要呈现在Gressitt(1937b,1939,1940,1942,1951)等文章中。Gressitt(1939)报道了南岭地区有分布的天牛68种;Gressitt(1940)报道了南岭地区有分布的天牛34种;Gressitt(1942)报道了南岭地区有分布的天牛9种;Gressitt(1951)报道了南岭地区有分布的天牛38种。华立中等(1993)在《海南•广东的天牛》一书中,记载了广东省南岭地区的天牛138种,包括了前面Gressitt报道的所有种类。1.2.3广东大东山管理站的天牛研究概况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东山昆虫名录总共分为6个部分。其中鞘翅目名录在第三部分(陈振耀等,2002),报道了天牛科昆虫65种,涉及3亚科43属,其中4种只鉴定到属级阶元。这批标本目前存放在中山大学的生物标本馆。1.3广西南岭地区的天牛研究概况1.3.1南岭地区在广西省境内的区划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涉及的县级地点包括:柳州市(三江县);桂林市(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灌阳县、龙胜县、临桂县、资源县、恭城县);贺州市(八步区、钟山县、富川县)。广西的南岭山脉包括:都庞岭、越城岭、花坪和猫儿山。其中保护区有: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2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牛研究概况广西猫儿山林区是广西北部的一个自然保护区,是越城岭山系的主峰。周善义和林庆葵(1995)报道了猫儿山林区天牛科昆虫计4亚科56属83种3亚种,其中未定名种7种。2002年,黄建华以《广西猫儿山天牛科昆虫多样性、丰富度及其影响研究》为题做了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其后,黄建华等(2002)报道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计5亚科100属186种/亚种,其中未定名种13种,之后黄建华等(2006)又补充报道了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牛科昆虫17种,黄建华和周善义(2008)又补充了花天牛亚科的一种,这批标本目前存放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Lin&Weigel(2022)最近描述了猫儿山的一新种。1.3.3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牛研究概况华立中(1986,1987)描述了广西龙胜的2种天牛;蒲富基(1984,1992)及其合作者(蒲富基和金根桃,1991)描述了广西龙胜的3种天牛;蒋书楠(1981)及其合作者(Chiangetal.,1993)描述了广西龙胜的2种天牛;Holzschuh(2007)、Luetal.(2019)和Lin&Weigel(2022)分别描述了产自龙胜的一种天牛。本文第一作者曾在2006年参加过花坪保护区的昆虫调查活动,在于忠明(2015)编写的《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里面,报道了花坪保护区天牛18属21种,这批标本目前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4湖南南岭地区的天牛研究概况1.4.1南岭地区在湖南省境内的区划范围湖南省内涉及的县级地点包括:邵阳市(常宁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县);郴州市(桂阳县、宜章县、临武县、汝城县);永州市(武冈县、零陵区、东安县、双牌县、道县、江永县、蓝山县、新田县、江华县、苏仙区、北湖区、资兴县);怀化市(通道县)。湖南的南岭山脉包括:车八岭、大庾岭、萌渚岭、都庞岭、骑田岭、越城岭。保护区为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立中等(1992)在《湖南森林昆虫图鉴》等记述了5亚科117属209种,里面的地点信息只是简单地记录为“湘东、湘中、湘南、湘北、湘西”等,无法十分准确提取些种类分布在此次考察的南岭地区的区域内。其中,里面的湘南南岭山区,包括了桂东、汝城、资兴、郴县、宜章、桂阳、临武、嘉禾、新田、蓝山、宁远、双牌、道县、江华、江永及永兴、常宁、零陵、祁阳、安仁、酃县、攸县、茶陵县的部分山区(彭建文和刘友樵,1992)。这本书里记录有湘南的天牛有94种,这批标本目前存放在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这本书里面描述的4个新种里,有两个新种的产地是在南岭地区,其中湖南零陵1种,湖南东安1种。华立中(1993)描述的棕带肖斑背天牛配模产自湖南宜章的莽山。1.5江西南岭地区的天牛研究概况1.5.1南岭地区在江西省境内的区划范围江西省境内涉及的县级地点为赣州市的大余县、崇义县、龙南县和全南县4个。江西省境内的南岭山脉主要为九连山。保护区为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2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牛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种类特别丰富,是昆虫学工作者关注的地方,曾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原江西大学生物系、江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等单位的昆虫专家多次到九连山考察采集。特别是江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站从1998年到2000年,连续进行了4次较全面的考察采集,采集累积昆虫标本7800余号,并对历年来的昆虫调查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已鉴定的昆虫有19目292科987属1404种(丁冬荪,2002)。由于对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采集工作做得不够全面,尤其对道路难行甚至无路可寻的山涧陡峰所采标本有限,加上时间紧,仍有不少昆虫标本未鉴定完,尚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丁冬荪,2002)。丁冬荪(2002)总结了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名录,天牛部分包括了暗天牛科的1属1种和天牛科的5亚科59属82种,其中沟胫天牛亚科占到半数以上,有31属45种。这批标本目前存放在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1.6其他零星报道零星报道的文献无法逐一登记在此,但大部分提取了数据并合并在后面的综合分析里。例如,王文凯和郑乐怡(2002)在《南开大学馆藏天牛总科昆虫名录》中,涉及南岭地区的天牛有13种。Lin(2014)报道了9种产自本次调查范围内的南岭地区的天牛。Lin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基于DA-BERT-CRF模型的古诗词地名自动识别研究——以金陵古诗词为例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古诗词地名实体识别不仅有助于深度挖掘古诗词文本之间的关联,而且有助于绘制中国诗歌版图分布,推动空间维度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文章围绕南京城系统采集有关古诗词数据,采用BIOES方法进行地名实体标注。针对古诗词领域训练数据匮乏、以字代词等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数据增强方法,同时融合预训练模型与条件随机场方法的古诗词地名识别模型,简称DA-BERT-CRF模型。文章将训练数据采用实体交叉互换方法进行数据增强处理,然后通过预训练模型BERT得到古诗词地名的上下文语义信息,最后利用条件随机场CRF实现地名标签约束并生成全局最优地名序列。文章提出的DA-BERT-CRF模型十折交叉实验平均精确率、平均召回率和平均F值分别为86.49%、90.44%、88.35%。关键词深度学习模型;地名实体识别;古诗词;数据增强0
2023年2月15日
其他

“京兆”地名演变考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京兆”一词因官职“京兆尹”而得名。西汉以官名“京兆尹”为地方上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目的在于突显其在京畿附近地位的重要性。本文对西汉始设京兆尹的大致范围(即今大致西安市范围内)及其“京兆”一词作为行政区名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同时对“京兆”在此以外的地区作为行政区名的情况作了简单概述。关键词:京兆;行政区名;历史演变一、“京兆”一词的来源“京兆”源于京兆尹一词。《通典》曰:“周官有内史。秦因之,掌治京师。汉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张晏曰:地绝高曰京,《左传》曰:‘莫之与京。’十亿曰兆。尹者,正也。大众所聚,故曰京兆。”其实京兆尹本是西汉时的官职名称,其职掌与一般的郡太守相当,但因其治地处京畿附近,故不称郡,以官职名命名其治所,成为西汉的一个行政区名称。二、“京兆”作为行政区名的演变历史《汉书·地理志》载:“京兆尹,故秦内史,高帝元年属塞国,二年更为渭南郡,九年罢,复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右内史,太初元年更为京兆尹。”当时京兆尹是西汉三辅之一,其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下辖长安、新丰、船司空、蓝田、华阴、郑、湖、下邽、南陵、奉明、霸陵、杜陵12个县。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置司隶校尉监察区,监察当时的京师七郡,其中就包括京兆尹,但那时监察区只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与郡并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公元9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政权,仍都长安,将京兆尹改为西都京兆大尹。公元23年,绿林农民起义军攻下长安,新莽政权覆灭,汉王室复立。汉更始元年(23),又将西都京兆大尹改回为京兆尹。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世称光武帝,建都洛阳,以长安为西都。“光武都洛阳,以关中地置雍州,寻复立三辅。”又据《后汉书》:“京兆尹秦内史,武帝改。其四县,建武十五年属。”东汉时仍称京兆尹,属司隶校尉部,是京师七郡之一,辖长安、霸陵、杜陵、郑、新丰、蓝田、长陵、商、上雒、阳陵10个县。三国时期,长安属曹魏。“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分陇右为秦州,改京兆尹为太守,冯翊、扶风各除左右,仍以三辅属司隶。”又据其他资料记载:“黄初二年(221)魏文帝封其子曹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次年又改秦国为京兆国。魏齐王正始五年(244)又改为京兆郡。”此间,辖长安、霸陵、杜陵、郑、新丰、阴般、蓝田、商、上洛、长陵、下邽11个县。《晋书》:“晋初于长安置雍州,统郡国七,县三十九······京兆郡,汉置。统九县,户四万。长安、杜陵、霸城、蓝田、高陵、万年、新丰、阴般、郑。”南北朝时期,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愍帝之后,刘聪、石勒、苻坚、姚苌相继窃据之,苌孙泓为刘裕所灭。东晋复置雍州及京兆郡,寻为赫连勃勃所破,遣子镇长安,号曰,南台。后魏太武帝破赫连偿,复于长安置雍州,孝武自洛阳迁长安,改为京兆尹。”又据其他史籍记载,十六国时期,先后有前赵、前秦、后秦三个王朝在长安建都:“前赵刘曜光初二年(319)复置司隶校尉,辖京兆郡。前秦苻坚皇始元年(351)复置司隶校尉,改京兆郡为京兆尹。”后秦废司隶置雍州,京兆尹改称京兆郡。大夏昌武元年(428),赫连勃勃破长安,置南台,以其子赫连琅领大将军雍州牧,维持前制。北魏道武帝于公元431年灭夏,沿置雍州,领京兆等五郡。据《魏书》载:“京兆郡领八县,有长安、杜、酃、山北、新丰、霸城、阴檠、蓝田。”公元557年,宇文觉废魏恭帝,建立北周,仍都长安。北周据有关陇,自晋州、洛阳以西皆属之。置京兆尹,辖冯翊、武乡、延寿、扶风四郡。“隋开皇三年,自长安故城迁都龙首川I,即今都城是也。废京兆尹,又置雍州,炀帝改为京兆郡。”《隋书》又载:“京兆郡,开皇三年,置雍州······大业三年,改州为郡,故名焉。置尹。统二十二县。”唐时,“京兆”一词的变化比较复杂。《旧唐书·地理志》记载:“京兆府,武德元年,改为雍州······天授元年,改雍州为京兆郡,其年复旧······开元元年,改雍州为京兆府,复隋旧名。”又《元和郡县图志》载:“武德元年,复为州。开元元年,改为京兆府。”贞观元年(627)设关内道,“关内道,蓋古雍州之域,汉三辅······之境”。领关内各州县,其中就包括京兆府。“天禧元年(904),降西京为佑国军统辖京兆”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元年(907),复京兆府为雍州,同年又改为大安府。后唐同光元年(923),将长安称为西京,复大安府为京兆府。后晋天福三年(938),仍为京兆府。后周沿前制。“梁开平元年四月,改京兆府为大安府,长安县为大安县······仍置佑国军节度使额······至二年五月,改佑国军为永平军。后唐同光元年十二月,废永平军额,复为西京京兆府······晋天福七年十月敕:改西京为晋昌军,留守为节度观察使,仍依旧为京兆府,在七府之上。汉乾佑元年三月,改晋昌军为永兴军。周广顺元年六月,降京兆府同五府。”北宋至道三年(997),置陕西路,熙宁五年(1072),改为永兴军路,“永兴军路。府二:京兆、河中”,均辖京兆府。《宋史·地理志》载:“京兆府,京兆郡,永兴军节度。本次府,大观元年开大都督府。旧领永兴军路安抚使。宣和二年,诏永兴军受臣等衔不用军额,称京兆府。”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入长安。金皇统二年(1142),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置京兆总管府。《金史·地理志》载:“京兆府路,宋为永兴军路。皇统二年省并陕西六路为四,曰京兆,曰庆原,曰熙泰,曰鄜延······京兆府,上。宋京兆郡永兴军节度使。皇统二年置总管府,天德二年置陕西路统军司、陕西东路转运司。县十二,镇十。”元中统三年(1262),立陕西四川行省,统辖川陕行政。下属的京兆总管府于至元十六年(1279)改为安西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1286),专立陕西行中书省。皇庆元年(1312),改安西路为奉元路,辖长安、咸宁、蓝田、潼关、高陵、周至、户县等26县。“奉元路,上。唐初为雍州,后改为关内道,又改京兆府,又以京城为西京,又曰中京,又改上都······元中统三年,立陕西四川行省,治京兆······十六年,改京兆为安西路总管府。二十三年,四川治行省,改此省为陕西等处行中书省······皇庆元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领司一、县十一、州五。州领十五县。”此以,“京兆”一词在今西安市范围内再也没有作为政区名出现。三、“京兆”在其他地区作为行政区名的情况“京兆”一词作为行政区名主要存在于今西安市范围内,但是在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区也出现过“京兆”一词被用作行政区名的情况。(一)京兆郡西晋灭亡以后,司马氏再建政权于东南,史称东晋。东晋政权偏安于东南,不思进取于北方,可西晋末大量南渡之人思乡心切,于是东晋在南方地区侨置许多的州、郡、县借予慰藉。京兆郡在此背景下也应运而生。京兆郡,东晋孝武帝时侨置,治所在邓县(今湖北襄阳县西北),南朝梁废。(二)京兆县京兆县。西魏以益昌改名.治所即今四川广元县西南昭化镇。北周复改为益昌县。(三)京兆地方1912年,中华民国定都北京,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设京兆尹,直隶中央政府。治所在大兴、宛平(今北京市),下辖相当于今北京市(除延庆县外)天津市武清、宝坻县及河北涿州、霸州、固安、永清、安次、香河、三河、蓟县等市县地。1928年,迁都南京,废京兆人河北省。四、结语纵观“京兆”一词在今西安市范围内作为行政区名的历史演变可知,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开始设京兆尹,在经历了京兆郡、京兆府、京兆总管府等名称的变化后,最终在元至元十六年(1279)后为其他地名所代替,京兆在西安范围内作为政区名大概存在了1383年。在其他地区,京兆作为行政区名则先后作为东晋京兆郡、西魏改置的京兆县、中华民国前期的京兆地方出现。作者:龙小峰来源:《丝绸之路》
2023年2月14日
其他

中国历史文献中的日本海地名溯源考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内容提要“日本海”在中国诸历史阶段上的称谓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隋唐以前无专门地理名称;唐代称之为“大海”,并称其南部为“南海”;辽、北宋时称“东海”;元代称“鲸海”;明代沿袭元代称谓,对其南部称“南海”;清代称其北部为“东海”,南部为“南海”,光绪十年前后,始有“日本海”称谓,然正式起用当在光绪甲午年前后。探究这种变化,对于揭示东北亚地区在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关系变动有一定参考价值。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为日本海沿岸国家,与周围国家和地区经日本海有着友好交往的历史,尤其是唐朝渤海国经日本海与日本交往密切,其交往路线曾被称为“日本道”,号称“东方丝绸之路”。然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陆续被强迫割让给沙皇俄国,从而使中国变成了日本海的近海国。一地之名,常反映当地的自然风貌和当地的人文风貌。地名的变化往往反映当地或周围地区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或历史上的巨大事变。故考证日本海海域地名的沿革,对于揭示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1.对于今日本海海域,我国很早以前就有记载。满族的祖先——肃慎人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最早的居民之一。他们居住在“不咸山”(长白山——作者注),东滨大海以及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早在周初,肃慎已接受中原的册命。“书序”记:“成王既伐东夷,息慎(肃慎)来贺”。自兴汉后,肃慎又名挹娄,《后汉书》载:“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在夫余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沃沮在今朝鲜东北部,夫余在今吉林省农安县的夫余,挹娄在今俄罗斯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下游地区,则“东滨大海”之大海,即今日本海海域。三国时期,魏军平定辽东之公孙氏割据政权后,曾派兵追击高句丽军队。《三国志》卷30记载:“穷追极远,逾乌丸、骨都,过沃沮,践肃慎之庭,东临大海。”此处的大海亦指今日本海海域。两晋南北朝时代的历史文献中,也提到今日本海海域。《晋书》卷97记载:“肃慎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东接大海,西接寇满汗国,北极弱水。”“东接大海”之“大海”亦指今日本海海域。总之,在隋唐以前,据历史文献考证,中国对今日本海海域,尚无专门的地理名称,均称为“海”或“大海”,中国对此海域了解甚少。2.隋唐两朝,中国建立了强大的封建政权。南北朝时,肃慎、挹娄的后裔,被称作勿吉。隋朝,勿吉被称为靺鞨。贡使向隋文帝表示归服,著名首领度地稽率领千余家移居柳城(今辽宁朝阳县附近)。唐朝时,分为白山、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和黑水七部,其中黑水、粟末二部最为强盛。黑水
2023年2月13日
其他

论佤语地名的几个主要特征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地名不仅是地理名词,而且也是文化的符号,通过地名我们可以认识和掌握一个民族历史上的分布范围和迁徙路线。云南许多地名都是少数民族语地名,但人们对这些地名往往有错误的认识,文章通过对佤语地名几个主要特征的分析对于进一步研究云南古地名和云南民族历史有一定帮助。关键词:佤语地名;主要特征;分析;研究地名是文化,它有着非常强的象征性,研究地名往往如读一部社会史和民族史。所以,分析和研究佤语地名、找出其几个主要特征,这必将对于人们进一步研究佤族历史、佤族文化等肯定是有帮助和推动作用的。一、佤语地名特征之一是“永”字头任何民族语地名都有其显著特征,佤语地名自然不例外,“永”字头地名正是佤族语地名有别于其他民族语地名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佤语属于南亚语系盂高棉语族佤德语支语言。在佤语中,“永”字有“寨子”、“村落”、“家族”等含义。为了简洁“永”字常被省略,比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岩帅”,全称其实是“永岩帅”,即“岩帅的寨子”之意。“永”字被省略常见于三个字以及三个字以上的地名。翻开历史文献资料,查阅佤族聚居区地图,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以及现今,凡是佤族主要聚居区,“永”字头地名随处可见,俯拾即是,它们几乎百分之百都是佤语地名。这些地名成为我们认识和辨别佤族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佤语“永”字头地名,在各类文献当中,常见的写法有“雍”、“阳”、“羊”等。“永昌”,即云南西部的一个古地名,出现于西汉、东汉时期。东汉时期,中央王朝设置“永昌郡”,其管辖范围相当于今天保山、临沧、德宏、大理等广大地区。根据佤族历史专家魏德明先生研究,“永昌”是“永艾昌”的省写,意为“艾昌之地(寨)”。艾昌是一个人名。“永昌”是古哀牢地,根据历史、民族研究专家方国瑜先生研究,“古哀”是我国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佤族等民族的先民。所以,这里出现佤族语古地名是很自然的了。到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今天临沧出现了“永寿”和“雍乡”这两个古地名。从结构上看,它们显然符合佤语地名的显著特征。通过对它们的全面考证,两个古地名也都是佤语地名。“永寿”的“寿”即佤语“狗”之意,“永寿”即“狗寨、狗部落”之意义,这是因为佤族的狗崇拜而产生的古地名。显然,狗是当时这里佤族的图腾,图腾变成了族称,比如今天佤族还有“永荣耿寿”、“斯内荣寿”等家族名称,前者可译为“狗头李”(佤族“永荣”借用汉姓李),后者可译为“长角狗肖”(佤族“斯内”一般借用汉姓肖)。正如民族学家所说:“云南有些民族以动植物为姓,就是氏族图腾的遗留”。民族学博士何星亮也认为:“最早的地名不是随意起的,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它的产生主要根据在该地上居住的氏族或部落的名称,以表示该地是属于他们的地方,当某一氏族或部落定居于某一地方后,他们的图腾名称便自然成为该地的地名。因此,最早的地名就是图腾名称”。“雍乡”指的是今天永德、镇康一带,“雍”即“永”的异写,为寨子、地方之意,“乡”也是“相”的异写,佤族对崇拜的宝石、怪石的称谓,也可以引伸为“王”、“王者”。佤族有浓厚的石崇拜,这个地名是因为佤族的这一民间信仰而产生的,意为“宝石之地”或者“大王之地”。保山市腾冲县和顺,原称“阳温暾”,见于乡外石碑上。根据笔者考证,这是一个以“阳(永)”为字头的佤语地名。大理古地名之一“阳苴咩城”,也属于这样的地名,可能也是佤语地名。以上例举的是历史上出现的古地名,而在佤族聚居的阿佤山区,“永”字头地名随处可见,俯拾即是,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寨子、地方因何叫“永”?与佤族同为南亚语系的“克木”人,他们称呼父亲为“捏永”这一叫法似乎可以参考。“捏永”即佤语“家庭”(“捏”)和寨子(“永”)拼凑起来的合成词。所以,“永”可能出现于佤族历史上的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特指的是父系家庭建立的部落。由此可以看出,佤族“永”地名出现应该是非常早的,它最早的含义可能就是对父亲的称呼。二、佤语地名特征之二是“班”字头有专家指出:“不论是‘拜’或者‘班’都是源于南亚语系古语村落的音译,国内史书多用‘邦’、‘巴’、‘班’、‘摆’等”。显然,“班”字头地名也是佤族语地名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佤语当中,“班”字是何意义,这首先是我们要回答的问题。其实,在佤语当中,“班”字有“地方”之意,如:“班地某?”这句话,“地某”为“什么”之意,这里“班”就只能翻译为“地方”了,即“什么地方?”之意。当然,“班”的原意应该是“平地”、“山头”等意。同样,在佤族曾经和现在居住的地区,“班”字头地名随处可见、俯拾即是。列举如下:云南省凤庆县历史上是佤族聚居区,所以,清代《续修顺宁府志》就有许多“班”字头地名,如:“邦买”、“邦拐”、“邦贵”、“邦盖”、“邦谷”、“邦歪”、“邦旧”、“邦挖”、“邦别”、“邦杭”等。德宏州一度是佤族、德昂族等南亚语系民族所居,所以其境内也有许多“班”字头地名,如:“邦瓦”、“邦各”、“邦信”、“邦歪”、“邦杭”等地名。保山市腾冲县一度是佤族聚居地区,从研究和顺的一些专著可以看得出来。如尹梓鉴在《说和顺之原始》一文中就认为:“当有明以前,系克瓦土人所栖息。”“克瓦”即“佧佤”、“哈佤”的异写,常见于备类汉文献当中,指的是佤族先民。又如尹文和著的《云南和顺侨乡史概述》也明确指出:“和顺最早土著民族是佤族。”。所以,在腾冲县内也有许多“班”字头地名。根据《云南省腾冲地名志》资料,荷花有“班老(今银河村)”、勐连有“班独”,新华有“邦户”。这些地名有的至今仍然使用,有的已经更改,应该都与佤族、佤语地名有关。佤族聚居的荷花民族乡甘子寨是佤族聚居村,它的原名是“班哲寨”,这正好与20世纪五十年代在西盟佤族自治县收集、整理的“司岗里”传说当中,人类出来之后经过的第一个地名“班哲”相同。腾冲县古镇古永,原名“邦麻”,也是南亚语系民族语地名。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因县内最早古老的民族是佤族、布朗族而得名“孟勐”,意为“孟人之地”。这样,县内“班”字头地名也很多,如仅仅勐库镇就有“邦丙”、“邦溜”、“邦读”、“邦骂”、“邦亢”、“邦改”、“邦弄”、“邦章”等。与勐库镇相邻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芒洪拉祜族布朗族乡也有“邦多”、“邦勒”等“班”字头地名,其中“邦勒”是清一色佤族寨子,佤语为“歇气之地”。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佤族主要聚居县,佤族占全县总人口近90%,境内“班”字头地名如“班洪”、“班老”、“班列”、“班摆”等更是众所皆知的佤语地名,不容赘言。三、佤语地名特征之三是“耿”字头也许有人提出疑义,说“耿”字头怎么会是佤族语地名的显著特征之一呢?这里我们有必要进行以下分析。“耿”作为佤族语地名出现,往往还翻译为“景”、“真”、“根”、“镇”等字。“耿”是什么意思呢?根据我们多方面考察和分析,“耿”字应该是一个古佤语单词,作为地名使用,它特指的是“大坝子”。这一含义在许多佤族当中已经丧失,但在孟连佤族语言当中却还保留着,当地佤族语当中,小坝子称“峒”,而大坝子则称“耿”。这就是“耿”字的最早使用法。其实,在已经丧失“耿”作为大坝子表达的佤族当中,也还无意识地使用它。如在佤族支系“巴饶”语言当中,泛指“坝子”的词是“峒”,而在具体某一个坝子地名当中却还使用“耿”,只是许多人没有加以分析和推敲而已。“耿”字作为大坝子地名使用,可以例举如下:根据缅甸佤邦佤族历史文化搜集整理委员会《佤族历史》一书介绍,缅甸北部的景东是大坝子,该“地名源于公元900年左右,由一个叫‘达东’的佤族老人开拓定居,于是便被称为‘景栋’(根栋)”。佤族在这里曾经建立过自己的皇城,该城有12道城门,今天仍然有许多遗址和遗迹。关于“耿”又以“真”、“镇”字出现和使用,可以从东南亚古国“真腊”和临沧市“镇康”这一地名进行分析和认识。根据德宏傣族老学者陆惠傣考证,历史上孟高棉民族建立的“真腊”国的“真”,其实就是“姐”、“者”、“支”的不同异译、异写,为“城”之意。这一分析是对的,但除此之外,“真”也是“耿”的异译、异写。所以,历史上的“真腊”除了可以翻译为“腊人城”、“腊人国”之外,还可以翻译为“腊人的大坝子”,意为这个坝子是腊人最先开发和居住。“镇康”的“镇”其实也是“耿”的异译、异写,同样原来是“坝子”之意,后来才演变为“城”。不管是德宏傣语,还是耿马、永德、镇康傣语,今天永德、镇康一带仍然保留着“勐腔”这一地名的称谓。而这一称谓应该是从佤语地名“耿腔”或者“镇腔”、“姐更”等发展演变而来的。“耿腔”是何意?“耿”已经说清楚了,而“腔”是什么意义呢?“腔”与“康”其实就是一个字,不同的汉语音译而已。在德宏傣语和永德、镇康傣语当中,“腔”有“硬”之意,“硬”者,石也,应该是保留了佤语地名“雍乡”即“宝石之地”这一含义。这样,“勐腔”即“腔城”,也就是“康城”,直译是“硬城”,可以引申为“宝石之城”、“固若金汤之城”等。事实上,傣语的“腔”是从佤语“跟”即“硬”之发音和意义变化过来的。可以看出,傣语“勐腔”也就是从佤语地名“雍乡”、“姐跟”演变而来。从这个意义上说,“镇康”无疑是一个佤语地名,而不是傣语地名。关于“耿”字头地名的使用,这里有必要再进一步讨论一下“耿马”和“孟定”两个地名。对“耿马”地名的来源,目前许多人存在望文生义的情况,甚至有人简单地认为,“耿马”即“跟着圣马寻找到的地方”之意。这显然是错误的。其实,“耿马”与佤语语法结构、发音更为吻合。在佤语中,“耿”即“大坝”,“马”即“母亲”,这样“耿马”可译作“母亲的坝子或田、地方”之意。这是因为在佤族当中,相传耿马坝是佤族的一个女首领首先发现、开发的坝子。为了纪念她,人们便以对她的尊称“母亲”称呼这个地方,“耿马”由此得名。“孟定”是临沧市内最大的坝子,在佤语当中,叫“耿定”。如前面所说,“耿”即“大坝”,关于“定”,笔者也疑为佤语的“丁”,即“大”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孟定”为“大大坝”之意。至于,“孟定”因为召武定之说,是值得商榷的。有专家研究指出,“临沧各地傣族和德宏、思茅等地傣族有共同的成语:‘尚过法,腊过勐’”,意思是:“天神开创天,腊人开劈地”。在孟定、耿马、勐懂以及临沧傣族土司区都一致认为:“佤族定居早于傣族”。1995年出版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志》对此是这样叙述的:“在傣族人来这前,耿马、勐撒、勐永等坝子居住着佤族、布朗族等民族,这也是地方和口碑传说首先肯定的,且有耿马的允母、允楞及勐撒丙令、孟定景信,人们传说着佤族建成的传说”。明清以前,佤族和布朗族实际上就是一个共同体。在傣族迁移到耿马之前,当地已经有大量的佤族居住,这是傣族先民认同的。不难看出,佤族是耿马最为古老的民族。“耿马”、“孟定”为佤语地名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四、佤语地名特征之四是“达”字头佤语“达”是佤族对“老人、爷爷、头人”的称呼。事实上,“达在蒲人语言中为‘长老、家长’之意,后来演变为‘首领’”。这一分析是正确的。近代时期,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的班洪王就自称“达崩”,表示其地位的至高无上。因为这个含义,所以历史上佤族老人、佤族头人建立或与他们相关的寨子、部落、政权名称往往以“达”字起头,这样随之就出现了许多佤语“达”字头地名。如“达丙”。这是保山市昌宁县的古地名,今天昌宁县人民政府驻地仍然保留了“达丙”这一地名,叫达丙镇。同样,民族研究专家也认为:“达丙这个地方很早就是蒲人的住地,达丙这一地名也是来源于蒲人的。”翻开云南历史书籍,我们不难发现,从滇中到滇西可以看到有许多“达”字起头的地名,它们也应该是佤语地名或者与佤族有关。事实确实如此,只是有的时候,“达”字也写着“大”字,这其实也是汉族文化人的发明和强加上去的,完全违背了地名原来本身的含义,也造成了许多混乱。临沧市云县“云州”之前的古名叫“大侯”。这也应该是佤语地名,“大”字也应该是“达”字的异写,“侯”应该是一个人名,无疑是一个佤族首领的名字。“大侯”一名出现于元朝时期,新编《云县志》记载:“云县古名大侯,是勐佑蒲蛮部落十三寨之一。”这一分析是正确的。到明朝万历年间,顺宁府蒲蛮孟氏被消灭,顺宁府改土归流之后,“大侯”才被“云州”所代替。这一事实恰好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大侯”这一地名确实与顺宁府蒲蛮孟氏有着直接的关系,顺宁府蒲蛮孟氏被消灭,当然“大侯”作为蒲蛮的又一个势力之一自然也在消灭的范围了,这样“大侯”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供人们凭吊而已。我国两宋时期,云南出现了一个以白族段氏为首的地方政权“大理国”。这样,“大理”作为地名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大理白族自治州建立,沿用了“大理”这一地名。随着电影《五朵金花》和金庸武侠电视《天龙八部》的播放,“大理”更加闻名天下。而“大理”作为地名,是什么含义呢?这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有一个看法是统一的,那就是“大理”不是汉语地名,而是少数民族语地名,争论的焦点是“大理”是哪个少数民族语地名?其含义是什么?我们的看法是,“大理”也应该来源于佤语地名。在文献当中,“大理”又有“大礼”、“大利”、“大厘”等写法。除了这一地名用的是“大”即佤语“达”字头地名以外,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大理”之前的地名“叶榆”和“阳苴咩城”,均以“叶”(下面详写)、“阳”为字头,这显然是佤语地名的显著特征;二是“大理”是沿袭了当地南诏国南诏王的名号,而南诏只自称为“永昌哀牢”之后,显然“大理”与“永昌哀牢”即佤族等有密切关系;三是佤族、布朗族民间均有从大理迁徙而来的口碑资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理”这一地名最早指的仅仅是喜洲古城,是小地名变成大地名的一个例子,而分布在保山市施甸县境内的布朗族却直言他们:“唐代,从大理喜州一带迁徙到永昌(今保山市)一带”。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布朗族也传言:“布朗人的老家在大理那边(滇西)。”所以,“大理”为佤语地名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是为何意义?有待进一步考证。佤族文化研究学者王学兵曾口头告诉笔者,“大理”是佤语地名,但他认为“大”是佤语的“的”即“洞”之意,“理”与佤族“司岗里”的“里”同字同意,为“出来”之意,即“大理”是“(人类或者民族群体)出来之洞”的意思,这一观点也可以参考。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有一个“达连”地名,可能也是佤语地名。因为根据考古研究专家研究,历史上楚雄州姚安一带有佤族先民的许多古墓“石板墓”,楚雄也曾经是佤族先民居住之地,这里留下佤语地名是自然的。与佤族为同一个语系的孟族,专家认为是缅甸历史最悠久的民族,缅族文化正是继承了孟族文化而发展起来的。非常有意思的是孟族也有“达”字地名,如缅甸南部孟邦境内有“达通”这一地名,它“是孟族进入缅甸南部后最早建立的城镇。”而缅甸原首都仰光,在缅甸王Alaungpayaya以前,这个地方原来的地名是“Da
2023年2月12日
其他

止戈为武那些向往寄托和平向往的地名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在中华版图上,带有诸如“安”“宁”“镇”“定”之类汉字的地名并不少见,从其字面意义就可以知道,这体现了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平乱的见证中国有着悠久的军事史,这在地名上也有所体现。比如甘肃省会兰州别称“金城”,源自西汉时期设立的“金城县”(今兰州市西固区)。汉武帝年间,汉军从匈奴人手中夺取河西走廊。金城雄踞黄河岸边,乃是西汉朝廷在兰州一带修筑的第一要塞。就连其名字也体现出战场的气息:“称金,取其坚固也,故(墨子)曰‘虽金城汤池’。”(《汉书•地理志•注》)不过老子也说过:“兵者不祥之器”。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向来不主张穷兵黩武。即便经历战事之后,人们也希望能够“止戈为武”,使硝烟永息,百姓得享太平之福。比如雍正元年(1723),和硕特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在青海发动叛乱。因其不得人心,短短一年就告失败。是役之后,清廷大大加强了对青海地区的统治,并在今天青海省东部的河淳一带派官设治。雍正八年(1730),清廷在黄河之畔设立了“循化”营,取“遵循王化”之意。乾隆二十七年(1762)进一步移河州同知于此,升格为循化厅。这就是今天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前身。有趣的是,宋朝在当地就建有一座“循化城”,但清人对此并不买账。乾隆年间的《循化志》就说,本地是"御赐嘉名”“偶合于宋耳,非复旧名也”。话说回来,这次叛乱的罪魁祸首罗卜藏丹津逃跑有术,眼看大势已去,他竟然“易妇人服以遁”,逃往准噶尔部。当时的准噶尔部割据西北,实为清朝劲敌。直到18世纪中期,准噶尔部统治集团迭遭内讧,乾隆帝抓住时机果断发兵(1755年春)。清军分为西、北两路,不到百日就进抵准噶尔部的统治中心伊犁。又经过数年战事,1759年8月,清军抵达喀什噶尔(今喀什),平定大小和卓之乱。这年秋天,天山南路完全平定。清朝完成了对整个新疆的统一。这次战事在新疆大地上留下了不少地名的印记。清廷为解决新疆驻军的军粮问题,以天山北麓为主大兴屯田。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政府在乌鲁木齐东北处设立军屯,留兵屯田,5年后,又将驻防乌鲁木齐的携眷兵500余户派往此地屯田。在屯田的基础上,这里逐渐形成了城镇,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廷在此建县,以“物阜民康”之意定名阜康县(今阜康市,属昌吉回族自治州)。另一方面,随着“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府的设立,伊犁成为清代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清政府为了巩固边疆,在此掀起幵发建设的高潮。其中除声势浩大的农业屯垦外,当数遍布伊犁河谷的城池建设,人称“伊犁九城”。从其中的惠远、宁远、绥定、惠宁等城堡的命名里,也可以看出清廷对边疆安定的期许。随着新疆正式建省(1884),郡县制度开始全面推行。“伊犁九城”中的“宁远城”便改设宁远县。民国肇造之后,中央政府清查各地的重复地名,发现当时全国居然有五个宁远县(分属湖南、甘肃、绥远、奉天、新疆)。于是除了湖南的宁远县(今属永州市)得以保留原名,其他几个统统改名。比如以明末袁崇焕“宁远大捷”出名的奉天(今辽宁省)同名县就改成了兴城(今属葫芦岛市),而新疆的宁远县也取“伊犁安宁”之义,改为“伊宁”。如今,伊宁市已经成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同样与平乱有关的地名,还有遵义。这座人口比贵州省会(贵阳)还多的城市在明代叫作“播州”,“其域广袤千里”。当地虽名义上是隶属四川的“播州宣慰司”,实际上却是杨氏土司的“独立王国”。这个家族自称祖上来自太原,自唐末起持续割据播州长达700多年,承袭近30代,势力日盛。万历年间,当时的播州土司杨应龙逐渐生出不臣之心,不仅服饰、乘舆全数“僭越”,还在门上大书“半朝天子”,气焰十分嚣张。万历二十七年(1599),明廷出兵平乱,这就是被列入“万历三大征”的“播州之役”。朝廷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山东、山西、天津、陕西、云南等地调集20多万大军,向播州进军。明军装备有先进的火器,其主要将领又刚刚经过抗倭援朝战争的锻炼,很快在战场上取得优势。万历二十八年(1600)六月,明军攻下杨应龙困守的海龙屯要塞。杨应龙自缢,其家属党羽都被抓获。播州之役就此结束,从出师之日算起,用时不过114天。杨氏土司的统治地位就此宣告结束,明朝廷在播州“改土归流”,纳入郡县管辖。万历二十九年四月(1601),“播州宣慰司”改为“遵义府”,治所在遵义县(今遵义市)。“遵义”之名,来头不小。《尚书•洪范》里有句话叫作“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意指遵守成法道义。以此看来,明朝廷改“播州”为“遵义”,其意甚明:希望此地从此之后归附朝廷,勿再生出叛逆之心。安宁的期许除了中央政权平乱之外,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多见的另一类战争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压迫而爆发的农民战争。朝廷在镇压起义之后,也希望通过以更改地名的方式绥靖地方,恢复安宁。位于安徽省南部旌德县的名称,便是因此而来。旌德地处青弋江上游山区,在唐代原本是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的辖地。唐宝应元年(762),太平县上泾乡乡民王万敌聚众造反,抗捐抗粮,一时震动宣、歙(今皖南)两州。唐廷急令江淮招讨使袁傪率兵南下,将起义镇压下去。这次战争规模虽然不大,但朝廷感到当地地势不便,难以治理,于是决定划太平东北麻城等九乡另置新县,县名就叫作旌德,取义为“彰扬礼德,教化县民”——知礼有德,自然不会叛逆朝廷了。相比王万敌的起义,北宋末年爆发的方腊起义规模就要大得多了。在公元1101年即位的宋徽宗赵佶,有相当高的文化修养,花鸟画、瘦金体书法都极出色,唯独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水浒传》第一回说他做端王时赏识一个会踢球的高俅,后来做了皇帝,提拔他当殿前都指挥使,官封太尉。这在历史上居然实有其事。读过《水浒传》的都知道高俅可恶,可是他在时人所列“六贼”里竟榜上无名,可见朝政黑暗的程度。贼人横行,天下人自然起而讨贼。宣和二年(1120)底,江南的睦州青溪人方腊率众在歙州歙县(今属安徽省黄山市)七贤村起事。十来天工夫,起义军就有了好几万人。方腊组织部队,一鼓作气攻下包括杭州在内的6州52县土地。开封朝廷为之震动,令宦官童贯(“六贼”之一)统兵南下。他所带的部队,有相当一部分是精锐的西北边军,用来对付刚刚武装起来的农民,自然绰绰有余。起义军所得各城相继失守,方腊退还青溪县的帮源洞。此洞坐落在深山中间。裨将韩世忠在山谷中从一个妇女口中问得途径,才冲进洞中,于激战后捉得方腊。谁知大将辛兴宗在洞口截住,把方腊劫走,说成是自己的功劳。宣和三年秋天,方腊在汴京就义、余部坚持到第二年(1122)才完全失败。战事终于平息了。惊魂未定的宋朝廷决意更改地名抹去这次起义的痕迹。方腊的家乡是睦州青溪县,又是在歙州率先起事,于是这几个地名全数遭到改动。歙州改为徽州,睦州易名严州。后来当地文人解释,“以严名州,子陵高节故也”(元方道睿《思台文集序》)。也是说“严州”是用来纪念东汉时在此隐居的名士严子陵。这恐怕并非宋廷本意。因为若将歙州与睦州的新名字联系起来看的话,“徽”本意是绳索,“严”有“紧密”的意思,显然是带有严密约束百姓的意味在内。至于睦州(严州)下辖的青溪县则被改成了淳化县。“淳”有“敦厚”的意思,“化”自然不出“教化”之意,比起原本因地得名的青溪,这个新县名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到了南宋年间,淳化又被改成“淳安”,其所取的“淳而易安”的指向性就更加明显了。顺便说一句,随着20世纪50年代千岛湖水库的建设,邻县遂安也并入了淳安县(今属浙江省杭州市)。因此虽是同一个淳安县,如今的辖区要比古时大得多。在与古时起义有关的地名里,还有一种比较独特的情况,这就是对协助朝廷镇压起义者的嘉许。台湾省的嘉义(市、县)名称的由来就是如此。清廷统一台湾后,对当地治理并不十分重视。乾隆年间,“各省吏治之坏,至闽而极,闽中吏治之坏,至台湾而极”(清徐宗干《斯未信斋文编》),连乾隆皇帝也说,台湾府(时属福建省)地方官“积弊相仍,可谓废弛已极”。在这个背景下,林爽文在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1786年1月)率众起义,所到之处民众纷起响应。清军一度只能退守台湾府城(今台南市)、鹿港(官府指定为台湾对渡泉州的官方口岸,今属彰化县)与诸罗县城这三个据点。清廷先后调派福建陆路提督、水师提督统兵渡海镇压,历时一年仍旧不能得胜。最后乾隆帝只能派出心腹重臣福康安统领重兵,终于生擒林爽文送往北京凌迟处死,才算把起义镇压下去。此役前后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参加人数达数十万,堪称台湾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也被乾隆帝列入自己的“十全武功”)。清廷的善后处置之一,就是将诸罗县改成了嘉义县。诸罗这个名词,来自当地高山族的“诸罗山社”。林爽文起义时,一度围攻诸罗城长达10个月,却遭到官兵与义民的顽强抵抗,终未得手。史料记载,城内“官兵无暇造饭,仍系绅耆铺户煮饭送各队伍,并挑送凉水”。为了“嘉”奖诸罗县民的“义”举,于是将“诸罗”改为“嘉义”。驻军的孑余由于频仍的战事所需,历朝历代都将掌握一支强大军队视为头等大事。既然有军队,自然就有军营。在中国各地,与之有关的地名是颇有一些的。就拿山东来说,文登市内有文登营、营南、营前,淄博市也有李家营。这些“营”就源于当年军队驻地的营房。与之相距甚远的江苏省如东县(今属南通市)以前有个镇干脆就叫作“兵房”(现并入大豫镇),也是因为民国初年有盐警驻此建造营房而得名。而在县市地名里,与军营相关的“线索”似乎不这么直接,但细细查之,仍有不少。比如河北省面积最大的县是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这个县名显得很怪。这是因为在清代,这里是皇家猎场一“木兰围场”的所在地。作为禁地,当时这里禁止普通人居住,只有朝廷派出的八旗兵驻守管理。清代中后期,皇帝不再到此打猎,围场管制渐弛,平民逐年移居于此。于是清末索性在这里设“围场厅”,后来又改作“围场县”。不过,军营相关地名的主要渊源,还是明代设立的“卫所”。所谓“卫所”是明朝的一种带有军事性质的地理单位。洪武年间,明廷在全国的各军事要地,设立军卫,其中多者称“卫”,少者为“所”:5600人为卫,1120人为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官兵都以家庭为单位居住于卫所,实行世袭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对自己创立的这种“寓兵于农”的制度很得意,还曾夸口“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随着卫所军户人口的繁衍,从明代中期幵始,其军事色彩逐渐消褪,变得与普通州县没什么两样了。到了清代雍正年间改革行政区划时,卫所制度便彻底废除。只有一些改设为府、厅、州、县的卫所,在地名里仍然留下了当年作为屯兵之处的痕迹。今天的青海省会西宁市,就与卫所有着一段渊源。洪武六年(1373),明朝设置西宁卫,取义为“西陲安宁”。其管辖之地甚广,“西至今湟源县与湟中县分界处;北至今大通县塔尔乡一带;南以拉脊山为界;往东包括互助县南部、平安县、乐都县、民和县,直到黄河界”。雍正三年(1725),西宁卫改设西宁府,首县为西宁县,到民国三十三年(1944)又撤销西宁县,设立了西宁市。不过,西宁虽有卫所的经历,但“知识产权”不属于明朝。毕竟早在宋元年间,这里就是西宁州了。相比之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卫市则是一个“根正苗红”的卫所“孑余”。在明代,宁夏是个边疆军事重镇。据《大明会典》记载,明代宁夏驻军达7万余人,仅宁夏平原就有多达156个驻军堡寨,即“村落多土坦环峙,兀为堡寨”。按今天的行政区划,宁夏南部设有“固原镇”,北部则为“宁夏镇”,所谓九边重镇,宁夏一隅居然独占其二。其中的宁夏镇下辖七个卫(宁夏卫、宁夏前卫、左屯卫、右屯卫、中屯卫、宁夏后卫与宁夏中卫)。到了清雍正年间,其余卫所或是废弃,或者改名(比如宁夏卫改成了宁夏县,即今银川市前身),唯独宁夏中卫不但成功改制成县,还径直称为"中卫县”。“中卫”这个名称也因此留存至今。相比“中卫”的名称来源于“卫”,辽宁省抚顺市在明朝的级别则要低——些一它在当时只是一个“千户所”。洪武十七年(1384),明军建起了抚顺城,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沈阳中卫。虽说是个小城(周围仅三里),抚顺的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它是当时辽东城(辽阳)以东的边防重镇,明与女真“建州三卫”往来的要冲。抚顺城东二十里的马市就是建州女真与汉民互市贸易的场地。乾隆帝前往永陵(努尔哈赤祖先的陵墓,位于今新宾满族自治县)祭祖路过抚顺时,曾在诗里对“抚顺”之名做了解释:“洪武城抚顺,意在抚顺我。”(《抚顺城》)他当然是站在满洲(女真)的立场说这番话的。实际上,除了抚顺这样的“所”,在明朝的辽东都指挥使司辖下的多达25个“卫”里,也不乏成为后来城市名称的例子。比如海州卫“控东西之孔道,当海运之咽喉”,就是今天的海城市(今属鞍山市)。另外,位于辽西走廊的绥中县(今属葫芦岛市)也值得一提。对于建都北京的明王朝来说,“密迩京城”的辽西走廊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条负山面海的走廊,实为沟通山海关内外的最便捷通道。因此,明朝开国以后,就在这里密集设置卫所(广宁卫、宁远卫等)。明朝与后金(清)的战争开始后,明军更是以这些卫所为基础,构筑了一条以宁远和锦州为中坚的“宁(远)锦(州)防线”。正是因为这道防线的存在,令努尔哈赤与其子皇太极(清太宗)如鲠在喉而不敢正面进攻,直到明朝灭亡,清军都不曾攻破山海关,盖因此也。遗憾的是,辽西一带的卫,后来名称得以保留的很少。广宁中后所算是其中的“特例”。清末在中后所设县时,据说就取“中后所平安绥宁”之义,起名为绥中县。但愿海波平实际上,明代的卫所建设堪称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大规模“造城运动”。在遍布各地的明朝卫所里,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类型。所谓“海之有防,历代不见于典册,有之自明代始”(清蔡方炳《海防篇》)。在中国海防史上,明代的地位至关重要,它第一次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海防体系一其标志就是散布在海岸线上的卫所。比如上海市的金山区,其前身就是明朝在此设立的“金山卫”。这些沿海卫所的防备对象,主要是倭寇。名将戚继光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就反映了当时倭寇袭扰导致海波不平的实际情况。大体而言,“东南沿海各省之被侵,以浙为最甚。而浙中各府之受祸,以宁波及其邻郡台、温为最甚”(《明代温州倭寇编年》)。因此,根据《明史》记载,明朝开国初期,朱元璋就派遣大将汤和前往东南沿海主持海防建设。汤和“乃度地浙西东,并海设卫所城五十有九”。如此,浙江的海防卫所体系基本成型,这一体系在地理上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地图上一度出现了多达59座军事城市(卫所)。这其中的观海卫(今属宁波慈溪市)与金乡卫(今属温州苍南县)的名称一直保留至今。虽然早已变成了寻常乡镇(观海卫镇与金乡镇)。但这两个地方保留了当年卫所的残迹。由于当年戍兵来源的不同,这两地至今还是语言地图上的“方言岛”。更有趣的是,观海卫所说的“燕话”是个吴方言包围下的闽方言岛。而金乡话正好相反,是闽方言包围下的吴方言岛。而最能体现这些沿海卫所建立初衷的,当属“定海”卫。这个地名可以说也存续到了今天,只不过“搬”了个家。明初的定海卫,其地设在甬江出海口一带的定海县。由于当时实行的“海禁”政策,舟山群岛上原有的昌国县在洪武二十年(1387)裁撤,其地也归入了大陆上的定海县,使得舟山群岛上只剩下一个昌国乡,同时设有定海中中所、中左所。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舟山群岛的战略地位得到重视,于是清军将定海镇迁到了这里,并改名舟山镇。当地官员进一步准备建县,奏折到了紫禁城,获得康熙帝批准。不仅如此,康熙帝还以“山名为舟,则动而不静”为由,将舟山改名“定海山”,因此舟山群岛这个新建县,也就顺理成章地名曰“定海县”了。不过这样一来,与舟山群岛隔海相望的原“定海县”又该叫作什么名字呢?这当然难不倒博大精深的汉语,既然“定”“镇”同义,改为“镇海县”也没什么毛病,与新的定海县一起划归浙江省宁波府管辖。这一番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到此还不算完。1985年之后,拥有几百年历史的镇海县宣告撤销,沿甬江重新划分为西边的镇海区和东边的滨海区(旋改北仑区),均隶属宁波市。近代的镇海是“宁波帮”重镇,名人辈出(如邵逸夫与包玉刚),由于撤县设区时一分为二,许多镇海县出身的名人,如今其实都不算“镇海人”了,这其中就包括国民党军将领胡宗南。他的出生地镇海县霞浦镇,现在已经变成了北仑区霞浦街道。不仅如此,因地利之便,镇海人在近代大量迁往上海(1914年镇海人口36万,1947年反而只有29万),如今籍贯“镇海”的上海人为数不少,其中究竟有多少今天应当改为“北仑”,就更加是笔糊涂账了。与“定海”“镇海”意涵相类的“威海”,在明代也是一个沿海卫所。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朝政府就在山东半岛的最东端设置了“威海卫”。有明一代,威海卫都是海防重镇。当时的威海卫,“设指挥二十员,镇抚二员,左前二所千户十员,百户二十员”,守军多达千人左右。永乐四年(1406),倭寇大举来犯。威海卫指挥佥事扈宁率领官兵在城里居民的支持下,与倭寇血战三天三夜,倭寇始终没有攻破卫城。这时候,援军赶到,内外合力击退倭寇。这也是威海设立卫所后在海防上作出的第一个贡献。随着倭寇之乱在明代中后期的逐渐平息,威海也同散布在海岸线上的许多海防要塞一样归于寂静。特别是在清朝的中前期,几百年间,威海(当时已经撤除卫所)一直默默无闻。让它回到历史舞台中央的,是晚清时代的近代海军建设。根据洋务派大员郭嵩焘记载,当时西方舆论认为,“旅顺口形势不及威海卫之扼要,将来北洋似应以威海为战舰屯泊之区,而以旅顺为修船之所,较为合宜”。日后北洋海军的实际情况,正是如此。1887年,清政府决定在威海刘公岛建设北洋海军基地。为了保证北洋舰队的停泊之地不受攻击,清政府又不惜巨资,在威海建起了炮台。李鸿章有一段话流传甚广:“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这正是他在1891年亲自到威海检阅北洋海军后有感而言。遗憾的是,不过数年之后,威海这一渤海门户就在甲午战争的硝烟中沦陷了。1895年2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以胜利者的姿态开进威海港。一度傲视亚洲的北洋海军铁甲舰“镇远”号竟连舰名都不改,就升上了“旭日旗”编入了日本海军!威海卫军港的炮台等海防设施也被毁坏一尽,清政府苦心经营的北洋海防体系化为乌有。虽然威海的地名因北洋海军的短暂崛起而名闻中外并流传至今,但腐朽没落的晚清政府,是注定无法实现“威震海疆”的梦想的。和平的向往因为甲午战争的失利,代表清政府在《马关条约》签字的李鸿章成了替罪羊,被免去直隶总督。按理说,李鸿章的新官职两广总督与直隶总督级别相当,为什么还被看作是被贬呢?这当然与直隶总督位居“疆臣之首”的特殊地位有关,当时直隶总督驻地之一保定(另一个是天津)的地名上,也可以反映出这一点。保定的历史非常悠久。《史记》说,黄帝与各诸侯“合符釜山”,成为天下共主。这个“釜山”当然不是今天韩国的第二大城市,而是现在保定市徐水区的釜山。保定地处太行山东麓,扼华北平原之要冲,“北控三关,南通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元刘因赋)。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也因此而战事不断。东汉光武帝刘秀平定河北时,主战场就在保定附近。十几个世纪之后,成吉思汗攻金时,在保定(当时叫保州)遇到顽强抵抗,结果城陷屠城,“杀众数十万,老幼无孑遗”(《田喜墓志铭》)。后来明初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保定又一次沦为战场······不难想象,人们因战争而生的对和平的渴望,会反映在地名上。而且保定还有个特殊情况。元明清三代均定都北京(于是出现了“顺义”“怀柔”这样带有帝都色彩的地名),这就使得处于京南主要陆路交通大道之上的保定成为京畿之外的“护城河”,所谓“清苑(今为保定市辖区)为京师门户,最称要害”。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保定这个地名最早就出现在了元代——朝廷以“保卫大都安定”之意,将其改为“保定”。日后清代将地位崇高的直隶总督驻地设于此处,当然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同样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对和平长久向往的地名,还有陕西省的西安市。其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古都,西安还有个名气更大的古称——“长安”。在从汉到唐的10个世纪里,“长安”一直是中华声威的象征。盛唐时期,长安人口已达百万之众,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诗人樊珣在《忆长安·十月》里追忆那时的盛景:“万国来朝汉阙,五陵共猎秦祠。昼夜歌钟不歇,山河四塞京师”。五代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东移。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的地名仍旧保留了下来,宋金时期,长安所在地区依然叫作“京兆府”。“京兆”这个名称早在汉朝就开始使用了,意思是“京畿之地”。北宋建都河南开封,金的京城从会宁(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路南下,先到中都(今北京)再到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也没有长安什么事。奇怪的是大家却都不觉得“京兆”之内缺少京城有什么关系。直到元代,人们才发现其中的“逻辑”问题,于是最后决定把“京兆”改成"奉元"。到元末,又是一场天下大乱,关中一带陷入军阀混战达十年之久,令百姓苦不堪言。洪武二年(1369,明军在攻占大都之后兵锋转向西北,名将徐达、常遇春统兵一举击溃陕西军阀拼凑的十万大军,奉元守军立即逃之夭夭。三月六日,徐达率明军整师入城,受到百姓夹道欢迎。一如朱元璋在北伐檄文里所言,新建立的明朝地方政府当即“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诸如幵仓放粮,赈济饥民,修复水利这类的善政使得“秦民大悦”。不过,入“明”之后,奉“元”这个名字,断然是不能再用了。因此,徐达入城伊始,即代表明王朝宣布: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元代在“京兆”改名的过程中,一度想到过另一个名称“安西”(1278—1312),取的是“安定西部地区”之意。但实际上,蒙古汗国早在1264年,就已经在今甘肃省南部、青海省东南部一带设有一个“安西”州。后来改用“奉元”,可能也有杜绝重名的考虑。明朝所用的“西安”其实与“安西”是一个意思。清朝雍正年间成书的《陕西通志》就直截了当地写道,“即元安西义。”自明朝始,“西安”代替了自秦汉隋唐以来的古都长安之名,首次以陕西省会的地位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并且走过了6个多世纪,至今沿而不改。就像西安以及其他寓意类似的地名所期许的那样,愿硝烟永息,和平常在。文章作者:郭晔旻文章来源:《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第11期选稿:黎淑琪编辑:黎淑琪校对:刘
2023年2月11日
其他

盐城市海盐文化地名调查分析与研究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在盐城这块因盐而兴的广袤海涂上逐步形成的一个个地名,不仅述说着本地的产业历史,也展示出本地的地理变迁。对盐城各县(市)区村级以上与海盐历史相关的地名命名方式、现存地名数量、已经消失的地名数量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分析海盐地名与城市发展的紧密联系,进一步从整体上探索盐城海盐文化地名的产生、发展及其分布规律和留存特征。关键词:盐城;海盐;地名;特征地名是具有指位性和社会性的个体地域实体的指称。地名的起因除自然因素外,大部分与人类社会活动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替、经济的发展、居民的迁徙、语言的变化,以及政治的变革,地名往往会随之产生变动。因此,地名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研究人类活动的主要工具之一。盐城,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海盐生产和发展史的城市,丰厚的历史给本地留下了大量极具特色的地名,成为研究本地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样本之一。本文通过对盐城各县(市)区历史上的与“盐”有关的地名的要素、类型、数量以及已经消失的地名数量、原因等进行梳理和研究,进一步从整体上探索海盐地名的产生、发展及其分布规律,深入了解海盐地名与城市发展的紧密联系。一、海盐文化地名要素及其渊源自20世纪末以来,将“海盐文化”定位为盐城地方历史文化的主要文化形态已达成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名研究也成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盐城地名的语言文化意蕴——以“某场”“某总”“某荡”为例》《盐城地名用字及其文化意义研究》《盐城地名理据试析》《盐城市地名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盐文化在地名中的体现》《盐业生产活动与地名形成研究——以历史时期淮南盐区为例》等,结合这些地名研究成果,本课题对对象区域内海盐文化地名要素形成的人文、地理以及自然原因进行了梳理与总结。1.以海盐生产方式命名通过多年来的考古研究成果和历史记载可见,海盐是最早的通过人力加工而成的盐种,海盐的主要生产过程是备柴、制卤、验卤、煎盐,使用的最为常见的生产工具有备煎的燃料如茅草、芦苇等,煎盐工具盔形陶器、盘铁、锅丿等,煎盐的灶台等,就现存此类地名来说,体现此类特征的以灶、丿、垛、皂角等为主。
2023年2月9日
其他

地名资讯 | 晋城市地名文化研究会元宵座谈会全景ABC

的《欢迎辞》。2月5日,是癸卯年元宵节,前一天刚刚立春,也就是刚真正踏进癸卯年。借这个日子的洋洋喜气,晋城市地名文化研究会举办了元宵座谈会,近40人出席亮相晒名发言。▲
2023年2月9日
其他

浅谈昌平现状主要地名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点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地名,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需公共服务产品。一般而言,地名是人们对于具有特定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作为语言学中的一种专有名词,一般采用专名+通名结构形式,通名用来指明地理实体的类别,专名用来指明同类中的个体,和通名合起来为地定位。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包括海域、水系和陆地地形等)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地名称、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建筑物、交通运输设施(台站港场等)、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地等人文地理实体名称。地名,即使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日益渗透进当代生活的今天,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同于专业的科学探索活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仍然习惯于使用更为人接受、熟知的地名去寻址定位,而不会去使用在精度上更细化、精准的抽象地理信息坐标。因为地名在寻址定位的基本作用之外,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文化的滋养作用。昌平地理概况昌平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位处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带,现行政辖区1342平方公里,辖区西北部为山区,占辖区面积的62%;东南部为平原地区,占38%。昌平区历史文化悠久,是拥有2000多年建置史的昌盛平安之地,秦设军都县,西汉设昌平县,得名至今;明代升为昌平州,筑有永安城和巩华城,被誉为“京师之枕”“股肱重地”。全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截至201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10.8万,其中户籍人口63.5万;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为17.5万(按常住人口核算,城镇化率约91%);下辖8个街道、14个镇,有社区居委会240余个、行政村320个。主要山水和文化地名昌平独特的自然地形水系和历史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基底和舞台,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城乡聚落的不断扩展而更多地脱离原始洪荒状态,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生互动联系,衍生出不少鲜明的区域性地名。从地名一般所具有的指代性、公用性、地域性、传承性、文化性等五种属性看,这类地名的传承性或稳定性尤为突出,基本不会因历史沧桑变化而变更,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稳定,成为区域地名文化的底色。主要山川地名昌平辖区内或者与昌平相关的比较有名的山川类名称有太行山、西山、燕山、军都山、龙山、凤山、虎山、蟒山、笔架山、汗包山、叠翠山、妙峰山(与门头沟区相邻)、银山、大汤山、小汤山、九里山、大杨山、驻跸山等。其中文化色彩最为鲜明的当属十三陵地区的天寿山,原称黄土山,因明代迁都北京、皇家陵寝选址于此而改名天寿山。与水系相关的主要地名与温榆河水系及其上游东沙河、南沙河、北沙河、蔺沟河、孟祖河、清河等主要支流相关。温榆河起源于昌平境内的山区,历史上曾称湿余水、温余水。另两处较为有名的水系名称为白浮泉和十三陵水库。白浮泉,与元代郭守敬为解决元大都的漕运水系密切相关,即修筑白浮瓮山河汇集白浮泉及山前沿线一带的泉水而接济漕运水源,而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于50年代的京密引水渠经专家考证基本延续白浮瓮山河的原有线位修筑,600多年后仍令人敬叹。再一个就是十三陵水库,兴建于1958年,主体大坝建在东山口的东沙河上,是治理北运河水系上游洪患的重要工程。与之相关的是,1991年始建的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利用已建十三陵水库为下库,在蟒山山巅修建了上库。上库因蓄水而成为较大的人工天池,因此有了更美的名字——天池,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人们休闲观光的景区。军事防御相关地名山川水系等自然地理名称之外,由于地处平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过渡地带,与军事防御密切相关影响在昌平地名体系中有重要体现。伴随着长城等军事设施衍生出大量相关地名,其中长城类地名中以城、关、口作为通用地名出现较多,如居庸关、居庸关城、南口城、南口关、上关城、白羊城、长峪城和西山口、灰岭口、德胜口、上口、下口等。从这些地名可以看出,防御的城池一般选在关、口等形胜之地,因此不少关、口与城的专名通用而相一致。明代陵寝地名明代皇家陵寝选址昌平天寿山,对区域内地名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等十三座皇帝陵寝的命名自身自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因素蕴含其中,与之伴生的守陵护卫随历史进程而逐步演变成今天仍与陵寝设施镶嵌互生的村镇聚落。在现十三陵镇下辖的38个行政村中,直接以陵寝名称衍生命名的村庄有长陵园村、康陵园村、泰陵园村、悼陵监村、万娘坟村、景陵村、德陵村、永陵村、昭陵村、献陵村、长陵村、庆陵村、裕陵村、茂陵村、康陵村、泰陵村,以及石牌坊村、大宫门村、小宫门村等19个。其他历史文化地名军事防御、皇家陵寝之外,昌平辖区内还散布着众多其他历史文化遗存,同样承载着厚重的地名文化。据统计,昌平辖区内有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十三陵、居庸关-云台、万里长城(昌平段)、银山塔林、大运河-白浮泉遗址,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朝宗桥、巩华城、和平寺,3处市级地下文物埋藏区:雪山、张营、桃林,以及7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化遗存连同前述山川地名、军事防御类地名、陵寝类地名共同构成了昌平当代区域地名的底色,从地名的角度回荡着来自历史深处的绕梁余音,滋润和激励着当代人去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行动和成绩。
2023年2月8日
其他

地名图录典志编纂 | 新版《阿拉善右旗地名志》首发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1月31日,阿右旗举行新版《阿拉善右旗地名志》首发仪式,副旗长敖特根其木格出席首发仪式,首批发放50余册。此次出版的《阿拉善右旗地名志》条理清晰、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既有阿右旗历史事件的简明记述,又有地方文物古迹的细致解析,还有本土风物人情的生动描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阿右旗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发展,体现了鲜明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是一部内容翔实、释文完整的地名典籍,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存史资政价值。阿右旗第一部地名志出版于1988年,至今已30多年,这30多年来阿右旗经济建设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新地名的增加、历史地名的撤并废止和地名资料的不断完善等原因,原地名志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为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阿右旗于2015年8月启动编撰新版《阿拉善右旗地名志》,2022年8月完成编辑,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来源:阿右旗宣传选稿:江西地名研究小组编辑:刘言往期精彩推送地名资讯
2023年2月8日
其他

象山县地名文化初探

易志文选稿:黎淑琪编辑:黄舒馨校对:邹怡思审订:汪依婷责编:黄舒馨往期推荐地名的研究和应用中国地名区划初探“廊坊”地名演变问题研究古典诗歌中的地名特点初探阳江的方位地名和方位认知微信扫码加入
2023年2月7日
其他

“三星堆”之名当为“宽山”论

言审订:黎淑琪责编:黄舒馨往期推荐浅议辽宁地名的组成因素“廊坊”地名演变问题研究古典诗歌中的地名特点初探南宁市六城区村级地名特征研究《水经注》中地名名称变化的原因微信扫码加入
2023年2月6日
其他

地名资讯 | 关于确定“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江苏省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

点亮美好家园”省级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民区〔2023〕1号)安排,在各市申报推荐的基础上,现确定南京市浦口区、江阴市等13个县(市、区)为“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2023年2月6日
其他

地名资讯 | 赓续地名文脉 山东菏泽牡丹区民政局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元宵佳节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省民政厅关于地名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倡议,赓续地名历史传承,弘扬传统地名文化,切实服务群众传统节日文化生活,近日,在菏泽市民政局支持和指导下,牡丹区民政局在曹州古城开展了“赓续地名文脉
2023年2月6日
其他

从地名历史变迁看永登县之战略地位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永登县地处甘肃中部,兰州市西北部,北通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南与金城隔河相连,西接青藏,东连松山古城,遥望宁夏平原。为亚欧大陆和古丝绸之路要冲,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该文试从县域内具有特征性地名的历史变迁来浅要分析其战略地位。关键词:地名;永登;历史悠久;战略地位“地名”一词的形成,有一个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是归纳、分析,进而概念化的结果。现代意义上的“地名”概念,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其中有“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的记载;与班固同时代的许慎在其著作《说文解字》中,也运用了“×,地名,从邑×声”的释名方式。《汉书地理志》更是一部以记述汉代疆域政区为主体的方志书文献著作,收集了汉代县以上行政区划名称,重要的军事区划名称。由此可见,地名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变。是一个地方人们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一种语言符号和标志。它不仅在人们日常交往中起到重要的指代作用,而且也反映了不同时代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的发展变迁。永登县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黄河上游地区。地处甘肃省的中部,兰州市西北部,现隶属于兰州市行政管辖。自西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设县以来,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西汉在河西地区建立的最早县制地方之一,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永登”这一地名,追溯其来源,既远又近。从远的时间来说,根据历史文献著作《十六国春秋·前梁录》中记载:“建兴四年(316年),拜张寔都陕西军事,是年分金城之令居、浩门二县,又立永登县”。屈指算来,“永登”的名称到现在已近1700年了。据说当地人们为了祈求家园永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故而起名为“永登”。从近的来讲,民国17年(1928年),国民政府为了改去“平番”(清朝时将永登设为平番)这个对少数民族带有诬蔑性质的名称,又将“平番”重新改为“永登”,其寓意自然是希望永登这个地方永远“五谷丰登”。永登是亚欧大陆上的要冲,古“丝绸之路”重镇,河西走廊之“门户”“咽喉”,位于东经102°36′至103°45′,北纬36°12′至37°07′。平均海拔在2000m左右,整体上呈“西北高、东南低”地形趋势,地貌特点为“三川两河”,即位于县域西南的八宝川、中部的永登川和东部的秦王川,及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大通河和发源于祁连山山脉的庄浪河。北接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南与金城(兰州)隔黄河唇齿相依;西接青藏,和西藏雪域高原宛若襟袖;东连松山古城,遥望广阔的宁夏平原。著名的输水工程“引大入秦”(将大通河水引至秦王川)水利枢纽工程横跨东西,为甘肃首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提供了重要的水源。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也在县境兰州新区内,兰新铁路和国道312线纵穿全县;国道109线、省道201线、尹中、兰海高速公路过境,交通十分便捷发达,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以来战争频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康熙梁份《秦边纪略》中记载:“庄浪卫南绕河水,北列旧边,东通金城,河西东之接壤,西南凉、湟两歧分合处也。绛节(赤色符节)之所络绎,土汉之所杂居,黒番之所出入,盖九逵之区,河西之都会也”。从中可以看出庄浪卫位置的险要所在:南部黄河环绕,北部明长城蜿蜒,东部通兰州,西部接河西走廊;使节络绎不绝,民族杂居,藏族出入之通道四通八达,为河西之都会。说明了“庄浪卫”又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冲”。明代庄浪卫其地即为今永登县、天祝县全部及兰州安宁区沙井驿地区、古浪县部分地区。尤其是在元、清统治期间,在境内许多处建城设防,因而留下了很多以“城、堡、驿”等军事工事命名的地名,据统计,仅以“城”“堡”“驿”命名的地名多达十几处,可见其军事上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1永登历史及县名沿革永登县历史源远流长,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公元5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人类的足迹,县境内大通河、庄浪河沿岸等多处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人类在庄浪河、大通河两岸繁衍生息、辛勤劳作。由于历史上国家改朝换代,改制更迭,县名多易,县域变动。根据历史和《永登县志》记载,永登的历史变迁大致如下。1.1汉朝西汉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命开辟河西,派大将军霍去病统兵出陇西,“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渡河湟,筑令居塞”。自此,“永登”被正式纳入西汉帝国的版图。《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领县十三,今永登县地属金城郡的‘令居’‘枝阳’‘允街’‘浩亹’四县”。(令居区域为今天的永登县北部及天祝藏族自治县一带。)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将“令居”“允街”“浩亹”三县分别改名为“罕虏”“修远”“兴武县”。东汉时设“令居”“枝阳”“允街”“浩亹”四县,归凉州刺史部金城郡管辖。东汉末年,曹魏统一中国北方后,仍由金城郡辖,废枝阳县,令居、允街、浩亹三县依然存在。1.2晋朝西晋末,凉州刺史张宜复设“枝阳县”,并于建兴四年(316年),分金城为“令居”“枝阳”二县,又立“永登”县,合三县立“广武郡”。这是“永登”名称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应取自“永远五谷丰登”之寓意。1.3隋朝隋开皇初改“广武县”,曰“邑次,寻改为广武,又改为邑次,大业初改为允吾”,大业六年(610年)又改为“会宁县”。1.4唐朝唐武德二年(619年),设立“广武县”。乾元二年(759年),又改为“金城县”,归陇右道兰州管辖。1.5宋朝北宋初广武县仍属兰州,为吐蕃唃厮啰统治。景德年间,被西夏占领,属西凉府。1.6元朝元朝元年(1264年),设立“庄浪县”,归永昌路管辖。1.7明朝明洪武五年(1372年),将“庄浪县”改为“庄浪卫”。1.8清朝清代,“康熙二年(1662年)改卫为所,雍正三年(1725年)裁所,设立‘平番县’,隶属凉州府”。
2023年2月5日
其他

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进展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指出了地名文化景观是在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下,由人类创造出来的具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为探寻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脉络、当前研究现状及以后的发展方向,对地名及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不同阶段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及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情况,能够反映出其研究内容逐渐深入,方法逐步多元,对地名管理起到积极作用,并且总结了出目前对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包括反映人地关系、映射空间认知与地方认同、体现地域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关键词:地名;文化景观;GIS一、引言地名文化景观是见证地域自然及人类社会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研究地域文化,地名保护及传承的重要载体。基于地理学视角,以时空维度来探究地名文化反映的人地关系是目前地名文化景观普遍的研究重点。2007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议,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我国地理版图的不断变迁,一些地名改变、翻新甚至消亡的现象,使其文化背景的保护变得日益困难。目前,国内外对于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已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但还没有系统的综述。基于此,本文阐述地名、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进展,期望能为深入挖掘地名文化景观提供参考。二、地名的研究进展2.1地名的研究进展2.1.1国外研究现状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实体或人文实体的专有名称。19世纪末地名研究采用记录的方式探究地名起源和背景,包括J.JEgli出版的《地名学》、美国布来基的《地名由来词典》等。20世纪中期地名学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去分析地名的由来、分布成因及意义,例如《普通地名学》中首次提出“地名景观”这一专有名词,提出地理名称的分类、层级及意义,1926年A•Dau-zat出版的《地名起源和发展》,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分析地名在历史的形成过程中受各因素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GIS广泛应用于地名的研究,如JETT对美国亚利桑那州纳瓦霍锡安峡谷地区的地名与环境和人们生活观念的关系进行研究。Kerfoot针对地名被忽视的问题提出地名空间数据库。目前西方国家已陆续建立地名信息管理库,可见国外地名研究的方法已经从早期的定性研究转到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2.1.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最早在《易经》中就有对地名的记载,东汉时期班固所撰写的《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了很多古代地名的渊源与解释,被视为我国地名学研究的开端。魏晋南北朝时期地名学在记载地名之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郦道元的《水经注》不仅解释了各类地名的起源,还总结了其命名规律。到了隋唐时期,记录有大量地名的全国总志纷纷涌现,学者们在地名用字、命名原则及标准化方面进行研究,地名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古代地名的研究多采用诠释法和历史考证法,并局限于地名词源学分析和命名规律的探索。20世纪30年代,国内将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方法引入了地名研究中,主要运用传统的语源学和分类学方法,对地名进行定性的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运用GIS建立地名数据库、地名档案、建立空间分析模型等,对地名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近现代地名的研究分布于语言、历史、地理、民俗等学科(表1)。我国地名学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研究的内容集中在地名文化、地名标准化、地名空间分布等方面。阚耀平以地名的变化揭示民族的迁移。司徒尚纪研究了地名文化景观与历史、民族等因素的影响。陈晨通过北京聚落地名探索了北京历史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董晓晓分析了中国地名的分布状况。2.2小结地名学以交叉学科的形式存在。目前相比国外而言,国内人文地理学者对地名的管理更为重视,对地名在社会记忆、地方认同中的建构作用等关注较少。尽管不同国家研究内容有所差异,但总结的规律大致为:向小尺度地名实地调研法发展;完善地名管理的政策法规;拓展研究方法,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探究地名认知的影响机制,发挥地名研究的先导作用。三、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进展地名作为一种既可悟又可视的语言文化景观,对感悟地方文化的综合意义起到积极的作用。20世纪末,美国的StephenJC对峡谷地区的地名与当地人们的生活观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学者们将地名与文化、社会等要素联系了起来。王彬等运用GIS对广东的地名文化景观进行空间分布与分析,随后国内学者们开始研究各地的地名文化景观,主要集中在文化地理学与空间研究视角方面(表2)。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地名文化、地名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及地名演变特征。目前,国内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区域,以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居多,以中观尺度为主,如苏州市、保定地区、承德地区、广东省等,并逐渐向微观尺度迈进,比如石城县客家聚落、阆中县、会宁县、蔚县等,宏观尺度数量较少,比如中国地名的分布研究,中国南海疆域的形成历史,中国村落地名的图谱构建等,仍有待挖掘。研究方法方面,以GIS空间分析法为核心,包括核密度分析、叠置分析、相关性分析。王彬运用EOF模型分析广东地名空间分布及地名敏感区域。王法辉和陈优良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多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的相关程度。朱振华以标准差椭圆法分析了多个民族分布的相关空间。3.1反映人地关系地名与人地关系存在时空错位,可揭示地理环境的变迁,也可预示社会发展的前景,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旧有地名不会马上消失。有记载称北京地区虚度村名就留下了山西移民的痕迹。FagundezJ以植物地名的分布特征反映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地名是稳定的、空间明确的元素,应当予以保护。可见地名是每个时期环境的承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以及科学价值。3.1.1民族或聚落地区处于不同生态位上的民族,各自具有一套对自然环境命名的地名系统,而地名可以作为探讨民族历史地理分布的切入点。王法辉借助可视化技术显示状语与非状语地名的时空分布趋势,映证了广西走向壮汉杂居的历史过程;陈优良、连伟海分析赣南地区客家村落地名空间形态形成原因及分布,运用多元Logit回归模型方法研究多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的相关程度。王荣等定性分析盐池县聚落地名并揭示人地关系的特点。纪小美以福建平潭海岛地名为例,提出“地理环境一人一地名系统”概念,总结了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过程。3.1.2城镇地区地名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嫗变在记载城市独特区域历史、标注城市变化步伐和体现城市变化趋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罗君兰对比分析指出了成都、重庆地名的变迁与城市形态演变之间的关联,并总结出两个城市的形态及演变特点;朱竑等认为广州荔湾区城市地名演变反映出城市的发展更新规律;张超亚等以南京道路地名的变化,揭示其演变过程受到是权力主导的空间表征,暗指地方文化与资本城市化之间的“竞争”。陈晨等分析了北京地名文化景观分布特征与历史时期城市功能分区的关联,探索北京历史社会经济发展状况。3.2映射空间认知与地方认同3.2.1空间认知地名文化景观对展现历史时期聚落空间格局有重要功能。覃凤余通过对比壮汉两族方位地名解释空间认知的表达特点。周尚意以《鲁迅日记》为对象,分析北京地名与城市空间格局的关系,折射文人心中的城市空间意向。王茂军基于认知率和位置的关系讨论北京城市地名空间认知的差异性。3.2.2地方认同地名是塑造地方认同的途径与建构社会秩序的方式之一,是当地市民“恋地情结”的符号载体。郑佳佳对云南哈尼族和黎族地名进行人类学考察,提出将地名文化与旅游开放活动有机结合来促进地名的自识与他识。Guyot等以地名变迁作为分析南非后种族隔离时代地方认同演变,认为地名能反映地方认同。3.3体现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商业经济、信仰等通过地名的形式展现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现象。比如通过研究窑址地名的分布,能为辉煌的陶瓷史提供基本资料。众多学者分别针对不同少数民族或民族语言的地名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从藏族村落地名、状语地名、满语地名、土家语地名的空间格局特征、影响因素等进行讨论,得出各个民族文化景观特质。高泽远就呼和浩特地名命名特点分析移民文化;黄权生研究川渝移民地名的空间分布规律,与重庆、四川地区“湖广填四川”历史场景相一致。还有学者以文化交汇区为对象,分析其中的地域文化特征。林琳认为增城地名文化景观空间格局反映其亚文化区融合特征的派生式命名传承;李建华等认为宁夏中卫县农牧交错地带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与边塞文化、移民文化、方言文化有关;冯嗣禹等以多民族融合区域的乡村地名为例,探讨古代朝阳区域的社会面貌以及现今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鲜明特征。3.4地名文化景观的保护自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国内外重视起对地名的研究和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由地名学向文化遗产保护方向扩展。张晨杰以上海老城厢地区道路街巷地名为例,从历史悠久程度、持续使用时间及文化独特性3个方面进行评价,建立保护框架。邓霁月对重庆地名文化遗产进行评价并形成保护名录。岳升阳以北京地区为例,将历史地名评价体系分为使用年代、历史文化意义、感知度3个方面,为地名文化遗产的评定工作提供参考。3.5总结从现状来看,诸多相关学者近年将研究聚焦于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相关研究囊括了EOF模型,地名制图法,核密度分析法等较为多元的空间分析于可视化方法。此外,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尺度也较为宽泛,包括微观的乡村和村落尺度,中观的城镇尺度,以及较宏观的流域尺度等。研究目的可总结为4个方面:反映人地关系;映射空间认知与地方认同;体现地域文化;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四、展望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在各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能够帮助地名的命名管理,文化景观的保护,地域文脉的传承和发展等工作;另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对地方的认同以及在国家快速化进程中地方的保护与振兴。从目前来看,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内容涉及了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方面是地名文化景观起源、变迁、发展规律及其今后变化趋势的研究;横向方面是其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相互联系的研究。研究尺度从中大型逐渐聚焦专题地域或小尺度区域,有助于深入调查社会、人文、自然等要素对于城乡地名的作用机理。研究方法主要是在跨学科方法与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其中涉及地名产生变迁、分布特征等问题,需要借助于其他学科相关知识3S技术、互联网技术是如今地名文化景观研究、保护、利用等方面的突破点。通过地名文化景观的综述,可以在下述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地名作为语言景观的一种,其非物质形式的保存与发展实属不易,包括少数民族语地名的意译,今后可以综合利用文化地理学、语言学、民族学,以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关系为基础,形成层次分明的地名系统,更有效地保护地名文化景观。(2)地名文化景观研究的价值不仅限于地名的保护,更应对地名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丰富不同类型的研究对象,增加社会利益价值,如旅游开发应用、地名商标使用等。(3)研究需要结合实地走访,访谈当地人等研究方法,分析地名的来源,以提高地名文化景观研究的精准度。作者:张俊玲,乔诗尧来源:《绿色科技》2022年第7期选稿:耿曈编辑:吴雪菲校对:汪依婷审订:黄舒馨责编:黄舒馨(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往期精彩协和万邦
2023年2月4日
其他

结合地名知识和位置信息的中文地名匹配方法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针对中文地名数据中存在的“同名异地”“异地同名”等歧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地名知识和位置信息的地名匹配方法。首先基于特征词的规则匹配模式对地名名称结构进行了解析。然后结合地名的位置信息实现中文地名匹配;同时,基于地名的行政区划信息和实体信息关联多源地名数据,构建地名知识库。最后以兴趣点数据为例,基于名称相似度和位置相似度匹配地名数据中的地名信息,并以知识图谱的形式进行存储和表达。关键词:地名知识;地名匹配;相似度计算;数据消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各学科领域的发展,以测绘领域为例,海量的多源异构数据改变了传统单一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式,引领了多学科领域间的交叉融合。针对地名解析与匹配方面,有价值的地理信息地名数据不断增长,但海量地名数据中存在诸如“同名异地”“同地异名”及数据冗余等歧义问题,严重影响地名数据的融合和应用。实体匹配是从相同或不同数据源中获取描述同一客观世界实体数据的过程。针对地理数据匹配融合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的是集成多源地理数据,丰富数据属性,提高数据精度。地名数据作为地理信息领域一种重要资源,针对地名数据的匹配研究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从矢量空间数据中提取地名地理实体的几何特征、拓扑特征和属性特征,计算地名之间在几何形态、空间关系和属性语义上的相似性,以实现地名匹配。对于难以获取地名几何特征的兴趣点(point
2023年2月3日
其他

协和万邦 来自古代部落侯国的地名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尚书》里有句话,叫作“协和万邦”,体现了先秦时期部族、邦国林立的实际情况。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今天中华版图上的许多地名,仍然可以上溯到非常古老的部落、侯国。大理古城五华楼,五华楼最早修建于唐代,是南诏王在其都城羊苴哇城宴请贵宾之地,后几经焚毁、重建。当时此地还不叫“大理”,这一地名源自白族首领段思平937年于羊苴哇城建立的地方政权“大理”封建亲戚谈到先秦时期的邦国,人们很容易想到一个词,叫作“东周列国”。这大约是因为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写过一本《东周列国志》的关系。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争霸固然精彩,但其中的多数诸侯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武王伐纣”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之后,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西周统治者两次分封诸侯。除了“论功行赏”之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起到控制当地、稳定周朝统治秩序的作用。用古书上的话讲,就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人们熟悉的“封建”这个词就在这时候出现了。不过,如今的“封建社会”是近代日本学者转译西语时借用了古籍上的汉字,两者的内涵大相径庭。西周分封了多少诸侯呢?按照战国思想家荀子的说法,西周早年一共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君主主要是王室亲族与开国的功臣谋士,因此与周王室同姓(姬姓)的诸侯国占了绝大多数——多达53个。至今,在中原大地的地名里仍然可以找到其中一些古国封邑的名字。比如今天河南省会郑州与其下辖的新郑市的来历,就都与春秋时期的郑国有关。郑国是个西周晚期才诞生的诸侯国。它的开国君主郑桓公是周宣王之弟,最初分封在西周王畿之内的“郑”,就以地名称其国。其势力范围在今关中平原西南部渭河南岸地区。那位“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在位时,郑桓公身为皇叔,在镐京担任司徒。他眼见“王室将卑,戎狄必昌”,只得替自己家族留一条退路。公元前779年,郑桓公把家族、部属、财产搬到“济、洛、河、颍(济水、洛水、黄河、颍水)之间”,建了一个新邦,仍然称之为“郑”,于是就有了“新郑”这个地名。按照《国语》的记载,郑桓公向周朝太史讨教家族去向时,后者分析天下形势时提到南方有个“随国”。西周王朝在汉水以北、淮水上游一带设置了随、蔡、蒋、唐、息等诸多同姓封国,这就是《左传》所说的“汉阳诸姬”。这些诸侯国名许多也已成为今天的地名。比如“随国”正是在今天的湖北随州一带,人称“汉东之国随为大”。另一个息国则在如今的河南息县(今属信阳市)。春秋早期,这个息国与附近的申国(今河南南阳)被楚国吞并,提供了大量兵员。于是楚军在城濮之战(前632)被晋人打得惨败后,楚成王派人责备主将成得臣“其若申、息之老何?”自觉无颜见申、息父老的成得臣只好引咎自裁。消息传到晋国,晋文公为去掉一个劲敌而额手相庆,还留下一个成语“莫予毒也”——再也没有人威胁我了!而在“汉阳诸姬”里,“来头最大”的大概是蔡国了。其开国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名列“三监”之内的蔡叔。可惜进入春秋时代以后,蔡国国势不振,很快落入楚国的势力范围。到了公元前6世纪,蔡国先为楚灭,而后幸运地异地复国。这一来一去,就在今天河南省驻马店市里留下了“上蔡”“新蔡”两个县名。可能有人也会注意到,诸如“郑”“蔡”这样的诸侯国名,如今也是国人常见的姓氏。在《百家姓》里,“郑”排第7位(“周吴郑王”),蔡则列第155位(“高夏蔡田”)。这其实也不是巧合。在现代人的概念里,姓和氏没有什么区别。《现代汉语词典》的“姓氏”条目下写道:“表明家族的字。”这表示“姓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成为一个双音节词。但早期的姓氏可没这么简单,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按汉代《说文解字》记载:“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母感天而生子”,说明“姓”最初产生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这从留存到如今的历史悠久的古姓多是“女”字旁就看得出来,譬如“姬”(黄帝)、“姜”(炎帝)、“姚”(舜帝)、“姒”(大禹)俱是如此。而氏实际上是姓的分支。所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所自分”(《通鉴外纪》)。这一出一分,表明“姓”就是代表着宗法制度中一个宗族始祖的所在,而“氏”则成为自其始祖所繁衍、分化出来的子孙后代的称谓。“氏”的来源五花八门。有“以官为氏”的,比如司徒、司马都是西周的官位(“司徒”掌教化、“司马”掌军事),其后代就以其官名为氏。而“以邑为氏”的也很多见,比如晋武公的一个儿子封在羊舌(今山西沁县),其后人就以“羊舌”为氏。到战国以后,宗法制度解体。姓氏遂混淆不分。《韩非子》记载:“(齐国)吕氏弗制,而田氏用之······(晋国)姬氏不制,六卿专之也。”其实,“吕”应为氏(姜姓),“姬”则是姓,韩非将二者相提并论,可见姓和氏在当时已无分别。无怪乎顾炎武断言“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这样一来,郑国和蔡国本来都是姬姓,但两国灭亡后遗民都以国名为姓。另外有个成语叫“假途伐虢”,其中的“虢”也是姬姓,但亡国之民,遗民“以邑为氏”。这就是百家姓里的“郭(古时通‘虢’)”的一个来源。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故城由春秋时期的郑国始建,韩灭郑后,迁都于此。郑国是个西周晚期才诞生的诸侯国,它的开国君主郑桓公眼见周王室大厦将倾,把家族、部属、财产搬到“济、洛、河、颍之间”,建了一个新邦,仍然称之为“郑”,于是就有了“新郑”这个地名上古列邦不过,即便在西周早年的所谓“成康盛世”,诸侯国也不全是与王室有关系的功臣勋贵(以“姬”“姜”两姓为主)之后。周人的分封对象,也包括神农氏、黄帝、尧、舜、禹等所谓“先圣王”的后裔,但这只是对这些至少在名义上服从周朝权威的邦国表示承认而已。“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其中提到的“杞”国据说出自大禹之后,夏朝王室的后裔。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只是由于杞国文献也多散失,因此只能感慨:“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论语·八佾》)今天河南开封市下辖的“杞县”就来源于这个“杞国”。如今河南省还有一个邓州市,也是以上古时期的“邓国”得名。传说商王武丁分封他的叔父蔓叔于邓(约在河南邓州西南的林扒镇)。其国祚传至春秋。这里也发生了一个与“假途伐虢”差不多的故事。春秋早期,楚文王打算起兵攻打申国,必须途经邓国。其实,邓国是楚国的邻国,灭邓比灭申更方便。但楚文王的父亲楚武王有一位夫人是邓人,故而邓主觉得楚国不会对亲戚下手,于是放任楚军过境——结果可想而知,楚文王经邓袭申后便回师攻邓了。这自然是应了那句话,“春秋无义战”。随着诸侯兼并战争日益加剧,大国疆土愈来愈广,于是秦、楚等国率先在新开拓兼并的土地上置“县”,交给受国君任命的官员(县尹、县公、县大夫)管辖,因此取代了原有封土食邑的陈规旧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秦武公十年(前688),秦国“伐邽、冀戎,初县之”,第二年又初县杜、郑。这就是史籍出现的第一批县。如今河南平顶山市下辖一个叶县,其地名由来就是春秋后期楚灵王设置的叶县。楚封沈诸梁于叶,号为“叶公”。叶公曾问政于孔子,他也是成语“叶公好龙”的主人公。就在春秋时代进入晚期的时候,在长江下游和钱塘江流域,吴、越两个强国突然兴起,他们的武力震动了华夏世界。吴军长驱进入楚国的郢都,北上打败齐国,与晋国争当诸侯的盟主,一时所向无敌。谁知不久之后,吴为越灭,越王勾践又成为春秋战国之际最强大的霸主。吴都在江苏苏州,越都在浙江绍兴。所以如今苏州市有吴中区(旧吴县),绍兴市有越城区(秦代还有过“大越县”),便是由春秋时期的吴、越国名而来。苏州阊门夜色。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吴国都城——阖闾大城八门之一。吴都在江苏苏州,今苏州市的吴中区(旧吴县)便是由春秋时期的吴国名而来按照史籍上的说法,“吴为周后”,越则是大禹后裔。其王族的岀身都很“高贵”。可是纵观旧属吴越的江浙一带地图,其中颇有些命名方式相似却又难以理解的地名。比如浙江省有余姚市(今属宁波市)、余杭区(今属杭州市),距离不算太远的赣东北则有余干县(今属上饶市)。这些地名里的“余”显然与古汉语里的含义(“我”)没有关系。《汉书·地理志》记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这就是说,在先秦时期,江、浙一带是百越人的聚居地。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时说:“句,音钩。夷俗语之发声也,亦犹越为于越也。”所以,在地名出现的“余”以往也被认为是百越语言里无意义的发语词。不过,根据当代语言学家郑张尚芳(1933—2018)的研究,古代的百越语言与现代的壮侗民族语言有亲缘关系,“余”在古代百越语里是“田、地”的意思。以此理解,“余姚”指的是姚姓氏族居地,“余干”的意思是“干越人的田地”,而不少“码农”心中的圣地,阿里巴巴集团所在的余杭,在古代百越语里的含义是“搁置舟航之地(登岸码头)”。相比之下,有关无锡(现属江苏省)名称来历的争议更大。世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来自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这里面说道,战国末年,秦国派大将王翦攻楚。王翦率军驻扎在锡山。军士埋锅造饭时发掘出一块石碑,上面写有“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据说锡山此前盛产锡矿,故为兵家必争之地。王翦因此断言,见此碑天下可太平。“无锡”的地名便这样诞生了。不过,《东周列国志》只是一本历史小说,其中颇多无稽之言而不能尽信。关于无锡得名的由来,书中说法最明显的一个破绽就是时间。无锡县最早设立于汉高祖五年(前202)。若是此地名根据“无锡宁,天下清”的说法而来,王莽篡汉(9)时何必将“无锡”县改为“有锡”县?莫非是这位新朝皇帝嫌自己的江山太过稳固,需要来个“有锡兵,天下争”不成?其实,吴、越历代君主里也可以看到“无余”“无颛”“无疆”这样的名字。这些“无”显然与“无锡”同属古代百越语词。《汉书·地理志》记载:“无锡,有历山,春申君岁祠以牛。”按照郑张尚芳的解释,“锡山”就是“厉山”的一音之传,而“无”在百越语里是“神巫”的意思。因此“无锡”这个地名的出处就是“厉山之巫”。不过此说终是一家之言,“无锡”究竟是什么意思,迄今仍是悬案一桩。航拍无锡锡山、龙光塔、大运河。有关无锡名称来历的说法很多,一说其名与锡山盛产锡矿有关,后锡矿采尽,“无锡宁,天下清",也有说其为古越语地名的,无锡究竟是什么意思,迄今仍是悬案一桩西域探源列国纷争的时代随着战国时代的结束告终。而秦汉时代的大一统王朝在地理上又有显著扩大。汉军北击匈奴,进而“凿空”西域,将其收入中原政权版图之内。因此,在史书记载里,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前所未见的地名。比如因莫高窟闻名四海的“敦煌”就是其中之一。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发动了春、夏两次对匈奴的河西战役,大胜而回。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隔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匈奴人为之哀叹:“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匈奴歌》)适逢关东大水,汉武帝将72万多灾民迁至西北边疆和河西走廊,并陆续设置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敦煌月牙泉。敦煌郡设于元鼎六年(前111)。关于这个名字,汉末应劭认为:“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一名取的是"盛大辉煌”之意。也有人认为敦煌应为当地土著居民语言的汉语音译,众说纷纭其中的敦煌郡设于元鼎六年(前111)。关于这个名字,汉末的应劭在给《汉书》做注时认为:“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一名取的是“盛大辉煌”之意。从字面上看,这样理解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当时的敦煌并无盛大的事物,而且此前的土著居民也不通汉文,若用汉字来解释敦煌的地名,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后来人们又发现,《山海经》里记载有“敦薨”,即是敦煌最早的称呼。因此看来,“敦薨”或“敦煌”,应为当地土著居民语言的汉语音译,至于他们是哪个民族,意见也不一致。学者姚大力提出,“敦煌”一词是对东伊朗语言的音译,意为“受安全保卫(的城池)”,可备一说。河西四郡的建立,为汉朝打开了西域的大门。神爵二年(前60),西汉朝廷在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这就是《汉书·郑吉传》所称的“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西域从此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代的乌垒城坐落在今天的轮台县(今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可以说是史籍所载新疆最古老的一个地名。《史记·大宛列传》与《汉书·李广利传》都出现了这个地方,只不过前者写作“仑头”,后者写作“轮台”。据此也可以推断,这也是一个来自当地土著民族语言的音译词。实际上,早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今天的新疆地区就已成为东西方民族频繁迁徙活动的区域。早在距今4000—3000年就有印欧人种、蒙古人种,以及他们的混合型人种的族群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迁徙,分布在天山南北和罗布泊地区。古代史书就记载:“高昌以西诸国人等皆深目高鼻”。因此新疆也被形象称为“人种博物馆”。有学者同样从属于东伊朗语的塞语(Saka)里考证,“轮台”的本意,乃是“柳树林”——一种在西域绿洲常见的景观。塞语是塞种人的语言。这是一个起源自伊朗高原的斯基泰人部落。因古代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代留下的贝希斯敦铭文中称他们为塞迦(Seka)而得名。《汉书·西域传》说,塞种人原本占据着今天的伊犁河流域一带,后来因为被大月氏击败,塞种人被迫南下迁移散居。据此看来,汉代西域“三十六国”里的一些国名,很可能也与塞语或当时存在的其他古代印欧语言有关,其中有一些一直流传至今,譬如莎车(今属喀什地区)与龟兹(今库车,属阿克苏地区)。据《汉书》记载,莎车“户二千三百三十九,口万六千三百七十三,胜兵三千四十九人”,以此看来,谈不上是什么强国。因此,三国时代史书《魏略》记载,莎车国已被疏勒国吞并。在清代以前的很长时期,这里被称为叶儿羌。《西域同文志》解释“回语(此处应指维吾尔语),叶尔,谓地;羌,宽广之意。地宽广,故名。”晚清时期新疆建省,天山南北遍设州县,于是启用古名,称莎车直隶州。这也成为莎车县名沿用之始。至于龟兹,是西域“城郭诸国”的大国之一。东汉班超率36勇士再定西域时,就将治所设于龟兹。到了唐朝,管辖西域的安西都护府先在交河城(今吐鲁番高昌区)。显庆三年(658),其治所移至龟兹,龟兹仍为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当时西域佛教文化最著名的地方。《晋书·四夷传》就记载:“龟兹国西去洛阳八干二百八十里,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到了清朝统一新疆之后,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在此设库车办事大臣。光绪九年(1883),又设库车直隶厅。“龟兹”是怎么变成“库车”的呢?其实,这只是不同时期的汉字翻译差异而已。比如,唐玄奘到印度取经时途经过这里。他在《大唐西域记》里就说,“屈支”旧写“屈兹”,“又音丘慈”。很容易看出,这些汉字写法的读音跟“龟兹”与“库车”都有相似之处。元代时已经将此地的汉字写成“苦叉”,跟“库车”就更接近了。遗憾的是,这些出自古印欧语的地名由于历史久远,今人已不详其语义。虽有多种解释,却鲜有可靠的依据。比如中国最西端的城市喀什(汉代属于疏勒国)原叫“喀什噶尔”,也被认为存在古代印欧语的词源,但其含义有“各色砖房”“玉石集中之地”“初建”等多种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滇王之印(金印),西汉,高1.8厘米,边长2.3厘米,重89.5克,1956年云南晋宁县石寨山滇王墓(六号墓)岀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征讨云南,滇王拱手降汉,武帝赐滇王金印。云南境内因有滇池,战国时为滇国,因而简称“滇”夜郎之外在开拓西域的同时,西汉王朝还在对“西南夷”展开经营。所谓“西南夷”,是指今四川西部和西南部,甘肃南部、贵州西部、云南和今国境外相邻地区的各个部族。西汉初,汉朝的行政机构虽然已撤退到四川盆地内的蜀郡和巴郡,但民间与西南夷地区的往来并没有断绝,一些巴蜀商人还因与这些良族的贸易而致富。武帝年间,从建元六年(前135唐蒙出使夜郎算起,经司马相如、公孙弘和王然于等汉朝名臣先后抚定西南夷,至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下令征发巴蜀兵士先进击与滇国相邻的劳浸、靡莫等地区,接着“以兵临滇”,滇王这才归附,“举国降,请置吏入朝”,同时设置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由此,汉王朝经过26年的经营,在此地共设立7个“初郡”,将西南夷大部分地区都纳入全国统一的郡县体制中。在归附汉朝的西南夷之中,只有两个部族领袖拿到了汉廷赐下的“王印”。一个是最晚归附的滇王,另一个就是夜郎王。按照司马迁的说法,这是因为,“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史记·西南夷列传》)当时的夜郎已“耕田,有邑聚”,战时可得“精兵”十余万,汉朝使臣出使夜郎时,夜郎国君问汉朝使臣:是汉朝大还是夜郎大(“汉孰与我大”)。这就是“夜郎自大”这一成语典故的由来。《汉书》记载,夜郎王兴在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时举兵反汉,汉朝派兵诛灭,夜郎国亡,改设郡县。由于夜郎国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以后的郡县也多有沿用,比如两晋南北朝时有夜郎郡,唐宋时有夜郎县。可惜这样一个颇有“知名度”的地名如今没有保留下来,可谓憾事。但“西南夷”里并不是没有部族名字保留在今天的地名里——比如云南省会昆明。“昆明”二字是常见的汉字,所以有人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说“昆”为“日”加“比”,“明”从“日”和“月”,意为“与日月比明”,还说这是由于昆明市阳光充足,故名。这显然是后世望文生义的牵强附会。因为昆明在史籍里最早出现的地方,正是《史记·西南夷列传》。太史公明明白白地写道:“自同师(今怒江以东的保山等地)以东,北至叶榆(今大理一带),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据此看来,昆明应该是当时活跃在滇西地区的一个部族的名称。东晋时期的《华阳国志》记载:“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或许昆明这个部族有人口众多的意味在内。大概也是因为昆明是个强部,故当他们由游牧逐渐定居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便自然而然地将其部落的称号用以称呼地名了。蒙古汗国统治云南时,在原大理政权的鄯阐府设“昆明千户所”,“昆明”首次作为地名出现,并延续至今。顺便说一句,“大理”原是白族首领段思平在937年建立的地方政权名称。其都城叫作羊苴咩城,后来也改叫大理(城)。1253年,忽必烈率兵征伐,“革囊渡(金沙)江”,轻易灭亡大理政权,并同时设立大理路及太和县,隶属于云南行省。从这以后,大理就只指如今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及其首府大理市了。妙湛寺双塔,位于昆明官渡古镇,始建于元代,2002年重建。官渡是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昆明”
2023年2月2日
其他

让星象、阴阳指示方位家乡地名蕴含的中国哲学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当人类先民生产力进步后,他们往往会向更广阔天地进发。离开那些有着明显标识的聚居地之后,这些先民往往会用各种简单易懂的方式给新家园命名,因而在全世界都出现了一大批带方位指示含义的地名。诸如欧洲地名有萨克森,就位于莱茵河下游的下萨克森;有日耳曼旧土,就有国名中带东部的奥地利(国名原义为东部边境国家),可见地名中带上下左右东西此类方位词,乃是一项“国际惯例”。华夏先民自然也不例外,当他们在中华大地开拓之时,也会根据自己的认识,给新领土起上各种带有地理方位标识意义的名字,流传至今不少都成为现代中国耳熟能详的地名,其中甚至有不少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地理与哲学,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学科,却意外地在延续千年的中国地名中得到辩证统一。我们可以从那些亘古相传的地名之中,管窥到华夏先祖对这个世界的特有认知和传统智慧,更能通过古老中国的哲学体系读懂那些由寥寥几个字组成的地名背后的深远寓意和美好祝福。天地交互✦农业生产离不开地理和时候,故而作为一个以农耕起家的文明,中华先民对天象与地理有着不同寻常的敏感认识。《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中华传说中上古贤君帝尧就曾经排专门星官去东南西北四方,根据各地特定时刻太阳星宿在天空的位置,确定春夏秋冬的具体时间,以此安排农业生产。将其仅仅归功于尧或许并非事实,但从中也可看出中华先民很早就在生产实践中将天文、时间和地理相互结合在一起。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后世发展出一套“天人感应”的哲学理论,将天上的星宿同地上的方位对应起来。拨开那些形而上学的唯心理论,后人还是能够从这些天地对应的理论和地名中,看到古代先民对宇宙的认知以及将天文知识运用于指导生产生活的朴素原理和思想精华。在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理论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即所谓“分野”。其实是古人将天空划分成不同的星区后,将其与陆地上的行政区划一一对应。尽管这一做法在历代史书中留下的大多数记录,都是将天文异象与对应州郡发生的天灾、叛乱等变乱强行联系在一起的占星术“成功案例”。但事实上,“分野”体系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之中还发挥着另一种更为现实的作用——指引方向。在没有卫星定位、甚至连指南针都是稀罕物件的中国古代,如何辨别方向和确定距离便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好在,我们头顶苍穹之上还有那些位置相对固定的恒星。是以,一套基于星座的定位模式在先秦时代便应运而生。“分野”的实际操作并不复杂,其原理是将天空划分成一个365.25度的半圆,再以恒星或星座指示方向,便能达到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所说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的效果。而通过《淮南子•天文》《史记•天官书》等天文古籍记载可知,其划分办法是从角宿起算,或从寿星之次起算。即以角、亢、氐三宿所在宫位称为“中宫”,其他二十五宿则分别为东南西北四宫。之所以选择角宿为“中宫”,是因为其亮星正处于与赤道垂直的上空。在确定了中心点之后,二十八星宿便可以通过其与地域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南方的地域可以对应靠南的星宿,而北方的地域则对应靠北的星宿。同时基于经度的对应规则,在每月观察对应星宿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并不受冬夏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皆可在古代“中央时间”的上卯时5时30分左右)观测。只是应按经度位置变更十二个观测地域,不同的地域即对应不同的星宿。一些州郡甚至可以直接以星宿命名。“十二星次”的作用极为宽泛,它们既可以被用于量度日、月、行星运动的位置,进而确定时令和节气,同时也能用于确定方位。东汉学者郑玄在注释《周礼•保章氏》一文时便曾提出“十二星次”分别对应东周十二个主要行政区域和诸侯国,而其中位于东北方向的星次“析木”便对应着燕国的地界。公元1012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将隶属于辽阳府的花山县改名为析木县,更将辽帝国的南京幽州(今北京)改为意为“析木之津”的“析津府”,显然就是根据这种学说而来,成为以星次对应地名的典型。辽圣宗耶律隆绪缘何对古老的“析木”如此衷情,世人不得而知。只是随着辽王朝的覆灭,幽州的析木县在元大德年间被撤销,只是今天位于辽宁省海城市东南的确还有一个析木镇,默默向后世展现着“天人感应”的古老智慧和朴素哲理。析津府虽然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今日中国以星宿为名的地方却也不少。湖南省娄底市,便是以二十八星宿中的“娄”和“氐”星为名。娄宿含有18颗恒星,以星座而言位于白羊座、双鱼座和三角座一带,氐在中国天文星图中为东方青龙之胸,以其为青龙根柢而得名,位于天秤座、室女座和巨蛇座一带。据说娄底上空正是“娄”“氐”二星争相辉映之处,故而以两星起名“娄底”。至今,该市还有一区名为“娄星区”,直接对应娄宿。今安徽省淮南市下辖的寿县,其名字来源更是典型的“天人感应”式。按“分野”的理论,古代“郑、汴、陈、蔡、颍为寿星分”(《新唐书》),而寿县所在位置,就恰恰可以对应天上的寿星宿,故而得名流传至今。广西省柳州市得名似乎也是如此,虽然有人说其名来自境内柳江,但考察《读史方舆纪要》《新唐书》,都提到此地在唐代原名“南昆州”。唐初“贞观八年改柳州,以地当柳宿而名”。不仅如此,湖南省省会“长沙”这一地名也有人说就来自二十八星宿中轸宿中小星“长沙”,虽然今天学者对长沙名字来源还有其他各种说法,但恰如唐代文士张谓在《长沙风土碑记》中所云:“上为辰象,下为郡县”,人间的长沙终究是与天上的星辰密不可分了。
2023年2月1日
其他

从沃土到瘠壤:明清淮北地名变迁与水患成因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北宋以前,淮北素有“沃土”之称,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南宋以后逐渐衰落。民谚“江淮熟,天下足”,在宋以后变成了“苏湖熟,天下足”。原来指称淮北的“鱼盐之邦”“鱼米沃壤”“鱼米之乡”,明清后被“穷山恶水”所替代;“鱼米之乡”则成了江南的别称。淮北经历了从沃土到瘠壤的惊天衰变。明清政府在淮北的治水,首要目的不是防灾减灾,而是维持漕运,严重地破坏了淮北的水文和生态环境,使水资源极为丰富的淮北成为一个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甚至季节性缺水与季节性洪涝并行的地区。以致淮北方言中长期称田为“湖”,民众忘记了田与湖之别。关键词:沃土;瘠壤;鱼米之乡;穷山恶水据统计,淮北盐城、淮安和涟水在1550—1950年这400年间所发生的水灾次数在5000年间发生的水灾总数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88.9%、71.5%和95.6%。近年来,学界公认,1500—1900年间是洪泽湖流域洪涝的多发期,且农作物栽培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稻麦两熟的耕种制度,演变成以玉米、番薯类为主的粮食种植。近年来,学者对这一变迁的原因做了“科学的”分析,但其结论则令人不敢苟同。比较流行的解释是“小冰期”一说。各种相关的论点基本源于竺可桢的历史气候研究。竺可桢认为:“中国地貌工作者,近年来在天山东段海拔3650米高处,发现完全没有被侵蚀,看来好像是最近新留下来的终碛石,这可能是第十二世纪到十八世纪的寒冷时代所遗留,即西欧人所谓的现代‘小冰期’。”竺可桢把中国历史上的低温期定在公元1400—1900年的500年间,即便在其间最温暖时段,“气候也没有达到汉唐期间的温暖”。这一研究自有相当的科学依据,但近年各类历史物候学者把诸多历史事件归因于气候变化,则过于牵强。竺可桢同时认为,“在这五百年间,我国最寒冷期间是在十七世纪,特别以公元1650—1700年为最冷”。众所周知,这段时期是所谓的清初“盛世”,特别是“康熙之治”时期,“小冰期影响”说无法解释清初灾害降低的现象。有学者弥缝说,康熙时期,气候虽然寒冷,但康熙励精图治,缓解了因自然灾害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既然励精图治可以解决小冰期的负面影响,那么,“小冰期”的负面影响如还存在,似可归咎于统治者没有励精图治。还有学者提出所谓的厄尔尼诺影响说:“洪泽湖流域洪涝灾害变化同事件存在一定的统计对应性关系,在事件年及其次年是洪泽湖流域洪涝的多发年份。”厄尔尼诺不仅影响地球,甚至影响太阳系,它显然不是靶向毒物,为何单单对极小范围的洪泽湖流域产生如此剧烈的影响?揆诸史实,淮北的水灾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演变,实非上天之过,主要是因封建统治者对水利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一、保运朝政与淮北水患明清在淮北治水,支出约占全国治水经费的八成。但这些大规模的治水基本是为政治服务,大多要牺牲某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以维护朝廷视之为命脉的核心利益。在1400—1900年之间的所谓“小冰期”,淮北水灾确实数量惊人。据(明史•五行志•水潦》,仅明万历年间(1573—1620),黄河就多次决溢。在明代276年时间里,黄河决溢和改道456次,平均7个月一次;清代1644~1840年,黄河决溢361次,平均6.5个月一次。但有清一代,黄河流域发生旱灾201次,平均一年多一次。水患与旱嫨在同一地区循环往复,这恐怕不能用厄尔尼诺影响下的降水多少来解释。史载,黄河远在小冰期或厄尔尼诺影响之前,就已多次肇灾,如汉兴三十九年(前168),“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其后四十有余年······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其后,河决之患不绝于书。“金明昌(1190—1196)中,北流绝,全河皆入淮,元溃溢不时,至正中受害尤甚,济宁、曹、郓间,漂没千余里。”万历时代,黄河在河南省的河道宽达二三十里(合3600—5400丈),但到徐州附近,为了束水攻沙,黄河河道宽度被缩至80余丈。这些地方的黄河两岸,并无砖石建成的大堤,而是土性较松的黄土。这里的黄河特别容易溃决也就可以理解了。万历四年二月,督漕侍郎吴桂芳言:“淮、扬洪潦奔冲,盖缘海滨汊港久堙,入海止云梯一径,致海拥横沙,河流泛溢,而盐(城)、安(东)、高(邮)、宝(应)不可收拾。国家转运,惟知急漕,而不暇急民。”因此,淮北的水患是人祸,而非天灾。明代进士刘尧诲写道:“淮扬多水患,而说者以为天数,岂非妄哉。”隆庆末、万历初任总河的万恭多次明确地反对加固黄河南岸河堤,认为为了保运道,让河水淹没黄河南岸地区(即淮北)是最合理的选择。他写道:“河南属河上源,地势南高北下,南岸多强,北岸多弱。夫水,趋其所下而攻其所弱。近有倡南堤之议者,是偪河使北也。北不能胜,必攻河南之铜瓦厢,则径决张秋;攻武家坝,则径决鱼台,此覆辙也!若南攻,不过溺民田一季耳。是偪之南决之祸小而北决之患深。”他再三强调,让黄河南徙是维护运道安全的保障,“黄河南徙,国家之福也”。他非常正确地指出,若消除淮北的水患,让黄河从铜瓦厢改道即可:“若不为饷道计,而徒欲去河之害,以复禹故道,则从河南铜瓦厢一决之,使东趋东海,而河南、徐、邳永绝河患。”值得注意的是,1855年黄河“自行”改道,就是从铜瓦厢冲决的。这说明明代河臣非常清楚淮北水患的真正症结,即淮北水患是人为控制的结果。湖底平均海拔高于东部地面五六米的洪泽湖堤高家堰同样易决易溃。洪泽湖作为服务漕运的巨型水利设施,在湖水越过志桩标线或漕船过淮后,往往开坝泄水。就淹没百姓的效果而言,掘坝减水与湖堤溃决几无二致。要知道,作为中国第四大淡水湖的洪泽湖本质上是一个人工大水库。一般说来,蓄水用的水库多建在山谷中;如三面临山,只要在谷口修一道坝堰即可,这样不会造成大面积的土地被淹。明代修筑的高家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落差、地势极为平坦、极不适合修建水库的淮河中游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人工湖泊,且仅有东部一道堰,湖的西面、北面、南面均无实质性的堤堰。在以后的近300年里,一代又一代的河臣们不断地加固加高高家堰,事实上是在不断地扩大两淮地区的灾源。洪泽湖大堤高家堰对淮北的影响,可参见浮山堰造成的恶劣后果。南朝梁武帝(502—549)时,并没有所谓的小冰期或厄尔尼诺影响。梁军在淮河浮山一带筑堰,以水淹攻当时魏军据守的军事重镇寿阳。浮山在寿阳下游约220公里处,地势相差8~10米。公元516年春,大堰建成,长9里,下宽140丈,上宽45丈。大堰直接造成“水之所及,夹淮方数百里地。魏寿阳城隔戍稍徙顿于八公山,此南居人散就冈垄”。当年秋,淮水暴涨,仅存4个月的大堰溃决。“淮堰坏,死者十余万口”。据初步估算,浮山堰形成的水域面积约为6700多平方公里,积水覆盖了今五河、泗县、凤阳、蚌埠、灵璧、固镇、凤台、寿县以及颍上、霍邱等县市的大部或一部分,总蓄水量在100亿立方米以上。浮山堰在高加堰西部五河地区,此处淮河河底低于洪泽湖湖底7尺有余。浮山堰蓄水几淹没了寿县城,洪泽湖蓄水时显然也要淹没大片的淮域地区。淮河进入安徽省,从洪河口到洪泽湖,通称为中游,流域面积为13万平方公里,长490公里。以安徽西部的山地丘陵为中游起点,落差仅为16米,比降为0.03%。实际上,淮河中游许多河段是倒比降。据民国初年实测:“计杨庄旧黄河底高于海平面十米突······洪泽湖底真高亦十米突。······洪湖底,乃高于上游盱眙淮底二尺许,吁胎淮底又高于上游五河淮底五尺许,由五河至寿县一带三四百里间之淮底,几无倾斜。”洪泽湖底的海拔一般已达到10米多,最低凹的部分也在8.5米上下。湖底东部的一带洼地,海拔六七米。里下河平原海拔只有3米左右,比湖底低6米多。根据后来设立的水位标志推算,万历初年潘季驯修筑的高家堰堰顶高程在12.2米左右;康熙十七年(1678)靳辅加修高家堰,堰顶高程约14米;后来逐渐加至19.0~19.5米之间。嘉庆年间,南河总督黎世序称:“上年洪湖蓄水一丈七尺,尚不能畅出刷黄。”道光初年,更要蓄到一丈八九尺,甚至“非蓄水二丈不功”。后蓄水2丈仍嫌水位太低。道光十四年(1834)江南河道总督麟庆指出:“蓄清刷黄,治河通义。特今之黄河,底已淤高,故湖水昔存九尺而畅出,今则二丈而不敌。”也就是说,以洪泽湖底海拔10米、蓄水2丈(6.4米)计,即淹没高家堰以西皖北地区海拔16.4米以下的地区。而洪泽湖以百亿立方米计的湖水水位更高于东部苏北平原10米左右。由于洪泽湖水位不断提高,在淮河中游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湖泊群。其中较大的有焦冈湖、黄湖、殷家湖、沱湖、天井湖、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高唐湖、花园湖、女山湖、涧溪湖等。这些湖泊的形成年代大都在18世纪前中期。康熙年间,分布在运河西堤以西的湖泊有氾光湖、白马湖、甓社湖、邵伯湖等17个湖泊。明代重开会通河,在济宁附近建运河水柜,即在运河所经线路的地势最高处建立人工大水库,且四周大部没有堤堰。永乐九年(1411),宋礼重开会通河时,水柜昭阳湖周围不过10余里,80多年后,扩大了7倍。到万历三十二年(1604))泇河通航后,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都成为水柜。康熙六十年(1721)夏,康熙帝谕九卿等:“山东运河,全赖众泉蓄泄微山湖,以济漕运。······地方官未知水之源流,一任民间截水灌田,以为爱恤百姓。不知漕运实由此而误也。若不许民间偷截泉水,则湖水易足;湖水既足,不难济运矣。”康熙帝的这一最高谕旨,长期为地方官员无条件地严格奉行。乾隆年间,微山湖的面积竟达2055平方公里。实际淹没的地区无以估算。环湖地方官员像峄县县丞、滕县和沛县主簿,均以在微山湖“蓄水之多少,为该职之称否”。魏源指出:“山东微山诸湖为济运水柜,例蓄水丈有一尺,后加至丈有四尺,河员惟恐误运,复例外蓄至丈有六七尺,于是环湖诸州县尽为泽国。而遇旱需水之年,则又尽括七十二泉源,涓滴不容灌溉。是以山东之水,惟许害民,不许利民,旱则益旱,涝则益涝,人事实然,天则何咎?”南河总督黎世序写道:掌管微山湖蓄水事宜的)泇河厅,总是不断抬高水位,“但求蓄水之多,而不顾地方被淹之苦”。这些掌管蓄水事宜的官员,实则控扼周围百姓的性命,“名为惜水如金,实则有心操切。名为留有余以备不足,实则但顾运而不顾民。至湖水长至一丈七八尺,数州县田没水底,该河员故作咨嗟可悯之语,实则乃深喜之”。官员们深喜的原因,是百姓一旦被淹,多被迫逃亡,他们的田地就会被官府作为荒地拍卖。每年农历五月至九月,是漕粮北运时期。为维持运河航道的畅通,此时洪泽湖、运河均要闭闸蓄水。这个时期大致相当于公历的6月至10月,“淮河流域于每年夏季七八月之交,多倾盆大雨”。据对1913年至1927年淮河流域月均雨量的统计,每年6—8月份的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56.4%。因此,漕运进行时,淮水上游支干各河来量极大,无法宣泄,使得整个淮河中游成为滞洪区,只能任其淹没洪泽湖以西的凤阳、泗州、颍州等地区。总之,明末清初黄河决溢和洪泽湖多水患与小冰期并无实质性的关联,与厄尔尼诺关系也不大。西汉武帝时,丞相田蚡为一己之利,编造谬论,把黄河决溢归咎于上天。妄称:“江河之决皆天事。”一些趋炎附势之徒大加附会:“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明末清初的淮北洪灾主要是因封建朝廷蔑视民生、视民为蚁、治水事务以服务政治需要所致。二、城乡沦为鱼窟淮北广大乡村常年被淹没浸渍。康熙五年(1666),在靳辅大筑高家堰以前,泗州等地因大堰阻拦,“泗东半沉水内”。乾隆乙亥(1755)夏,凤阳宿州、灵璧、虹县大水,“白浪滔滔没烟树”。邳州南濒黄河,金乡、鱼台等十多县之水汇入微山湖,湖水南溢侵入邳州境内,“盖自明迄今,称泽国者二百年矣”。在海州,无休止的溃决造成的生态破坏可谓触目惊心。如顺治十五(1658)、顺治十六年(1659),沭阳大水。顺治十七年(1660)、顺治十八年(1661),淮水、沭水并涨,一望皆水。沛地,嘉靖二年(1523)秋,黄河决堤,引发大水。“堤堰崩圮,冲坏庐舍,平野中清碧接天,民多流亡”。嘉靖八年(1529),“水盛溢,舟入市。乡邑漂没,民皆筏居”。嘉靖三十二年(1553)秋,“河决丰县,由昭阳湖穿李家港口,出镇口,上灌南阳,而单县决口复溃,鱼台、济宁间平地成湖”。黄河水从萧县经宿州符离沟,南流入泗州境会淮水为患,由归仁集东奔涌而下,逐年冲决。萧县、肠山、宿州、睢宁、灵璧、虹县等县,“离河甚远······然大水骤至之际,禾苗尽空”。吴柽称,微山湖、马场湖附近,“每见湖水泛滥,田、湖莫辨”。为了济运,河官们事实上蓄水于民田,而非仅蓄水于湖。由于水患极其严重,田地被长期浸淹,百姓几乎忘了“田”与“湖”的区别。明人张瀚写道:“自淮入河,为害桃源、宿迁、邳州。嘉靖初年,黄河之水澎湃横流,尚畏深险。数年后,河道顿异,流沙涌塞,仅存支派,浮舟甚难,行人抠衣可涉。······行民间田野中,荡为江湖,舟人亦称曰湖中。”据民国前期地方官员称:“睢宁当明清之交,本属泽国,旧称五湖七港,至今农人赴田耕作,名为‘下湖’。”海沐地区的方言中是没有“田”“地”之类的词汇的,当地人把农田称作“湖”,下田称为“下湖”。河湖在淮北屡决,甚至有外堤和城墙护卫的县城、州治乃至府衙都难逃被淹圮的命运。从地名学上即可窥见淮北所受水患的一斑。康熙十九年(1680),唐宋名城泗州永沉洪泽湖底。泗州城在沉没前即已屡屡被淹。泗州旧志中有徐城、下相、娄林等县名,至乾隆时,“皆不可考”。泗州的村落多以城名,如川城、城子湖之类,“意皆古县镇也”。数百年里,洪泽湖底淹没的何止是一座泗州城!整个淮北地区的城市乡村,在明以后,多经历着与泗州相同的命运。梁城,“在凤阳府西南。······今淮河中有梁城滩”。羊城,“相传古虹州城,陷为湖”;香城,“相传徐偃王夫人祷祀处。······今为村落云”;义城,“在陡湖,旧志云晋置县”;淮平县,“金元置州附郭,未详所在”;雁门关,“徐王建国,关口代设巡司,今没于水”。由于洪水的蹂躏与毁坏,这些古代城池均已不复存在,唯有泥墙草顶的乡间小村落,还继承着古代城市的名称。经常遭遇水患的安徽灵璧县,万历十八年(1590),水积城中逾年,曾准备迁城。史志称该县“市集不足志也”。睢河北岸的三村集、陵子集、孟山集、潼郡集,“元明间号称繁华”。到乾隆时代“所存者,颓垣破屋,居民逃亡殆尽,即生聚亦复难言也”。明人曾以诗记被淹城池:“旧迹名犹在,城根尚蜿蜒。路碑残月曰,屋瓦旧人烟。祷雨留神树,耕田得古舩。”蒙城,崇祯十五年(1642),“黄河决溢,城多倾坏”;顺治四年(1647),“大雨连月,城崩陷”。怀远县城,南面临淮,“沉灾迭见”,“故于旧城之西,复筑新城”。涡阳县城北庄子台,“没于水”。息县长陵集,在唐时为长陵县,19世纪中期距淮河达1.5里,60年后已逼近河滨,“长此迁移,该集之沦陷为河实意中事”。曾是临淮城的朱店,到20世纪早年,“居民寥落······附近多瓦砾”。昔日的临淮寺,当时已湮没无迹。在扁担河入淮处有百间庙,“崩塌日甚”,庙屋原有100间,1918年仅剩1间,“余均倾圮矣”。闻一多描写了民国时期百姓被迫全部逃亡后的临淮关梁园镇的景象,“他们都上那里去了?怎么虾蟆蹲在甑上,水瓢里开白莲;桌椅板凳在田里堰里漂着;蜘蛛的绳桥从东屋往西屋牵?门框里嵌着棺材,窗根里镶石块!”鱼台县,“乾隆二十一年河决入城,徙今治”。徙治不到30年,“又阨于水”。在两汉极一时之盛的徐州,直到唐中叶,“江淮漕运、商贾咸出于徐”。由于徐州为泗水、黄河等河流交汇之地,“金河夺泗,而泗堙。元河夺汴,而汴绝。浊流奔注,汨没千里。留圮于水,吕沦于沙,城郭径术,渺不可辨”。明末以后,几乎年年溃决的黄河徐州段地区被洪水淹没的城池堪与泗州相比。如铜山县城“明季城没于水,官署因之俱圮”。在铜山县城西南的徐州道署,初建于洪武十一年(1378),“万历末避水患迁城东大察院,寻圮于水”。徐州府署,“天启四年(1624)圮于水,迁州治于云龙山”。徐属河务同知署,“天启四年没于水”。户部分司署,“正德间圮于水”。演武厅,“旧在城北九里山,前明万历初,因水迁城南凤凰山南”。皇华亭,“嘉靖中没于水”。永福仓,“没于水”。预备仓,“没于水”。常平仓,“在城北三里,后移南关堤内,又没于水”。嘉靖五年(1526),黄河在沛县决口,灌入昭阳湖,“水没丰县城,徙治避之”。万历四年(1576),黄河丰县、曹县段长堤决口,丰县、沛县、徐州、睢宁,“田庐漂没无算”,河水吞没了宿迁城。万历帝批准了督漕侍郎吴桂芳的请求,同意迁移宿迁县治。万历五年(1577),黄河水冲垮了萧县县城,知县伍维翰迁县治于三台山之南。天启二年(1622),水淹睢宁,“庐舍漂没”,被迫迁移县治。天启四年(1624),黄河徐州段魁山堤决口,徐州城中水深达1丈3尺,“民苦淹溺,议集资迁城”。最后,官民迁州治于云龙山之东。同年,睢宁县城被水淹尽圮,总河李若星迁移县治。砀山县城,“嘉靖肆拾壹年水没,迁治小神集······万历贰拾陆年水没”。这类情形在淮安府也极为常见,如桃源有名为“陆城”“吴城”等村庄,而这些村庄“为鱼鳖所占者过半”。桃源县大王庙,“康熙三十五年没于水”。清河县治于崇祯末迁至甘罗城,“康熙中屡圮于水”。程晋芳(重修勺湖草堂记》载,乾隆甲午年(1774)秋八月,“黄河决老坝口,灌淮城,草堂没于水”。涟水县,经民国前期实测,旧黄河北堤堤顶高于城墙2公尺多,高于城内地面7公尺多,“黄河若不北徙,该城迟早为泗州之续矣”。1911年淮河中下游地区水灾过后,美国红十字会派出了由西伯特上校(Colonel
2023年1月31日
其他

对歌咏金陵的古诗文中有关地名之探究

要:古都南京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作者在对历来歌咏古南京的大量诗词歌赋作品进行细致研读的基础上,对诗文中所涉及的古南京地域内的有关地名进行了一番探究。关键词:地名
2023年1月31日
其他

地名资讯 | 湖南省建立地名管理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为进一步加强地名管理工作,积极构建地名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根据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有关要求,湖南省委编办近日发文,正式建立“湖南省地名管理厅际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相关成员单位职责。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法规和有关决策部署,研究地名管理工作重大事项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指导全省地名管理工作依法规范开展。联席会议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宗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退役军人厅、省林业局、省市场监管局、省广电局、省能源局、省通信管理局、省邮政管理局、省气象局等20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省民政厅为牵头单位,承担联席会议组织、联络和协调等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联席会议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汇报工作情况。联席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议定事项。通过地名管理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湖南将进一步加强地名规范管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协调作用,规范地名命名、标志设置和标准地名使用,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地名命名更名和备案公告制度,健全地名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推进地名工作更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新时代湖南地名工作取得新成效。来源:红网时刻选稿:江西地名研究小组编辑:计梦菲往期精彩推送地名的研究和应用中国地名区划初探武威市凉州区乡村地名文化浅析地名失范的管理偏误与法治矫正微信扫码加入
2023年1月30日
其他

古典诗歌中的地名特点初探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该文在古典诗歌中撷取大量诗题诗句,从地名相同、一地多名、地名泛指、地名省称、地名旧称、地名改变、政区治所变化而名称不变等七个方面,探讨古典诗歌地名特点,并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关键词:古典诗歌;诗题诗句;地名特点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自古诗人之众,如星空灿烂,佳作之多,浩如烟海。古典诗歌中的地名极其繁多,探讨古典诗歌中的地名特点,对于阅读和欣赏古典诗歌,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无疑是有帮助的。以下拟从七个方面予以论述。一、地名相同:中国幅员辽阔,地名相同的现象很多,尤其是一些山川形胜,命名重复的现象更为突出。这些同名现象在诗歌中也屡见不鲜,一不小心就会张冠李戴。以西湖为例,浙江杭州市西湖,举世闻名。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成为脍灸人口的名句。近人刘声木《苌楚斋随笔》云:“以地名西湖者,天下三十有六,除杭州最著名外,当以福建福州府、广东惠州府为次。”他没有列出其余33个的名字,但据统计,其他大大小小的西湖,分布面遍及河南、山东、河北、四川、陕西、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省,现举其要者如下:1.在今四川广汉县城西,唐房瑁主持开凿,故又称房公湖或房公西湖。唐李德裕有《月夕游房太尉西湖》、杜甫有《陪王汉州留杜绵州之房公西湖》,又严公弼《题汉州西湖》诗有:“西湖刨置自房公,心匠纵横造化同”句。2在今河南许昌市西。宋苏轼有《许州西湖》、梅尧臣有《西湖闲望》与《夏日晚晴登许昌西湖》诗。3.在今山东济南市内大明湖。宋曾巩《西湖纳凉》诗“问吾何处避炎热?西湖十顷照眼明”句。4.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唐许浑有《西湖亭宴饯》、宋苏轼有《陪欧阳公燕西湖》及《西湖戏作》诗。5.在今福建福州市区西北隅。宋朱熹有《和赵汝愚开西湖》诗。6.在今广西桂林市西。宋范成大有《六月十五日夜泛西湖风月温丽》诗。7.在今广东惠州市西。宋苏轼有《西湖戏作》诗。又杨万里《游西湖》诗有“三处西湖一处秋,钱塘颍水及罗浮”句。众多的同名西湖,这就带出了一个中国地名中最常见的同名现象,可以说,同名之多,不可胜数。但笔者在探讨诗歌地名中发现,同名现象是有一些规律的:1.以数字命名的地名,同名的情况很多,如一线天、三贤祠、四望楼、五峰山、六鳌山、七星岩、八角亭、九龙山、十方院等均有同名,少者2、3个,多者逾10个。2.跟方位连在一起的,以山、湖、楼、园为例,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东山同名27个,西山同名20个,南山同名23个,北山同名8个。东湖同名12个,西湖同名36个,南湖同名l3个,北湖同名3个。东楼同名6个,西楼、北楼同名各8个,南楼同名17个。东园同名8个,西园同名10个,南园同名9个,北园同名6个。3.以美好名称命名的地名同名的较多,如金山同名11个,龙山同名19个.凤凰山同名多达31个。4.佛教在西汉末东汉初逐渐传人中国后,对中国文化有十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佛教寺院全国各地都有,且同名的现象很多,比较出名的有法华寺同名8个,报恩寺同名16个,开元寺同名19个,华严寺同名20个,观音寺同名10个。二、一地多名:在诗歌地名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地名重复的很多,另一方面,一地多名的也不少。如岭南,指五岭以南地区,相当今广东、广西、海南及越南人民共和国北部一带,也称岭外、岭表。唐高适《送柴司户》诗:“岭外资雄镇,朝端宠节旄。”张说有《岭南送使》诗。广州,别称羊城(全称五羊城,得名来自五羊的传说)。唐杜甫有《送段功曹归广州》、高适《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蛉外》诗有“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句。白门,六朝时建康城南门为宣阳门,又称白门,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区南隅,后人因以作为南京市的别称。宋王安石《谢公墩》诗:“走马白门下,投鞭谢公墩。”南京又有建业之称,那是因为东汉末改称秣陵县为建业,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晋初改名建邺,后又改为建康,但习惯上后人仍称今南京市为建业。如唐刘沧有《经过建业》诗,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诗有“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句。南京还有金陵之称,那是战国楚筑金陵城于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上,后人因以金陵作为今南京市的别称。南朝齐谢髋《人朝曲》诗:“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唐李白有《金陵白杨十字巷》与《月夜金陵怀古》诗等一地多名在古典诗歌中时有出现,如终南山,又称太乙山、南山、秦山,即今陕西秦岭山脉。唐王维《终南山》诗有“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句;岑参有《太乙石鳖崖口潭归庐招王学士》诗;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有“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句;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有“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句。苏州,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隋改吴州置。唐刘禹锡《白太守行》诗:“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又杜牧有《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诗。姑苏(一作姑胥、姑余)则是苏州的别称。唐杜苟鹤《送人游吴》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又张继《枫桥夜泊》诗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韶阳,即旧韶州的别称,治所在曲江县(今韶关市西南)。唐韩愈《送灵师》诗:“韶阳李太守,高步凌云烟。”韶州则是隋开皇九年(589)平陈时以东衡州改置。十一年(591)废。唐贞观元年(627)又改东衡州置。天宝元年(742)改为始兴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韶州。唐杜甫《送段功曹归韶州》诗:“交趾丹砂重,韶州白葛轻。”宋苏轼有《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诗。雷阳则是今广东海康县的别称,唐置雷州治此。宋李纲有《初发雷阳有感》诗二首;屈大均有《雷阳作》诗。海康县则是隋置,宋李纲有《归次海康登平仙亭次莱公韵》诗。端峡,又名端溪峡、端州峡、羚羊峡、高峡、高要峡,在今广东肇庆市东、西江上。除高要峡(未知)外,其他五个名称都有诗人吟咏:唐杨衡有《经端峡》和《经端溪峡中》诗;元范梈有《渡端州峡》诗;明杭世骏《高峡》诗有“羚羊峡束初上潮,断岸千尺被青茅”句。一地多名,非常复杂,古典诗歌中时有出现,我们阅读有关诗作时,应该结台诗人年谱或其行藏,认真思考,细加辨析,才不会弄错。三、地名泛指:古典诗歌中出现的地名,一般来说都是实指的,即指明具体的地点,但是,也有一些是泛指的,即不专指某一地点,如三越,即吴越、南越、闽越的台称,泛指今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和广东、广西一带。唐骆宾王《送刘少府游越州》诗:“一丘余枕石,三越尔怀船。”南越,一作南粤,泛指今广东、广西、海南及越南人民共和国北部一带,古为越人所居。唐薛令之《老姥山》诗有“东瓯冥漠外,南越渺茫间”句(东瓯泛指今浙江南部瓯江及灵江流域一带,秦汉时为瓯越族所居)。闽越则是泛指今福建一带,古为闽越族所居。唐齐己《送赵长史归闽川》诗:“荆门与闽越,关戍隔三川。”闽川意同闽越、闽中。闽中也是泛指今福建一带,秦时属闽中郡。唐高适有《送郑侍御谪闽中》诗。关中是泛指故函谷关或潼关以西、陇山以东陕西中部地区。唐司空图《丁巳元日》诗有“关中留王气,席上纵奇兵。”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有“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旬。关东则是泛指函谷关或今潼关以东地区。东汉曹操《蒿里行》诗:“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关东旧称又指今河北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江汉是泛指今湖北长江以北.汉江下游地区。唐僧齐己《答知己自阙下寄书》诗:“知恋文明在,来寻江汉来。”又杜甫有《江汉》诗。江淮是泛指今安徽江苏、河南及湖北东北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唐高亭《讥元载》诗有“上元官吏务剥削,江淮之人皆白著”句。江南则是泛指长江以南地区。南朝粱柳惲《江南曲》诗:“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国一名则有两种情况,一是泛指整个中国。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有“河气通中国,山途限外区”句。二即中原,泛指今黄河中下游一带。三国魏王粲《七哀》诗有“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句。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南朝宋谢灵运《述祖德》诗有“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句。金高士谈《梨花》诗有“中原节物正,梨花配寒食”句。中州一般指今黄河中下游地区一带,或指整个黄河流域,也有指全中国的。唐王维《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诗有“宸章类河汉,垂象满中州。”其义即指全中国。金田锡《牧牛图》诗:“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車行似流水。”其义指黄河中下游。类似这种情况,我们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必须仔细审辨。四、地名省称:诗歌的语言特别简洁、精练,格律诗每句的字数还要固定,或五字,或七字,在这种情况下,诗歌中的地名,如果用全称,有时会受到其字数的限制,于是,诗人往往用省称。如唐李白《奔亡道中五首》,其四有“函谷如玉关”句,函谷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南。玉关即玉门关,汉置,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北小方盘。而玉门关还有一处在今甘肃安西县东双塔堡。唐岑参有《玉关寄长安李主簿》诗。而脍灸人口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河》)的玉门关亦指此。李白《越女词五首》有“长干吴儿女”、“耶溪采莲女”等句,长干是长干里的省称,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靠近长江。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县。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有“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句,鱼龙是鱼龙川之省称,即今陕西西部渭水支流千河及其上源之一关山沟河。鸟鼠是鸟鼠山之省称,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宋苏轼《发广州》诗:“蒲涧疏钟外,黄湾落木初”黄湾即黄木湾,今广州黄埔港前的江面,因诗为五言句,又要与上句对偶,不得不用省称。苏轼另一首《浴日亭》诗有“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诗中的黄湾也是省称陆游《秋晚登城北门》诗有“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散关即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清黄文杰《文鸾湖》有“谁言西北少平湖,偏有文莺入画图。”文莺即文莺湖,一名小东湖,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南。清洗灿有《游秋林》诗,秋林即秋林夏馆山之省称,在今河南内乡县北。中国历代政区名称繁多,变化也大,在诗歌里,政区用省称的不少。如元吉安路、明吉安府,治所均在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元萨都刺有《吉安道中》诗,这里的吉安是吉安路之省称。明杨溥有《送闽进士林琼田教授吉安》诗,这里的吉安则是指吉安府了。扶风县、扶风国、扶风郡均省称为扶风扶风县治所即今陕西扶风县,唐以𣲗川县改置。韦应物有《过扶风精舍旧居》诗。扶风国治所在池阳县(今陕西泾阳县西北),晋以扶风郡改置。刘琨有《扶风歌》诗。扶风郡治所在雍县(今陕西凤翔县),隋以岐州改置。唐李白《扶风豪士歌》:“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又李商隐有《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诗。诗歌地名省称有几种类型:一是省去最后一个字,这种情况较多。行政区划中的地名多有这种情况,如上述的吉安路、吉安郡等。一些山名、水名省去末字也较多,如鸟鼠山省称为鸟鼠;鱼龙川省称为鱼龙。一般来说,这类省称都是省去通名(如路、郡、山、水),保留专名(如吉安、鸟鼠等)。二是省去地名中第一个字,如若耶溪,省称为耶溪;终南山,省称为南山。三是省去地名中间一字,如黄木湾,省称为黄湾;桃花溪,省称为桃溪;函谷关,省称为函关。后二种情况的省称比较少见。地名省称大多是省去一字,也有省去二字以上的。如秋林夏馆山(今河南内乡县北),省称为秋林,清沈灿有《游秋林》诗。冬瓜湖塘(在今浙江嘉兴市北,一名东郭湖塘),省称为冬瓜。清朱彝尊诗:“四更枕上歌声起,泊遍冬瓜堰外船。”省去二字或二字以上的情况不多见。五、地名旧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地名改变了,但是诗人好古,作诗时不用今地名,而用旧的地名。如明末清初人屈大均有《奉寿天雄成少傅》诗,天雄即天雄军,唐、五代方镇。唐天祐元年(904)以魏博节度使号为天雄军,治所在魏州(五代后唐改名兴唐府,后晋改名广晋府,后汉改名大名府,在今河北大名县东),五代为梁所并。显然,五代以后,天雄之名不复存在,屈大均在这里用的是旧的称呼。屈大均还有《自胥江上峡到韶阳作》和《复上韶阳述怀呈使君》诗,诗中的韶阳用的也是旧称,因韶阳是故韶州的别称,而韶州于至元八年(1271)废。屈大均另有《上端州作》和《端州道中》诗,端州于隋开皇九年(589)置,以境内端溪得名,治所在高要县(今肇庆市),以后名称时有变化,明清两代为肇庆府,治所不变,辖境则有变化。诗有端州之名显系旧称。清代查慎行《英山二首》中“英州山又胜韶州”句。英州于五代南汉乾和五年(947)置,治所在浈阳县(今英德县),从明洪武二年(1369)起降为英德县,清代因之。韶州如上述。故查慎行诗中的英州和韶州都是用旧称。唐代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有“夕贬潮阳(一作潮州)路八千”句,这里的潮阳是潮阳郡,治所在海阳县(今潮州市)。考潮阳郡是唐天宝元年(742)以潮州改置,辖海阳、潮阳、程乡三县。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潮州。韩愈贬潮州是在元和十四年(819),此时的潮州称为潮州,韩愈诗中用潮阳是旧称。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1963年版,1978年广东第四次印刷)下册第一分册957页介绍韩愈的生平时说:“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在刑部侍郎任时,又因谏迎佛骨,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潮州(广东省丰顺、揭阳、潮阳一带)刺史。”这里的解释欠妥,他把潮州的治所海阳县忽略了,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是对潮州与潮阳郡的变化及辖地搞不清楚。诗歌有平仄相叶的问题,遇到应用平声而今地名却为仄声时,诗人会改用平声的古地名以照顾全诗声韵,反之亦然如清屈大均《榴花村吊宋义士熊将军飞》诗有“东官自是英雄地,熊氏将军首建威”句,东官即东官郡,东晋咸和六年(331)置,治所在宝安县(今深圳市南头区),辖宝安、海丰、兴宁三县,以后治所和辖地时有变化,隋开皇十年(590)废。而东莞县则于唐至德二年(757)以宝安县改名,治所即今深圳市南头区,北宋开宝五年(972)废,次年复置,移治今东莞莞城镇。从诗题看,榴花村在东莞境,诗用东莞之名最好,但“莞”字是仄声,不合诗的平仄,而东官的“官”字是平声,台诗的平仄,虽然东官是古称,辖地范围较大,但东莞也包括在东官之内,故诗用东官而不用东莞。屈大均另一首诗《重至白门宿余鸿客山堂作》诗有“白下啼乌地,愁人自六朝”句,白下即白门(今南京市),因诗用仄声,故改白门为白下。六、名称改变:诗歌中出现的地名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地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例一,唐刘言史有《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诗,清张锦芳有《偕虚舟过光孝寺自公房》诗,两诗题的王园寺、兴孝寺都是同一地,即今广州市光孝寺。光孝寺是西汉初年最后一位南越王赵建德的住宅,东晋时曾名王园寺,唐贞观十九年(645)改为乾明法性寺,以后名称屡易,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才改为今名。例二,宋陶弼有《送赵枢寺丞宰虔化县》诗,清顾祖禹有《送魏叔子还宁都》诗,两诗题的虔化县、宁都(县)同一地,即今江西宁都县。例三,南朝宋谢灵运有《入彭蠡湖口》诗,唐孟浩然有《彭蠡湖望庐山》诗;宋赵抃有《经鄱阳湖》诗,明林常有《风雨过鄱阳湖有感》诗,诗题中的彭蠡湖和鄱阳湖都是同一地,即今江西鄱阳湖。所谓名称改变,就是说,’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某一个时期出现的地名,到了另一个时期,其名称不再沿用,而另起新名。其名称出现,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分,这与一地多名不同,一地多名,大致上是同一个时期拥有一个、二个或几个名称。七、治所变化,名称不变:这是指行政区划而言。我国历代政区的划分,除秦代实行郡县两级制以外,基本上都是三级制,各级政区的治所时有变化,而政区名称不变(当然,也有治所变化,名称也改变的),这里要探讨的就是这一方面的问题。例一,桐庐县:(1)治所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分水江西岸,三国吴置。南朝宋谢灵运有《初往新安桐庐口》诗。(2)治所即今浙江桐庐县,唐代移置。唐韦庄有《桐庐县》、宋范成大有《桐庐》诗。例二,广陵郡:(1)治所在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东汉改广陵国置。三国魏文帝曹丕有《至广陵于马上作》、南朝陈阴铿有《广陵岸送北使》诗。(2)治所在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隋代移置。唐杜甫有《湖南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赵嘏有《广陵道》诗上举二例是两级政区的情况,其治所变化属于同一类型,即今地在同一级政区之内。下面再举两个例子,例一,渭州:(1)治所在襄武县(今甘肃陇西县东南),隋置。唐岑参有《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王建有《题花子赠渭州陈判官》诗。(2)治所在平凉县(今甘肃平凉县),唐代移置。宋梅尧臣有《邵伯埭下王君玉饯王仲仪赴渭州经略席上命赋》诗。例二,南阳郡:(1)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战国秦置。唐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2)治所在穰县(今河南邓县),隋代移置。唐韩愈有《过南阳》诗。又杜牧《途中作》有“绿林南阳道,千峰势送随”句上举二例又是另一种情况,其治所变化,今地不属于同一级政区。此外,在古典诗歌地名中,还有一种借代情况,如陆游《花时遍游诸家花园十首之八》:“常恐夜寒花寂寞,锦茵银烛按凉州。”凉州,古代地名,在今甘肃境,这里代替少数民族乐曲。屈大均《赠前端州张君》有“哲兄勋业河西盛,归听甘州啖紫驼。”甘州也是古代地名,在今甘肃境,这里同样代替少数民族乐曲。古典诗歌中涉及的地名极其繁多,笔者试从上述七个方面分析探讨,希望对古典诗歌的阅读和欣赏有所帮助。由于古典诗歌中的地名相当复杂,时过境迁,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古典诗歌时,遇到诗歌中的地名必须仔细审辨,除了利用辞源、辞典这类工具书外,还要根据诗歌内容,作者行藏等认真考虑。有时还要借助地方志,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失误,准确地把握古典诗歌中的地名,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文章作者:郭培忠文章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选稿:何铂羽编辑:黎淑琪校对:计梦菲审订:黄舒馨责任编辑:甄艺涵(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往期精彩辽东地名考古容州地名纵横谈昆明地名的文化蕴藉陕西地名的语流音变微信扫码加入
2023年1月30日
其他

地名资讯 | 浙江义乌市数字地名有声图书馆揭牌仪式圆满落幕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近日,义乌市数字地名有声图书馆揭牌仪式在绣湖广场举行。浙江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洁、金华市民政局副局级党组成员郑永峰、义乌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邵春洪、金华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基政和社会事务处处长杨晓君、义乌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刘德钧、义乌市民政局局长胡润、浙江省之江区划地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志清为图书馆揭牌。义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建乌伤县,唐武德七年(621年)改称义乌,1988年撤县设市。义乌是一座以孝命名的城市,清嘉庆《义乌县志》载:“邑以乌名,志孝也。”“颜乌葬父、孝感天地”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犹如一股不竭的清泉,不断丰富着地名文化的内涵,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们的灵魂。义乌市数字地名有声图书馆以古今义乌地名为切入口,充分利用H5、APP、二维码、云技术、语音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非遗中的地名、党史中的地名、慈孝中的地名、商品中的地名、景观中的地名、特产中的地名、古村中的地名、清廉中的地名、乡贤中的地名、山川中的地名、美食中的地名、消逝中的地名等十二个板块,深入挖掘义乌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形成全方位、系统化的地名文化推广平台,共计时长468分钟。“稠城与骆统”“宗宅与火腿”“苦竹塘与吴晗”“雅治街与剪纸”······在义乌市数字地名有声图书馆中,一个个地名与历史文化的符号交织,彰显出义乌特色文化元素的丰富内涵,是十分宝贵且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文化资源。此外,“卿云门”“朝阳门”“山口”等业已消逝的地名,通过有声的故事讲述,也一定能勾起义乌人心中那份熟悉又陌生的记忆。本次活动由义乌市民政局主办,浙江省之江区划地名研究院、义乌市地名文化研究会、华语之声传媒承办,省民政厅、金华市民政局指导。揭牌仪式后,主办单位在义乌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召开地名文化座谈会,探讨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义乌优秀地名文化资源,促进地名文化服务与社会需求融合发展,激发市民的爱乡爱国热情,助力乡村振兴、城乡共同富裕建设。来源:浙江日报选稿:江西地名研究小组编辑:计梦菲往期精彩推送中国地名区划初探地名的研究和应用浅议辽宁地名的组成因素初识老官洲:一场烟火晚会让它名声大噪。微信扫码加入
2023年1月30日
其他

地名失范的管理偏误与法治矫正

往期精彩地名的研究和应用中国地名区划初探武威市凉州区乡村地名文化浅析清代关内大规模移民对朝阳地区蒙古语地名的影响微信扫码加入
2023年1月29日
其他

地名的研究和应用

摘要:本文讨论地名工作的内容和目的,并阐明地名规范的原则;说明编纂《地名词词典》和《地名志》的重要性,阐述地名研究要注意地名与历史文化、语言和文字的关系。关键词:地名名词;地名词;地名;《地名词词典》;《地名志》;专有名词这个稿子是两次即席发言的追记。第一部分是1988年6月4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省地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二部分是1988年6月6日在惠州召开的广东省村庄地名标志现场会上的讲话。一(一)地名工作的内容和目的。地名工作包括地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进行地名的规范。新地的命名和旧地的更名,都属于地名的规范。广东省地名委员会《再接再励,把我省的地名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的报告中说到:“编纂出版《地名志》,以地名为主线,系统地介绍地名标准名称、读音、位置、含义和沿革,以及自然特征、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状况,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地名的重要内容,·······”这段话十分清楚地指出,地名工作就是进行地名规范,包括介绍地名标准名称、读音,同时反映地名的地理实体的位置,以及标准地名的含义和沿革,并通过这些介绍来显示本地的自然特征、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状况。地名工作无疑是与地方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密切关系的。广东省地名工作的报告还提到:“在南海诸岛地名普查中,我省收集到大量珍贵的地名资料和史料。为了使这些资料在外交斗争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方面充分发挥作用,1984年11月,省政府批准编辑出版《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可见地名资料的整理与保卫国土大有关系。我国的南海诸岛有人偏要叫做“斯普拉特利群岛”,这绝不是单纯的称呼不同。人家承认我们国土主权,就不会在地方名称上来打岔。必也正名呼!(二)为什么地名不能随意改动?地名资料的整理包括了地名的规范,其中就有更名的问题。改动地名不得随意。昨天叫北京路,今天叫南京路,明天叫西京路,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地名就是地名词。地名词属于语言中的名词,属专有名词的一部分。专有名词的主要属性是稳定性,但不是没有变异性。摸清事物的主要属性,也就是弄清了客观规律。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知道在运用客观规律时有所作为的范围是什么。地名有损国体的,有污蔑兄弟民族的,有表现过于粗俗的,就有改名易号的必要。可改可不改的则不宜改动。一次性的、大面积的、千人一面式的改动尤应避免,以免造成混乱。为了革命的需要,有的革命前辈多次化名,人们对此十分敬佩。一般的情况就不好忽而称张三,忽而叫李四了。人名名词也是专有名词,也具有稳定性。广州的“沙河”曾拟改称“沙东”,理由不足,通不过。用沙河的泉水制作的米粉特别可口,因而沙河粉闻名省、港、澳。省、港、澳的人都知道“炒牛河”就是牛肉炒沙河米粉。为了便于利用地名资料,地名资料收集齐备之后,必须组织力量编纂《地名词典》或《地名志》。在编写的过程中必须作深入实地调查,听取群众对地名的意见。一旦出版了《地名词典》或《地名志》之后,群众之间对地名的认识不一,发生争议时,自然是查阅《地名词典》或《地名志》,据此以求认识的统一。这时候,《地名词典》或《地名志》就起了“法典”性的作用。这叫做“编写时我听群众的,出书后群众听我的”。可见《地名词典》或《地名志》应具有权威性,这个权威性必须产生于科学性。缺乏科学性就不会有权威性,缺乏科学性的《地名词典》或《地名志》就失去了参考价值。地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体现了各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因为地方的命名,地名的沿革,都与地方的地理方位,地方的历史沿革,地名所反映的地方民俗等方面有关。也就是地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牵涉到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知识,地名工作者对此应有所领会。(三)地方的命名和地名的沿革的研究,是属于文化范畴。地理实体是客观性的,而命名与更名是主观性的。先有地后有名。地之命名和更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镇南关”是一个历史名称,后改为“睦南关”,再改为“友谊关”。两改名称,立意甚佳,相信中越之间,会化干戈为玉帛的。地方的命名和更名反映了社会意识。利用地名也同样反映了社会意识。广州有的青年结婚,为了显示荣华富贵,男家必租小轿车到女家迎接新娘。哪怕是隔壁邻舍乃至楼上楼下,也要驱车相迎。还规定路引,必经之路有:万福路、官禄路、长寿路,“福、禄、寿”俱全仍嫌不足,还得加上那条早已改称先烈路的原百子路。时代在发展,人的思想感情不一定都能跟上。路名对人们所引起的兴趣,可以看作一种意识测验。地有以人名为名的,如美国的华盛顿,中国的志丹县、赵一曼路。苏联的察里津曾改为斯大林格勒,后又改为伏尔加格勒。这是因人的声誉有起伏而引起地名的更改。中国不以人名为省级地名是明智之举。庐山又名匡山,故有匡庐之称。宋太祖赵匡胤,为避其讳,改“匡庐”为“康庐”,那是国土即王土的时代的事。康有为南海人,故有尊称他为“康南海”。有人误以为孙文是中山人,故尊称他为“孙中山”。其实孙先生的出生地是香山县。香山县后来才改称中山县。孙中山这个名称是孙先生逃亡日本时化名中山樵而来的。还得结合语言的结构来考察地名。例如“武汉”是两个语素组合而成的地名词,因为“武汉”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的合称。你可以说你明天要到武汉,可就买不到往武汉的火车票,要么买到武昌的,要么买到汉口的,因为并没有武汉站。现在有了武汉市,武汉就是湖北省的省会,华中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考察外国的地名词,也必须结合分析语言的结构,才能弄清其来龙去脉。例如我们知道“巴基斯坦”是个地名,也是一个国名。其实,“巴基斯坦”是波斯语的汉译音。“巴基”是“清真”的意思;“斯坦”是“国家”的意思。我们知道匈牙利有个“布达佩斯”市,其实,“布达”是一个古市名,“佩斯”也是一个古市名。我国电影演员陈强两个孩子,大的叫陈布达,小的叫陈佩斯。据说是他到匈牙利访问时,大孩子出生了,故取名布达。后来小的孩子出生了,就叫佩斯。还有物以地为名,物出名了,地也出名了。法国有个著名服装设计师,设计了一种女式游泳衣,其形状是三点式。这种极为短小的女式游泳衣最早流行于太平洋一个小岛,这个小岛名比基尼(bikini),因而这种游泳衣也就叫比基尼。有了比基尼这种游泳衣,知道比基尼这个小岛的人就多起来了。研究我国地名不能不跟方块汉字打交道,必须避免望字生义的差错。例如看到地名有个“洋”字,就认为是有关海洋的意义。汕头有个“牛田洋”,潮汕方言“田洋”就是“田间”的意思。“洋”的古义之一是“广大”。《诗·大雅·大明》:“牧野洋洋”,就是牧野这个地方的田野广阔。北京的“北海”、“中南海”、“什刹海”的“海”不是海,而是来自蒙古语的“海子”。元赵孟頫《初至都下即事》诗:“海上春深柳色浓,蓬莱宫阙五云中。半生落魄江湖上,今日钧天一梦同”。自注:“北方谓水泊为海子”。“海子”就是园林中的水泊。广州的“海皮”指的是“江边”。广州有个“黄婆洞”,还有一个“白鹤洞”,游客怎样也找不到一个洞,疑是沧海桑田,山川巨变。这个“洞”字当是土字旁的“垌”。在壮侗语中“垌”是“田场”的意思。柳宗元《柳州峒氓》:“群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箸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峒客”就是村民,即指在一个田场耕作的同村人。《说文》无“垌”字,可见是个后起字。《现代汉语词典》“垌”释田地。贵州有地名“合伞垌”,广西有地名“良垌”、“中垌”。广东是古百越之地,广东的地名就有反映了古越语的底层的,也就是说,广东的地名词有许多是来自壮侗语系的。这方面的研究,肇庆市和湛江市成绩显著,值得赞许。二今天上午参观了离惠州市10公里的陈江镇,该镇安装了许多村名牌,每个村名牌都是竖立在靠公路的村口,颇能引人瞩目。在这长不到2米,宽不到半米的村名牌的石板上,上方大半面积刻有某某村3个大字,下方刻村名汉语拼音。此外,说明这个村的原名或这个村庄包括几个小自然村。有的标明这个村的居民是某地迁来的。这就使村民知道自己的村庄叫什么名字,两个字是怎么写的,该怎么读。有的还知道原名叫什么的,村里的人是从哪里迁来的。这叫做“知古明今”,其目的是“面向未来”。村民知道有关这个村的村名的由来,村名的用字,正音等,这就是有一定文化的表现。没有文化就谈不上文明。惠州市地名委员会选定陈江镇作为竖立村名牌的先行点,是有深远意义的。须知,此处是惠州外向型企业发展快的乡镇。在这里竖村名牌,真可谓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村名牌的设置,建议抓三点:一是准确。准确包括字体、拼音以及说明文字。避免使人猜测这是个什么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二是鲜明。不管是远望还是近看,能令人一目便知是什么村。用云石制作村名牌,石板面颜色黑白相间,如再粘上花砖边,那就使人眼花缭乱,感到一片模糊。三是大方。不大方往往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有时候是花钱多了反而俗气十足。陈江镇这一带是外向型企业基地,此地还有个仲凯中学,这些都会记载在即将出版的《惠州市地名志》上。广东各地的《地名志》必如《惠州市地名志》一样,海内外的人一看,就知道当地有什么物产,出过什么著名人物,给人一个深刻的印象。广东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广东省地名词典》和广东各县市的《地名志》,必将引起读者的兴趣,并能引发海内外乡亲建设家乡的积极性。(1988年6月8日写定)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作者:黄家教选稿:何铂羽编辑:黄舒馨校对:黎淑琪审订:李春燕责编:甄艺涵往期推荐《水经注》中地名名称变化的原因从广西县以上历史地名探讨地名文化的演进中国地名区划初探乖巧伶俐“兔”地名微信扫码加入
2023年1月28日
其他

中国地名区划初探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使用八十种以上的语言。这些由不同民族语言命名的地名各有其特点。本文拟从民族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我国的地名区划,作为引玉之砖,以求教于同行学者。一、地名区划原理地名区划就是对客观形成的,具有同一属性,同一类型的地名体系,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其在一定地域上所进行的系统划分。通过地名区划为研究各区域各类地名的形成、演变的规律,为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地名规范化工作提供依据,为研究各地区地名分类、命名机制、更名特点及规律,加强地名命名、更名的统一管理,为研究地名译写的规范化,推行地名的标准化提供借鉴。地名区域的原则,即划分地名区的主要依据,是人们对各区域地名的命名特点及其形成发展变化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所作的理论概括,并通过它去进一步认识客观存在的各类型地名区。由于地名区划目前是地名学研究较少的一个领域,因而对于地名区划的原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我们通过对各种地名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地名区的划分应依据以下四项原则:1.民族学原则我国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自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后,其它各民族地区陆续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划分了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旗或县。在地名区划中如何处理民族自治区与地名区的关系呢?这也是地名区划的一个原则问题。我们知道“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同共体”。可见,民族本身就是对其所在区域地名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划分地名区时应保持民族自治区的完整性,这样也利于对各民族地区的地名实行规范化、统一化和标准化;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民族聚居在不同的地区,因此各民族聚居区的地名有其民族特色,不同的民族聚居区有不同类型地地名。因此,在进行地名区划时,不应以行政区界线代替地名区界线,必须按照不同民族特色的地名来确定其地名区分界线。2.语言学原则地名属于语言范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我国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各聚居民族在命名本民族区域范围内的地名时,一般都用自己的语言,这些地名经汉字译名转译后,即形成各民族地区带有本民族特色的地名,由此而产生不同民族地名的区域差异,这为地名的区域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3.保持地名区内的相似性与区际间差异性的原则在进行地名区划时,要把其语言、类型等相同或相似的地名划在一个区内。同时,也要体现出各地名区地名之间的差异。例如,以藏语命名的地名要尽可能地把它们划在一个内区,而把汉语或蒙语等其它语言命名的地名划为它类。4.综合性原则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既具有集中聚居区,也有交错分布和散居分布的特点。因此,在一些由多个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地名不仅仅是由一个民族的语言来表达的,还带有多个民族的色彩,更有许多地名已转向汉语命名。因而对这些地区进行地名区划时,需要考虑其历史、地理和社会基础等多方面的因素,来综合对其划分。经过划分的地名区,其性质和类型各有特点,在确定各地名区性质的基本类型区时,就得从它具有哪些特点着手进行分析,归纳起来它们大致有以下四个特点:1.客观性地名最早出现于何时,已无从考查。但可以设想,自从人类社会产生语言之后,便可能产生了地名,人类远祖为了生活和生存,同大自然进行无休止的斗争,他们在熟悉周围的地理实体以后,创造名称,加以识别,因而产生地名,只是时代久远没有留下物证,地名区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地名区是在社会长期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2.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各区域的地名分别形成一个庞杂的大系统,它是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组成。由于领土面积的大小、民族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城乡分布的特点、自然地域的条件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故地名系统也复杂多样。尤其在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和社会条件各地差异悬殊,其地域内的地名类型和层次等级也就各不相同。3.稳定性和变化性地名区形成之后,一般来说在短时期内很难改变。一个地名的使用历史不但长于人的寿命,甚或比创造它们的民族和最初用以表达它们语言的寿命还长。尽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一些民族迁徙或消失,语言的分化和融合,许多地名依然不变。但这并非说一个地名一经形成将一成不变,由于社会制度的变革,民族的兴衰,经济的发展变化,城乡开发区的建设,重要交通线路的修建,新自然资源区的开发利用等,地名的构成和地名区的范围也随之发生变化,因而地名区应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做相应的变化调整,当然这种演变在一般情况下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且时间相当漫长。所以,地名区既有稳定的一面,也有发展变化的一面。4.区域性每一个地名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相对的地域组合范围,四周有边界,既可表示在地图上,又可度量。二、中国地名区的划分本文对我国地名区的划分,带有很大的探索性质,但由于地名学主要是认识性、描述性的学科,因而做为认识性质的全国地名区划偿试拟定,还是可行的。我们根据各地区各民族语言的差异及各地历史、地理和社会条件的不同,把全国划分为七个地名区,它们是:蒙语地名区、藏语地名区、壮语地名区、突厥语地名区、多民族语地名区、汉语地名区、海域地名区。现对各地名区的地名特点作如下说明:(一)蒙语地名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的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甘肃与内蒙和新疆的交界地区、青海的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自治州的部分地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黑、吉、辽西部的部份地区。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活跃在我国北方的辽阔草原上,因而蒙语地名分布很广,这里的山川河流和城镇的名称与当地的民族语言紧密相关,有的一直沿用至今。通过对蒙语地名的研究,发现它们大致有两种类型。1.表示居民地的名称蒙语居民地的名称有以下四种类型:(1)以自然实体通名命名的地名:这类地名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一个自然实体通名命名的地名,这类地名中的自然实体有太阳、山尖、山头、盐碱地、盆地、洼地、泉及多种生物等的名称。如阿巴嘎旗的那然,意即太阳村。第二类是以两个自然实体的通名组合而成的地名,如塔日彦.塔拉,是由农田与草原两个通名组成,表示当地是半农半牧区。(2)以自然实体的通名与形容词组合而成的地名:其组合次序是形容词在前,自然实体的通名在后。自然实体有山、平地、沙漠、河流、植物等。与自然实体通名结合的形容词有颜色、形状、方位、数量、好坏、吉祥等,内容相当丰富。如正蓝旗的沙巴尔塔拉,意即泥草原村。(3)以形容词组成的地名:这类地名单由形容词组成,形容词有颜色、形状、方位、数量、吉祥等。如呼和浩特,意即青色之城,土左旗的杭盖,意即宽广的大队。此外,还有用两个形容词组成的地名,如杭锦旗的包尔.温多尔,意即灰色而高的大队。(4)由人文地理的通名的及其与形容词组成的地名:这类地名包括行政区、生产、寺庙、建筑、用具、骤站等。如清代,在蒙古族地区普遍建立盟旗制度,形成许多盟旗地名,至今仍沿用。内蒙古自治区现有8盟、51旗、3自治旗。2.表示自然地理的名称由于蒙语地名区大部分位于蒙古高原上,这里有多种多样的自然实体。如山脉、平地、盆地、沙漠、河流、湖泊等,我们一般常见的用蒙语表示这些自然地理名称的通名主要有:乌拉(山)、塔拉(草原、大盆地)、额勒斯(沙漠)、芒和(沙丘)、豪透拉(洼地)、达巴(山岭或山隘)、陶勒盖(山头)、努如(山梁)、鄂博(小丘、孤峰、小山)、郭勒(河)、诺尔或淖尔(湖)、布拉格(泉)、阿尔善(温泉)、那尔格(沼泽地)、呼都格(大水井)等。如杭锦旗的乌兰乌拉,意即红色之山,西乌旗的阿勒坦郭勒,意即金色之河。另外,分布在青海和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人民居住的地区都有蒙语地名沿用下来,或与兄弟民族的命名并存使用。如青海,藏语称为错温波,意为蓝色之湖,蒙语则称青海为库克诺尔,意思与藏语相同。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东段的博格多乌拉,蒙语意即崇高之山。(二)藏语地名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的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藏族自治州及海西少数民族自治区州的南部地区、四川的阿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主要聚居于我国的西南部,尤以青、藏最为集中。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加以独特的藏语言文字,这就必然要反映到地名上来,使这里形成与众不同的藏语地名区。在藏语地名通名中常用的地理名词的音译汉字有:日(山)、岗日(雪山)、曲(河或水)、藏布(江)、错(湖)、茶错或茶卡(盐湖)、琼果(泉)、曲库或曲参(温泉)、涌或营(坝子)、塘(滩或草滩)、那塘(沼泽地)、日则(山峰)、拉(山口)、隆或隆巴(沟)、恰绒(冰川)、贡巴(寺庙)。臧语地名的专名与通名各有其特点,在地名词的结构上,一般是专名在前、通名在后,但也有通名在前、专名在后的组成情况。藏语地名的专名一般是由星辰、季节、山川、地貌、水文、矿物、动植物、大小、数量、颜色、人名等词汇组成。综观藏语地名的命名,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1.宗教特色目前至少有10%的西藏地名带有鲜明的宗教特色。这些地名中有以宗教传说为名的;有以宗教人物为名的;有以宗教活动为名的;有以宗教的寺庙、堂塔等宗教建筑物及经蟠、架装、法轮等宗教用具为名的;有以宗教的古语术语、祈祷憧憬、虚幻境界等为名的,如芝康县安具西,义为“胀鼓坡下”,传说古代印度僧人莲花生大师传佛教教至此,鼓膨胀而破,故名。白朗县的巴金村,则是以宗教人物为名的。巴金藏语为“度母”,而度母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女菩萨。2.种族部落特色虽然这一类地名不足全部藏语地名的10%,但它的重要性并不是由数量来决定的,至少它们记录了当地居民的一些种族部落姓氏材料,对文史工作者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这些地名中有以种族、部落为名的,有以家族、姓氏为名的,如那曲县达自乡就是以达自(牧马人)这个部落命名的。3.地理特色西藏有70%的藏语地名是根据地理因素来命名的。它包括以位置、地形、山水为名的,以对自然描述为名的,以物产、建筑为名的。如仲巴县的日西,因当地有四座山,故名日西,这就属于以山为名的。(三)突厥语地名区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大部分地区、青海西北和甘肃西部的部分地区。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主要有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柯尔克孜等民族。突厥语包括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撒拉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柯尔克孜语和西部裕固语。新疆的突厥语是在隋唐时期迅速发展的。从整个新疆来看,突厥语地名遍布全疆,尤以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州和新疆的自然突体的名称最为突出。由于新疆为多民族地区,各地的人文和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因而地名命名和地名类别的划分各有特色。按地名的语别划分,有汉语地名,维语地名、哈萨克语地名、柯尔克孜语地名、塔塔尔语地名等;按地理属性划分,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和人文地理实体名称,前者可分为山、川、河、湖等名,后者可分为聚落名、政区名、建筑名等、按地名的社会功能划分,有标准名称、旧称、别称、自称、他称、简称、全称、雅称、俗称等;按地名的缘由划分,有描述性地名、记事性地名、意愿性地名等。新疆地名从转译类别来看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民族语地名的汉语音译,如和田、莎车、英吉沙、阿克苏、乌恰等;第二类是双语地名,这一类地名的汉语和民族语音、义不同,各有各的名称,并行使用。如温宿(AKsu一Kongyehor)、叶城(Kagilik)、鄯善(Pian)、皮山(Guma)等;第三类是汉语地名的民族音译。如Hejing(和静)、Miqguan(米泉)、Hongshan(红山)等;第四类是民族语地名的汉语意译。这类地名的民族语和汉语音虽不同,但意同。如墨玉(KaraKax)、温泉(Arixang)、博湖(Bostnur)等,但这类地名很少。(四)壮语地名区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大部,云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东部、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本区是多族地区,尤以状族人口最多,占本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90%以上。故本区地名命名以壮语为主。状语地名的结构程序一般是通名在前、专名在后,中心词在前,修饰成分在后。如“达黎”这个地名,在壮语里“达”是指河,它既是通名,又是中心词,“黎”是长的意思,既是专名,又是修饰词,“达黎”意即长河。综观壮语地名已有如下特点:1.壮语地名有较多的冠首词且机富于指事性状语地名的冠首词有:那、六(或禄、绿、泳)、岂、古、板、都等。这些字是壮语的意义。他们习惯上将这些字与指事性强的字构成一个很有特点的地名,这又分为以下三类:(1)用普通冠首词与指事性强的字来命名:这类命名方法在本区俯拾皆是。以“那”和“六”为例,“那”壮语为水田,地名有:那马、那利、那苗、那六等,“六”壮语为谷或山谷,地名有六合、六田、六双、六丁、六马等。(2)用特有的量词来命名:壮语的量词与汉语不同。汉语用“只”、“个”、“棵”、“条”之类,壮语则分别用“独”(或“都”)、“恩”、“古”、“刁”表示上述汉语的意思,它们往往用这些奇特的量词单独与物地名连称,这是汉语中所没有的,以“古”、“都”等为冠首词的地名,遍布全区,如古竹、古樟、古榄、古桐、都六、都毕等。(3)用姓氏来命名:如居民陈姓的叫板陈,刘姓的叫板刘,琶宁县那威村的居民即姓韦。2.壮语以用两字命名的地名为多尤其是行政区域或自然实体最为突出。如板慕、冲柴、那坡、板怀等等。(五)多民族语地名区主要分布在云南和贵州的大部、湖南的西部、湖北的西南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广西北部的部分地区。本区民族众多,有苗、傣、布依、彝、白、哈尼、瑶、壮、侗、回等30多个兄弟民族,其中云南有24个少数民族,是民族种类和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多的省份。贵州也是一个多民族省区。由于众多的少数民族而产生的语言、历史、社会条件的差异,使得这里的地名复杂多样。本区的地名在语序结构上,既有专名在前、通名在后的,也有通名在前,专名在后的、既有某一民族语做专名、另一民族语做通名的,也有与此相反的。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通过对本区种众多地名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它们有三种较为突出的形式:1.单一民族地名每一民族聚居地都有本民族的地名。如傣族有傣语地名,苗族有苗语地名,这在云南尤为突出。全省24万多个地名中,少数民族语地名超过1/3,其中以傣、彝地名为多,如傣语地名:勐腊、勐海、景东等。2.两个民族合意地名由于本区众多民族长期杂居,因而使得某些地名出现了两个民族不同名,意连在一起的地名。这类地名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少数民族语做通名,汉语做专名的,也有与此相反的;二是由一种少数民族语做通名。另一种少数民族语做专名的。3.双语地名即同一地方各民族有自己的惯用地名。如湘西的寨阳乡是汉语地名,但苗语称“强秧”,“秧”是苗语姓,“强”是苗语中有名气的意思,因此寨居秧姓,很有名气,故名。从本区地名命名的特点来看,有以地理方位、动植物、矿产命名的;有以宗教、部落、氏族命名的;有以姓氏、官职、家族命名的;有以数量、颜色命名的、有以历史传说命名的、有以天、地、日、月、云、霜、风等自然现象命名的等。(六)汉语地名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在这些地区虽然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名,但占的比重极小。汉语地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构成,如北京市、四川省,北京、四川为专名.市、省为通名。有时除了专名通名外,还附有第三成分作修饰语。如老王乡、红岩村等。汉语的专名具有绝对的排他性,不容许相同的地名存在,通名虽亦以客观地理实体为命名对象,但着眼于类。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中,江河类通名有江、河、水、川、溪涧、沟等九种以上,山岭类通名计有山、岭、峰、顶、顶子、嶂、尖、岗、梁、岩、台、崮、峪等十三种以上,湖泊类的通名计有湖、泊、池、盐湖、盐池、海、海子、泡、泡子、潭、淀、淖等十三种以上。实际生活中的通名还要多。在该地图集一万五千条汉语地名中,除去行政区、居民点和街道外,仅一般地名的通名就有八、九十个。汉语地名的命名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反映自然地理景观的地名和反映人文地理景观的地名,这两种地名亦称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以自然命名的地名有以下几类:以地形、山水、动植物、矿物、气象、方位为名的,以颜色、数字为名的,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名的,以景观突出特征或功用为名的。以人文或文化命名的地名有以下几类:以姓氏为名的,以官兵为名的,以行政区为名的,以宗教、民族为名的,以历史、神话传说或年代为名的,以建筑为名的,以诗词名句为名的,以美好祝愿语义为名的。由此可见,汉语地名的命名和发展都具有其客观规律。(七)海域地名区本区主要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北部湾等地区。我国拥有宽阔的海疆、领海宽度为12理。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迄北仓河口,锦延1.8万公里。分布在大陆海岸线外侧的600多个岛屿,环列在祖国的东南海面,构成了一天然的“海上长城”。这些岛屿和海域的名称绝大部分是由汉语命名的,在构成上是专名加通名。海域地名的通名可分为五类七十六种。第一类、海、海峡、海湾、港湾类,它包括海、洋、海峡、海湾、港湾、湾、港、江、塘、澳、岙、锚地、泊地等;第二类,岛、礁、群岛、群礁类,它包括岛、礁、群岛、群礁、列岛、岛群、礁群、暗礁、屿、石、岩、山、洲、佗、峙、排、墩、担、岭、栏、、磹等;第三类,沙、滩类,它包括沙、滩、砂、洲、沙滩、浅滩、沙栏,散、涂、脊、行、垳、坪、坝、埂、埕、面、垠、暗沙等;第四类,水道、河口类,它包括水道、河口、航道、口、门、港、槽沟、水等;第五类,岬角类,它包括岬角、山岬角、咀、嘴、头、尾、尖、鼻、山、石、墩等。各类通名中有一部分是在一定范围内较多使用的地方性通名,如岛屿通名中的“沱”、只在长江以北地区海域地名中较多使用,礁名中的“排”,只在粤、琼海域地名通名中较多使用,港湾中的“香”,只在江以南海域地区通名中较多的使用。以海域地名区地名的命名特点来看,有以地理景观、方位、物产或物象为名的,有以人名、建筑物为名的,有以色泽、数量为名的,如崎岖岛、千鸟湾、塔屿、黑岩角、四姊妹岛、南礁等都是以上述方法命名的。海域地名区中,由于各岛屿大小不一,各岛内地名数量差别很大,故在许多岛内,有很多地名与汉语地名区的地名命名相通。如台湾岛、海南岛等岛内的地名大部分是用汉语命名,其专名与通名与汉语一致。另外,海域地名内还分布着一些少数民族,他们对当地地名的命名有较大的影响。如台湾岛的高山族,闽、浙沿海一带的畲族聚居区,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地名。文章作者:卢忠、甘华蓉文章来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选稿:何铂羽编辑:计梦菲校对:刘言审订:黄海红责编:甄艺涵往期精彩推送乖巧伶俐“兔”地名浅议辽宁地名的组成因素阳江的方位地名和方位认知苏承芬本《更路簿》外洋地名考证微信扫码加入
2023年1月27日
其他

武威市凉州区乡村地名文化浅析

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乡村地名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显示出独特而鲜明的地域特色。从宏观而言,凉州区乡村地名具有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军旅文化、交通文化、历史文化、姓氏文化等特征。加大凉州乡村地名文化的挖掘、保护、宣传力度,保护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关键词武威市凉州区;乡村地名;文化武威市凉州区拥有丰富的乡村地名文化资源,有的地名描写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独特鲜明的自然景象,有的地名记叙厚重的人文历史和重要的交通标志,有的地名展示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有的地名寄托当时当地人们的思想感情、勾起人们的生活回忆等等。梳理凉州区乡镇村组地名,研究这些地名形成的自然环境、制约因素、内在规律、文化成因等,考证这些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讲好地名故事,分析总结各个乡镇的历史变迁、命名规律探究、精彩地名故事挖掘等,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助推乡村振兴,彰显凉州文化魅力,推动武威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一、凉州区乡村地名文化的历史渊源凉州乡村地名文化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凉州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碰撞、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中原传统文化与西域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使得凉州区乡村地名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显示出独特而鲜明的地域特色。从宏观方面而言,凉州区乡村地名的特征鲜明独特。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的东端,是丝绸之路的黄金节点城市,农牧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凉州区乡村地名文化中保存着大量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军旅文化、交通文化、历史文化、姓氏文化等的痕迹。又因为凉州区自古为多民族聚集之地,各民族因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经济水平的不同,而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地名文化体系。二、凉州区乡村地名文化中的文化特征(一)农耕文化特征早在西汉初年,随着河西四郡的设立,中原农耕文化开始进入凉州,并与当地游牧文化进行交流。汉武帝时期,农业成为河西的主要产业。五凉、盛唐时期,统治者一直十分重视农业发展。明代为维护统治,实行移民屯田的战略。明清时期,河西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作物品种更加丰富。所有这些,为凉州区地名文化奠定了农耕文化的积淀。武威磨嘴子汉代出土文物铭旌有“西乡”“北乡”“东乡”“渠门里”“阉导里”“利居里”“西夜里”等文字,显示当时的凉州区已按照中原农耕文化的“乡”“里”的规制进行命名,现在汉代其他地名早已消失,但“西乡”“北乡”“东乡”之名还在民间沿用。明初,移民来到凉州,设置有管理机关,负责发放、安置移民。凉州区现存的“发放”“安置”这些地名,实际就是当时移民屯田管理机关所在地。移民垦种土地称为“民屯”或“军屯”,所居之地便有叫“屯庄”的,如凉州区发放镇的屯庄,韩佐镇的屯地庄、田家屯沟、马家屯庄,凉州区谢河镇的茹家屯庄等等。明代在凉州兴修水利,出现了一些以农田灌溉水系命名的地名,如黄羊渠、杂木渠、大七渠、金塔渠、怀安渠等,每渠分为十坝,形成了完备的渠、坝、沟、畦系统。随之凉州区就出现了头坝、二坝、高坝、中坝、四坝,上沟、东沟、西沟、三沟、四沟,阳畦、二畦庄、头畦、六畦等依水利系统建设的地名。凉州区地名中展示的这些反映农耕文化的历史或场面,仅仅读其地名,一股农耕文化气息就扑面而来。(二)游牧文化特征凉州区在祁连山冰川融水滋养下,形成了许多水草丰茂的天然牧场,自古以来畜牧业极为发达,在汉代就有“凉州之畜为天下饶”的民谚流传。五凉时期,随着草原民族不断移驻河西,开辟出新的牧场,形成了大规模的畜牧业生产格局。唐代中期吐蕃、回鹘、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先后占据凉州,进一步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的发达,丰富了河西经济区内人们的生产生活,凉州地名中游牧文化痕迹大量存在,游牧文化的影子映射在地名上。历史上占据凉州区的乌孙、匈奴族、羌族、鲜卑族,生活在谷水(今石羊河)流域,是影响较大、地域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几个民族。因此凉州区留下了大量与这几个民族有关的地名。西汉时期,河西走廊一带生活着乌孙、月氏等游牧民族,乌孙人最早在此修筑了聚居地——赤乌镇。《元和郡县图志》:“赤水军,在凉州城内,本赤乌镇,有赤青泉,名焉。”可见直至唐代这个地名还在被使用。后来匈奴击败月氏,驱赶了乌孙、月氏部落,占领了整个河西。匈奴人将赤乌镇重新进行了扩建整修,称为盖臧城,汉人依其发音讹称为姑臧。据考证,“姑臧”二字来源于武威姑臧山,而姑臧山是西戎、月氏和匈奴部落的生活和游牧场所,其名来自匈奴语,匈奴语已无可考。《晋书·张轨传》引王隐《晋书》说:“凉州有龙形,故曰卧龙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本匈奴所筑也。”东汉时期,凉州区长期由羌族占据,因此凉州区也留下了大量羌语地名。如凉州区金羊镇、羊下坝镇、武威城东的黑羌塘(今大河驿西盛家庄),城北的羊同(今永昌镇)、红羌(今洪祥乡)等。凉州区长城镇的羊桥子湾、羊圈壕。历史上鲜卑族在凉州区的活动,也可以从至今流传的地名得到证实。如土弥干川,在武威城西50里,即今西营一带。《五凉全志·武威县志》记载:“土弥干川,县西南五十里。”《太平寰宇记》记载:“土弥干川,鲜卑语称为土弥干,言此川土肥美······”又如凉州区永丰镇有朵浪村,旧名朵浪坪,也与鲜卑族有关。西营河流经此地名为朵澜水。朵澜一名,来自鲜卑部落“多兰部帅”。所以上述地名就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在此驻牧而得名。(三)军旅文化特征凉州区乡村具有军旅文化特征的地名,主要集中在明代。明初,朱元璋派大将军冯胜西征,占领凉州之后设立凉州卫,配置军力5600人。明廷十分重视对作为西北边镇重要城市的武威地区的经略,明朝从地区军事行政建制、修筑长城、养殖军马等方面有效地对武威地区进行管理,巩固了国防,安定了边境,武威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也从中凸显。为了牢固掌握武威这一军事要地,明代除了在武威修筑长城、修建城池之外,还根据军事斗争和屯田需要,发动民工修筑堡塞,设立保甲制度,联防自卫。堡、寨、塔、墩、营之名至今犹存,以堡、寨命名的村庄遍布武威全境,如凉州区黄羊镇的阎家堡、七里堡、李宽寨、满家寨子、土塔、大墩、杨家墩墩、土塔墩;凉州区高坝镇的杨房堡、高家寨子、张家寨子、查家寨子;凉州区清源镇的曾家堡、蔡家寨、刘广寨、唐家营、东营;凉州区谢河镇的李府寨、武家寨、张家大墩、黄家墩、何家墩台庄;凉州区河东镇的河东堡、乐安堡、达家寨、汪家寨、六坝墩、下腰墩;凉州区金河镇的王景寨、李家寨、范家寨、西寨、王家墩;凉州区韩佐镇的韩佐寨、金家寨、田家四个墩、严家墩;凉州区长城镇的高沟堡、马家寨、十二墩、李家大壕、五墩、接腰墩、苏家台子、前营、上营、二营;凉州区四坝镇的三岔堡、马家墩、薛家寨;凉州区丰乐镇的丰乐堡、怀西堡、昌隆堡、翟家墩、魏家新墩、杨家寨子;凉州区永昌镇的永昌堡、和寨、前寨、后寨、梧桐寨子、光头寨子;凉州区大柳镇的大柳树堡、王城堡、蔺家寨子;凉州区松树镇的中堡、中截堡、花寨子、冯良寨;凉州区下双镇的下双寨、魏佐寨、七墩、宁家墩等等。(四)交通文化特征凉州区乡村好多古地名与交通有关。这是因为古代凉州区不仅是重要的军事通道,也是商旅必经之地。凉州区古代驿站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带的交通要道之处,平坦广阔的地域设置驿站不但有助于驿站的管理和运行,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整个区域通行关键地点。清代,武威地区的陆路交通主要是依靠和借助驿道实现的。陕甘新大驿道在近代成为清政府统治西北地区的重要的交通线,也成为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通道,甚至关系到西北战事的成败。这条路线对陕、甘、新交通和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武威地区的驿站是陕甘新大驿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清会典则例》称:“四十里凉州大河驿,三十里武威县武威驿,五十里武威县怀安驿。又西四十里有柔远堡,有柔远驿。”可见,凉州区古代著名驿站有今凉州区武南镇大河村附近的大河驿、武威城东门附近的武威驿、凉州区怀安镇的怀安驿、今丰乐镇附近的柔远驿等等。与驿站相辅相成的是,凉州乡村出现了大量反映与城市距离远近的地名,如东路十三里铺、七里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四十里铺等等。这些铺舍,是驿站沿途有益的补充。明清时期,由于凉州区水系河道密集,遍布乡村的桥梁较多,编撰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的《五凉全志·武威县志》就记载了凉州乡村的许多桥梁名称。例如城东有安澜桥、迎恩桥;城南有济坎桥、卧波桥、联济桥、夹山桥、庄严桥;城西有永安桥、小溪桥、怀安桥、利涉桥;城北有润济桥、小石桥、济舆桥、官桥、北济桥、石羊桥、大石桥;城东北有利川桥、双桥;城西北有海藏大桥、普渡桥;城东南有靖边桥等等。(五)历史文化特征凉州区乡村好多地名与历史文化、历史古迹有关。这是因为古代凉州区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是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咽喉,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中原王朝锐意进取的战略要地。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好多地名就与历史事件、历史遗迹有关。凉州区永昌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高昌王碑、西宁王碑、永昌府古城遗址等元代遗存,清代建有北溟书院,还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昌滚灯舞等。永昌镇地名来源于元代“永昌府”。1253年,西凉王阔端病逝,其第三子只必帖木儿世袭镇守西凉府。在永昌(今永昌镇)筑起了新城,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十一月建成,元世祖皇帝忽必烈赐名“永昌府”,由此人们称只必帖木儿为“永昌王”。次年,忽必烈以永昌王新城所在地“省西凉府入永昌路”,设立永昌路,降西凉府为西凉州。元朝在武威的统治中心由西凉府转移到了永昌府,永昌府成了管辖永登、民勤、古浪、天祝、凉州等县州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永昌镇由此得名。再如发放镇,是因为境内有古代的发放亭而得名,而发放亭则来源于明代移民实边。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即派大将冯胜挥师西征,先后平定河西诸路,设立凉州卫。由于武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长期的战乱,西北边防一带人口锐减,大量田地荒芜,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和边防的巩固。明王朝为维护统治,决定实行移民屯田的战略。移民来到凉州,设置有管理机关,负责发放、安置移民。“发放”“安置”,这些地名实际就是当时移民管理机关所在地。(六)姓氏文化特征凉州区各个乡村,以同姓宗亲聚居为主的村落名称较多。一方面固然是深受我国家族文化、宗族观念的长期影响,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凉州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凉州姓氏文化得天独厚,如《敦煌遗书·凉州六姓》中的索、石、贾、安、廖、阴及康、安、曹、石、米、何、史、穆、毕等“昭武九姓”,以及段、张、金、达等世家大族,其郡望堂号(祖庭)均在凉州。明代大移民又为姓氏文化增添了许多内容,所有这些为凉州乡村地名文化异彩纷呈增加了许多内涵。基于此,凉州乡村地名中有很多直接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如凉州区张义镇的申家庄、史家庄、孙家庄、窦家磨、张庄、王庄、康庄;凉州区和平镇的祁家庄、罗家大庄、秦家庄、胡家庄、吴家庄、达家庄、查家庄、龚家下庄、管家庄、臧家庄、腾家乱庄、石家庄;凉州区金塔镇的宋家庄、吉家庄、文家庄、孔家庄、尹家庄、凌家庄、蔡家庄、葛家庄;凉州区松树镇的任家大庄子、唐家庄、杜家庄、俞家庄、曹家寨子、花寨子;凉州区发放镇的贾家墩、蒲家庄、祁家老庄、梁家台子、白家沙滩、张府、黄家庄、潘家庄;凉州区清源镇的侯家庄、盛家庄、曾家堡、宣家庄、汤家庄、甘家庄;凉州区金羊镇的安家庄、郝家庄、于家槽子、邵家庄等等,虽然上述村庄反映的只是凉州区乡村以姓氏形成的村庄聚落,但背后映射的其实是姓氏文化。(七)其他命名特征还有一些乡镇及村庄命名,直接以水源、地势、文化遗址或者田地树木、农村作坊命名。如凉州区清源镇的清源、蔡家磨庄、柏树庄、沟口子、宿家崖子、许家车院、下台子、上台子、边槽、东槽等;凉州区谢河镇的沿田地、樱桃沟、茹家屯庄、赵家旱庄、水磨庄、叶家磨、四坝河水、五坝河、六坝河、谢家河滩等;凉州区河东镇的河东、六坝墩、李家烧房、张家油坊、头坝村等;凉州区金河镇的东河、红寺儿、陈家牌楼、王家墩等;凉州区武南镇百塔、田家药铺、大河、杨家油坊庄、郝家磨窝子、油坊庄、郭家槽子等;凉州区韩佐镇李家园子、宏化、禅树庄、罗家河湾等;凉州区古城镇校尉村的叶家磨庄、榆树沟、汪家磨庄子、神树庄、河沿庄等;凉州区长城镇的长城、三官庙、苏家台子、前营庙台子、李家塌洼、沙坡子、白疙瘩、西湖等;凉州区清水镇的高家杞树庄、张家花庄、菖蒲沟、白马庙、张家牌楼庄、油坊庄、谢家咀子、杨家台子、刘家沿沟、杨家湾湾等。三、结语武威市凉州区乡村地名文化是一座蕴藏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是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极有分量的“名片”,是向外界展示凉州区乡村历史文脉、风俗民情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变迁,赖以生存的乡土环境在不断发生着不可逆的变化,一些老地名逐渐消失,地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知道老地名的人越来越少,讲述老地名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少。但作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地名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充分发挥市凉州文化研究院、政协文史、档案方志等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加大乡村地名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力度,尤其是民族民俗文化中与乡村地名文化密切相关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非遗文化等等。不仅如此,还要加大凉州乡村地名文化的宣传力度,既要采用出版书籍、撰写文章等传统手段保护传承,又可采用微视频、纪录片、宣传片等新传媒手段,让乡村地名文化一直传承下去,从而保护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作者:李元辉来源:《今古文创》2023年第1期选稿:耿
2023年1月26日
其他

阳江的方位地名和方位认知

方位词与其他词组合介词+方位词:朝东、朝西、向东、向西方位词+形容词:南宁、中安、东福、西庆、西安、东兴、南盛方位词+方位词:上南、下南、上西、下西、上北、下北、上中、下中、外北1.5
2023年1月25日